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書推薦:《中國茶道》

《中國茶道》/丁以壽、關劍平、章傳政主編

出版日期:2011年8月

內容梗概:茶道是茶文化核心。本書講述中國茶道的概念、構成要素以及形式,中國茶道與文學、藝術、宗教的關係,中國茶道形成和發展的歷史。

推薦語:《中國茶道》全面及深入的講了中國茶道的來源、歷史以及發展。簡單、客觀為大家呈現出中國茶道藝術。書中引用了大量歷史典籍和詩作,更具閱讀性,讓大家輕鬆的了解中國茶道的故事。

內容亮點:古代茶道觀的發展,當代茶道觀概況,茶道與花藝,茶道器具,泡茶道簡史……

精讀筆記

一、古代茶道觀的發展

說到古代茶道觀,可以從唐代詩人、學者釋皎然說起。釋皎然長期從事詩歌創作和理論研究,而且也是著名的茶人,曾著有《茶訣》一書,可惜已失佚。他與茶聖陸羽結為忘年之交,也是寫茶詩較多的一位。他寫的茶詩內容涉及面廣泛,諸如採茶、制茶、煎茶、茶會、茶道、茶人等。

唐德宗曾於貞元八年(792年)下旨徵集釋皎然的詩,不久後皎然便逝世,故「茶道」一詞的出現不會晚於8世紀末。

與皎然同時代的封演在《封氏聞見記》中記載過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等。陸羽《茶論》(《茶經》的前身)詳言「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常伯熊又對陸羽《茶論》進行了「廣潤色之」,致力於茶道的推廣,終於使得「茶道大行」。從封演文中來看,此「茶道」是側重於煎飲法的「飲茶之道」。

到了明代,張源在其《茶錄》一書中單列「茶道」一條,張源的「茶道」概念含義較廣,包括造茶、藏茶、泡茶之道。

晚明時期泡茶流行,但煎茶和點茶已被淘汰。最具代表性的陳繼儒的「茶道」則包括「蒸、采、烹、洗」,為「制茶、泡茶」之道。

由上可知,中國古代的「茶道」概念,不僅涵蓋「飲茶之道」還包括了「採茶、制茶、藏茶之道」,含義較廣泛。

二、當代茶道觀

中國茶道衰於近代,復興於20世紀末。隨著中國茶道的復興,人們感到有必要對中國茶道的概念予以科學地界定,一些茶人、專家、學者紛紛提出自己的觀點。

有人認為,茶道是藝術,是修身養性的手段。也有人認為茶道是一門以飲茶為內容的文化藝能,是茶事與傳統文化的完美結合,是社交禮儀、修身養性的道德教化的手段。而梁子的茶道概念包括制茶在內:「茶道,是在一定的環境氣氛中,以飲茶、制茶、烹茶、點茶為核心,通過一定的語言、身體動作。器具、裝飾表達一定思想感性,具有一定時代性和民族性的綜合文化活動形式。」但無論是誰,關於茶道的定義,都抓住了茶道的一些本質特點,各有千秋。

三、茶道與花藝

對於花卉的審美恐怕是人類共同的趣味,我國擁有的珍花異草種類繁多,進一步擴展了中國人在花卉審美世界,激發了人們對於花卉的熱愛。人們根據自己的心愿,隨意拼配並從經驗中得出一些規則,於是插花藝術應運而生。

1、插花理論的確立

宋代花卉園藝有很大的發展,不僅體現在園藝技術的進步上,也表現在對於各種花卉研究的廣度與深度上。宋代宮廷,有這恐怕是中國傳統社會規模最大、展示方式最豐富、品種最多樣的賞花會。

插花不僅出現在貴族、文人的生活中,同樣屬於平民百姓的快樂生活,這也從一個角度反映了宋代人們普遍的修養和情趣。在宋代確實出現過盆景插花的服務機構,所謂的四司六局。而現存最早的系統論述插花的專著出現在明代,而且是出現了一批這樣的專著,其中最著名的恐怕是袁宏道的《瓶史》。書中對器皿的選擇、花材的種類、花束造型的選擇、花束與器皿的呼應、花材的處理以及水的選擇、布置與保養等方面都有提到。而作者袁宏道的人生價值觀直接影響著後人,包括《瓶史》在內的明代插花理論與方法不僅為清代、現代的中古插花所接受,而且被日本所遵循,因此而形成了宏道流插花流派。

2、花與茶的結合

中國茶文化醞釀與魏晉南北朝,儘管沒有關於茶會使用插花的史料記載,但是文人宴會待客時都會使用插花做為充分的鋪墊,事實上茶會就是採用了酒會的形式進行。

在唐代,茶會與花卉的結合終於在文獻記載中出現了。從《全唐文》中可以看出,室外舉行茶宴,專門搭建了花台,使得與會者得以坐在席位上摩挲花枝。

唐代詩會、酒會多配以花卉鑒賞,而中唐以後茶會與詩會的結合更加普遍,花卉頻繁出現在茶會中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唐、五代的插花與生活文化諸要素緊密結合,茶與花的結合也已經完成,並且作為中國的一種具有象徵意義的生活方式傳播到了日本。在憧憬中華文化的嵯峨天皇的大力支持下,日本飲茶文化盛極一時,被稱為「弘仁茶風」。其間也有不少關於茶的詩文唱和,仲雄王的《謁海上人》頗為具體地描述了飲茶場景:

石泉洗缽童,爐炭煎茶孺。

……

瓶口插時話,瓷心盛野芋。

詩中不僅列舉了缽、爐等茶器,還提到了插花與佐茶的食品。更重要的是,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文化被作為文化傳播的對象,因此可以反過來證明唐代花與茶的結合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生活修養。

四、茶道茶具

茶離不開茶具,其中陶瓷製品往往是最基本的茶具,其中寄託著茶人的情懷,反映著茶人審美意識的流變。

1、儉且質的茶具

中國茶道醞釀與晉魏南北朝的標誌之一就是以獨特的審美觀點選擇茶具,於是茶具不僅僅是飲茶的工具,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符號,傳達著茶湯難以傳達的信息,或者說茶湯的意義也要通過茶具來傳達。中國也是世界最初的茶具所傳達的就是「儉且質」的象徵意義。

隨著經濟的發展、工藝水平的提高、審美觀念的變化,帝王貴族、鉅賈富賈率先使用工藝性強的金銀等質地的器皿,並成為酒具的主流。這時茶人以其獨特的審美眼光,反而選擇了被酒會拋棄的器具,由此發展而來的茶具更加突出了自然、質樸的屬性。由此看來,節儉、自然、自我約束的文化精神在晉代便已形成。需要強調的是陶匏的文化象徵意義是高度提煉的審美意識上的自然、質樸,不是指日常生活中的簡陋粗糙。

2、茶具的發展

陸羽在《茶經》中倡導他總結的飲茶方法,由於他的權威性,使得這個模式被廣為接受,其他茶人在此基礎上演繹發展,「於是茶道大行」。

飲茶方法與茶器直接關聯,陸羽在《茶經·四之器》中歸納的茶器被世人作為一種定式稱為「茶具二十四事」。由二十四件器具組成的茶器缺一不可。

陸羽總結的二十四器包括:風爐、裝炭的筐——筥、將炭打碎的工具——炭撾、夾炭的筷子——火夾、燒水的鍋——鍑、鍑的支架——交床、夾餅茶炙烤的筷子——夾、放置所烤餅茶的紙囊,將餅茶碾磨成粉末的碾、存放末茶的羅合、舀取茶末的工具——則、盛放清水的水方、過濾水的漉水囊、分茶湯的飄、攪拌茶湯的筷子——竹夾、裝鹽的鹺簋、存放開水的熟盂、喝茶的碗、收放碗的畚、洗滌用具——札、存儲沸水的滌方、盛放渣滓的滓方、擦拭器皿的巾、陳列茶器的櫃架——具列。以上茶器最後收納入「都籃」,用《封氏聞見記》的說法,就是「以都統籠貯之」。

在這些茶器中,關於茶碗的記述最為全面。陸羽對全國的茶碗進行了分類比較,最終把越窯青瓷作為首選茶碗,集中體現了陸羽的審美意識,集成了晉代杜育的認識。而更多地反應陸羽社會價值觀的茶器是風爐,他不僅在爐體上刻寫了八卦,還在爐足上對於所刻八卦加以說明。在標誌年代時,沒有使用具體的年號,而是說「聖唐滅胡明年鑄」,與平定安史之亂聯繫起來,反應了陸羽強烈的國家民族意識。

茶具的發展處了唐代二十四器以外,在宋代茶書中,審安老人的《茶具圖贊》很有特色,審安老人主要以茶具的質地為姓,借官職名為十二件茶具命名,並按圖配上贊語,表彰其功用。

因為宋代沒有類似唐代《茶經》那樣逐一統計茶具的著作,所以《茶具圖贊》顯得不那麼明確系統。其實由於宋代點茶方法多種多樣,茶具的種類遠不止此,蔡襄《茶錄》中還記載了茶籠、茶鈐、茶匙等茶具。茶碗和茶筅是宋代的標誌性茶具,茶碗集中體現了宋代的審美特徵,而茶筅大大提高了點茶的效率和質量。這種用茶筅直接在茶碗里點茶的方法為日本茶道所接受,並使用至今。

到明代中葉,瀹飲法已經相當成熟,並整合出一套茶具,高濂在《遵生八箋》中名之為「茶具十六器」。紫砂壺是茶具中最能體現明清以來茶人的審美意識,也是最具標誌性的茶具。不過,明清兩代賦予最豐富精神內容的茶具仍然是風爐,惠山竹茶爐便是其代表。

高濂的「茶具十六器」似乎有意針對陸羽的「茶具二十四器」,但是瀹茶茶具在實際使用中隨意性強,很少有人成套使用,這也與明清飲茶遊戲、禮儀的特性被弱化,成為日常飲食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密切相關。不過今天的中國茶藝倒可以借鑒高濂的思路組合現代茶具。

五、泡茶道簡史

泡茶醞釀與宋、元至明朝前期,形成於明中期。興盛於晚明至清朝前期,衰於清朝中後期及民國,復興於20世紀80年代。泡茶道在中國歷史上影響廣泛,並遠傳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對韓國茶禮和日本煎茶道影響很大。

1、泡茶道的起源

泡茶道是中國茶道的又一代表形式,自明朝中期形成依賴流行至今。

泡茶有兩個來源,以是源於唐代「痷茶」,而是源於宋代點茶。陸羽倡導煎茶,故對這種「痷茶」持反對態度。用瓶、缶泡茶時斟茶總是不便,於是改用有柄有流的壺來泡茶,斟茶也方便,從而形成壺泡法。中唐的「痷茶」實是壺泡法的萌芽。在宋代的點茶法中,略去調膏、擊拂,便形成了末茶的沖泡。進一步將末茶改為散葉茶,就形成了「撮泡」。從南宋畫家劉松年《茗園賭市圖》和《鬥茶圖》中推測出撮泡大約萌芽於南宋。從文徵明、唐寅在正德、嘉靖年間所作茶畫可以判斷,到明朝中期,直接沖泡散葉茶的泡茶發法漸漸取代了碾磨成粉末的點茶法。所以說,從南宋歷經元代,直至到明中葉,是泡茶道的醞釀時期。

2、泡茶道的形成與發展

明朝前期,延續宋、元以來的點茶法,到了中後期,泡茶發興起。《煮泉水品》中提過,在茶甌中沖泡芽茶,這是關於明朝撮泡法的最早文獻記載,表明杯盞撮泡法在明朝嘉靖年間已經開始流行。而從張源《茶錄》的記載來看,泡茶道茶藝包括備器、選水、取火、候湯、洗茶五大環節。

明代具代表性人物,張岱不僅嗜茶,而且識茶,從制茶到品茶,無一不精。積多年的經驗,張岱曾撰有《茶史》一書。由於戰亂,張岱逃難避亂,在匆促中稿本三十,只存序文,成為中國茶史上的一大損失。除此之外,對泡茶的興盛和發展有貢獻的,還有陸樹聲、徐渭、高濂、袁宏道等人。

進入清代後,泡茶道開始衰退,但並非銷往,而且在局部地區還有所發展。作為中國茶道的代表工夫茶道就形成,興盛於清代。工夫茶主要流行於廣東、福建和台灣地區,是用小壺沖泡青茶(烏龍茶),屬泡茶道的一種,主要程序有治壺、投茶、出浴、淋壺、燙杯、釃茶、品茶等。到了民國,戰亂頻繁,茶道低迷。新中國成立後,包括茶道在內的傳統文化曾經一度受到批判,中國茶道跌入低谷。

中國茶道的復興始於20世紀80年代,經過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復甦,進入新世紀的新發展階段。台灣是現代中國茶道的最早復興質地。大陸方面,在茶道的理論和實踐的探索上有突出表現的則有庄晚芳1990年在《文化交流》雜誌上發表的《茶文化淺議》中明確主張「發揚茶德,妥用茶藝,為茶人修養之道」。他提出中國的茶德應是「廉、美、和、敬」,並加以解釋為廉儉有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事,敬愛為人。

綜上所述,泡茶醞釀於元代至明代前期,正式形成與明代後期,鼎盛與明代後期至清代前中期,衰於晚清至民國。在20世界80年代以後,重新走上復興之路。

丁以壽簡介:安徽農業大學中華茶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碩士研究生導師,安徽省茶業學會副秘書長.安徽省徽茶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主編或獨著《中國茶文化》《中華茶道》《中華茶藝》《黃山毛峰》,參編或合著《茶文化學》《中華茶文化》《中華茶史》《中國茶藝》《中國茶譜》《茶席·茶會》,發表論文40多篇。

關劍平簡介:日本立命大學文學博士,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研究員,南開大學博士後,現任浙江樹人大學人文學院茶文化專業副研究員、中國食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長期致力於飲食文化的研究。專著《茶與中國文化》《文化傳播視野下的茶文化研究》,主編或參編《禪茶——歷史與現實》《中華茶文化》等論文集及教材7部,發表論文70篇,主持國內研究課題21項。

章傳政簡介:茶學博士、博士後,安徽農業大學中華茶文化研究所茶史研究室主任、副教授,安徽省徽茶文化研究會歷史,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主持安徽省教育廳項目「安徽茶葉科技發展史及其學術評價」、安徽省博士後科學基金「徽商經營茶葉模式及績效研究」等課題,參編《中華茶道》《中華茶史》《世界茶文化》《茶學研究法》等教材,編著《輕鬆自製養生茶》。(本文來源:一茶)


推薦閱讀:

常用網址和教育特色網站推薦
孕期粗細搭配營養好 推薦4種飲食方案
電影│推薦全球最好的九部新片,保證大部分你都沒看過
【星推薦】{瑞豪利·男裝私享定製}大衣品鑒
寶寶繪本分年齡書單推薦:0-2歲、3-6歲這些繪本值得一讀!

TAG:中國 | 推薦 | 茶道 | 書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