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危機愈演愈烈:蘋果安卓拒付專利費 利潤下滑
時代周報記者 王媛 發自廣州
高通可謂流年不利。今年以來除了與蘋果掐得不可開交,近期又遭遇野蠻人敲門,而最新交出的財報又難掩下滑,高通的危機有愈演愈烈之勢。
作為全球晶元巨頭高通來說,由於手握大量別人繞不過的通信基礎專利,向全球手機廠商收錢成了「長盛不衰」的一門生意。但面對多家巨頭的聯合「抵抗」,將會對高通以及整個產業格局產生怎樣的影響?高通近年發展出現了怎樣的問題,一代晶元巨頭是如何衰落的,破局之道又在哪裡?
博通收購再起硝煙
在美國半導體巨頭博通提出1300億美元要約收購計劃遭到高通拒絕之後,近日博通再度對高通發出收購邀約,手段強硬,一舉提交了11名新董事人選的提名,謀求進入新一屆高通董事會。
此前,早在11月6日,美國半導體企業博通提出以每股60美元現金和10美元博通股票的價格收購高通所有發行在外股份,被稱為史上最大的TMT領域併購案,受到了全球的密切關注。隨後,高通果斷拒絕了這一收購案。
12月7日,高通CEO史蒂夫·莫倫科夫在華盛頓參加經濟俱樂部時,首度公開回應收購一事稱:「高通認為這一報價根本無法接受。差太遠了。」莫倫科夫表示,博通和高通去年就針對雙方可能合併的問題展開會談,但毫無進展。其同時表示對公司未來的獨立經營和解決法律糾紛的能力充滿信心。
對於博通的收購,高通向時代周報記者發來的聲明顯示,高通董事會經過全面評估,並與其財務和法律顧問協商之後,認定博通的提議嚴重低估了高通的價值,並且存在巨大的監管不確定性,因此不符合高通股東的最大利益。
高通指出,博通和銀湖資本(Silver Lake)事實上正在要求股東放棄包括智能手機、物聯網、5G等前沿技術在內的這些引領未來的選項,現在就要對這一不具約束力的交易提議作出決定,而事實上在未來一年當中存在眾多不確定因素,包括其所涉及的眾多監管事宜,而博通目前並沒有作出解決上述事宜的承諾,此外博通還缺少確認的資金保證,其從新加坡遷往美國的計劃也將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
據了解,高通董事會由11位全球頂級的董事組成,其中9位是獨立董事,4位是過去三年才成為董事會成員,而且所有董事都堅定承諾代表高通所有股東的最大利益。高通認為博通這一舉動是公然企圖奪取高通董事會的控制權,以推進其收購日程。高通措辭嚴厲地指出,博通提出的候選人名單本身就存在利益衝突,因為其意圖通過極大低估高通價值的方式收購高通,以獲取自身利益。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包括微軟和谷歌在內的多家巨頭公司亦對此併購案表示擔心。因為高通與博通的交易可能有助於改善其與蘋果的關係,而新公司與蘋果的交好並不利於競爭對手的發展。同時外界也對博通「傾向於降低成本而不是投資於新技術」的聲譽感到擔憂。
「高通稅」惹眾怒?
在博通對高通發起半導體領域史上最大併購案之時,蘋果與高通的專利糾紛又再度升級,關係進一步惡化。
11月29日,蘋果公司針對高通公司發起反訴,稱後者開發的驍龍(Snap(16.22, 1.15, 7.63%)dragon)智能手機晶元至少侵犯了其8項跟手機電池續航能力相關的技術專利。高通則再訴蘋果侵犯五項專利,涉及iPhone 8和iPhone X。
蘋果高通的全面駁火要從今年初說起。最先發起訴訟的是蘋果,認為高通壟斷無線晶元市場,相繼在美國、英國、中國發起訴訟,提出索賠。隨後高通反訴,認為蘋果先違反協議,在iPhone 7中故意不充分發揮其晶元的性能,並連同包括鴻海精密、緯創資通、仁寶電腦以及和碩聯合在內的幾家蘋果代工廠一起告上法庭。
9月底,高通進一步加碼,於蘋果新品發布之時,在中國發起訴訟,希望能夠在中國市場禁售蘋果。財報顯示,截至2016年9月底的2016年財年,蘋果來自大中華區的營收貢獻為22.49%,到了今年4月底,這一比例為20.54%,而到了今年7月份,這一比例持續下滑至了17.63%。「蛇打七寸」,高通狙擊蘋果的嚴重性不言而喻。
在蘋果看來,高通的收費模式不可忍受,堪稱「專利流氓」。即專門囤積知識產權,卻不製造任何真正的產品,專靠收取訴訟費過活,蘋果認為這對手機廠商並不公平。高通則認為蘋果想迫使高通接受不公平的專利授權費,達到在iPhone銷售中增加收入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蘋果怒不可遏之外,全球範圍內,近日已有多家廠商爆出暫停對高通支付專利費用的消息,當中包括華為和三星兩家巨頭,「反高通」聯盟陣營似乎日益壯大。
對於專利上的問題,華為和高通方面皆對記者表示不予置評。
全球現「多米諾」危機
業內人士指出,高通晶元壟斷了高端手機市場,手機廠商亦正在試圖扭轉這種被動的局面。目前,全球排名前三的手機廠商三星、華為、蘋果都擁有自研晶元,並投入使用。據外媒報道,蘋果或將在2018年新款iPhone、iPad中捨棄高通,蘋果考慮用英特爾(43.66, 0.31, 0.72%)的基帶產品取而代之,聯發科也有可能。
IDC數據顯示,目前,三星和華為是全球智能手機排名第一和第三的巨頭,以今年第三季度為例,分別分走了22.3%和10.5%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的蘋果則佔了12.5%的市佔率。如果華為和三星步蘋果後塵,加入專利費之爭的隊伍,要求高通回到談判桌上來,對於高通來說無疑是沉重打擊。
在資深電信分析師陳志剛看來,「高通稅」的商業模式之所以引起了越來越多的反對聲音,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如蘋果所說,一部手機只是使用了高通的部分器件和專利卻要按照整機銷售價格向高通支付專利費,這是不合理的;二是高通的反向授權讓高通之外的任何人的專利成為廢紙一張,任何使用高通產品的人都需要無償免費授權給高通以及使用高通專利的其他人,也就是你只要使用高通的產品,你就不需要再找任何也使用了高通專利的人進行專利授權。這一點,業內很多人從公平的角度和對創新的激勵角度也多有批評。
然而,蘋果與高通的許可費糾紛,與華為等其他廠商與高通的許可費糾紛,亦存在較多的不同點。
早在去年6月份,高通就曾在中國控告魅族,稱其侵犯了高通的3G和4G專利,拒付5億專利費。半年拉鋸戰後,兩者達成了專利許可協議,解決了兩者在全球範圍內的專利糾紛。
陳志剛指出,蘋果的訴求非常明顯,寸步不讓,就是要改變高通的專利授權模式,但是華為三星等所謂的拒付,並非為了尋求改變高通稅的基本結構,而只是獲得與高通談判的更多籌碼而已。
實際上,「老大哥」高通近幾年,在全球範圍內遭遇了多起反壟斷調查。2015年2月,國家發改委因壟斷行為,判罰高通60.88億元人民幣,並規定了新的專利費比例。2016年12月,韓國因違反公平競爭法判罰高通1.03萬億韓元。到了今年10月,中國台灣「公平交易委員會」又以不公平手段阻礙同業競爭,對高通處以234億新台幣(約合50.9億元人民幣)的處罰。
一定程度上,在向政府部門繳納罰款之後,高通則確立了自己商業模式的合法性。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向記者表示,蘋果和高通的專利糾紛最終應該還是會和解。「蘋果只是打拖延戰,想拖垮高通不太現實。」
李俊慧向記者分析稱,事實上,不論是蘋果,還是三星、華為,對於他們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智能手機,這部分的專利許可費用標準是明確的或無爭議的。因為高通已經按照發改委的整改要求,降低了許可費用比例,並重新與包括華為等在內的上百家廠商達成了專利許可合作。「因此,如果三星或華為真的是在效仿蘋果,暫停向蘋果公司支付專利許可費用,一方面,要看雙方尚在有效期內的專利許可是區域性的還是全球性的;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有爭議的地區或市場應該不在中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對於三家公司在中國境內生產、銷售的智能手機,高通可以按照提交給發改委的整改方案,對暫停支付許可費用的廠商提起訴訟。」李俊慧談道。
另一方面,高通亦面臨來自資本層面上的危機。由於與蘋果纏鬥激烈,高通股價從2017年初一直跌跌不休,直到11月才有所反彈。競爭對手晶元製造商博通見勢「趁火打劫」,後者擬以1300億美元向高通發起收購,但遭到高通董事會以出價太低為由予否決。業界預計,博通將在未來幾周內轉向惡意收購,並準備與高通展開代理大戰。
利潤「斷崖式」下滑
一直以來,即便在全球多地被罰,官司不止,但是倔強的高通,寧可打官司,寧可支付罰款,也要保住自己的專利授權和反向授權模式保持不變,其關鍵就在於這是高通賴以生存的核心商業模式。專利授權業務可以說是高通的「印鈔機」。
時代周報記者查閱高通財報獲悉,2017財年,高通技術授權費為64.45億美元,營收貢獻為28.91%。2016財年技術授權費為76.6億美元,營收貢獻為32.5%。2015財年技術授權費則高達79.47億美元,營收貢獻為31.43%。
市場調查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營業利潤為537.72億美元,其中蘋果利潤為499.97億美元、三星利潤為83.12億美元。而國產手機中,華為利潤9.29億美元、OPPO利潤8.51億美元,vivo利潤7.32億美元。蘋果瓜分了超過九成的利潤。而國產手機的總體利潤甚至夠不上向高通支付的專利費用,令人詫異。
不過,高通依靠專利躺著也能賺錢的黃金歲月,也並非高枕無憂。記者查閱高通曆年財報獲悉,2013財年至2017財年5年間,高通總營收分別為248.66億美元、264.87億美元、252.81億美元、235.54億美元以及222.91億美元,在2014年達到巔峰之後,此後呈連年下滑趨勢。凈利潤方面,5年間分別為68.45億美元、79.64億美元、52.68億美元、57.02億美元,以及24.65億美元。截至今年9月底的2017年財年中,凈利潤僅為上一年的43.23%,攔腰砍半。而高通2017年第四季度凈利潤為1.68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5.99億美元,下滑九成。
高通四季報顯示,與蘋果交惡,蘋果拒絕向高通支付高額專利費導致利潤大跌。
陳志剛向記者表示,從整體上看,高通的業績下滑,主要是高通稅這兩年在全球遭遇危機,政府處罰、蘋果等巨頭專利戰,影響了高通稅的收入增長,同時為應對競爭市場銷售費用和研發投入加大,也降低了利潤率。
李俊慧向記者談道,高通扭轉的關鍵在於,要依靠法律賦予的救濟手段,儘快解決與蘋果的許可費爭議。
此前,在財報解讀會上,高通執行副總裁兼總法律顧問唐納德·羅森博格表示,這些包括在德國的訴訟可能會在2018年中期的某個時候得到最終結果。在中國的訴訟也會比較快地得到結果,國際貿易委員會也會快速推進。
在與蘋果拉鋸的同時,高通並未放棄抓住另一條扭轉命運的主線。
日前在夏威夷舉行的第二屆高通驍龍技術峰會上,高通方面公開強調,對於高通高管團隊來說,有一件任務是重中之重,那就是推動5G技術。
研究機構IHS Markit發布的報告指出,未來5G將是改變社會通信技術不可或缺的基礎。預計到2035年,全球5G價值鏈本身就能夠創造高達3.5萬億美元的產出。
實際上,自成立之初,高通便在技術研發上投入大量資金。每年研發投入占營收20%以上,至今累計投入超過460億美元。這個過程中雖然承擔了很多試錯的成本,但也有很多的技術和產品成功得到應用。而對於5G的研發,在2006年高通開始了前瞻性研發,積極地在3GPP標準化上作出重要貢獻,推動全球統一5G標準的制定。
在今年10月,高通公司在移動設備上測試了世界上第一個正在工作的5G數據連接,還展示了首款5G智能手機參考設計。值得一提的是,高通於日前剛剛披露了5G專利授權的許可,並公布了未來5G專利費收取標準。手機廠商最快或在明年就可以推出真正的5G手機。作為下一代通信技術,高通加速重注押寶在5G上。
高通方面人士發給記者的一份聲明中,高通方面表示:「與行業其他公司相比,高通無疑在智能手機、物聯網、汽車、邊緣計算和聯網技術領域都擁有更好的定位,並且正在引領行業邁向5G時代。隨著公司繼續堅定執行在這些業務領域的策略,高通股東即將見證並分享到大幅增長和價值創造。」
儘管5G領域巨頭林立,包括英特爾、華為在內的巨頭皆虎視眈眈、加速布局,但高通在5G晶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先發優勢。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如果高通繼續佔領這個市場的更大份額,這將最終大幅提升該公司的業績。
返回騰訊網首頁>>
推薦閱讀:
※工商銀行凈利潤2763億 多家公司公布年報
※曝張藝謀樂視簽約費3年2億 外加視頻85%利潤
※因利潤問題IPO被否的五種情況(附15個否決案例)|PE實務
※廢塑料只能賣給黑作坊?業內人士曝驚人利潤
※雅戈爾秀財技!多買1000股多賺93億 利潤下滑49%驟變暴增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