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日本大城市群發展鏡鑒
◆如今,日本三大城市群東京圈、關西圈和名古屋圈正朝城市化更高層次發力:即通過提升城市國際化、信息化、循環化和便利化水平,保持和發展其在國際城市競爭中的優勢
◆ 一個由這三大城市群融合而成的超級城市群,人口規模占日本全國人口60%,以21.4%的國土面積,創造了日本66%的GDP和62.4%的製造業附加價值
文/《瞭望》新聞周刊駐東京記者 胡俊凱
橫濱港又稱東京的外港,是東京灣六大港口之一。橫濱距東京約30公里,最初只是一個小漁村。1859年,橫濱港成為日本對外貿易門戶最早開放的港口,橫濱以港興城,進入城市化快速發展軌道,標誌著以東京灣(江戶灣)為依託的東京大城市群建設真正拉開帷幕。
一百多年時間裡,由一都三縣(東京都、神奈川縣、埼玉縣、千葉縣)構成的東京圈,完成了人口、產業、資本的大規模聚集,形成了由東京、橫濱、川崎、千葉、船橋、埼玉等大城市和市原、木更津、君津等工業重鎮,以及若干中小城市組成的大城市群。
到1955年,東京圈人口即已超過紐約,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城市群,現在人口規模約3800萬。
在經濟體量上,據2016年底的統計,2014年東京圈的GDP為1.6167萬億美元,比韓國全國GDP總量(1.4170萬億美元)還高,位列世界第一(第二為紐約大城市群,1.4034萬億美元;第三為洛杉磯大城市群,為8604億美元)。
如今,日本三大城市群東京圈和關西圈(大阪府、京都府、兵庫縣、奈良縣)、名古屋圈(愛知縣、岐阜縣、三重縣)正朝城市化更高層次發力:即通過提升城市國際化、信息化、循環化和便利化水平,保持和發展其在國際城市競爭中的優勢;同時,以新型快速交通為紐帶,實現三大城市群高度融合和優勢互補,共同參與國際競爭。
【國際化是大城市群「助推器」和「標配」】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探訪橫濱港時,岸灣邊一百多年歷史的紅磚倉庫已成為時尚購物地。距其不遠處的山下公園裡,楓樹和銀杏樹展示著時令變遷。
▲橫濱百年歷史的紅磚倉庫,如今成了時尚購物地胡俊凱攝
舉目四望,橫濱市內有許多風格各異的西洋建築,也有全日本最大的中華街,東西方文化在這裡交相輝映,和諧共處。國際化是日本大城市群發展的「助推器」和「標配」。以東京圈為例,其國際化程度在橫向上仍落後於紐約和倫敦,但若縱向比較,則可見其飛躍式發展。
長期居住的外國人的多少,常被視為衡量城市國際化水平的指標。據此統計,在日本中長期居住的外國人由2009年的140萬人增加到2016年的238.3萬人。其中,在三大都市圈居住的外國人占外國人居住總數的70.5%,東京圈約98萬,佔全國的41%;關西圈約39萬,佔16.2%;名古屋圈約32萬,佔13.3%。中長期居住外國人數的增加,不僅反映出日本大城市群在全球分工中對外國企業、留學生、專家和人才的吸引力,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人口減少造成的勞動力和人才缺口。據統計,日本全國人口2016年減少了30萬,但在日居住的外國人數則增加了15萬,這相當於日本全國人口只減少了15萬。
短期訪日的外國人數近年來也呈快速增長之勢,從2006年的733.4萬人,增長到2017年的2869.1萬人。東京圈和關西圈一直是訪日外國人數排列最前的兩個地區。在全國都道府縣中,三大都市圈的東京都、大阪府、千葉縣、京都府、神奈川縣、愛知縣進入外國人到訪地的前十位。
國際會議為城市國際化主要指標之一。通過舉辦國際會議,可以拉動第三產業,經濟波及效益十分可觀。據國際會議協會(ICCA)統計,2016年在日本舉辦的國際會議數為410個,比上年增加55個,增長15.5%,與中國並列為世界第七。其中,三大都市圈的東京、京都、大阪、神戶、橫濱、名古屋、奈良等城市位列日本舉辦國際會議數的前十位。另據日本觀光廳2017年4月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2015年日本舉辦國際會議的經濟波及效益約為5905億日元,就業創出效益約5.4萬人,稅收效益約455億日元。其中,三大都市圈舉辦的國際會議經濟波及效益達3722.2億日元,佔總數的63%;其他地區合計為2183.1億日元,約佔37%。
日本是世界貿易大國,三大城市群是日本進出口貿易的主要支柱。日本94%的一次能源和61%的食品(按熱量大卡計算)都依賴進口。目前日本按金額計算的貨物進口量中,東京圈就佔了38.3%。
另據日本經濟產業省外資企業動向調查數據,到2016年3月底,日本3410家外資企業中,集中在東京圈的2765家,佔全國總數的81.1%。此外較多的為關西圈和名古屋圈。
國際化使日本大城市群能夠敏銳地捕捉到世界政治經濟不斷變化的內容和趨勢,對外開放則使其經濟具有多樣性的特點。現在,服務業、研發、信息產業等已成為引領城市新一輪大發展的驅動力,而這些領域與對外開放、國際交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解決「大城市病」:
從信息化走向超智能化】
橫濱是東京圈位居第二的核心城市,為神奈川縣府所在地,人口約373萬,市區人口密度在日本全國僅次於東京23區。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橫濱與東京等大城市一樣,吸引了人與資本、產業的大規模集聚,但與此同時,作為集聚的負面效應,也引發了如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等種種大城市病。這些大城市病與少子老齡化、城市基礎設施老化、公共服務和防災能力不足以及財政制約等因素交織在一起,降低了城市競爭力,阻礙了城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2010年,橫濱市與豐田市(名古屋圈)、京都市(關西圈)和位於九州的北九州市(福北圈)一起,被列為日本智慧城市試驗區,承擔起通過信息化醫治大城市病的探索重任。
日本從1990年代開始實施IT立國戰略,於2000年推出旨在建立日本型信息社會的「e-Japan戰略」,2001年出台《IT基本法》,並在中央政府設置「IT戰略本部」。此後信息化建設進入快車道,歷屆政府均將構建信息化社會作為目標,不斷提出新的戰略,如「e-Japan戰略Ⅱ」(2005)、「IT新改革戰略」(2009)、「新信息通訊技術戰略」(2010)、「i-Japan戰略」(2015)等。
在信息化進程中,信息通信技術被廣泛運用到日本各大城市的醫療、生活、環境能源、公共安全、防災、物流、交通、產業等領域,成功解決了全世界城市都面臨的一些大城市病,使東京圈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卻不擁堵、經濟體量巨大卻水清天藍的大城市群。
醫療(遠程圖像診斷、在宅醫療、救急醫療)
生活(在線終身學習、區域社交網路)
環境能源(智能電網、智能房屋)
公共安全(通過移動終端遠程監控守護外齣兒童及在家老人)
防災(通過攝像頭、感測器等設備收集防災信息,通過手機簡訊發送緊急災情信息)
物流(利用電子標籤,提高物流效率;建立食品可追蹤系統)
交通(聯機實時交通系統;行人指路系統)
產業(遠程辦公、手機觀光信息;地方土特產直銷系統;預防鳥獸對農作物的侵害)
2016年,日本政府在《第五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2016-2021)》中進一步提出建設「超智能社會」的目標,在機器人、感測器、驅動器、生物工程、人機界面、納米材料、光學和量子等尖端技術基礎上,將「網路安全技術」、「物聯網系統構建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器件工藝學」、「邊緣計算技術」等六大技術列為研發重點。可以預見,建立在信息化基礎上的超智能城市,不僅能化解傳統大城市病,還將極大提升其在全球城市競爭中的實力。
【建立循環化社會助推可持續發展】
橫濱市磯子區臨海部有一個建於1960年代的大型火力發電廠,為東京灣臨海地帶十幾個火力發電廠之一。幾十年來這個發電廠聲名遠播,不僅因為它向橫濱及東京圈供應了充足電力,更在於1964年其與時任橫濱市市長簽訂了全日本第一份防止環境污染的協議。那時,與日本其他工業地帶一樣,東京圈工業發展和人口規模擴大,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急劇增加,導致東京灣區發生十分嚴重的環境污染,引發全社會的關注。當時,日本還沒有防止工業污染的法律,這份協議可謂開了日本防治環境污染的先河,至今仍是地方政府與企業合作防治環境污染的主要模式。
值得重視的是,日本在防治環境污染的進程中,較早從「末端控制」的防治理念轉向「末端控制」與「源頭治理」並重的環保新理念;從單純防止污染、對污染物的無害化處理,轉向把資源循環利用與避免廢棄物產生結合起來的循環經濟理念,並為此建立起完備的法律體系。
▲松下環保科技關東株式會社自2011 年以來平均每年處理廢舊家電約55萬台 胡俊凱攝
1970年,日本制定了《固體廢棄物管理和公共清潔法》,明確規定了排放工業廢棄物企業的責任。1990年代,日本提出「環境立國」戰略,出台了廢棄物處理、再生資源利用、包裝容器和家庭電器循環利用、化學物質管理等一系列法規。2000年出台《循環型社會基本法》,標誌著日本循環社會建設正式進入法制軌道。
日本循環經濟法律體系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為《促進建立循環社會基本法》(2000年12月),提出循環社會「促進物質的循環,以減輕環境負荷,從而謀求實現經濟的健全發展,構築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的原則,規定了國家、地方政府、企業和一般國民所應承擔的責任。
第二層次是綜合性的兩部法律,分別是《促進資源有效利用法》(2001年4月)和《固體廢棄物管理和公共清潔法》(2000年修訂)。
第三層次是針對不同產品制定的具體法律法規,分別是《促進容器與包裝分類回收法》《家用電器回收法》《建築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及《綠色採購法》《報廢汽車再生利用法》等。
有一組數據頗能反映日本循環社會建設的成果:
日本垃圾總排出量自2000年以來持續下降,2005年為5272萬噸,人均一天垃圾排出量1131克;
到2015年,這兩個數據分別下降為4398萬噸和939克。
即使是在東京圈這樣人口增長的大城市群,垃圾排出量也在下降:
2004年東京都人均每天垃圾排出量為1138克,到2014年下降為931克。
而在資源利用方面,
全國垃圾焚燒發電量從2005年的178千瓦時/噸增加到2015年的241千瓦時/噸。
全國垃圾再利用率2005年為19%,2015年為20.4%。其中東京都2004年為17.5%,2014年達22.8%。
【便利化舉措打造宜居城市】
橫濱毗鄰東京,從橫濱地標大廈到東京塔約27公里。每天都有大量市民白天在東京上班,晚上回橫濱家裡居住,因此有一種說法是,橫濱白天人口只有晚上人口的90%左右。
以東京、橫濱、埼玉、千葉等核心城市以及眾多中小城市構成的1.3萬多平方公里的東京圈,人口密度達89%,東京都更是高達98.2%。城市之間街道樓宇連成一片,已無明顯邊界,如果不看標牌很難分清到底身處在哪座城市。
四通八達的交通體系,密佈於大街小巷的商業網點、醫療機構、養老託兒所以及博物館、圖書館、公園等城市基礎設施,近20年來在信息化基礎上快速發展,已將如此龐大的城市群勾聯成一個便捷、有序、安全的城市生活網路,使東京圈在亞洲乃至世界都享有宜居城市的美譽。
以鐵道交通為例。日本國土交通省一項統計說,人們上班的主要交通方式已越來越依賴於鐵道交通:東京圈、名古屋圈和關西圈三大城市群鐵道利用率從2005年的23.1%,增長到2015年28.5%。汽車利用率則從2005年的33.9%,下降為2015年的31.4%。三大城市群的鐵道運營公里不足全國的20%,運送人員卻佔全國近九成,其中東京圈佔六成以上。
▲便捷的交通體系成為大城市群的標配胡俊凱攝
城市便利性還隨著社會結構變化而變。如近20年來日本少子老齡化日趨嚴重,單身家庭倍增,1990年接近1000萬,2015年已增加到約1800萬。這導致人們購物行為也發生變化,適應這種變化的24小時便利店因此大量增加,1990年約1.9萬家,2015年增加到約5.4萬家,服務內容也從單純的延長開店時間,發展到送貨上門、代收電費和保險金、提供銀行服務(設置ATM機)、引入電子貨幣等,極大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
為市民提供精神文化服務的公共文化設施近20年來也有較大幅度增長。1996年,日本全國有博物館及類似設施共4507個,圖書館2396個,劇場及音樂廳1549個。到2015年,博物館及類似設施增加到5690個,圖書館3331個,劇場及音樂廳1851個。
在人口密度高的城市,公園是調劑市民生活的基礎公共設施。日本在城市化進程中十分重視城市公園及綠地的建設,全國人均城市公園面積從1970年的2.7平方米逐年上升,1985年為4.9平方米,1995年7.1平方米,2015年增加到10.3平方米。東京圈面積僅為全國的3.5%,2001年共有城市公園13352個,2015年增加到16879個,佔全國的15.8%。2001年東京圈城市公園面積為10795.33公頃,2015年已增加至12787.63公頃,佔全國的10.3%。
▲宜居成為大城市群的重要內涵胡俊凱攝
【提速一體化
增強大城市群國際競爭力】
東京、名古屋、關西三大城市群在日本太平洋沿岸自東向西依次排列。三大城市群各具特色,東京圈具有開放的多樣化的綜合實力,名古屋圈擁有雄厚的製造業及研發力量,關西圈則有歷史悠久的文化、歷史、商業傳統和健康、醫療等產業。三者如果加強交流與融合,將在更廣泛的領域創新、創造出更多的價值,並成為世界第一的超級城市群。
在《國土形成規劃(全國規劃)》(2015年8月)中,一條從東京經名古屋到大阪的磁懸浮中央新幹線,將把這三大城市群連接成一個一小時經濟圈。目前這條磁懸浮新幹線正加緊施工,計劃於2027年建成東京品川至名古屋段,屆時從東京到名古屋只需40分鐘。2045年該線路將延至大阪,屆時東京至大阪最快只需67分鐘,用時為現在新幹線的一半。
從東京到大阪,現在的高速鐵路是建成於1964年的東海新幹線,其曾為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立下汗馬功勞。但時隔半個多世紀,東海新幹線已不勝負荷。因此日本對磁懸浮中央新幹線期望甚高,希望通過其串聯起來的三大城市群融合一體,通過人才、資源、信息的高密度合作,創造出更為巨大的價值。
這個由三大城市群融合而成的超級城市群,一舉囊括東京、橫濱、川崎、埼玉、名古屋、京都、大阪和神戶等八座人口超百萬的大型城市和眾多中小城市,共同擁有四大國際機場和兩大港口集群,人口規模達到7547萬,占日本全國人口的60%,以21.4%的國土面積創造了日本66%的GDP和62.4%的製造業附加價值。在城市經濟擔綱國際經濟競爭主角的時代,將成為世界其他城市應認真面對的強勁的競爭對手。
刊於《瞭望》2018年第13期
推薦閱讀:
※焦慮是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才會有的嗎?
※大城市多套房很low很不成功?最火答案沒有告訴你殘酷真相!
※最新國家定位!蘇州竟不是特大城市,連機場也泡湯了…
※新城鎮化規劃落戶政策:特大城市可「積分制」入戶
※比煙花孤獨,比燈火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