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被提名參選諾貝爾文學獎揭秘
[摘要]最大的困難與尷尬在於胡適並沒有多少文學作品。
一年多前,曾看到一則消息《胡適入圍1957年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內容如下:
近日,從瑞典學院獲知1951年至196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和評選相關信息。據瑞典學院提供的資料,在這12年里,中國作家當中僅有胡適一人曾在1957年被香港筆會提名併入圍評選……據資料顯示,共有49位作家入圍1957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範圍,而胡適止步於第14名,未能進入最終的「短名單」。
「香港筆會」提名胡適
為什麼提名胡適的不是台灣的文學機構,而是「香港筆會」,因消息中細節尚付闕如,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最近,筆者偶爾翻看到台灣的一些資料,正好涉及胡適被提名之事,一掃之前的困惑。這些資料,就我目力所及,大陸學界似尚無發現或注意過,略述如下,也算是對胡適生平史料的補足。
台灣《聯合報》1957年1月19日在第2版刊發一則消息《傳我將推選胡適博士候選諾貝爾文藝獎金》,稱諾貝爾評獎委員會曾致函香港中國筆會請推選候選人一位,該會主席黃天石乘此來台之便與文藝界人士會商推定人選,當地人士表示將推薦胡適,黃天石表示香港中國筆會將會同意此一推薦。
國際筆會香港中國筆會(T H E H O N G K O N GCH IN ESE CEN T R E,IN T ER N A T IO N A L PEN )成立於1955年3月26日,參加成立大會的文壇知名人士有燕雲、黃天石、羅吟圃、左舜生、易君左、水建彤、徐速、力匡等二十餘人,第一任會長就是香港早期新文學推動者之一、小說家、資深報人黃天石(1898-1983),且任期長達10年。
從這則消息可以確定,是諾貝爾評獎委員會函請香港筆會推薦候選人,而香港筆會主席黃天石之所以要在1月份訪台與當地文藝界人士商定推薦胡適,是要在規定的1月31日提名截止前達成共識,把相關材料提交給諾貝爾評獎委員會。查「張道藩年譜」(見《蔣介石的文化寵臣張道藩》,團結出版社,2011年,第444頁)有如下記載:「1957初,促成『中華民國筆會』恢復國際會籍,任會長」,時間等問題上似並不準確。1958年10月1日的台灣《中央日報》刊載有一條消息《國際筆會執委會決與我恢復關係》,稱:
國際筆會執行委員會29日(應指9月———筆者注)在巴黎開會,於聽取中國筆會會員陳源教授報告後,即決定與中國筆會恢復關係。
中國筆會民國20年(1931年)左右成立於南京,首任會長為蔡元培,林語堂任秘書,此後曾經常集會,抗戰初期會員仍常聚會於重慶,後來停頓,該會到台會員於去年在台北復會,並推羅家倫為會長。
根據台灣《中央日報》1957年9月12日刊發的《國際筆會中國總會羅家倫當選為會長》的消息,羅家倫是在9月11日下午召開的國際筆會中國總會年會上當選會長的,張道藩、梁實秋等任執行委員。而在這屆年會之前的9月3日,韓國筆會主席在東京召開的國際筆會大會上建議國際筆會「允許『中華民國』作家組織一個『代表整個中國』的筆會(見《中央日報》1957年9月4日消息《韓建議國際筆會允我作家組筆會》)」。顯然,台灣地區筆會年會的召開是對韓國方面建議所做的回應。台灣筆會網站在「筆會簡史」一欄的介紹中,「復會時間」則明確為1958年,應理解為「恢復國際筆會會籍」。由此可見,1957年1月31日前,即當年諾貝爾獎申請材料提交截止前,台灣的「中國筆會」尚未恢復活動(如恢復活動,黃天石代表的香港筆會訪台,就應該很明確地和在台筆會成員商談,而不是泛泛的「文藝界人士」會商了),更未和國際筆會恢復關係,推薦胡適參評諾貝爾文學獎自然就只有香港筆會出面了。
黃天石台灣之行和哪些當地文化界人士會商推定人選,手頭沒有確切資料,無法細述。不過,推舉胡適參評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傳出後,當時是在台灣文壇掀起一波浪潮的,關於此點,文史學者林建剛曾寫有《胡適與諾貝爾文學獎》(2013年6月17日《南方都市報》)一文,提及台灣文學家余光中、何凡、孟瑤、林海音、琦君等人就聯名給《自由中國》雜誌寫信,要求推薦胡適為諾貝爾文學獎金候選人。不過,這篇文章沒有註明寫信的時間及《自由中國》刊發來信的時間,其實,把幾個時間節點一相對照,則一目了然:來信《建議推胡適先生為諾貝爾文學獎金候選人》寫於1957年1月23日,發表於1957年2月1日出版的《自由中國》第16卷第3期,發表的時間其實已經超過了諾貝爾獎申請材料的提交時間,並無實際意義,所謂建議,只不過是廣而告之而已。
胡適代表作的尷尬
《胡適與諾貝爾文學獎》一文中指出,提名胡適為文學獎候選人,最大的困難與尷尬在於胡適並沒有多少文學作品。因此,為了證明胡適可以勝任諾獎候選人,這篇建議書中還給出了提名胡適的理由。其實,上述1月19日的《聯合報》,就對胡適參選諾貝爾文學獎缺乏「代表作」做了辯解,涉及的部分不長,照錄如下:
胡先生在新文學的「運動」上,厥功至偉,無與比倫;惟胡先生治學範疇甚廣,非以文藝為專業,故在「創作」上,僅示人以吉光片羽,舍白話詩《嘗試集》外,似難舉出較完整的代表作。當時胡先生做「白話詩」,以開風氣為主,恐未必真以詩人自許。三十年來,胡先生不彈此調久矣,與去年諾貝爾文藝獎金得獎人西班牙詩人希梅尼斯對於詩的「老而彌堅」,顯有距離。以下(疑為上之誤———筆者)屆「紀錄」為準,胡先生「適」否做本屆「選手」,殆不無可議之處。胡先生既是我們「國之瑰寶」,似不宜輕於「現寶」才是。
至於在《自由中國》雜誌上和余光中等人聯名推舉胡適的知名文學家何凡(林海音丈夫),則在1月29日的《聯合報》寫有《再談諾貝爾獎金》一文,提出有人顧慮把「胡適」這一張王牌打出去,如果得不到,面子上不好看。他一方面認為「這些考慮的出發點都是基於愛護胡先生,是值得重視的」,另一方面又表示,過去獲獎者幾乎是清一色的白種人,近年則連續有黑人和黃種人入選,似有逐漸修正其種族偏見的趨向,甚至期待「也許是因為幾個白種大國爭持不下,評判員反而索性給一個黃種國了事」。
對於胡適文學作品少的問題,何凡認為並不足慮:
考察一下過去諾貝爾文學獎金的授與,羅素是以哲學而獲得的。邱吉爾得獎的代表作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這是一部純粹的戰史,幾乎連「報告文學」都攀不上……
我們看到,諾貝爾獎金負責者在選拔斯乾的納維亞半島以外的當選人時,似是很重視其是否為國際聞人,若然,胡先生自然最合適了(聽說二次大戰前,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曾經建議過以胡先生為得獎人)。
何凡的奢望,自然最後是落空的。不過,他在文章最後有一段話,可稱為「神預測」,似未見人提及:
連日我寫了關於李政道與楊振寧的文章,覺得兩人成就的確轟動了世界,會不會今年諾貝爾的物理學獎金會光降到他們的頭上呢?我的腦子裡是有這種「吃一望二眼觀三」的奢望的。
文學家力薦諾貝爾文學獎落空,預測自己並不熟悉領域的物理學獎卻一語言中,也是佳話一樁。
缺少翻譯導致知名度低
《胡適入圍1957年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對胡適未能進入最終的「短名單」的原因,附錄了瑞典學院提供的評語原件,並稱評語為:「胡適,被提名為中國哲學史資深專家,但因缺乏翻譯作品和勝任評估其作品的評委,使得該提名沒有被進一步審議。」
對於評語原件的語言,我完全是門外漢,本不能置喙。不過,我把該文鏈接提請旅居瑞典的翻譯家、散文家王曄女士,她給我如下答覆:
你附的鏈接看了。我覺得意思還是不確切。我覺得意思是這樣的:
胡適,該提名人基本是個中國哲學史專家,但缺少翻譯,也難以獲得關於他的有質量的見解,因而這個提名不能得到進一步的審核。
所以,這裡有兩個問題,並沒有直接說是評委沒有能力去評定胡適。固然這個成分也有,但表達完全不同。比如說,這也可以是胡適本人在西方知名度並不大,所以,翻譯才少。
另外,我不清楚這個14是什麼號碼,是真進入了前14位名單嗎?我有點懷疑的。
我沒找到這資料的鏈接。近日在上海,不過馬上就回瑞典了。國內搜索很難。
希望王曄女士有機會能夠弄清楚這個問題。有興趣並有條件的朋友,也不妨繼續去探討。
◎吳心海,現代文學史研究者,著有《文壇遺蹤尋訪錄》等,現居南京。
推薦閱讀:
※謝有順 | 談談諾貝爾文學獎的價值觀
※莫言在瑞典領取諾貝爾文學獎
※外電: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出人意料
※典型應試教育的日本人為什麼拿那麼多諾貝爾獎?
※獲得諾貝爾的歌手 鮑勃·迪倫《思念隨風飄》勾起回憶的好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