為漢服打CALL:給傳統漢服新的生命力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左傳·定公十年》疏

十年前(2003年),河南鄭州的有個人穿著漢服出現在鄭州市區,街上有人大喊:「快來看呀,日本人,穿著和服的日本人!此則新聞當時被廣為報導,此人也被稱為「當代穿漢服上街的第一人」。

這則新聞的重點在於,為何穿中華民族的傳統服裝上街會被這樣的方式大肆報導與關注!還有我們為何會對自己的傳統服裝陌生且誇張到誤以為是日本的和服?

任何一個日本人穿和服走在京都街頭,恐怕沒有人會多看一眼,或是任何一個蘇格蘭人穿著傳統的蘇格蘭裙出現在愛丁堡,也不會引人側目——因為傳統服裝對他們而言,就像我們端午划龍舟,中秋吃月餅一樣,太習以為常了。

「漢服」因朝代更迭的歷史因素斷層了三百多年,直至近代新中國成立後,特別隨著21世紀的到來,國力增強,民生富裕,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許多傳統文化都一一得到復甦與重視,唯獨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並未得到更多的青睞與提倡(其中尤以漢服為重)。

也因此,當我在網路上看到一群身著漢服的年輕人手持「華夏有衣,襟帶天地」、「華夏復興,衣冠先行」的標題時,心中不禁感慨萬千。

「漢服」不為現今社會大眾所熟知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我認為有三:

首先是民間對中國傳統服飾無生活熟悉感及認同感,傳統節慶上不習慣穿著,日常生活中也就更無可能穿著。大眾總覺得「漢服」似戲服,是古裝劇或傳統戲曲表演者演戲及上台時才穿的衣服。

其二則是,政府或基於政策考量,並未主導提倡,其實,提倡「漢服」並非是要把漢服定為國服,而只是希望恢復一種傳統服飾的穿著,而且在一些漢族傳統節日諸如中秋、端午、清明、春節等,都早已是國家法定假日的狀況下,對「漢服」的穿著是否可以採取一定的支持或提倡態度?

其三,一般人對傳統漢服形式有所誤解,總覺得寬袍長袖的漢服,與當代生活格格不入,運用在日常生活上也極為不便,殊不知他們印象中的「漢服」是禮服與祭服,都是特定祭祀場合的穿著,「漢服」中也有常服與便服,就像在西方也不會穿禮服燕尾服去商店買東西一樣,而這部分需要的是再教育,或者國家教育體系內應有專章介紹中國(包括各民族)傳統服飾之款式與沿革。

從此一意義上講,《紫禁城》本期所設專題《打開古人的衣箱》介紹中國傳統服飾(以清代之前的「漢服」為側重)發展脈絡、沿革、在現代的「復活」等種種細節,值得著力推介。

一直以來,我都有著一股小小的使命感,總覺得應該善用自己在流行音樂界工作多年所掙得的一點媒體能見度與發言權,將其運用在推廣中國傳統文化上。

其實各傳統領域,學有專精的博士、教授、專家、學者大有人在,根本不缺我去關心或參與其間,但因各傳播媒體普遍的通俗化、流行化、娛樂化,縱使他們有相關議題想說或發表,但得到媒體關注的機率較小,發言的空間不平等的受限,這是整個大環境的結構性問題,誰也沒有能力去改進。

在這瞬息萬變,生活節奏快速的年代,我想以通俗文化的語言推廣傳統文化,是最沒門坎、最貼近一般人的生活,也是能獲致最大能見度與影響力的方法。也因此,我給自己的定位便是,「聯繫傳統藝術與通俗文化間的橋樑」。

當然,論漢字、談書法、說漢服等等,我肯定沒有學者專家來得專精,我有的只是粗淺跟基本的了解,與滿腔的熱情。

但跟一般流行文化的工作者(不論幕前或幕後的班底)相比較,我卻又比他們稍懂這些傳統文化,且願意分享或主動推廣,甚至還能與人就以上議題,把酒話桑麻一番。

所以,我的角色其實是最適合站在通俗的流行領域,去推廣較為嚴謹傳統的藝術文化,而我也正一直努力朝此方向進行。

漢服禮儀是文化積澱的文明符號,需要直接有力的宣傳及提倡。這樣才能獲致最大能見度與影響力。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屬於兩岸同胞,更屬於全球華人和炎黃子孫,期待對中華民族服飾禮儀文化有著傳承熱血與使命的人們,推動「中國風」,共築「中國夢」。(刊於《紫禁城》雜誌2013年8月號)


推薦閱讀:

中國毛筆的生命力
滿足思想需求,文化節目才有生命力
很有生命力的座右銘大全,勵志人生的話
朱青生:藝術的生命力在於原創性
生命力的釋放 ——謝天成的中國畫

TAG:生命 | 傳統 | 漢服 | 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