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釋道:共撐傳統精神大廈

儒釋道:共撐傳統精神大廈

來源:中國民族宗教網|邸永君

儒家先哲——孔子 張世輝 攝

  儒 釋 道:  共撐傳統精神大廈  一種思想體系是否能夠成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和精神的主流,取決於它是否能夠對這個民族每位成員在其整個生命過程中的境遇與心情發生影響;取決於其信條能否真誠地被信奉和遵守;取決於能否對普通民眾形成有效的關懷,也就是能否真正做到關懷他們平凡甚至瑣碎的、世俗的、日常的生活,能否對其所關心的生老病死、沉浮榮辱、喜怒哀樂等諸多無法迴避的問題做出解釋,並為其提供精神上的歸宿和依託。只有這樣,才能被最廣泛地接受與認同。  從上述方面考察,歷史上的儒學一直未能完全到位,在某些方面甚至先天不足,不得不藉助於本土的道教和外來的佛教予以補充,從而形成儒、釋、道並存並立的局面。  儒家 強者的信條  儒學在先秦時期即已與墨、道、法並稱顯學,至西漢時,因武帝之「獨尊儒術」而從諸學說中脫穎而出,但這只是統治者的一相情願。事實上,在儒學靠封建統治勢力的支持大行其道的同時,道教和佛教一直與儒學相依相伴,相互詰難而又相互補充,前後兩千年,以三教並稱而成鼎足之勢。其原因到底何在?  眾所周知,儒學以昂揚的處世態度、入世的精神特質和利他的價值取向,教育並鼓舞著一代代志士仁人兼濟天下、發奮進取,也成就了無數英雄豪傑的千秋偉業。但對於整個社會而言,能夠成就功業者畢竟只佔少數;大多數人都是「命中注定」要「虛度光陰」、「默默無聞」一生;即使是成功者,在其一生中絕大多數時間裡,也是得意事少而失意事多。  默默無聞者畢竟也要一天天完成生命的過程;失意者也需要精神的關懷和撫慰。而儒家學說在上述問題上的說教則顯得那樣的冷漠和生硬。芸芸眾生在此間能感受到的只有被歧視、輕蔑後的失落與悲涼;對於遭受失敗、挫折者,儒學大師又如何予以「安慰」?對於物質上的匱乏,孔子云:「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謀道不謀食。」對於肉體上的打擊,孟子云:「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對於尋求安慰者無異是開了一張空頭支票,回報則遙遙無期。如此一來,只有獲得成功,「夙志得遂」,才可視為是對以往一切苦難的補償;而對意志薄弱者,無異於雪上加霜。  再者,生命與死亡的命題,是人類必須面對的殘酷現實。世世代代的人們都希望在這個問題上得到真誠的關懷,但孔子的回答竟是如此冷漠:「未知生,焉知死?」孟子的答案更乾脆:「捨生而取義!」  趨利避害、好逸惡勞、喜生惡死等與生俱來的人性特點,在儒學中都屬被鞭撻之列。  就全體社會成員而言,能夠得到儒學有效關懷和撫慰者不在多數;即使是立志高遠、意志堅強者,在儒學中得到的慰藉也只有在成功之後方能實現。這就給其他學說的存在與發展提供了機會和空間,佛教與道教乘虛而入並大展其用,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  道家 智者的依託  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平安地完成生命過程,盡量避免挫折與坎坷,盡量得到肉體、精神等各方面的享受;減少疾病、延長生命、頤養天年,都屬於天經地義的。道家及其後來發展成的道教為上述人生觀提供了理論依據與精神依託。  道家重視人作為個體的存在價值,尊重甚至鼓勵人生肉體與精神的各種感受,並提供旨在延長生命過程的養生之道。這對於芸芸眾生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老子說:「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表現出對普通民眾物質生活的關注;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提倡「保身」、「全生」、「養親」、「盡年」,折射出對儒家所倡導旨在出人頭地、高居人上的所謂功名利祿的蔑視與不屑,無形中體現了對個人應擁有精神享受和天倫之樂的讚賞與支持。在此處,被孔、孟等諸大師批評、教訓甚至鞭撻的「平庸」之輩得到了應有的正視和尊重;使在追求功名利祿的過程中遭遇挫折、失敗的背運者終於獲得了他們所企盼的撫慰與關懷。  道家學說的存在,為人們提供了退卻的理由和餘地:就整個社會群體而言,強可為儒,弱可為道;智可為儒,愚可為道(事實上可能往往相反,亦未可知)。而就個人而論,則進可為儒,退可為道;攻可為儒,守可為道;成可為儒,敗可為道;表可為儒,里可為道。  佛家 慧者的信仰  由於人類個體因生命的有限和想像力的無限、出生的偶然和死亡的必然、個體的卑微和宇宙的浩大、慾望的無邊而精力的有限等多種因素,致使人們常陷入對生命、死亡的真實意義和人與萬物之間相互關係等問題的深層思考中,並以探索天地萬物之間內在聯繫和規律、徹悟人生終極意義為追求目的。其先決條件便是超然物外,冥冥沉思。  佛教的傳入為上述需求提供了修行場所、理論依據和精神依託。佛家首倡眾生皆苦,將痛苦視為生命之常態與前提;提倡六世輪迴、因果報應,將此生之一切苦難的補償移至來世。即使人的願望在一生結束時仍未能實現,甚至還受盡苦難,也毋須感到悲哀,因為這是在為來世的幸福進行必要的投入。  的確,人的痛苦源於現實與願望之間永遠無法消除的反差,減少痛苦不外乎兩種途徑,或是努力追求,或是降低慾望。人能力有限而慾望無窮,雖然節制慾望比苦苦追求要顯得智慧,但是無私無欲、尋求解脫,是常人難以達到的極高境界,佛家為人們構建了這種境界。  再者,人類是求知慾望最強的物種,而真知卓見必須經過冥思苦想方能獲得,佛家為人們提供了遠離世俗凡界的「世外梵宮」,僧眾用降低或屏除物慾而換得的似水心境和充裕時光的苦思遐想,以求得參透萬物之玄機妙理,體現出佛法之精深與佛性之至大;就凡夫俗子而言,凈土宗可消除他們的困惑與煩惱;就士大夫而論,禪宗可滿足他們的哲思與神遊。因此,佛教對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精神關懷而言,正是他們所需要的,而且是對他們有益的。  通觀儒釋道三教,似可得出如下判斷:就個性而論,強者尊儒,智者信道,慧者崇佛。對於一般人的一生而言,儒、釋、道又可代表三種境界。血氣方剛、欲建功立業時,一般都會以儒家信條為圭臬,發奮進取、自強不息;而遭遇挫折之後,氣焰收斂,甚至心灰意懶時,開始理解道家學說之可貴,逐漸重視修身養性,享受生命;屢遭打擊、萬念俱灰之後,則往往避入空門,焚香吃齋、參禪打坐,體味萬物皆空的境界,藉以安慰自己傷痕纍纍的心靈。  在傳統社會中,就大多數成員在一生中大多數時間內的信仰取向而言,道家和佛家的學說所起的作用絕不亞於儒家學說,只是因為統治者的強力支持,儒學才得以佔領意識形態的中心。但若無道、佛兩家填補儒學留下的廣闊的精神空間,儒學必定獨木難支,接應不暇。  儒釋道在中國傳統社會鼎足而三,相輔相成,又相互補充,共同支撐著國人的精神大廈。到底孰主孰從,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矣。

(編輯:webmaster)
推薦閱讀:

【危危乎】?40億的豪華龍奧大廈
貝聿銘家族與中銀大廈
周易哲學大廈  第八章  卦爻性質探討  第15節  類八卦探討之
【美國游】遊覽自由女神像·華爾街·聯合國總部大廈
世界各地扭曲式摩天大廈 [32P]

TAG:傳統 | 精神 | 儒釋道 | 大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