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列艦艦隊之間的決戰,傳統海權理論的最後一戰:日德蘭大海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對德國實行了海上封鎖,使德國陷入了困境。1916年1月,德國統帥部任命萊因哈德.舍爾海軍上將為德國公海艦隊司令。當時德國公海艦隊擁有無畏級戰列艦22艘、戰列巡洋艦5艘、輕型巡洋艦11艘、驅逐艦61艘,而英國的主力艦隊則有無畏級戰列艦28艘、戰列巡洋艦9艘、裝甲巡洋艦8艘、輕型巡洋艦26艘、驅逐艦79艘。

顯然,英國艦隊佔有一定的優勢。為了打破這種海上封鎖,德國公海艦隊司令官舍爾準備首先對英國沿海地區進行襲擊,以削弱對方的海上兵力,並試圖吸引英國艦隊出海追擊,如果形勢有利,便可以通過決戰形式將其殲滅,從而扭轉被動局面。為此,在1916年4月以前,德國海軍曾經使用水面艦艇、潛艇和飛艇等兵力對英國東部沿海進行多次襲擊,接著,便準備採取新的行動。

同年5月30日,舍爾海軍上將決定於31日由希佩爾海軍中將率領一支分艦隊,駛往斯卡格拉克海峽和挪威近海地區進行佯動。舍爾推測,希佩爾分艦隊在北海北部的出現,不會將英國的整個主力艦隊吸引過來,但是英國海軍必會派出部分兵力實施截擊。這樣便可以指揮公海艦隊的全部兵力隨後出海,在希佩爾分艦隊之後約45海里外跟進。如果希佩爾分艦隊收到英國海軍的攻擊,則首先進行象徵性的抵抗,爾後邊打邊退,以便於把進行追擊的英國艦隊引入公海艦隊的設伏區。德國艦隊按照上述計划進行兵力部署時曾經頻繁使用無線電報,英國海軍部將其破譯後,立即採取了相應措施。駐泊在斯卡帕灣的英國主力艦隊開始戰備巡航。

隨後爆發了日德蘭海戰之前的前衛戰役,在此次作戰中,英國艦隊損失了2艘戰列巡洋艦、2艘驅逐艦,而德國海軍只損失掉了2艘驅逐艦,英國受損的軍艦也比德軍的多,達到了4艘戰列艦。前衛戰役中,英國吃了一虧,而雙方大艦列陣,主力大戰即將爆發。

此時,傑里科率領的英國主力艦隊進入了主戰場,將3支戰列艦分艦隊變換成一路縱隊,並令畢特和胡德的分艦隊在戰列艦前面入列,也都排成了單縱隊,傑里科以鐵公爵號戰列艦為旗艦,率領一支龐大的艦隊開始向東南行駛。當舍爾確認和英國主力遭遇時,傑里科艦隊已經開始進行佔領丁字橫頭陣位的機動。部分德艦立即前去實施魚雷攻擊,沖亂了英軍隊形,並且打破了英軍戰術企圖。於是,英德雙方開始在遠距離上展開激烈的炮戰,德軍兵力不佔優勢,難以取勝,決定撤出戰鬥。

而英軍艦隊則開始嘗試合圍德國艦隊,並且嘗試穿插到德國艦隊和基地之間,以阻攔德艦撤退。戰至夜晚,傑里科無意繼續作戰,他也知道德國艦隊射擊水平較高,夜間作戰比英軍佔優勢,而且大口徑火炮在夜間難以對付德國的魚雷和驅逐艦。於是傑里科決定在德國艦隊和德國基地之間巡航到天明,待次日晝間繼續戰鬥。但是德艦也不敢貿然再戰,他們的主力開始向赫爾果蘭灣撤退。

在這次海戰中,英軍陣亡6097人,510人受傷,被俘117人,共占艦員總數的11.3%,從近代戰爭的平均角度而言,一個軍團損失超過10%的兵力就會面臨戰敗和崩潰的危險,而英國艦隊卻依然像剛剛開戰一樣士氣高昂,組織有序,作戰沉穩老練,體現出絕佳的戰鬥意志和官兵素質。而德國艦隊損失要小的多,他們損失了2551人,傷507人,共占其整個艦員總數的6.8%。英國損失了戰列巡洋艦和裝甲巡洋艦各3艘、驅逐艦8艘,共計15.5萬噸,另有6艘艦隻受傷。而德國僅僅損失了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各1艘、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5艘,共計6.1萬噸。

日德蘭海戰結束後,雙方都宣稱自己為這次大決戰的勝利者,實際上無論是英國主力艦隊還是德國公海艦隊,幾乎都已經傾巢出動,可是哪一方都沒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實力對比沒有發生根本變化,戰局還是那個戰局,形勢還是那個形勢,雙方就像是互相削弱了對方一層皮一樣,誰的戰略企圖都沒有實現。不過從百年後的今天看來,日德蘭海戰的獲益方無疑是英國,由於英德海上力量對比並沒有受到海戰而發生絲毫改變,因此德國艦隊依然被封鎖在港內,而英國繼續獲得著制海權,並且最終引發了德國的戰敗。

也是從日德蘭海戰開始,寄希望與依靠一場大型海上決戰徹底擊垮海權對手的思路已經過時了,即便是三場四場決戰也是如此,海戰的發展需要革新,於是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一個以機動打擊集群為主的海軍時代。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遼寧艦航母編隊的真實實力究竟如何?
多炮塔神殿: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
美利堅海上壁壘——二戰中的美軍戰列艦(二)
伏虎大西洋-俾斯麥號戰列艦覆滅記
法國戰列艦威武雄壯性能超過德軍戰艦,卻為何毫無戰績屈辱自沉?

TAG:傳統 | 理論 | 海戰 | 戰列艦 | 一戰 | 最後一戰 | 海權 | 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