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淺談戶外基礎裝備

本帖最後由 jingetiema 於 2012-11-5 10:48 編輯目錄:戶外基礎裝備之一:鞋子戶外基礎裝備之二:背包戶外基礎裝備之三:手杖、護膝戶外基礎裝備之四:帳篷、睡袋、防潮墊戶外基礎裝備之五:水袋、凈水器、水壺、爐具、炊具戶外裝備之六:照明工具、指北針戶外基礎裝備之七:刀、鞭炮前段時間看了部台灣電影《賽德克巴萊》的未刪節版,全長約4個半小時,我一連看了5遍,唏噓感慨啊!這是一部被國內詆毀大於讚譽的片子。主題思想凸現了兩種文明方式的矛盾衝突。多的不說了,影片即將結束時,鎮壓賽德克出草的日軍台灣守備隊司令有一番耐人尋味的話,大約是:三百戰士不是戰死就是自盡,消失了三百年的武士精神竟然出現在這個台灣的山區,難道是這裡的櫻花開的漫山遍野!?人類如果沒有冒險精神會怎麼樣?我猜全世界人民依舊是採用著單一的老漢推車的活塞運動吧……農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最大的區別是什麼?我猜大約是沒喝過狼奶吧……我言不由衷的奉勸那些熱衷戶外冒險嘬死的人們,戶外有風險,慎入!不要再浪費有限的社會資源去拯救你了,那能買多少茅台和中華!不要再讓家人為你付出痛苦了,有那時間種種花啦、養養鳥啦、打打牌啦、跳跳舞啦什麼的不是很好嘛!戶外基礎裝備之一:鞋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雙好的鞋子是一切戶外活動乃至驢行的根本,尤其是重裝徒步,更需要的是一雙好的徒步靴。首先我認為好的徒步靴要具備良好的支撐性,支撐性具體體現在耐磨堅固的鞋底和結實的牛皮材料鞋幫(因為牛皮的支撐性要好於尼龍材料或是羊皮豬皮),它們分別對腳掌和腳踝進行有效的保護,將腳掌和腳踝承擔的人體體重和裝備的負荷分散疏導。其次,好的徒步靴要有良好的防水透氣性,基本上Gore-tex防水透氣薄膜應用到了所有的大牌徒步靴和衝鋒衣上。如果說Gore-tex100%透氣純粹是胡扯,它的透氣是相對論,比水靴肯定是透氣,比朔溪鞋肯定是不透氣。防水透氣是對腳麵皮膚的最大保護。然後是結實牢固的靴面和靴底材料,頭層牛皮也基本上是應用到了所有大牌靴子的靴面上(因為牛皮絕對比尼龍、豬羊皮結實耐操,而頭層牛皮可以算是牛身上最結實的皮料)至於VIBRAM大底,也是大牌們的標配,應用到飛機輪胎上的材料不耐磨才怪,不過缺點就是不防滑(相對論),某種意義上來說,越是耐磨也就越不防滑,因為密度的緣故,一個折中的解決方案就是在靴底的紋路上做文章,出現了吸盤式紋路靴底。所以登雪山的時候,登山靴上都綁著冰爪。它們共同形成了一層對腳的包裹性保護,使腳免受來自崎嶇凹凸地面和碎石稜角的侵害。戶外大牌太多了,義大利品牌的GARMONT算不上極出色但也不差,這個牌子的靴子主要側重點是徒步、遠行,比起國內品牌絕對是靠譜,我這雙靴子穿了兩年了,基本一周一次徒步爬山什麼的,至今除了靴面傷痕纍纍外,沒什麼開膠掉底之類的情況。還是那句話,任何事物沒有絕對的,最牛逼的鋼材也會起白線。戶外基礎裝備之二:背包好的背包要素基本上可以分為:貼合(與身體軀幹的貼合,有句話叫做:好的背包是穿在身上的。起到貼合作用的部分基本是背包上的背負龍骨結構)、背負(良好的背負決定了背包可以根據使用人的意志,自由在身體的軀幹和髖骨上分攤包內重量負荷)根據使用用途,40L以下的容量基本可以滿足一日的無補給徒步,40-60L約兩三日,70-80L約一周(以我個人的觀點來看,不代表別人)。談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扯淡,人家外軍的3D包能滿足三天,容量才30幾升。人家有強大的空中、地面後勤補給支援,咱沒有。至於說到外掛,把帳篷防潮墊綁在外掛上不是不行,問題是它們的不突出的重量嚴重的影響了身體的平衡性,複雜山地地形的身體平衡、穿越藤蔓灌木的牽絆掛扯,不僅額外的付出了無謂的體力支出,也會出現人是過去了,但是背包部分卻卡住了。如果實在是要外掛,只能掛一樣東西——防潮墊。這裡還要說下,背包裝載的問題,到底是重的東西放在上面呢還是在下面呢?看看戶外包的睡袋倉在什麼位置就清楚了。目前我最大的背包算是駝峰TRIZIP了,41L容量,太雞巴尷尬了!兩日無補給也能用,但是只能吃的簡單點,宿營時看著鄰居又是咖啡爐又是營地燈又是MP3播放器,我默默無語,只能把路上買的冷米飯煮成厚稀飯,把頭燈掛在帳內當營地燈。為什麼,裝載空間決定了戶外的食宿質量。如果鰲太或狼C什麼的,背這個包,基本就該吃蟲子上演貝爾翻版了。有關軍包和戶外包之爭由來已久了,兩者間各有其優勢。軍包最大的優點就是耐磨,500-1000D的烤地瓜面料,想把它給磨漏了都難。而戶外包考慮更多的是輕量化,所以面料一般很薄,承重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對於穿行於荊棘灌木叢或是爬行岩崖來說,很容易被尖刺或岩石稜角破相。另一優點就是包體上的外掛點和良好的分割層,雖然不建議把物品外掛,那得分是什麼東西了,一些需要隨手取用的小物件比如小物品包、望遠鏡、砍刀、便鍬之類的很方便,免除了開包取物的繁瑣。戶外包外掛很少,基本就是手杖、冰鎬的掛點。至於分割層,我認為很有用,類似錢包、鑰匙之類的東西很好隱蔽防竊放置。戶外包基本就一個頭包,準確的說,戶外包更像一個帶背架的大口袋。戶外包最大的優點就是背負性能優良,這是一個最為關鍵的優點,再耐磨再有外掛再黃金分割等同於個屁,戶外的背包背負好才是真理。難道軍包的背負都不如戶外包嗎?相對論!不過背負好的軍包價格那不是一般的貴,同等的背負性能前提下,戶外包的價錢可能是軍包的一半甚至還少,但是裝載空間要大很多。戶外包頂級的品牌肯定是始祖鳥(鳥的什麼東西都首屈一指!除了鞋,貌似鳥就沒生產過鞋)。品名數量重量(克)合計備註LXUE寄居者帳篷115151515三季帳衣、半透氣內帳、三連桿鋁製帳桿、7根地釘、地布、帳套駝峰trizip背包11750175041L2.8L駝峰水袋121612161裝載2L水背包罩1110110BLACKICE黑冰G700鵝絨睡袋110101010195x75 0— -10溫標山之泉防潮墊1465465F-0020雙面蛋巢 185x55x1.7cmOR防水收納袋1290290LXUE雨衣1200200PRIMUS爐頭19595氣罐1360360康迪徒步者凈水器1250250輕便型凈水器、濾除細菌、原生物、病毒和包囊,澡類、孢子及沉澱物,流量:1L/分鐘凈水,容量:每個濾芯750L以上nEO_IMG_IMAG0527.jpg(129.69 KB, 下載次數: 5)一頭獨驢註定是個杯具,連給自己留影都只能是個影子psbCAZ7S5AT.jpg(210.05 KB, 下載次數: 3)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雙好的徒步靴是驢行的根本——GARMONTFULAISHI II徒步靴nEO_IMG_IMAG0457_compress.jpg(149.77 KB, 下載次數: 3)同樣,一個好的背包也是驢行的根本,裡面要裝載宿營過夜的一切,當然也包括褲衩。它要有好的背負系統、結實 ...nEO_IMG_IMAG0610.jpg(192.44 KB, 下載次數: 8)負重30斤以上爬山驢行,身體承受負荷最大的莫過於膝蓋,如果不想老了坐輪椅,戴上護膝吧——LP的護膝nEO_IMG_IMAG0608.jpg(198.03 KB, 下載次數: 2)戶外專用的手杖好是好,可以不能打人更不能打狗打蛇什麼的,一根柔韌堅硬的木棍絕對是驢行的一大件——花椒 ...本帖最後由 jingetiema 於 2012-11-4 15:06 編輯品名數量重量(克)合計備註65傘兵壺115451545裝載1L水,空壺61562式指北針1210210視得樂旅行家望遠鏡12602607倍蝴蝶512軍刀1280280蝴蝶9051S側跳1170170塘鵝2690頭燈1345345頭燈120+包65+4組電池65+改錐 60流明、10小時巡航、7號電池塘鵝3330手電筒1454541流明、40小時巡航、CR123電池傘繩1115115約30米梅西噴霧16565卡西歐相機1335335藥包1365365止血、消炎、包紮帶類歐比LP登山護膝2165330COOLPRENE面料、登山專業護膝牛肉210002000米飯1250250GARMONT FLASH II徒步靴111651165Gore-tex防水牛皮、VIBRAM減震鞋底K2軟殼上衣1515515TNF褲子1415415始祖鳥C4圓領T恤1160160速干襯褲1160160511腰帶1110110LMF打火棒13030D環345135合計(克)17211單位:克nEO_IMG_nEO_IMG_IMAG0545.jpg(98.52 KB, 下載次數: 3)塘鵝頭燈、黑冰700G鵝絨睡袋nEO_IMG_nEO_IMG_IMAG0542.jpg(114.13 KB, 下載次數: 3)山之泉蛋槽式防潮墊nEO_IMG_CIMG7862.jpg(93.11 KB, 下載次數: 2)LUXE寄居者三季帳篷本帖最後由 jingetiema 於 2012-10-29 16:24 編輯戶外基礎裝備之三:手杖和護膝把手杖和護膝放在第三位,說明了從某種意義上它們的必要性,尤其對於負重徒步來說。手杖的作用首先是爬山時的助力作用和下山時的停止作用。其次是緩解對膝關節的負荷支出。對於負重爬山來說,手裡如果沒有手杖的助力協助,所有的重量負荷全部壓迫在膝關節上,不僅磨損膝關節,而且體力額外的付出很大。如果有手杖的幫助,則身體的上半部——胳膊有效地參與了負荷支出,使單純的下肢(腿部)運動,變成下肢(腿部)主導,上肢(胳膊)輔助的四肢運動,最大限度的節省了體力。通常上陡坡時,雙手杖最有效。下坡時沒有手杖做停止作用、支撐身體,很容易腳底打滑一屁股坐到地上,如果地上鋪滿了樹葉倒還罷了,如果是碎石密布,相信骨盆和屁股無疑相當的燦爛。沒什麼好說的了,BD和PETZL無疑是好東西,什麼減震緩衝輕量韌性助力人機工程確實運用的很棒,問題是價錢非常的蛋疼,倘若不是發燒級的極限狂驢,MBC的也可以拿來用。不過面對生存狂們來說,問題似乎出現了倪端,再牛逼的手杖還是手杖,它不能當武器用,不能槍扎一條線,棍掃一大片。所以一根集武器與手杖為一體的全能型手杖出現了。在周邊徒步我一般選擇一根花椒木做的手杖(遠的地方我至今沒發現具備花椒木材質、合適直徑、直挺程度的木材),既助力爬升又打草驚蛇,偶爾還橫著棍子突破灌木叢的包圍,這恐怕是野外鑽山穿越的必經項目。花椒木的木質密實堅固、韌性極強,直徑3cm粗的木棍大約能承重100斤的重量,掄起來猶如一桿虎虎生風的臘木棍棒,把其中的一頭削尖熏烤後,矛的功能也就顯現出來了。如果說臘木棍屬154cm鋼材,那麼花椒木棍則屬於1095碳鋼,儘管稍嫌低端但相對容易尋到(近一年來我發現靠近路邊符合做手杖的花椒木已經銷聲匿跡了,不往灌木深處仔細尋找,多半是找不到的)。國內最早玩戶外的大佬們,如今十有八九告別了負重徒步,原因很簡單,膝蓋完蛋了,也就是半月板已經磨損報廢,嚴重者到了老年坐輪椅也不是危言聳聽。對膝蓋而言,如果手杖是主動保護,那麼護膝則是被動保護。專業的護膝在包裹膝蓋的兩側是由鋼片構成,負責支撐加固膝蓋不受衝擊力的損傷。膝蓋的損傷在下坡時尤為突出,身體所有的重量全部壓迫在膝蓋上,反作用於地面的衝擊力全部反饋到膝蓋上,損傷最為嚴重。所以戶外大佬得出了如下經驗:1、下坡時要彎著膝蓋走路減少衝擊力(沒形成習慣又談何容易?);2、下坡時側著身子走路(側著身子走一會兒還行,但是時間長了很彆扭)。其實最有效的便是戴上護膝,專業的登山護膝。專業登山護膝和普通的運動護膝最大的區別是硬性支撐,比如鋼片類的支撐。以前帶過足球護膝感覺不理想,後來帶過迪卡儂的護膝也不理想,因為它們都屬於軟性支撐的普通運動級別的護膝。直到把左膝蓋搞傷了(在下坡時讓我感受到了來自膝蓋鑽心刺骨的疼痛,一屁股坐在地上,而地上恰巧就有一塊突凸出泥土的石頭與我的尾椎也就是屁股根親密接觸,用一部外國名著來形容就是《悲慘世界》!如果不是心疼衣服和褲子還有背包,我寧願「滾」下山也不肯用「走」的了),我痛定思痛,把護膝升級到了專業的級別——歐比/LP 733CA登山護膝。LP護膝可能算是高端的硬性支撐護膝了,價錢也蛋疼的不行,型號733CA在TB上一對500大洋。在COOLMAX型(也就是排汗透氣面料)和普通型上我很糾結,錢啊!客服只一句話便讓我繳械了:親,您的膝蓋只有一對兒(廢話,長兩對兒那是畜生!),它是不可再生的!自從戴上歐比/LP護膝,腰不疼了,腿不抽筋了,整個人也倍兒精神了,一口氣爬三樓也不喘了(不這樣安慰自己,我真覺著對不起那離我而去的500大洋)……最重要的是,左膝蓋的大姨媽很久沒有來了!它的鋼片硬性支撐確實很好,負重下山時,膝蓋對衝擊力的反應不似往常那麼尖銳敏感,顯得比較淡化,膝蓋的包裹保護性舒適。還有一點就是它的魔術貼防滑設計的很棒,一次徒步走下來,護膝依舊沒跑,還包裹在膝蓋位置。至於它的COOLMAX排汗透氣功能,還是相對論!每次解下護膝,護膝是濕的,褲子也是濕的,為什麼?因為我的身體排汗速度遠遠大於COOLMAX的排汗速度。戶外基礎裝備之四:帳篷、睡袋、防潮墊帳篷主體是由:外帳、內帳、帳桿組成,除此以外還有地釘、固定繩、帳篷套等物件。對於四季帳而言,外帳的作用主要是防風、防寒。對於三季帳而言,外帳的作用主要是防雨、防風(相對論!)。三季帳和四季帳最大的區別就是,三季以防雨為主體,防風性次之,防寒性差;四季帳以防風為主體,防寒性次之,防雨性略差,與三季帳比較,它材質厚實並在帳底有雪裙的設計);四季帳比三季帳的帳桿龍骨要粗壯結實許多。相對來說,三季帳用於低海拔的非嚴寒季節宿營,四季帳用於高海拔的嚴寒季節宿營。由於重量的原因,三季帳需要由兩個人以上背負,一個人背帳衣,一個人背帳桿。關於內帳有很多種,基本可分為全透明內帳(用於夏春季,很像蚊帳)、半透明內帳(用於秋冬季,上半部透明,下半部封閉面料)。帳桿有很多種,目前徒步野營帳篷比較常見的比較靠譜是鋁桿。碳桿帳篷應付個釣魚、野炮什麼的還不壞,徒步野營就比較坑爹了。我大約觀察了下,野外宿營常見的大約是牧高笛和凱樂石,其次是LUXE、沃德之類的。用沃德的就基本上位到米人行列,而用MSR的那是相當的騷包。相比牧高笛和凱樂石這兩款大陸貨,香港的LUXE稍微上了那麼點位,其實也就是稍微的輕量了點。LLUXE的螢火蟲最輕量,但我也最不喜歡,因為是單人帳。背包和鞋子之類的東西不能放進空間小的帳內,下雨天時也沒有門廳供人煮飯。最不能接受的是,很可能早上醒來發現帳外的東西全被熊給卷包了,那可真是欲哭無淚了!LUXE的蜘蛛不錯也結實點,但是重量上去了。而寄居者由於山寨了MSR的一款帳篷設計,因此讓廣大捨不得掏錢包的MSR迷們著實開了回洋葷!寄居者作為三季雙人帳首先是相對的輕量(曾有部分人曰:如果用冷山2遠行的話,還是兩個人混帳吧,一個背帳衣一個背帳桿。說明冷山2具有相當的抗風性,同時也點明了它的可觀重量),其次是空間不錯,不過高度略遜些。看過某些野雞品牌的帳篷真的是很囧,帳篷兩頭凸出人的兩個形體——一個是腦袋,一個是腳丫子。一不小心腦袋就被某個起夜的腳丫子給踢上,真的是腦袋被「驢」踢了,實在是沒有安全感!寄居者採用的是掛帳式帳桿設計,三根帳桿是連體設計,可以很快速的搭起帳篷。它的亮點一是山寨MSR的外帳衣,二是鋁桿的質量很好,防雨性因為沒遇到雨所以不了解,據說是不錯。雙開門雙門廳的設計很可人,雨天做個飯、安置靴子、擺個夜壺、彈彈煙灰什麼的很周到。缺點主要是搭起帳篷後不挺拔,有點萎靡不提神。其次是內帳上沒有透風窗口,沒有哪個願意冒著大雨跑到帳外開透風窗吧。再次是帳內中心位置竟然沒有營燈的掛點。既蛋疼且坑爹!總的來說,作為一款入門級三季帳篷,LUXE寄居者不錯,性能還是比較均衡的。其實我非常希望它是草綠色或是仿生色,這樣不僅低調而且用途比較廣泛,但是LUXE全系基本卻用亮橙色一條道走到黑,太高調且在夏季喜歡招蟲子。再看看牧高笛和凱樂石,色彩的選擇就很多。其實帳篷的功能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遮風、避雨、防止外界潮氣侵襲(而天幕的功能基本也就是單一的避雨遮陽,還不能是風雨交加,除非是掛吊床,否則它就是帳篷的輔助設備)。真正的防寒安睡靠的是睡袋。睡袋按填充物分兩種——棉睡袋和羽絨睡袋。棉睡袋分為五孔、七孔、中空棉等。棉睡袋溫標較低,壓縮性和保暖性不如羽絨,一般適合春夏季或潮濕的環境使用,最大的優點是打濕了後還能有一定的保暖性。羽絨睡袋分為鴨絨、鵝絨。鴨絨有點異味,鵝絨則沒有,保暖性方面鵝絨略好於鴨絨,白絨好於灰絨,歐洲絨強於國內絨,因為洋鵝們不喝三鹿奶粉也不吃地溝油。睡袋的保暖性主要是體現在廠家標註的溫標範圍和填充量(充絨量)兩個方面。黑冰是大路貨,G700也就是入門級的東西,白鵝絨,700克充絨,防潑水,壓縮性還不錯。十一期間在步雲山頂宿營,上半夜儘管風大,因為保暖睡得很舒服。下半夜風停了我也悲劇了,熱的先把襯衣襯褲全脫了,可還是熱,又把內褲也脫了裸睡,還是熱,熱得渾身是汗,口燥的半夜起來燒開水喝,索性把拉鏈全拉開蓋在身上,可是又冷了!實在睡不著爬起來抽煙,可坐在帳篷里嫌冷,鑽進睡袋裡嫌熱,那一夜太悲了!所以不要指望一條睡袋包打四季,玩戶外,是需要花銀子的!如果說帳篷是屋子,那睡袋就是被子,防潮墊則是褥子。防潮墊分為發泡和充氣兩種,發泡的耐操,攜行體積大,但是重量輕到基本忽略不計。充氣的嬌氣,攜行體積小,重量和材質決定了價錢的高低。山之泉蛋巢的好處一是保暖厚實,還有就是和光滑的帳底接觸時防滑性好,而且重量輕。缺點就是體積大,而且由於蛋巢設計,它只能折成碩大的長方形,非常的佔地方。豎在背包上,像個畸形烏龜殼。橫在背包上,穿林子時經常是人過去了,但是它把背包卡住了,搞得進退兩難非常尷尬!恨得我當時就想把它扔了,回頭換個自充氣的加厚防潮墊,只是這個東西是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像樣點的輕量點的至少500多大洋,徘徊……nEO_IMG_IMAG0578.jpg(180.79 KB, 下載次數: 2)土共的62傘兵飯盒真的很好,煮點吃的、喝點熱水、煎點餅子nEO_IMG CIMG7831.jpg(101.58 KB, 下載次數: 2)受等風的日子蠱惑帖,搞了個PRIMUS小爐頭,個子小火力大,王道!nEO_IMG_IMAG0622.jpg(159.66 KB, 下載次數: 2)駝峰的水袋真的很好!康迪的凈水器也是真的很好!戶外基礎裝備之五:水袋、凈水器、水壺、爐具、炊具原則上沒有三升容量的水袋和凈水器很難做到兩日以上無補給徒步(我個人觀點)。原因很簡單,除了水袋還有什麼容器能同時裝載三升飲水?幾個瓶子、罐子肯定是能裝的,問題是它們特定的形狀需要佔據多少有限的背包空間?用瓶子、沙子、棉布、沉澱、凈水藥片、火同樣可以取到潔凈的水,沒錯,問題是太耽誤時間太勞神了。野外原則是黃昏前必須趕到並選好宿營地(如果摸黑觀察不到四周狀況,把營地建在水源地或是山崖下或是獸道,問題應該很嚴重)有時候為了爭取在天黑前到達目的營地,真是一刻也不敢耽擱,肯定沒時間做濾水工作。有的水源不用凈水器過濾,那些個水生物真是噁心到用凈水藥片都無法做到熟視無睹,等著沉澱清澈了,天也黑了,閉著眼喝吧。相信沒誰願意如貝爾那樣逮什麼喝什麼,畢竟徒步穿越是一項戶外運動而不是嘬死。駝峰的水袋是TRIZIP背包的附件,標稱3L容量,實際安全容水量2.8L,防塵帽式吸水閥、非裝載熱水材料。比起某些莫名其妙滲水、塑料味嚴重、水袋材質不靠譜的野雞牌子,它比較正點,在水袋品牌里駝峰的算得上是佼佼者。自從用了水袋後我發現了個問題,那就是水的消耗太大了。以前用水瓶能觀察到剩餘容量,所以喝水比較有計劃性,而水袋因為放在背包的水袋艙里,很難觀察到剩餘的容量(沒那個耐心拿出水袋來察看),因此喝水起來就沒有數,常常喝著喝著就喝光了。另一個問題是水袋因為有飲水吸管,可以掛在胸前的背包掛點上。所以喝水實在是太方便了,免除了回回卸下背包取出水瓶的繁瑣,想喝就喝。但是這樣喝水經常就不講究節制,喝的太入港了。以前在夏天爬山時,喝一升水就能對付。現在喝兩升水也沒覺著過癮。其實水袋除了飲水方便外,還充當著補充、儲水、淋浴沖涼的作用,至於有些水袋不能裝開水的詬病,算是毛病也不算是毛病,最王道的水袋如果經常裝開水,很快就會掛掉。另外試想下,如果背包里的水袋裝的是開水,沒誰敢咬著飲水閥喝了。關於凈水器,我還是相信MSR、康迪這些牌子。儘管戶外運動是沒事找抽的自虐型,但該講質量還是要講的,畢竟自虐區別於求生。康迪的徒步者屬於單人輕型徒步凈水器,體積和重量都不錯,能較好的凈化水質,只是如同駝峰水袋一樣,水的口感依然有股類似塑料的淡淡味道。有了水袋和凈水器,可以愜意的在戶外享受午後喝茶曬太陽時光。戶外除了水袋外,儘可能要有個水壺。水壺我用過迪卡儂1L塑料、Nalgene1L塑料和野雞品牌的鋁製方形,這裡最靠譜的要算是Nalgene的,它的塑料是硬性的,不會在氣壓下癟掉,而且耐高溫級別是7級,相當耐摔耐壓。但是在戶外尤其是冬季有時需要把水壺放在火上直接加熱化凍、飲用,所以鋁製的優點就顯現了。另外,因為我的駝峰TRIZIP背包容量有限,水具和餐具的組合是必要的,集水具和餐具一體的62傘兵壺很符合我的要求。比起美軍的高分子水壺組合,62一是鋁製水壺,二是餐具盒有蓋子(煮東西時盒蓋能縮短用火時間提高效率,另外盒蓋能當菜盤、砧板),除了有點老土,極具性價比,很適合簡單的戶外單人飲水用餐,很強大。關於野外取火這個問題,打火棒+柴禾固然很好,不僅煮飯還能取暖、恐嚇野獸,但是某些特定環境比如雪地、雨季,拾取乾柴的工作比較困難。另外在高等級防火地區,引發山火是要吃qiang子的。除非是求生需要,還是用爐具靠譜的。爐具兩大巨頭MSR和PRUIMUS的東西無疑是最好最可靠的,尤其是油爐更重要。另外不是登雪山之類的高海拔,氣爐完全夠用,而且油爐的清潔保養比較麻煩,味道也是有的。所以受等風的日子蠱惑、皮條帖(我用過的一些戶外爐具,算是經驗分享吧http://www.knifriend.com/viewthread.php?tid=236776&highlight=) ,我搞了個PRUIMUSMicronStove,鈦制,變態的超輕,變態的體積小,變態的火力(相對),除了支架有點小,王道的不行!當買回來就扔背包里連自己都忘了,幾天後站在陽台把背包口朝下拍打,悲劇了,小爐頭直接摔在三樓下的水泥地上,把爐頭蓋摔掉了。組合好後接著用,跟沒事似的。坐在山泉邊半分鐘就能燒上水,相信這是柴禾無法實現的吧,而且炊具上的黑灰也不會蹭的到處都。MicronStove分兩種,日本產的沒有打火裝置,而愛沙尼亞產有,我選的是有打火裝置的,太方便了。在此感謝等風的日子!戶外基礎裝備之六:照明工具、指北針我始終認為在戶外尤其是宿營如果沒有照明是多麼的恐懼和無奈。論多用性,頭燈貌似要強於手電筒,起碼是解放了雙手去干點別的工作。至於遠射和搜索,怕還是手電筒的強項。頭燈接觸過PETZL、BD、山瑞、施泰羅,在工藝性、穩定性方面當然是PETZL最好,畢竟是戶外器材專業的廠家。BD的則稍顯粗糙些,不如法國佬那麼藝術。山瑞在性價比和遠射方面不錯,但穩定性略差(見過一個驢子的山瑞因為高亮時間過長熄火了)。施泰羅用過阿爾法2的200流明戰術手電筒,遠射不錯但性能實在不敢恭維,掛了修過又掛了。頭燈倒還可以,五檔變光100流明,但是散熱性差,點著點著就黯淡了。目前用的都是塘鵝,2690頭燈、3320手電筒和2420超級塘鵝、1930白塘鵝。塘鵝的筒身基本都是樹脂材質,結實牢固也好看,號稱是可以摔著用的手電筒,間接也說明了它的可靠。它的看家產品還是潛水手電筒牛逼,另外基本都是電池供電,少數幾款充電型的價格絕對讓人卻步。2690頭燈60流明10小時巡航,LED橘皮深目燈碗,3顆7號電池,防雨水設計。工藝性、穩定性都很好,用料比較精細,某些國產塑料型手電筒如果摸了塘鵝的身子,估計會羞愧的上吊。2690可以戴在頭上或戴在手腕上,也可以輕鬆拿下綁帶只用燈頭,它經得起戶外環境和時間的考驗,是我的戶外和日用主力選手。缺點比較明顯,一是這麼新款的頭燈,它的電池倉封閉竟然是靠兩根螺釘固定,如果在戶外的夜晚換電池,一不小心丟了一個螺釘,怕是哭的心都有了。而且為了換電池還要準備一根小十字改錐,相當之猥瑣;相當之蛋疼;相當之傻逼!二是就一個高亮檔,沒有最起碼的高亮和低亮分檔,戴著頭燈看書什麼的光線實在是刺眼。喵了個咪的,介是為什麼呀?3320屬於戰術手電筒,樹脂筒身,41流明40小時巡航,LED橘皮燈碗,兩顆CR123電池。輕量而且還有腰夾設計,很適合EDC,問題是123電池的價格燒不起。它的缺點是開關按鈕有點神經,放在包里一不小心觸到,它就自己亮了。為了防止無意觸碰,我只好給它套了個長筒口香糖瓶子。2420超級塘鵝出現在不少救援行動和電影中。專業的潛水防爆手電筒,穿透力極強的氙燈,32流明4小時巡航,四節5號電池,152米潛水深度,帽夾設計。玩潛水的都知道它是個好東西,不過問題也是有的,因為是旋轉燈頭的開關設計,對於野外經常需要單手開燈來說,這不能說不是個問題。1930白塘鵝屬於掌中寶級別的迷你小手電筒,9流明,130小時巡航,4節LR44電池,和3320一樣缺點是開關按鈕有點神經,最大的優點據說是LED燈泡終身不需要更換。說到指北針,很多人都會說沒有大比例地圖的配合,它就能辨別個方向。其實就算沒有地圖,帶三點瞄準和反光鏡的指北針還能定位方向,使自己在密林里始終保持正確的行進方向,不過前提是肉眼能看到目標以便定位行進的方向角。也能讓自己全身而退不會迷路,前提是行進中需要確定幾個出發點的方位角並記住數據。至於62式指北針,很多人說它是收藏YY的東西,其實不然。90年代的炮兵偵察員都會用它進行方位角跟進聯絡。就是在確定了第一個行進方位角之後,第一個偵察員出發了,在到達已確定的第一方位角後,他會測出需要行進的下一處地平線肉眼可見的標的點方位角,然後把數據和情報寫在紙條上藏在樹底或石頭下,接著向下一點出發。按照先前的約定時間第二偵察員又出發了,在到達第一行進方位角的位置時,他會找到那個紙條了解第一偵察員的蹤跡,留下完善的情報密語藏匿,接著按照正確路線跟進。接著會有第三、第四、第五偵察員陸續在約定時間出發,將前方情報接力的傳遞迴指揮部。如果第一偵察員死於炮火、流彈、地雷,那第二偵察員補上第一位置,第三補上第二,第四補上第三。另外,62式還可以單獨測量直線距離、坡度仰角。很可惜,那些技術基本忘得精光了!對於外行而言,62式確實是收藏YY,對於內行,62算得上是戶外聖器。只是能把62玩明白的恐怕已鳳毛麟角了,據說現在服役的都是軍用GPS,不知真假。nEO_IMG_IMAG0455.jpg(51.66 KB, 下載次數: 0)nEO_IMG_IMAG0619.jpg(43.11 KB, 下載次數: 0)nEO_IMG_IMAG0589.jpg(47.3 KB, 下載次數: 0)nEO_IMG_IMAG0523-1.jpg(111.55 KB, 下載次數: 0)戶外基礎裝備之七:刀、鞭炮儘管戶外使用工具,比如刀,頻率不是很高,但沒有這類工具是不穩妥的。這裡所說的工具特指:刀、斧、鋸。斧子的劈剁效率無疑最高,但也最重,對於單人戶外徒步來說,真是多一克都嫌重,很多忽略不計的克重積累起來足以嚇一跳。所以斧更適合半固定營盤建設使用。戶外斧大體分為:伐木、營地和手斧。伐木斧更適合車載半永久營盤使用。營地斧適合團隊公用的半固定營盤使用。手斧操作靈活輕便,尺寸短小便攜性強且具有一定的削切性能,多用於單人戶外使用。曾用過一支上海產的麥德龍木柄斧,厚實的斧刃角可以剁鐵斷銅,但是根本不能伐木,設計用途更像是消防斧。而且重力劈擊下斧頭與木柄已經鬆脫搖晃。戈博的小手斧設計用途就是戶外的,工程塑料澆鑄成型的斧柄與斧頭結合堅固而輕便,能承受輕型卡車輪胎的碾壓。空心斧柄里還能放點小物件,喇叭口的尾柄設計確保了握持穩定不會脫手,還有穿繩孔。碳鋼斧頭採用鋒利的北歐磨,劈砍和切削性能優秀,它是戈博斧系列裡很棒的一支輕量級小手斧。它的產地分為芬蘭產和國產,區別就是國產的斧柄採用鱷魚皮防滑設計,在中空斧柄里還附帶一支小直刀,不過質量和保持性明顯輸於芬蘭產。這是我最喜愛的也是輕易不會出手的一支小手斧。有關鋸子和斧子在伐木上那個效率高這個爭執很多,其實都高也都不高,那要看針對的目標是什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大片鋸伐木效率肯定高於斧頭,而且切口很整齊。輕量化徒步方面肯定是攜行摺疊鋸而不是手斧,只是摺疊鋸的功能太單一。我只有一支國產園林摺疊鋸,對付大腿粗的木材綽綽有餘,省力且效率高,但是用的極少,因為直刀和斧子能部分替代它的任務。戶外刀要算是戶外主力工具了,既可削切又能劈剁,運用得當的話它差不多能頂替斧、鋸一定的工作。刀按照戶外用途大體分為:開路砍刀、中型直刀、小型直刀。按照我的戶外使用習慣,刃厚2.5mm,約三指多寬刀面,V磨,碳鋼,博弈頭,等寬一體龍骨,長度約臂長的開路砍刀為最佳。目前有兩支砍刀,一支早年國內為美國代工的開路刀,碳鋼,18剁尺寸,刃厚2mm,約三指半刀面,平磨,等寬一體龍骨。碳鋼刀身的柔韌性極佳,可以做到約35度彎曲不折。單薄寬闊的砍刀揮舞起來輕盈靈活,劈砍開路甚是得心應手。缺點一是當年在國內生產是不允許開鋒的,因此儘管一刀可斷兩根粗鐵絲,但砍柴卻是個廢物。二是我非常不喜歡十八剁只能砍不能戳的刀頭。三是塑料手柄不僅滑而且短,破螺釘粗糙的固定還不結實。雖然刀友雨權跟我講了一大堆開路刀形制的原則問題,還是把它改了。博伊刀頭、鋒利切紙的刀刃、羽毛球纏帶捆綁手柄防滑。對於改博伊刀頭,我的認識是它不僅是開路砍刀,也是戰刀。對已經突破、限制劈砍範圍或進入劈砍死角的情況下,已經無法進行有效率的劈砍了,這時刺戳便起了決定性作用,砍不著還能戳一刀。這支國產砍刀由於2mm刃厚,揮舞起來刀身很有彈性,刺戳硬木易彎曲,是純粹叢林荊棘開路性的砍刀。按照戶外用途,我認為一支具有開路、砍柴、戰刀性能的長刀很有必要。安大略18剁除了刀頭外,其餘較接近,但是18英寸+3mm刃厚=重量,使開路時的體力付出較大,容易疲勞。這裡要再說句,狗腿因為形制問題,重心過於靠前,不適合開路。它的強項是劈砍、戰鬥,而且需要很強的膂力和使用技巧。長狗腿刀太重,非常耗費體力,很容易因肌肉疲勞而脫手甚至是誤傷自己的腿。短狗腿倒是相對輕盈些,但是尺寸限制了它開路的性能。話歸正題,安大略12剁雖輕便但尺寸有點短了。國內自製的15剁不錯,既有一定的長度,又有一定的輕便,只是略有些刃厚了,掄的時間長了還是有點累,所以如果刃厚2.8mm就比較理想。準備找時間把15剁的刀頭改成博伊或水滴刀尖。對於開路砍刀來說,保持性與鋒利度比較,後者更重要,因為鋒利意味著省力、效率高。而保持性可以忽略,再說為了保證鋒利度減少體力支出,砍刀需要經常打磨。所以刃角小的凹磨刀鋒比較理想,更容易切入。對於開路砍柴兩用砍刀來說,鋒利度固然重要,但是高位平磨更理想,高位V磨意味著它在一定的砍柴範圍內,刀身龍骨的支撐穩定、V型平磨刀鋒相對凹磨不易夾刀。儘管開路方面不如凹磨,但畢竟2.8mm的刃厚決定了它的刃角必定很小,切入阻力自然就小。有些山地地形的灌木叢不繁密或是秋冬季節枝葉寥落,就沒必要使用開路砍刀了。一支大型直刀更顯得強大,破障、砍柴、敲砸、削切甚至是戰鬥。這種級別的大直如卡巴BK9、1277、2211,安大略RTAK、SP10,ESEE Junglas都是很好的選擇。價位上當然是卡巴的更實惠,BK9我一直在關注,儘管一直沒上手使用,但我通過觀察確認這是支好刀。至於做工粗糙刀鞘垃圾,我認為它的重點不在這裡,這種大直壓根就不是拿來YY的,純粹的工具。2211是卡巴新上市的USMC系列砍刀,和著名的1217屬於一個平台,它的兄弟2217是卡巴慣用的牛皮柄,它採用的是現代的克拉通手柄黑色牛皮柄。防滑性一流,圓柱型尾鉤看似無奇但防脫手性能良好。刀身也是卡巴戰鬥刀慣用的馬刀磨,刀背鈍齒刃,1095碳鋼,博伊刀尖,4mm刃厚,凌厲輕盈控制性良好。詬病還是老鼠尾手柄的龍骨設計,據某刀友曾說能徒手掰斷1217。電影《賽德克巴萊》中驍勇彪悍的賽德克族男人標配的是一支老鼠尾結構的戰刀,斬首、格殺、勞作無所不用,難道他們沒認識到這刀子的結構不靠譜嗎?我認為如果不把它當撬杠用是沒問題的。至於說到背齒不能玩背敲,而且容易在劈砍時傷到自己,首先這種尺寸不大需要背敲斷木,其次,如果因為沒掌握用刀技術傷到了自己,還是別玩刀了。nEO_IMG_CIMG5759.jpg(221.06 KB, 下載次數: 0)nEO_IMG_DSC07889.jpg(290.96 KB, 下載次數: 0)nEO_IMG_IMAG0275.jpg(234.58 KB, 下載次數: 0)nEO_IMG_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720p.BD中文字幕_20121021205831.jpg(130.09 KB, 下載次數: 1)psbCA2PBEKN.jpg(309.09 KB, 下載次數: 0)psbCA9GDCLL.jpg(278.48 KB, 下載次數: 0)按照用途和使用習慣,單刃鈍半齒、水滴頭、4MM刃厚高位V磨、一體等寬龍骨、橡膠尾鉤手柄、凹槽護手、不鏽鋼刃材的小直是我理想中的戶外用刀。大約符合條件的我看了下,神火的那款3V小直很接近,可惜價錢不便宜。神火3V小直是矛尖設計,穿透力很強。記得荒野求生的某集中,貝爾用他的刀刺戳野豬的心臟,如果刀子的穿透力不強,很難一擊必殺,更容易因為刺戳阻力傷到自己的手,更容易讓野豬因非致命傷而更加瘋狂。它的單刃鈍半齒設計既可以背敲斷木,又可以切割,至於為什麼是半齒呢?因為半齒的切割效率尤其是對付討厭纏人的細藤蔓,遠遠高於平刃。至於鈍頭半齒,更多的是考慮到了需要用刀的尾刃部分做精細削切使用。過於尖銳的齒尖削切時很難形成平整的切割面,而且在割斷繩索之類的軟東西時阻力大。既能提高切割效率,又能完成精細削切,還能減少割斷阻力,所以出現了鈍半齒的設計。這裡再說說米卡他手柄,它的最大優點是易吸汗易臟,這在YY派(無任何貶義的稱謂)眼裡是個毛病,在實用派(無任何褒義的稱謂)眼裡卻是個優點。為什麼易臟,因為它吸汗。為什麼吸汗,因為它有良好的防滑性。其實米卡他的吸汗易臟也只是體現在表面,根本不會滲透到裡層。為什麼?因為它的結構是一層層獨立的環氧樹脂層,所以我很希望自己的刀都是米卡他手柄。我使用頻率最多的還是蝴蝶512、F1、哥倫比亞河一體鋼這幾支刀。F1屬於壇刀,強壯可靠、鋒利好用,唯一讓我不爽的還是指槽護手太淺了、刃略短了。正常情況下,正反握刀刺戳硬木時,F1的防滑很靠譜。但是我不知道在手部肌肉最鬆弛的時候,是否還防滑靠譜,什麼時候手部肌肉最鬆弛呢?那就是睡夢初醒時。可能有人說了,野外宿營時枕下藏刀,只是心理YY,只會對同伴造成誤傷。那麼如果遭遇野獸的襲擊,是束手待斃呢,還是拚死一搏求生呢。所以F1固然是很優秀的生存刀,但是缺乏了些防衛刀的素質,有時生存刀同時也是防衛刀。也許有人說了,F1的定位本來就是瑞典空軍生存刀。那麼叫東歐牧羊犬的黑背是不是就不能擔任追蹤和撲咬的任務了呢?蝴蝶512用的貌似不多,短博伊刀尖,馬刀磨,4mm刃厚,克拉通護手手柄,440C刃材,尼龍刀鞘。這支美產黑盒子的蝴蝶小直出廠鋒利度很差,因為是馬刀式半V磨,導致刃角度很厚。重新改刃後極其鋒利。440C刃材的保持性中規中矩,尤其是防鏽性極好,非常適合野外多日使用。值得稱道的是它手柄的握持飽滿防滑(與158戰鬥生存刀是一個平台),刀柄的反曲尾端可以牢牢握住刀尾,延長劈砍軌跡。護手的設計非常安全可靠,根本不用擔心滑手,這是一支具備生存、戰鬥性能的小直。缺點是與冷鋼SRK一樣,沒有S1的凸出尾椎。哥倫比亞河2870一體鋼,已停產的哥河小直。水滴刀尖,大平磨,一體鋼減重孔手柄,鴨嘴尾椎,碳鋼。這是支非常少見的量產刀,鋒利、強壯、結構堅固、柔韌性優秀。不少人都說哥河的刀子保持性差,不可否認,國內代工的確實垃圾,以致一葉障目。台灣產的大部分都不錯,2870一體鋼、K700肯洋蔥獵刀的保持性絕不輸於蜘蛛、蝴蝶小直。它的缺點是沉重,碳鋼刀柄發滑,刀鞘的設計比較腦殘,沒考慮到攜帶的配重問題。有關直刀的攜行方式,如果是背包負重的話,長掛帶的低位刀鞘比較理想,這樣背包的腰帶貼合在髖骨上不會硌著骨頭,而且方便拔刀。至於把刀掛在背包上雖方便取用,但一旦人包分離時,連個最基本的工具都沒有是很不明智的。折刀由於結構和保養的原因在戶外用的很少。說到戶外用折刀,鎖定可靠強壯是第一要素,其次是牢固的停止軸和主軸。也就是說鎖定方式、停止軸、主軸這個三角支撐結構,決定了折刀的可靠性。目前在戶外用的順手的折刀是蜘蛛C95、蝴蝶9051S、冷鋼24SJP黑岩獵人。這三支折刀有很多共性,那就是都具有優秀的穿透性、切割性、安全可靠性、防鏽性、戰鬥防衛性,另外它們都有強大的護手設計,100%不存在滑手的危險。24SJP黑岩獵人屬於根本不存在解鎖範疇的折刀,非常安全可靠,兩根主軸設計配合摺疊鎖定使它可以當飛刀、直刀來使用,但是快速部署較慢。C95屬於有解鎖指槽保護的折刀,鋒利、尖銳、可靠,基本沒有明顯的缺點。9051S屬於軍用側跳折刀,結合了戰鬥、救援性能,除了刀片過於單薄,幾乎是無可挑剔。野外除了天氣、跌滑、失溫等事故外,遭遇野獸的襲擊也能要了人命。宿營時還好說,可以通過避開獸徑、食肉獸獵場、掩蓋食物氣味、點燃篝火等方式確保免受野獸襲擊。但是在行進中意外遭遇就無可避免了,除非擁有角鬥士的戰鬥素質,否則想用刀幹掉諸如熊、野豬、狼等之類的猛獸基本是幻想。鞭炮(這裡特指小炮仗)是避免與野獸意外遭遇最理想的工具,它的爆破聲和硝煙味道至少能讓野獸在一里以外察覺。除了殺人獸已經品嘗過人肉,認識到人是最容易獲取的獵物外,行為正常的野獸聽到爆破聲、聞到硝煙味兒是會主動避開人的。包里放些小炮仗,時不時在有可能出沒野獸的前方放個炮仗很有必要。nEO_IMG_IMAG0129.jpg(172.52 KB, 下載次數: 0)nEO_IMG_FK-3GF1.jpg(215.69 KB, 下載次數: 0)nEO_IMG_CIMG7821.jpg(232.1 KB, 下載次數: 0)nEO_IMG_冷鋼24SJP1.jpg(256.26 KB, 下載次數: 0)nEO_IMG_IMAG0674.jpg(51.68 KB, 下載次數: 0)nEO_IMG_IMAG0553.jpg(55.34 KB, 下載次數: 0)
推薦閱讀:

裝備|M4「謝爾曼」坦克側繪圖鑑
史上最全裝備篇,做一個合格驢友
全球見證:21世紀基督徒裝備100課——第85課 中年的家庭
裝備保養好,陪你跑到老!
對越援助解密:中國抽調現役裝備滿足越南需要

TAG:戶外 | 裝備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