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4
10、喪葬儀禮與喪服制度:衣服絕不僅僅是衣服 現在讓我們回過頭來看Groot的書中記載下來的葬禮。在古代中國,其意義恰恰就是保證上面講的親族分別與親族和睦的秩序,因為古代中國要在莊嚴的喪禮中,象徵性地暗示和規訓男女有別、長幼有序的秩序,而且,還要把這種秩序放大到整個社會,甚至國家,這就是古代中國主流的儒家思想的基礎。
中國人常常自稱「禮儀之邦」,禮儀禮儀,主要是一些儀式,傳說中「周公作禮樂」,孔子小時候就會設禮容、擺俎豆。在古代中國,曾經有過很多「禮」,也就是各種儀式和制度,這些「禮」都起源很早,有的可能從三千年以前就已經形成了,這些「禮」被當作每個知識分子必須知道與精通的道理與知識,而且編成了書,成為必讀的經典,十三經中就有三部禮書,宋代大學者朱熹重編的《文公家禮》,是從明代中國一直到近代中國鄉紳都使用的規定禮儀。而喪禮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專門講「禮儀制度」的儒家經典《儀禮》共十七篇,居然有《喪服》、《士喪禮》、《既夕禮》、《士虞禮》、《特牲饋食禮》、《少牢饋食禮》、《有司徹》七篇講「喪禮」。是不是古人重死而輕生呢?不是的,孔子說過:「未知生,焉知死」。古人是很重視現世生活的,不過,看起來也可以說:「未知死,焉知生」,前面我們講,喪禮雖然是為死人而設,但實際上卻是為了活人,特別是為了活著的族群的秩序。為什麼呢?因為儀式是用一套清晰的象徵方式,依靠有規律的重複,在人們心裡產生暗示的作用。它是把一些共同的觀念和規則予以合理化的方式,它所形成的觀念和規則,對儀式參與者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那麼,喪禮怎麼樣影響活著的人呢?
我們來看一下喪禮的內容。在全部的喪禮中,古代中國又特別重視「喪服」。在某種意義上說,「文明」就像是穿衣裳,當衣服不僅為「禦寒」,而是為「遮羞」的時候,說明人開始懂遮羞,懂遮羞,就有了羞恥心,有了羞恥心,就有了是非,用現代的詞來說是有了道德觀。當衣服不再僅僅是「遮羞」而還要希望「美麗」時,人就有了審美觀。因此,雖然《聖經》中說亞當和夏娃就是因為有了羞恥之心而被趕出伊甸園,但也因為有了羞恥之心,才成就了人類的文明。從獸皮護暖、樹葉蔽體,到上衣下裳、男女有別,再到王者的華袞帛黼、官員的蟒袍玉帶、舞者的羽衣霓裳、死者的金縷玉衣,這就彷彿文明有了一整套規則。要在衣服上區分上下,要在衣服上分辨場合,著革履西服者不宜擼袖伸臂、喧呼噴沫,著長衫帶頭巾者不好入柴肆魚檔與人爭席,穿泳褲在游泳池並不令人驚詫,而穿著去會客卻肯定是「非禮也」。衣服有時是對穿衣者的制約,所以,傳統中國特別關心衣服的象徵性。古人有「垂衣而治」的說法,一是說垂下衣服,不用動勞,就可以治理國家,一是說垂下衣服,由衣服的象徵性暗示就可以清理秩序。
據說,儒家又是特別懂得「衣裳之制」的專家,所以喪禮中如何穿衣服的「喪服制度」也就格外重要了。
11、認同、等差與區別的標誌:五服制 喪禮裡面有所謂的「五服制」,就是指在喪禮上親人為死者穿的五種不同衣服,而這五種衣服又作為象徵,規定著一系列深刻的內容。
首先是「斬衰」,「衰」讀「崔」,是指粗麻布做成的衣服,布幅二尺二寸,經線二百四十縷,邊上不縫,彷彿用刀剪直接剪開,所以叫「斬」,也許象徵著處於悲痛中的人,無心精心縫製吧。這是在喪禮上兒子為逝世的父親、妻子為過世的丈夫、諸候為駕崩的天子、父親為死去的長子所要穿的衣服,這表示穿此衣服的活人與死者親緣關係最密切,關係也最重要。據說,這時不僅要穿粗麻衣服,而且要「拄竹杖」、「居廬」、「蓋氈枕塊」、吃粥飲水,要到祭禮完成,下葬完畢,才能夠「寢有席,食蔬食,水飲,朝一哭,夕一哭」。而且,守喪的時間要三年,在那段時間裡,人不能飲酒、不可娛樂、不能為官,萬一真的有特別的情況需要他出任要職,還要由皇帝出面,這叫「奪情」,就是為了國家,無奈奪了你哀悼親人的感情。
其次是「齊衰」,齊衰的「齊」是指喪服可以縫邊,麻布也細了一些,一般是二尺二寸、三百二十縷,規定是「父卒為母」(規定三年)、「父在為母」(杖一年期)、夫為妻(杖一年期)、為祖父母(杖一年期)、為曾祖父母(三月),用桐木做杖,扎麻絰(就是腰帶),穿稀疏麻鞋(疏履),戴布扎的冠綏。
再次是「大功」,大功的麻布又比齊衰的要細(二尺二寸,五百六十縷),穿這種衣服,表示死者與自己的關係又比上面的疏遠一些,比如父親為兒子(不是嫡長子),為長女,為姑姑、姐妹、從父兄弟(即:同祖父母的叔伯兄弟)等,服喪時間是九個月。
再次是「小功」,小功的麻布衣服就更細一些(二尺二寸,八百縷),服喪期也縮短到了五個月。這主要是為外祖父母、為祖父母的兄弟(從祖父母)、為隔兩房的堂兄弟(指同曾祖父母的叔伯兄弟)等。
最後是「緦麻」,這是最細而精緻的麻布喪服(二尺二寸,一千一百縷),服喪期也縮短到了三個月。這主要是為岳父母、為女婿、為舅舅等,顯示對外姓較疏遠與冷漠。當然,同姓中比較遠的如為祖父母的堂兄弟(族祖父母)、為曾孫,也都只是服緦麻。
以上就叫「五服」。需要穿「五服」的,當然是「親屬」,屬於一個大家族中的親人,過去說,某某和自己有親戚關係,「沒有出五服」,就是說關係比較近了。如果一個人要和另一個有血緣關係的異性結婚,無論男子女子,都要考慮是否「出了五服」,如果不出五服,法律、醫學和輿論大概都不能允許。在古代中國,這種親緣關係相當重要,一個人一出生,就註定在這個親族中,由親族確定他的關係以及身份。前面我說過「三親」,中國古代還有「九族」,大家很熟悉的一個事情就是,明代方孝孺因為支持建文帝,被後來奪了皇位的明成祖處以滅九族的大刑,這九族就是上四代(高祖、曾祖、祖、父)和下四代(子、孫、重孫、玄孫),加上自己,這九族也就是在「五服」內的,就是在喪禮上要穿喪服的親屬。著名的李密《陳情表》中說,自己「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前一句「期」講的就是服喪的時間,「功」就是服喪的衣服,總的意思就是自己沒有親人,哪怕最遠的親人。杜甫《遣興》里講「共指親戚大,緦麻百夫行」,後一句里「緦麻」指有喪事時需要穿緦麻的親戚,意思就是說,自己的親戚很多。
總之,在同一個家族中,遠近親疏也要有一定的秩序,得分清楚上下尊卑,通過喪服等級、服喪時間的象徵性區分,一個家族的人大體上就有了認同,也有了分別,親疏被規定得很清楚,這種血緣親族的大小重疊的圈子,把每個人安置在一個合適的位置上,使這個家族上下有序,不會混亂。就連古代中國的法律也根據這些原則,規定著一個人的責任和義務,規定著每個人的身份和行為,所以,有人說,中國的法律始終是倫理道德的「禮法」。
12、俗世的改變:近代中國的葬禮 1882年,Groot在廈門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場喪禮。這一年,在廈門發生了久停不葬的事件,有人長時期地把死去的親人屍體存放在家中,供人弔唁。為此,廈門當地的道台曾下了一道禁令,不許久停不葬,Groot正好在福建調查,便好奇地觀察了當地的葬儀。他發現,廈門人的葬禮,在前半部包括: (1)死哭; (2)使瞑目; (3)開天窗; (4)閉店鋪; (5)購置喪服; (6)洗屍; (7)置長明燈; (8)供紙陪祭之人形; (9)乞火灰; (10)移傢具睡床; (11)置供品; (12)獻供於土地; (13)弔問; (14)警戒貓跳詐屍。
此外,還有哭喪與招魂等。若干年以後,美國學者J. L. Waston和E. S. Rawski在對香港、廣東和福建的調查之後,則把整個儀式歸成九類: (1)哭喪; (2)著喪服; (3)沐浴屍體; (4)供死者陪葬品; (5)供牌位; (6)收儀金; (7)安魂樂; (8)密封棺材; (9)下葬安壙。
不過他們看到的,彷彿和我們前面說的《北京風俗圖譜》記載同時期的北京上層滿族風俗不同,這可能是地方性的制度或儀式,也可能是逐漸修改過的簡化過的世俗喪禮。在古代經典記載中,在兩三千年以前的喪禮,原則上是這樣的: 第一天,首先是「招魂」,就是在屋脊上向北方大呼死者之名,然後將死者的禮服從房上由前檐扔下,下面人接住,便蓋在死者身上。接下來,「遷屍」,就是在室中南窗下設床,屍體頭在南,用殮衿覆蓋;「楔齒」,即在死者嘴中放玉琀。然後是「設奠、帷堂」、「訃告」、「哭泣」、「弔唁、殮衣」、「設銘(即旌銘)」、「浴屍」、「飯含」,最後是「襲」,即給死者著衣。 第二天叫「小殮」,即:陳設、展示殮衣,祭奠,賓客弔唁,夜中設庭燎等。 第三天叫「大殮」,大體上節目與前一天相同,但是死者在這一天入棺、成服。 從第四天起,按親疏關係穿戴喪服,朝夕哭,朝夕奠,迎送來弔唁的賓客(後世有用佛道作七之儀式),入葬(筮宅、備槨及明器、卜葬日、發引、入壙)。 此後,就是各種親屬按照不同等級為死者進行守廬、祭祀,其中,一周年時的祭祀叫「小祥」,二周年的祭祀叫「大祥」,大祥一月以後,舉行「禫」,合祭死者於宗廟,於是儀式結束。
最後要說到死者的墓地。這裡舉一個例子,是福建泉州陳埭丁氏家族的墓地,丁氏是回族,但是也受了漢族文明的影響,這個墓地修得非常壯觀。有人說,這是中國式的祖先崇拜,所以要修得那麼壯觀。像有的人類學家就說,漢族人傾向於相信: 第一,我們的一切都是祖先遺留下來的,好的話是祖先積德,壞的話是祖先為惡,一般來說修了大墓地的家族,都是發達的,所以相信祖先陰德,有一本人類學家許烺光寫的中國家庭的書就叫《在祖蔭下》; 第二,中國人相信去世的先人和活人一樣有生活的需要,為了免於鬼魂無家可歸,所以要建墳掃祭,甚至要燒紙錢紙車紙馬及至紙電視冰箱。可是我們再深入想一想,為什麼中國人特別看重這種對於死人的儀式和制度呢?剛才已經說過,這一方面是為了讓祖先繼續保佑自己和自己的家族,一方面則為了通過對死者的追悼儀式,維護活著的家庭、家族的秩序。
推薦閱讀:
※古典彩韻 常在人間 ▏大美中國傳統色(下)
※美報告:中國大陸移民體內重金屬高出其他亞洲新移民
※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大多是華人,紙幣上印中國漢字
※分析2017年GDP排名前50國, 離美國有多遠, 他國離中國有多遠
※中國茶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