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99

編號099-a/133–會通四科之四 十八界即如來藏性 意法識界

第七十三頁第四行,我們將經文念幾句,對對地方。

【汝識決定依於法生。今汝諦觀,法法何狀?】

這一段經文,文與義,都比較上要深一點。前半段,我們在上一次念過,那麼今天呢,從這個地方接著看起。這幾句經文的意思是說,如果要是說意識不是從意根上生的,關於這個根能不能生識,前面已經討論過了,根要不能生,那麼是不是法塵生的呢?今天要討論的呢,就是從法塵上來著眼。底下這個兩句啊,佛叫阿難尊者,你去觀察法塵之法,是個什麼形狀?這個問題又要牽涉到唯識了。

那麼我們等這個七月間講座完了之後,這個七月快到了,下個星期三呢,我們就要到梅山去報到了。可是我們圖書館的講座還照常,我們這邊幾位同修們他們都把時間安排好了,讓他們到這邊來練講,同時也希望大家來參加。星期天晚上還是照樣的念佛,還有個念佛會。在二月間如果我們來得及的話,有些同修來提議,說我們對於《相宗綱要》要多下一點功夫。那麼這個固然是不錯,可是諸位一定要曉得,唯識的入門,是在《百法明門論》。我們在大專講座里所講的百法,我們用的這個《唯識易簡》的書啊,這是不夠用的。千萬不要以為,哦,這個書我學了,百法明門論我已經學過了,那還差得遠,還差得遠。那麼這個小冊子呢,不過是簡略地介紹百法而已,讓大家有一個概念,並沒有能夠深入。如果不深入,這個書讀來沒有用處。

所以讀百法呢,必須要研究窺基大師的註解。或者呢,是我們以前所印的這個大專教材裡面的義忠法師的註解,那是唐疏。我們那個本子是跟《大乘起信論》、《科會》合印在一起的那個大本子,綠皮、綠色皮的那個大本子,我們從那個上面,這個註疏上來研究。這個時間呢,得相當之長。以這個做基礎,才能夠入唯識的法門。那麼好在我們這次又將唯識六種註解也翻印了,這個六種注子,也可以說是研究百法必讀的註解。

關於法塵,這個裡面包括的相當之多,也相當的精微。在唯識裡面所講的,就是法處所涉的色法,一共是有五種。這個五種呢,可以說都沒有相狀啊。通常在經論註疏裡面籠統地說,也與近代科學裡面的分析法有一點相類似。我們將這個一切基本的物質給它分析,像現在是分析成分子、原子、電子、基本粒子,這樣的分法。那麼在佛法裡面這個分呢,分到了最細的,叫極微之微,那麼佛法呢,通通叫塵,這個名詞不一樣。可是在概念上呢,有一個很大的差別,這個極微之微啊,是不生不滅,非空非有,這是諸法實相。這一個概念呢,非常非常重要。般若經裡面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與唯識裡面所講的這個道理,是一不是二,在這個裡面看是色空不二啊。

那麼我們講十法界依正莊嚴,只是這些極微塵的聚散所產生的假相而已,聚集起來,現一個相,散了之後,這個相就沒有了。我們今天科學裡面所推斷的,就是精神不滅,物質不滅,它有變化,它沒有生滅。因為沒有生滅,那麼聚散之相啊,是幻相,是假相。由此可知啊,一切法,本來就沒有生滅。那麼此地所說的,著重在五塵落謝的影子,我們今天所講的印象,這是意識所緣的境界。那麼它有什麼樣的現象可以能夠指陳出來呢?其實,它只是一個生滅影子而已啊。

譬如說,我們早晨呢,從台北火車站過。我們一提起,哦,今天早晨,火車站出了什麼事情?這個影像呢,早晨你所見的,落在阿賴耶識裡面。現在一提起呢,阿賴耶識那個影像馬上就顯現出來了,自己清清楚楚,沒有辦法拿給別人看,沒法子拿給別人看。就是你兩個人同時去見過的這個境界,提起來,兩個人都很清楚,我不能把我的印象拿來給你看,你也沒辦法把你那個印象拿給我看,這是指陳不得的啊。它是影像,是幻相,不是一個事實的真相,所以,它沒有自體。

那麼現在問題出來了,沒有自體,怎麼能生識呢?所以佛在此地這兩句話說的是,叫著阿難:【今汝諦觀】,你仔細地去觀察觀察,去省察省察,【法法何狀?】法塵之法,是一個什麼樣的形狀。那麼這句話,很顯然的,就是問阿難,這個法塵是不是有體相?像這個色聲香味觸,是不是像這樣有一個體相可得?在此地,諸位必須要知道,前面的五科,我們讀過,縱然是色聲香味觸,也不能生識,何況法塵是一個虛妄的影像,連自體也沒有,它怎麼能生識呢?!再看底下經文:

【若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越此諸相,終無所得。】

這是在現象裡頭,舉幾個例子。這些相呢,都是指的五塵。色空是眼根所對的色塵,動靜是耳根所對的聲塵,通塞是鼻根所對的香塵,合離包括得比較多,舌根、身根,都是合離。那麼生滅,生滅只是一個影子啊,這個印象,你想起來印象就有,生了,一不分別,印象就沒有了,就滅了,所以這是個影子而已。

那麼換句話說,這個法塵,我們講五塵落謝影子,它比外面五塵,還要來得假。所謂法塵生滅,實際上就是五塵落謝影子生滅。那麼要想它另外有一個實體,超越五塵落謝影子而單獨存在,這是了不可得,找不到的啊,沒有這回事情。所以說【越此諸相,終無所得】,這個越,就是離,離開五塵落謝影子,哪有法塵呢?找不到法塵啊。

縱然我們講,這講起修行人,他能夠緣出世間法。出世間,常講呢,非色非空,不生不滅,這個境界高啊。可是,非色非空啊,要是離開了色空,哪裡來一個非色非空?!離開了生滅,哪裡來一個不生不滅?!所以,非色非空是由色空反面顯現出來的,不生不滅也是從生滅的反面而顯示有一個不生不滅,拿今天的話來說呢,從相對的那一邊顯示出來的。

由此可知啊,世出世間法,都沒有辦法離開前面這個五塵色空的生滅,離開這個,別無所顯啊。那麼我們怎麼能夠說,這個沒有體性的法塵,把它當做能生意識之因呢?!所以,你仔細在裡面去諦審諦觀,你就會明了啊,離開了五塵,求這個法塵,是了不可得的。再看底下經文:

【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

那麼這是我們講到這個法塵的現相。法塵生的時候,一定是隨著色空諸法生起,就好像什麼呢?我們這個人啦,在光明之下,他有個影子。身生,這就有影子生嘛。這個身呢,就好比前五塵,色聲香味觸,影子就好比是法塵,有形才有影啊,並不是有影,而後才有形啊。這就是說明了,法塵沒有實在的形狀而生,它是因五塵境界而有的,而生起的。那麼法塵滅的時候呢,必定也與前面五塵的境界同時滅,正所謂是形滅則影滅。換句話說,也不是法塵有一個實在的形狀可滅,法塵的生滅,不過是隨前面五塵落謝影子的生滅而已,離開前五塵,就沒有法塵可得。這個幾句話,也是這個意思。那麼底下呢,這就要給我們下結論了:

【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作何形相?相狀不有,界云何生?】

這個幾句,是承前面的意思來的。前面說過,外面五塵,這個我們隨順這個俗諦來講,外五塵是實在的,是實有的,這個隨順俗諦說,不談真諦,隨順俗諦。我們凡夫感官當中,認為這個是實有的,這個色聲香味觸,這是實有的。那麼這個是五根之因,它不是意根的因啊。外面五塵的實法,它不會跑到裡面去啊。裡面又沒有一個自體性,又沒有自體的實法,所以法塵畢竟是個虛妄的東西。拿我們今天來講,只是一個概念而已。在佛法裡面講,是妄想啊,虛妄相想,虛妄的相想啊,就是這個東西而已啊。所因之法塵,既然沒有相狀可得,何況要說是因法塵所生的意識,那又是什麼樣子呢?意識是個什麼形狀呢?所以佛在此地說,【因生有識,作何形相?】

末後兩句說明,既然法塵的相狀尚且沒有,這個意識之界啊,怎麼可以說依法塵而生呢?!現在啊,這個問題越來越清楚了,這個意識既不是意根生,又不是法塵生,而意與法,又本自無相啊。無相之處,你們諸位參一參,那是什麼?楞嚴經學到這個地方啊,這樣一提起,諸位應當要有一個悟處啊。如果自己要是悟不出來,下面經文就告訴你了,下面經文就告訴你了:

【是故當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則意與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就是說出來,這個現象是真心啦。那麼這一段也就是總結了十八界。十八界,在佛法裡面,歸納法裡面,是說得最為詳細。心法說了七條,色法說了十一條,色心都說得很詳細。那麼在此地這個總結十八界啊,皆是意識建立根本。而意識,就是列出尚且是空的,空無所有,那麼它所生的這些枝枝葉葉,哪裡會真有呢?!那麼諸位聽了這幾句話啊,也許越聽越迷惑了。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看到這個十法界依正莊嚴,好像真有啊,所以一切眾生在這個裡面迷惑顛倒。為什麼?他認為這個裡面真有。而佛法裡頭常常也講有,因緣所生法,佛法裡面講的有,不是我們觀念裡面的有。為什麼呢?我們觀念裡面的有,就不是無。有與無兩個是對立的,有就不空,空就不有啊。佛法裡面講的這個有啊,跟空是一樁事情。換句話說,有與空,是一不是二。如果諸位能在這個地方體會,那你就有點悟處了。像心經裡面講的,色即是空,空就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沒有兩樣,是一樣的。

大家如果是細心來讀楞嚴,那麼我們今天講這個話,你不會懷疑,你能夠體會到一點點,能夠體會到這個境界。這是真實的,不是虛妄的。般若經裡面講的,諸法實相啊,這是一切法的真實相啊。所以這個有啊,是幻有,我們也叫做假有,佛經裡面也稱之為妙有。妙有既然不異真空,所以才會事事無礙啊。如果這個有要是真有,跟這個空是對立的有,給諸位說,事與事就有障礙了,事與理就有障礙了。我們講空,是理,講色,是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理事無礙啊;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事事無礙啊。如果色空是二法,它怎麼會沒有障礙呢?!那應當是理事有礙,事事有礙,這是二法啦。正因為它是一法,所以它無礙。

那麼這些話,就是怎麼個講法,講得再巧妙,無過於諸佛如來,這講得極巧妙了。他雖然會講,我們不會聽。那就是什麼?我們聽了不開悟啊,這就是不會聽。會聽怎麼樣呢?聽了就開悟,那叫會聽。佛會講,我們為什麼不會聽?諸位曉得嗎?也應該曉得。為什麼呢?前面釋迦牟尼佛已經訓過阿難尊者了。阿難尊者怎麼聽呢?用耳識聽,用五俱起意識去聽,被釋迦牟尼佛罵了一頓,你們還記得嗎?耳識,五俱起意識,所緣的是什麼?是聲塵啦。耳識所緣的是聲塵啦,五俱起意識所緣的是法塵啦。塵性是黑暗的啊,你怎麼會開悟呢?!

這就是說明了,佛菩薩雖然善說,我們不會聽。那麼要怎樣才會聽呢,這後面還沒念到。二十五圓通裡面,這個經文在第五卷、第六卷,那就叫會見、會聽。人家見,是用見性見;聽,是用聞性去聽。聞性所聞的,是法性啊;見性所見的,是法性,明心見性。這樣才能夠說,言下大悟,才言下大悟。你看,阿難尊者在楞嚴會上,沒有言下大悟,為什麼原因呢?就是阿難尊者一直都是用的耳識、第六意識,一直都是用的這個東西。到釋迦牟尼佛涅槃了,阿難尊者的證果啊,是在迦葉尊者的會下。

那麼換句話說,尊者的示現,盡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他所表演的,都是用意識,示現的跟我們凡夫一樣啊,沒有兩樣啦。佛滅度之後呢,在迦葉會上,他才大徹大悟,示現的這個相。那麼大家也聽清楚了,這是示現,阿難也是菩薩再來啊,裝的,裝糊塗啊。實際上他並不是真糊塗,他是裝糊塗,是在那裡表演給我們看的。

那麼我們在此地要體會的呢,就是你要想真正開悟,一定要離心意識。楞嚴一會啊,就是說的這個道理,也就是教我們這個方法,讓我們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面,你看交光大師正脈,諸位用的這個是正脈科判,這個經本,交光大師在註解裡頭啊,他就是直截了當地提示出來,舍識用根。讓我們在日用平常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不用心意識,而用六根的根性,這就是楞嚴的宗旨。成佛就快了,歇即菩提啊。歇什麼呢?歇心意識,歇這個。就是舍識,歇就是舍識。

許許多多讀楞嚴的同修們,我就遇到過很多,就是問我,我們很想修舍識用根,怎麼個修法?實在說,這一部經裡頭,給你講得清清楚楚的,你還有這個問題在,那麼換句話說,這個楞嚴經是白讀啦。四科七大,說明宇宙萬有的真實相,用意在哪裡呢?用意是叫你放下啊。告訴你,一一法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那麼換句話說,都不是實有的啊,都是真如本性所變的影像。你執著它,你不明白它的真相,那你自己吃虧了。覺悟了,覺悟了什麼事都沒有,那麼你就得到清凈自在啦。

到這個地方這是一個大段落,連前面的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到這個地方,是一個大段落。那麼從這些經文裡面,我們明了了一樁事實,就是一切萬法是虛妄不實在的,既無處所可得,又無界限可憑。四相,是虛妄,而一切權教、二乘、凡夫等輩,對於這個事實真相啊,完全迷失了啊,所以在這個裡面起種種見解。這個見解在佛法裡面講,邪知邪見,而這些邪知見呢,麻煩就大啦,邪知見呢,是一切煩惱生死果報的根源。

我們今天了解事實真相了,把知見修正過來,將這些邪知見連根拔除,那麼我們一切業果自然不繼了。這是我們講六道輪迴,惑業苦啊,惑就是邪見。惑障破了,你自然不造業了;不造業,當然沒有果報,這個就所謂是了脫生死、超越輪迴啊。這個道理,真是合情合理,一絲毫都不勉強啊。

但是我們初學的人,聽到這個經啊,心裏面,哎,放了一線光明了,哎,好像聽懂了,心裡一線光明出來了,可是一剎那之間呢,又迷惑顛倒了。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我們無始劫以來,業障太重了。但是,這個一剎那的一線光明,給諸位說,非常可貴,你不要看這個一剎那這樣短暫,非常可貴。為什麼呢?有這一剎那呢,哎,就可能有第二剎那,有第二剎那,就可能有第三剎那。如果說常常有短暫的這個放光明啊,嘿,漸漸走上開悟的道路了。那麼如何叫這個一剎那的光明,初放的這個一剎那的光明,從自己心底喚起,好像這個意思真正明白了一點?那麼這個在佛法裡面講,要不斷地熏習,才能夠叫你這個一剎那的光明重現。

編號099-b/133–會通四科之四 十八界即如來藏性 意法識界

不斷地熏習,天天在熏習,以後你就會常常放短暫的光明。逐漸逐漸你這個光明的力量就大了,時間也久了,那它起作用了。起作用,大徹大悟啊,就起作用了。我們看楞嚴會上,阿難尊者就是一會兒放一個光明,你看,開悟了,悟到這個了,哎,一會兒又悟了一點了,但是始終沒有能大徹大悟。所以像阿難這個現象,我們每個人都有啊,都有這個經驗啊。所以諸位曉得這個經驗之後,我們就要珍惜。

要珍惜啊,這個光明可貴,雖然是短暫,非常可貴。從無始劫以來,很難得有這麼一個現象,縱然是極短暫,都很難得。原因在哪裡呢?就是過去你從來沒有聞過佛法,從來沒有接觸過佛法,你這個光明到哪裡去現呢?沒有辦法顯現啊。

今天這個袁文彥同學,他從基督書院裡頭拿了一份他們那邊研究班的參考資料給我,人家那個地方也在那裡培養人才啊。但是諸位要曉得,他那個法再好,只能夠生忉利天啊。是不是真能生忉利天?這就是有問題,這是我們說的外道。

那麼再說到佛法,剛才有一個同學來告訴我,談到現在各個地方都在培養弘法人才,有很多地方也在辦研究班。我只給他說了兩句話,我說假如啊,譬如說現在有十個研究班吧,每一個研究班,他們的見解、他們的修行方法,都不相同。這些學生畢業出來之後,雖然通通都是弘法利生,會不會有成見?會不會有誹謗?「我這個是對的,你那個是不對的。」各人說各人是對的,別人都是不對的。好了,你這樣去弘揚佛法,讓聽的人怎麼樣呢?聽的人聽了,「哦,只有你對,別人不對。」聽聽那,「哦,只有你對,那個又不對了。」到最後人家說,「你們通通都不對,我還是不要學了。」好了,把佛法給毀滅掉啦,這能夠把佛法復興起來嗎?!這個現象必定有。為什麼必定有呢?因為學生沒有開悟啊,開悟了,就沒有了。

所以說我們中國,古時候,你說這個佛教傳到中國來,我們有十大宗。這個十大宗都是弘揚佛法,個個都標榜自己最好,但是也讚歎別人,他不誹謗。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呢?因為這個十大宗的祖師都開悟了,知道法法平等,無有高下啊。各人標榜一門,是攝機不同,就是一切眾生,他愛好不一樣。喜歡華嚴的,你到了天台山了,「我喜歡華嚴」,那個天台山智者大師一定介紹你到清涼大師那裡去,「那是華嚴專宗學院,你到那邊去修去。」他不會說是,「哦,你要修華嚴,好,我來教你。他,清涼那裡不行,只有我這行。」沒有這個話的,他一定會把你介紹到那邊去。為什麼呢?大家都是開悟的。

今天這個佛學院,念了個三年四年,說老實話,他念的什麼東西啊?念的是增長所知障啊。那個所知障是要去掉的啊,他在那裡增長,這個我在講百法的時候,給諸位說過。講了一百個佛法名詞了,你要個個都把它記得,死在這個頭腦裡頭,你就增加一百種所知障。天親菩薩、彌勒菩薩看到你這個樣子,得流眼淚啊,怎麼是這個學法呢!人家那個百法是叫你什麼?是叫你破所知障的啊,破我執、破法執的啊。你們今天不會學,通通把他死記在腦袋裡,變成煩惱障,變成所知障。

這個就是什麼呢?正如同我們在《彌陀經疏鈔》裡頭,剛剛念過不久的,蓮池大師給我們講到,不善用心啊,也就是說錯用了心,才會產生這些弊病。那麼我們想想,今天有幾個人善用心呢,會用心呢?會用心的人,是用真心,不用妄心啦。不會用心的人,是用妄心,不會用真心啊。這個問題,很大很大。所以我們學佛,諸位必須要警醒,我們學什麼?我們學清凈心,身心清凈、世界清凈,這是我們的目標啊。凡是叫我們得不到清凈,或者是增加我們的障礙,增長我們的煩惱所知障,那麼這個就是有問題,這個就不是佛法的正途啦,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辨別。

所以千經萬論,不是叫你記的,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如果叫你都記得,通通都記住,那經上為什麼叫你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受持呢?那這個話怎麼能講得通呢?為什麼楞嚴經上講,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呢?所以說這個執著不得啊,執著就是病啊,執著就錯啦。

不但佛法如此啊,世間的學問,也不例外,《學記》裡面所說的,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那麼你們諸位想想,今天修學的,我們是不是記問之學?記問之學是什麼呢?聽得多,記得多,不懂的去問別人,不是自己開悟的。換句話說,不是自己的啊,所有的東西通通都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

到什麼時候才是自己的呢?大徹大悟之後,才是自己的。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講,得理一心不亂以後,是自己的;理一心不亂以前,都不是自己的。所以儒家的教學也重視開悟啊,悟了才是你自己的啊。這是講世間的學問,也要開悟。讀誦,那是開悟的一種方法。是手段呢,不是目的啊,目的是叫你開悟啊。

那麼由此可知,所謂是佛學院、研究所,它是以開悟為目的,還是以記問之學就算了呢?以開悟為目的的,這個是佛法,這是真學問。以記問之學的,這是世間法啦。世間法裡頭,都不是高明的世間法。高明的世間法,人家都不用記問之學。所以我們要是認識不清楚,在今天這個社會裡,怎麼能夠避免歧途、岔路啊?!不容易避免啊。你認清這一點,至少也能夠幫助你認識路。

所以,千經萬論,楞嚴經特別說得清楚,就是拔除二種執著、二種障礙啊,我執、法執,煩惱障、所知障,連根拔除。這個時候,你的真心顯露,周遍法界,受用無窮啊。所以這個四科七大之文,每一段都是歸結到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那是什麼?妙真如性啊。

禪宗裡面,有所謂的不得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知見啦。特別是初學的人,如果犯了這個毛病,沒有不走錯路的。展開經典就是想著,我想是怎麼樣的?我們初學,要是用這樣的心,會把經文通通搞顛倒了,佛義曲解了。

不要說我們,你拿蕅益大師,這個了不起啦,我們凈土宗祖師啊。憨山大師,這多了不起啊,真正是有修有證的人。你看看在唯識論的這個註解,因為唯識論呢,這個窺基大師的註疏,唐朝以後我們中國喪失掉了,找不到這個書了,所以明末這個大師們,研究唯識,就是憑空想像,大概是這個講法,是這個解釋。所以,藕益大師,《成唯識論》的註解,叫《唯識心要》,我們台灣有出版,有影印的流通。你們要拿這個註解,跟那個窺基大師的《成唯識論述記》對照一下看,你就曉得,藕益大師有許許多多的地方搞錯了。這就是說明,他們那些有修有證,要是沒有師承,還會有錯誤的見解,何況我們無修無證啦,又沒有師承,天天在打妄想,以為經上講的就是這個意思,那不背因果才怪啦。

可是現在人膽大啊,現代人不怕因果啊,膽大。他再不怕因果,他還是有報應。所以我們初學的人,千萬要記住,佛法裡面可以懷疑,不能夠猜測,不能夠說,哎呀,我想是這個樣子,不可以。所以李老師教誡初學,初學怎麼?守住古人的註解。我們今天自己沒有開悟,沒有開悟,我們出來講經,只可以講古人的註解。

古人的註解,我們可不可以去猜測它呢?也不行。那怎麼辦呢?古人註解裡面,哪些地方我看得懂的,沒有疑問的,我就講。看不懂的,或者有疑問的,那一段我就不講。我講東西當中有漏掉的,這個不算毛病,講錯了是毛病,講漏掉,不算毛病。漏掉是什麼?只是說你東西沒講得完全,有些意思沒講出來,這個沒有關係,就怕講錯啊,所以要守住這一點啦。

那麼說到這點呢,我提供諸位一點修學的參考。從前面這個四大段經文來看,就是四大科來看,我們在此地可以得到一個結論了,那就是能與所,都不可得。像經裡面所講的,三處都無啊,根塵識,三處都無啊。能生所生,俱不可得,這是真相。這個境界呢,就是一真法界,就是清凈寂滅的境界。

心經最後的結論,亦是如此,無智亦無得,能照之智,本來空啊,所照的境界,也不可得,所以說是心空境寂。寂而非寂,因為實在沒有能寂之人。照而非照,這是因為無所照之境啊。在這個地方,我把這個話說得淺一點,有能有所,這是相對的,那是二法。二法啊,我們聽起來很容易懂,一聽就懂。無能無所,能所是一,不是二,這個東西難懂了。

你看好像是,哪一個人呢?這個《唯識科學觀》裡面,一開端呢,它就說明佛法跟世間法不一樣。從什麼地方去看它不一樣呢?就從能所。世間法啊,有能有所,就是相對的,這個愛因斯坦所發現的相對論,相對的,我們很容易了解。但是佛法呢,不是相對的,所以佛法不是宗教,佛法也不是哲學。為什麼呢?宗教與哲學,它的立足點,都是相對的,而佛法所研究的,是自己研究自己。能照之智,所照之境,是一不是二。這個是佛法的難處,換一句話說,超越了我們常識,超越了我們境界的理喻,這個是佛法。

因為能照與所照,是一啊,境與智,境界、所照的境界,能照之智,因為是一,一就是清凈寂滅相。所以這個心裡頭沒有妄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在智照境之中,不起心不動念,所以這個境界,我們稱之為清凈心,稱之為一真法界。

內心,是寂靜的,對外面境界上,決定沒有攀緣。它也不住定,它也不住中,它也不住動,動靜是二法。正是禪家所謂,坐斷兩頭;教下常講,兩邊不立,中道不存,這個時候,一心!一心自然現前,所以這是返本還源,恢復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唯一的一個途徑。那麼諸位能夠發現這一點,就可以學佛了,你看佛法,千經萬論,它必定指歸到這裡頭,這是它與世間法不一樣的所在啊。

那麼我們學佛法的時候,如果不懂得這一切經論歸向到這一個地方的話,那我們自己路子走錯啦。那就跟剛才所講的,你所學的佛法,學了一肚子所知障啊。你學的是障礙啊,你所得到的是煩惱,你沒有得到心開意解,清凈自在,這個是你學佛應該得到的啊。那要學佛法得煩惱,得所知障,不如學世間法。為什麼呢?世間法還可以得名利啊。對不對啊,得名利,比得煩惱、得所知障,要強一點啊,你何必來學佛呢?!佛法這是離苦得樂,是叫你得輕安、得自在,叫你得智慧,得清凈心的,這個是別的學問裡頭所得不到的,佛法裡面有。我們學了之後,是不是得到這些東西?我們得到多少?勘驗自己,這是自己學佛的成績啊。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23)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二淺釋(八)
楞嚴經:造就五陰身心的「五種妄想」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94
釋清凈:楞嚴經講記:卷二(7-6)

TAG:菩薩 | 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