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10篇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一):

  讀完這本《穆斯林的葬禮》,讀完這本書,感觸很深。在這一本書里,你能看到人性的弱點,你能看到人生的無奈,你更能看到生命的價值。

  《穆斯林的葬禮》卻曾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大地上家喻戶曉,冰心老人在1990年為這本書的外文版作序稱之為「一本奇書」。

  作者文筆的傾訴,讓我這個一向對伊斯蘭教淡漠的人,對宗教有了一種信仰----我學會了許多回民在生活中的傳統禮節和常用的阿拉伯語,因為文中的回族人對至高無上的真主----安拉格外信仰。

  讀完後,不知該怎樣評價書中所展現的血肉豐滿的人物。因為,霍達以她深刻的內涵塑造出的任務形象都是讓人蕩氣迴腸的。我為成熟漂亮,處處透漏出現代女孩兒特點的韓新月和才華橫溢,富有職責感的楚燕潮的感情杯具而深深的惋惜,為梁君子壁事事追求完美,吝嗇的毀掉兩對人命運的行為而遺憾。但一方面,也覺得她很可憐,畢竟韓子奇曾給予過她傷害,她有權利為所欲為。梁冰玉呢?我覺得他因該是本書中最值得同情的人。因為那個以前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個性的女孩兒,最終卻成為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孤單的獨自漂泊他鄉。

  《穆斯林的葬禮》展現起義而又古老的民族風情,和栩栩如升的人物品性,是值得大家共同鑒賞的一本好書。

  在這本書里,你會找到兩條不一樣的人生道路,雖然他們最終歸結到了一齊,命運卻是如此的相似。我真的想用我的眼淚來祭奠白紙黑字里的主人公,正義,你為何而生,為何而滅?有許多這樣的故事,公平不在正義的一方,而《穆斯林的葬禮》里的正義就在主人公的身邊,可它是那樣地微弱,以至於產生了誰也不想看見的結局。復仇使人性失去理智,在遙遠的未來,宿命同樣落在下一代的身上,時代的悲哀已將一切掩埋,沒有人理解這樣的家庭。

  穆斯林,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一個熟悉而陌生的名詞。而在這個詞的背後,更多的是宗教。而宗教這兩個字,更容易讓我們聯想起那奇怪的儀式。於是,人們對它的葬禮似乎更會產生一種神秘感。於是,作者從一開始就把我引入了他的圈套,我在這穆斯林葬禮的描述中一步步領略了人生的哀歌。韓子奇從流浪而來,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朝拜者把他送到了故事的中央;新月也在流浪中誕生,是命運將她送別在一段動人的感情故事裡;新月的母親也在結束流浪之後,才找尋到一點往昔的生活痕迹。而對於任何人來說,流浪本來就意味著哀愁。流浪,在書里最終以葬禮為終點。或許誰也不明白,葬禮的哀歌究竟為誰而唱,為誰而息?

  一條是恩怨分明的不歸路,一條是愛恨情仇的死胡同。在老玉匠死去的那一刻,韓子奇就註定要為此而演繹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家恨與國寶聯繫在一齊,即使在那些寶玉漂流國外,遭受二戰洗禮的時候,家,仍在積聚起更多的恨來。我是十分同情新月的,但我也同情韓子奇。有些東西是無法預料的,新月的誕生就像我們的某些時代一樣,也許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錯誤。然而,新月卻又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是一個容不得浪漫的時代,她的師生之戀只有走向死亡。生命在命運面前似乎有些微不足道,而哀歌卻由此而來。我在韓子奇說要投向仇人的時候就聞見了哀歌的味道;而在新月臨死的時候,我已經為這生命的哀歌而流淚了。從頭到尾,我捧著書,我一向有一種想哭的衝動,我真的好久好久沒有這樣被一本書感動了。

  我不明白作者為什麼要讓新月的母親做一個逃避者,因為在我看來她既然有勇氣打破世俗的常規,又為何會沒有勇氣應對女兒與現實?我是一口氣讀完這本書的,我發現我讀完之後絕對做不到豁然放開。這樣的一本書,以一段很冷清的描述讓新月的母親再次出場,這但是是讓我們的心中更添幾分哀愁的陰雲而已。我一向記著那段描述,有時我在許多地方找到類似的語段,就如余華的《祖先》:「如今一切早已不復存在,就像一位禿頂老人的荒涼,昔日散發著蓬勃綠色的山村和鳥鳴一齊銷聲匿跡了,粗糙的泥土,在陽光下閃耀著粗糙的光芒,天空倒是寬闊起來,一望無際的遠處讓我的父輩們看得心裡發虛。」是啊,許多事情已經過去,再找回來的但是是早已失去的那部分生命所鳴出的絕唱罷了。《穆斯林的葬禮》給我留下的,是想哭的衝動和無限的感動。讀罷之餘,我在日記里寫下了一段話:如果有人不明白人生的好處,就能夠看一看《穆斯林的葬禮》,它唯一能夠教會我們的,就是那一份純真的感動。

  哀歌為誰而唱?哀歌為你我而鳴!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二):

  《穆斯林的葬禮》是回族女作家霍達的長篇小說,曾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這一次看時因為有了大體模糊的印象所以看的比較快。作者給全書設置了一個帶有神秘色彩的宗教背景。巧妙地將玉與月作為線索貫穿整部小說,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一樣時代,有著不一樣資料卻又交錯扭結的感情杯具。

  伊斯蘭教和他的信徒穆斯林對大多數的讀者來說是一個神秘的事物,所以這也成為吸引我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文中看到了一個個描述細緻的宗教場面,了解了有關穆斯林的許多風俗。作者本人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信徒,但在書中她並沒有故意神化宗教,而是用一種清新流暢的筆觸緩緩的記敘描繪,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一種十分純凈的感覺。同時書中的另一個背景是故事發生在一個和玉器有關的家族中。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玉是風雅高潔的象徵,古人多以玉來形容比喻自我的品德、氣節。例如有「君子比德於玉」。所以全文中隱隱流露出一種雅緻寧靜,與世無爭的氣息,但是玉同時也是一種財富,君子愛其品質,當然也會有人因為其價值而做出令人不齒的事情。文中作者分別用「月」「玉」為線索,分別描述了民國初期到解放前和文革前到文革結束社會復甦的兩個時期跨越六十年的歷史。在這段複雜紛亂的歷史中,不管是對兩類人物衝突的正面描述還是側面描述,都流露出作者本人鮮明的愛憎之感,同時這種情緒也深深地影響著讀者的情緒。wWW。330011。Com動蕩的社會中容易產生杯具,六十年中家族興衰變遷,三代人命運沉浮,最終是一個個令人痛惜的感情杯具。讀後會產生一種壓抑的情緒,但卻觸及讀者的心靈,令人有蕩氣迴腸的舒

  暢,同時使人產生對歷史對社會深沉的思索。僅僅是這單薄的一遍已經令我的心緒久久無法得到寧靜了。在這超多文字的背後,更讓我看到了知識的可貴,姐妹情深的碧玉兩人,皆因為所受的教育不一樣,對於感情,對人生竟也產生了天壤之別。玉兒對於感情的執著,對於自由的渴望,她的大膽,果敢與無畏,正體現了新時期中國青年的新氣息!而作為一代婦女的代表,碧兒的迂腐和落後,以及對於感情的盲目和對於生活的依附,又是我不得不為之悲哀……

  讀完這本書感觸很深。她文筆的傾訴,讓我這個一向對伊斯蘭教淡漠的人,對它肅然起敬……我了解了許多回民在生活中的傳統禮節和常用的阿拉伯語,因為文中的回族人對至高無上的真主安拉格外信仰。回想書種種,不知該怎樣評價書中所展現的血肉豐滿的人物。因為,霍達以她深刻的內涵塑造出的人物形象都是讓人蕩氣迴腸的。我為成熟、漂亮、處處透漏出現代女孩兒特點的韓新月和才華橫溢、賦有職責感的楚燕潮的感情杯具而深深的惋惜,為梁君壁事事追求完美,吝嗇的毀掉兩對人命運的行為而遺憾。但一方面,也覺得她很可憐,畢竟韓子奇曾給予過她傷害,她有權利為所欲為。梁冰玉呢?我覺得他因該是本書中最值得同情的人。因為那個以前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個性的女孩兒,最終卻成為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孤單的獨自漂泊他鄉。

  在現實生活中,能無限信奉真主的人比比皆是。但是真正能做到聖人穆罕默德傳下的古蘭經里的條約少之甚少。以前看過一點兒古蘭經,覺得很吃驚。那些傳統思想的條約太嚴格了。和現實生活相提並論,那我們的罪過可大了。不做禮拜,不分齋,連這最基本的都沒做到,怎能踏上前往聖地麥加的征途呢?說到那裡,也不禁為做一個回民而自豪。因為,天下穆斯林共同敬仰的聖人穆罕默德在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一百名人排行榜中,成為領先人物。因為是他最初建立了伊斯蘭教,是他編寫了古蘭經,至今影響人類的生活,與社會緊密結合。因此,這個排行是名副其實的。

  很厚的一本書,拿在手上,感覺沉甸甸的。很厚的一段情,讀完之後,心裡沉甸甸的。穆斯林的葬禮,展現奇異而又古老的民族風情,和栩栩如升的人物品性,是值得我用時光和心靈來感受的。俗話說:「一部偉大的作品能夠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文學對於一個人一生的影響確實是顯而易見的。由此說來如何讓自我更具文學修養和文學素質,是一個仔細思考的問題了。就當下來看,當然理應從基礎做起,踏踏實實的走好自我此刻的每一步,從而使自我以後的人生走的更加從容和瀟洒!擁有生命,便是人生最大的樂趣。與書中的主人公比起來,我們不幸福很多嗎?最起碼,我們還活著,還擁有著生存的權力,這樣說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抱怨生活,抱怨命運呢?也許,你的人生之旅正面臨著難以逾越的鴻溝,也許你此刻的人生之路正充滿荊棘,但無論境遇如何,請學會瀟洒一些吧!珍重生命,只要你還呼吸,就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將你打敗!除非,你選取了自我放下或是自我毀滅……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三):

  早在三周前就看完了這本書――《穆斯林的葬禮》,當時看完後心裡感覺很沉重,讓我無從下筆,所以,直到這天才寫下這篇讀後感。想到書中講述的故事,穆斯林家族三代人的命運,兩個發生在不一樣時代的感情杯具,心裡還是很難平靜下來。

  冰心在給《穆斯林的葬禮》寫國際版的序言時,她說在讀這本書之前,幾乎對穆斯林一無所知。自我親自看過之後,我深深表示贊同,我缺乏對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了解。小說大概講述了一個北京玉器家族兩代人的故事,章節交錯的方式,讓故事有穿越時空的感覺。講述民國時的故事,讓我想起了老北京的那些各行各業的老字號和文化;講述北大燕園的景色,讓我對北大和學生時代有些感傷;講述避難倫敦,讓我想起上個世紀的世界戰爭。當然,最最重要的還是主人公韓新月的命運和與楚雁潮老師之間的感情。新月還是死了,帶著遺憾走了。但是讓我們明白了一個真理:感情以及人性中完美的東西是能夠超越宗教和種族的,雖然在現實中經常會被扼殺,而正因為現實的殘酷,才越發覺得這些東西的珍貴。

  一本厚厚的書,承載的是一段沉甸甸的感情,《穆斯林的葬禮》是一本好書,值得一看。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四):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3000字

  啊,安拉!寬怒我們這些人:活著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人,男人和女人。

  啊,安拉!在我們當中,你讓誰去生存,就讓他活在伊斯蘭之中;你讓誰死去,就讓她死於信仰之中。

  啊,安拉!不要為他的報償而剝奪我們,並且不要在他之後,把我們來作試驗。——穆斯林葬禮上的禱詞。

  第一次聽說《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是聽至交好友介紹的。說這本書的資料很豐富,也很感人,曾感動了一輩人,當然也感動了我的這位好友。鑒於她的強烈推薦,我不禁有種立刻要看的衝動,但更有幾許懷疑,這書真有他們傳的那麼好么?說她好,她到底好在哪呢?書拿到了,粗粗一看封面,很平常,簡單的文字和幾筆圖畫,一彎月牙一行迴文,看不出有何奇特,感覺是很普通的一本書,洋洋數十萬字,也沒有感到什麼奇特地方。匆匆粗略看完這本書,才在腦海構成一個大概格局,但我再次欣賞此書時,卻得到了更多的感觸,驚嘆於回族女作家霍達的筆觸,能夠讓人陶醉在那樣的意境里,讓我真實地感覺到和主人公進行一次零距離接觸,為他們歡樂,為他們痛哭,當一個個的送他們離開人間的時候,也為他們生死離別折磨的痛徹心肺。默默地,我流著淚,以特有的方式向已逝去的人表示我最沉痛的哀悼!

  玉,象徵著財富、身份、地位。

  月,象徵著純潔、善良、明凈。

  這本書巧妙地將玉與月作為線索貫穿整部小說,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一樣時代、有著不一樣資料卻又交錯扭結的感情杯具,讀來著實讓人心動!韓子奇是梁君璧、梁冰玉的父親梁亦清收留的孤兒。為了師傅臨終的遺憾,也為了他自我愛玉如命的嗜好,他和梁家的大女兒梁君璧結成了連理,並成了梁家的主人。隨後,他透過自我的努力,選取了和他師傅截然不一樣的發展道路,也成就了他在這一行業的頂尖地位。然而,抗日戰爭爆發了。為了他心愛的玉,他背井離鄉,攜帶了他的全部玉器來到了英國。而戰爭的硝煙同樣瀰漫到了英國。在痛苦與絕望中,韓子奇與相依為命的梁冰玉相愛了,他們在絕望中努力找到了期望。並有了感情的結晶——新月。在國外飄泊了數年後,還是為了玉,韓子奇回到了妻子的身邊,帶著女兒,守住了他的玉,繼續做著玉的奴隸。

  六十年代初,韓新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北大的西語系,也就是她親生母親梁冰玉以前就讀過的燕京大學的前身。在北大,新月和他的年輕英文老師楚雁潮深深地相愛了。一切都是那麼的完美。命運偏偏就是如此的殘酷,新月,一個十七歲的姑娘卻在他風華正茂的歲月被檢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那是一種不治之症。在楚雁潮的支持、鼓勵下,新月勇敢地與病魔作著鬥爭,即使病魔纏身,她還是用心、樂觀地生活著。想著等到病癒那一天重新回到校園。而另一方面,對於新月來說,最渴望得到的就是母愛,從他記事起就似乎沒怎樣受到過母愛,一位母親該擔心的,該操心的事,全是由疼愛自我的姑媽所代替,似乎姑媽更像媽媽。每當新月看到寫字檯上那張六寸大小與母親的合影時,才會感受到隱約的母愛。她不明白,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當新月了解到了事實的真相後,她微弱的心臟難以承受如此沉重的打擊,和楚雁潮的真摯感情也最終沒能留住她的生命。新月帶著無盡的遺憾閉上了眼睛……

  幾年後,當新月的親生母親梁冰玉到女兒墳前看望女兒時,發現了一位中年男子,矗立在親人墳前,用小提琴深情地拉著《梁祝》……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看到穆斯林我們想到最多的還是伊斯蘭教、清真寺;關於回族,我明白的也很少,只明白回族人都很愛乾淨,不吃豬肉,男人們頭上都戴一頂小白帽,而女人則是頭戴黑紗,僅此而已。《穆斯林的葬禮》的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在這部長達五十餘萬字的長篇小說里,作者以自我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心理結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韓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展示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及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作品清新流暢,質樸無華;以細膩的筆觸探測人的心靈,讀後蕩氣迴腸,留下深沉的思索,讓我們看到了更多有關穆斯林的精神生活。

  和新月的坎坷命運相比較,想想其實我們還是就應感到十分幸運和滿足的。生活在此刻這個和平社會,有父母的疼愛,更有追求幸福的權力。當看到當新月在病榻上還念念不忘學習她所鍾愛的英文時,這種精神不正是我們現代人所要學習的地方嗎?人啊,是就應學會滿足,正所謂知足長常樂,當經歷了生離死別,當看透了悲歡離合,我們最就應學會的是放下看似重要東西。因為放下更是一種美,而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進取、知足常樂的過程。

  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以一個不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個平靜背後都有激情澎湃,無聲有時勝似有聲。讀過不少的小說,也有一些情節個性引人入勝的,讀之不願放下的,卻沒有一本像路遙的絕筆之作——《平凡的世界》那麼深入我心的。看其中一個個平凡世界中平凡的人物,就如他們正生活在我的身邊。讀《平凡的世界》後,我感到了自我的微不足道,以前的抱怨、憤世不公是多麼的幼稚。與主人公的經歷比起來,我們是多麼渺小,從小學一路走來,沒有經歷什麼挫折,而我們稱道的是考試失敗,感情失落等等,與少安、少平相比較我們又算什麼呢?

  相信自我能飛!

  這是讀完《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後,我的第一個感覺。在這部被譽為「第一部全景式描述中國當代城鄉生活的長篇小說」的巨著中,作者圍繞著主人公孫少安與孫少平兄弟倆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不斷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終獲得生活上的成功,譜寫了一曲充滿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們揭示了人生的自強與自信、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並以一幕幕催人淚下的苦難所展現出的人物的頑強堅韌的信念告訴人們:苦難與挫折只是個軀殼,真正廣闊的生活好處在於我們對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誠與熱情中所體現的堅強的信念——「相信自我能飛!」

  少平與少安兩兄弟同為黃土地的兒子,在「平凡的世界」中,他們以各自不一樣的方式探索著人生。《平凡的世界》能夠說是作家傾注了畢生精力的作品。他把寫作的焦點放普通人的生活上,表達了強烈的平民意識與抗爭意識。少平與少安都不是輕易向命運妥協的人,他們相信自我的雙手可能改變命運,他們在一次次苦難中得到錘鍊與升華。

  常常出現這種狀況,每當人們在看完一部小說後,而置身於故事人物其中,情緒也久久受故事人物的影響,這也許就是作者在用自我的心,或自我的生命去寫的緣故吧。他們並不是為了賺別人的眼淚,那也是他們自我的情不自禁。一個好的作家在寫作時,並不急於下筆,而是經過想當長地一段「孕育」之後,他們應對文學,有著宗教般的虔誠,寫作在他心中就應是神聖的,來不得虛偽,欺詐和裝腔做勢,也容不得骯髒和居心不良。因為一顆醜惡的心是寫不出真善美的好文章的,也不會讓人淚流滿面的。難道你不是這樣認為的嗎?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五):

  很早以前就一向想看看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可惜在高中那種緊張迎考的時期找不到一份屬於自我的空閑。最後在進入大學的某個周末,從圖書館找到這本書欣喜地捂著然後跑回宿舍,拉上床簾,隔開塵世的干擾,靜靜地把自我放進穆斯林的那份神秘和時代的凄涼中。

  一口氣完成了那漫長的40萬字旅程,在書里的主人翁都得到應有的結局時,我的心並沒有隨著書的最後一頁的閉合而釋然。我把書在從頭翻了幾遍,思緒也開始煩亂,我忽然發現這本書本不是為了簡簡單單地向讀者闡述幾個回族的穆斯林之間恩感情仇的故事,它好像在借那幾個悲慘的人物向世人表達著什麼,呼喊著什麼。

  同宿舍的朋友在討論著人間感情。我隔著薄薄的帘子,竊聽著。有人說:「如果存在不吵架的戀人她們就必須如陌生人般達不到感情的最頂峰。而最深刻的感情卻是給予對方最大極限的自由。」我也許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感情,無法體味這話里的真諦,但是《穆斯林的葬禮》中梁君璧對韓子奇的愛卻是令我感到畏懼和寒心。我也不贊成梁冰玉不顧一切的愛,為了自我的愛不惜毀了姐姐的家庭。她的愛是自私的。不要說是在思想封建的四五十年代,就算在新事物飛速發展的21世紀,這樣沒有限度的愛也是為人們所唾棄的。但君璧為了?衛自我的愛而不惜扼殺兒子、女兒的真愛。為了挽回自我未能得到的愛,用母親的身份強行安排兒女的感情。更為了阻止丈夫對妹妹的愛而強行趕走了妹妹。但這又得到了什麼,她只留住了一具沒有心的軀殼,她這一輩子再也沒有得到丈夫的愛。她的人生是悲慘的,為了守住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她的一生沒有反抗,沒有掙扎,她把因為丈夫和妹妹的背叛而產生的那份怨恨都深深埋在了心底。最後回歸土地時再一併帶進泥土……

  而韓子奇的人生卻更富戲劇化。他從一無所有的到來至兩手空空地離去,霍達給了他一個回歸原始的命運。

  他的一生雖然以前輝煌過。但他卻是懦弱的,在戰爭到來時為了自我的收藏,為了固守自我的那份追求不惜拋開家庭,拋開每個中國人應有的救國救難的義務藏身於英國。他是在戰爭中保住了那些玉,可結果又怎樣呢?他還是一無所有地孤獨離世。而他的感情卻更是失敗。他的背叛使兩個女人生活在痛苦中。更因為他的固執,最終決定了他最愛的女兒新月無法幸福。

  新月如她的生母一樣敢於追求自我的感情。但是她的命運是悲慘的,老天讓她在人生得意時理解了突如其來的大難。在失去母親關愛的同時還被一顆不健康的心臟牽累著,在追求感情路上她走的坎坷又甜蜜。雖然母親那句:「我寧願你死也不要你跟楚雁朝在一齊的話」讓她的心涼到了極點,但是在她辭別人世16年後的忌日,還有個楚雁朝在她墳前拉那曲《梁祝》。還有凄美的小提琴的旋律訴說著楚雁朝對她深深的愛戀。而同此時她的生母也回來看她了。一生愛她的兩個人的出現使她的結局雖悲卻不慘。

  相反一向說她命苦的天星實際上卻是書中最苦的人。他的所愛因為沒有良好的家庭背景而被親生母親拒絕。當最親的母親精心策劃摧毀他的幸福時他居然毫無所知。為了妹妹,為了他並不愛的淑彥的幸福,他在得知自我苦難來源後卻無法反抗。他是個老實人骨子裡卻並不懦弱。是時代的局限,是穆斯林的那份虔誠註定他一輩子都要活在痛苦裡。他無法得到幸福,卻默默地給她人製造了幸福。

  所有不幸的感情都只因為一個穆斯林的身份。新月與楚雁朝是這樣。如果新月不是一個穆斯林,或者楚雁朝是個穆斯林,那麼梁君璧就沒有借口阻止他們的交往,新月的生命也許就不會這麼快結束。而如果奧力弗是個穆斯林,那麼他的誠心已經感動了冰玉,他們也必將結合,奧力弗就不會成為戰爭的犧牲品,也許準確的說是不會成為穆斯林規矩的犧牲品。那麼這以後一切的不幸就不會發生。

  再翻開書的時候注意到韓子奇的懺悔。在臨終時他再也無法繼續埋藏心底的秘密。那個韓子奇自我守了幾十年的秘密最終曝光讓梁君璧整個身心受到巨大的震撼。這個一輩子以穆斯林身份自居的老太太在晚年才得知與自我共同生活了幾十年的丈夫居然不是一個穆斯林,那麼她一輩子用穆斯林的規矩要求自我和家庭,她一輩子對真主安拉的朝拜又算什麼呢?她用這個逼死了女兒的做法又得用什麼來解釋呢?

  最後我發現對標題上的葬禮開始能夠得到一點解釋了。那不是對穆斯林的葬禮,而是對穆斯林繁亂規矩的葬禮。韓子奇用自我的一生,痛苦的一生埋葬了那些屬於穆斯林的禮節。雖然在他臨死之際他懇求身為穆斯林的妻子原諒,乞求真主的原諒,但這些不能刪除他所走過的軌跡。這本書看完了,眼淚也跟著停了,有人說所有文字的最後都是對人生的思考,我想這句話就應是對的。那麼此刻我就應思考些什麼呢?

  舍友們關於感情的討論也接近了尾聲。她們最後統一意見:感情是不能夠等待的,無論男女對感情都有主動權,如果你發現了感情就務必勇敢的去追求。對啊,就向新月還有梁冰玉,在她們身上沒有愛的怯弱,沒有時代的被動。她們算是勇敢的。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六):

  《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對我來說比較熟悉,明白的也比較早,最早的版本大概是上世紀80年代末期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小說曾獲得矛盾文學獎,還有一個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名字改為《月落玉長河》。說實話,我是不太好對這部著名的小說做任何評價的,因為一些中國文學界的前輩都已經寫過相關的評價,如著名作家冰心老人、劉白羽先生等。前些日子,我又從書架上取出了這本書,仍向當初一樣,利用三、四天的時光讀完,看後仍覺得受益非淺,就寫點自我的拙見。

  還記得大概是九十年代初的一段時光,當時我正在上中學,每一天中午總能從學校廣播里聽到一陣悠揚神秘的唱禮聲,然後是一個廣播劇,名字就叫《穆斯林的葬禮》。吸引我的,主要還是對這一對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或多或少了解一點的一個信仰伊斯蘭教民族的接觸。小說描述的一個穆斯林家族,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期開始,一向到改革開放的七十年代末大約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一樣時代、有著不一樣資料卻又交錯扭結的感情杯具。

  從我的感受來說,我透過看這部小說,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一個對我們來說比較特殊地民族的生活習性。這一點,是最主要的,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穆斯林的葬禮》這部小說根據作者的後記,就應是有原形的,所以它更加能吸引讀者。它描述了一個兩代人的感情杯具,也許是上天的註定,也許是塵世間不一樣民族之間的隔閡,一切,造就了這個杯具發生的根源。我們看到,從韓子奇、梁君壁、梁冰玉三人之間發生的一種用世俗或者宗教教規來評價屬於畸形的感情杯具,既而延續到韓新月、楚雁潮這兩個主要生活在新中國建立以後的年青人身上的更加讓人感慨和不能理解的感情結局,讓讀者陷入了深深地同情與無奈之中。「生命誠可貴,感情價更高」,但在這種某些世俗人所理解的宗教教義的籠罩下,一切註定就只能是一個無法取得圓滿結局的杯具。

  小說中,梁亦清作為一個玉雕技藝高深的匠人,始終過著一種與世無爭,留意翼翼的生活。但他對自我事業的執著,對玉全身心的熱愛,讓人看到了中華民族自古所崇尚的一種善良、仁義與忠信,但這些並不能讓他免遭黑暗社會勢力的代表人物蒲老闆的壓迫與欺凌,他生活的環境,最終將其摧毀。韓子奇從流浪而來,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朝拜者把他送到了故事的中央,他成了梁亦清的唯一徒弟,並得到了師傅的真傳。在師傅慘然離世後,韓子奇接手了師傅留下的一切,包括未完成的「鄭和航海玉雕」,一個破敗的家以及三個孤兒寡母。韓子奇在事業上無疑是成功的,在他的努力下,「玉王」這個名字享譽京城。但他與梁家大女兒梁君壁的結合,與其說是一種感情的發展,不如說是一種生活的憐憫與相互依靠,正是這種憐憫與依靠,當他們事業發展到必須程度時,結症也就相應出現,於是,一個不可饒恕的罪孽開始產生。在新潮思想教育下的梁君壁的妹妹梁冰玉,大膽的與自我的姐夫韓子奇真正相愛,還有了他們感情的果實――韓新月。韓子奇最終在良心的譴責與惶恐中回到了自我的家,但在這樣的背景下,小新月註定將要承受自我父母所留下的苦果。

  新月也在流浪中誕生,是命運將她送進了一段凄美動人的感情故事裡。新月是無辜的,從她一出生,就患上了先天性的心臟病,似乎是造物弄人,這樣殘酷的懲罰在繼續延續。好在,新月有幾個真心愛護她的親人,除了她的父親韓子奇,還有一個她同父異母的哥哥――天星,一個飽受戰亂摧殘的善良、可憐的女人――姑媽。在這樣的呵護下,新月一天天長大,在考上北京大學時,最終遇上了一個與她至死相愛的人――楚雁潮。但當她開始選取自我的感情時,一種無法逾越的障礙卻擺在了他們頭上。在世俗與宗教的阻撓下,一切都將成為不可能,因為楚雁潮不是一個穆斯林。對這種不可能的妥協,作者只能是安排他們天地相隔。

  小說伴隨著一個個的葬禮而完成了一段段的故事,最終輪到了新月,十分細膩地刻划了一出出感人至深的情節。同時,在這部小說,也十分無奈的講述了幾個被外界因素所困擾的感情結局,甚至有些「輪迴」色彩。韓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韓天星、容貴芳、韓新月、楚雁潮……總之,在這部小說中,姑且不提他們的結局,所有的感情都是杯具性的,都是違背了主人公的意願的。這些阻撓的根源,到底是什麼,相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切無法用更多的言語來敘說。讀者只有透過看這部小說才能自我去體會。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七):

  一如從前般,還是歷經了數月最後看完了這本在案頭堆放了很久的《穆斯林的葬禮》,說它是最有生命力的茅盾文學作品確不為過。

  掩卷,久久沉思,雖然穆斯林文化是我從未涉足過的陌生領域,可文中那些人物的形象卻那般豐滿的躍立心中,那個將玉視為一生的執著的梁亦清,是不是也是穆斯林文化中的一份象徵?

  師傅梁亦清在畢生鍾愛的事業里倒下了,那麼韓子奇呢?他只能忍辱負重的去挑起那一切,還有師母,還有師妹梁君壁和梁冰玉等著他去保護。特定的條件下韓子奇與君壁相濡以沫一齊挑起了梁家」玉「的事業。而至最後繁衍出來的糾糾葛葛卻又不知在穆斯林的文化中代表著什麼?

  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韓子奇因為戰亂而帶著他視若生命的那些」玉「逃到英國,和冰玉似是有意又似是無意的結合在了一齊,而又因為終是思鄉心切,在動蕩平息過後而帶著兩歲的女兒新月回到北京的老宅「博雅居」的時候的那些情景。

  韓子奇向妻子坦白著他和冰玉的一切,坦白在英國的戰亂中以為再見不到親人下的那種相惜,坦白著他和冰玉間產生的感情,而這個普通的穆斯林女人向所有脆弱的女性一樣,當她十年間堅守著自我的情感和領域,守著家等著一個人的歸來時,看到的卻是如此沉重的打擊,而這傷害卻是她在這世上最愛的兩個人,一個是丈夫,一個是妹妹,她的心痛可想而知。較之於君壁,梁冰玉卻是一個理解了新文化教育的女性,一向追尋著自我個性的感情,她敢於掙脫親情與世俗的牽絆,愛著自我想愛的人,可為她為之付出一切的男人呢?在現實與道德的擠壓下,韓子奇無所抉擇,而恰恰冰玉卻怎樣也忍受不了這帶著瑕疵的感情,她選取了毅然的離去,過著對感情與故土的熾熱而歸,她以為能夠和韓子奇一齊到老,卻終是邁但是梁君壁的坎,而又裹著一身的寒冷而去。我倒是佩服梁冰玉的這份絕決,正如那句「不能完美一生,何不壯烈來去」,也佩服她的純粹。

  終究,韓子奇的一生在缺憾與愧疚和無盡的思念里穿梭著,終究,他用杯具的方式將自我與冰玉的女兒送進了穆斯林的葬禮中。所謂的母親,其實是她的大姨的梁君壁的刻薄,冷漠無情讓美麗純潔的新月總是在籠罩在陰鬱與害怕之中。她常常看著兩歲前的那張照片一個人發獃,彷徨,為什麼相片中的母親與生活里的母親判若兩人?一個慈祥,一個冷峻,然而她哪裡明白那本是兩個同時深深愛著她父親的親生姐妹?:

  儘管韓子奇愛女如命,可月兒心中對母親的那份陌生與敬畏總是想著她能早日長出堅實的翅膀,早早飛出那個外合內亂的家中,她很順利的考進了理想的北大英語系,她想著從此以後就能夠自由翱翔在廣闊的藍天下了,那是多麼幸福的事兒啊!帶著哥哥和同學的羨慕還有父親的殷殷期盼,帶著母親梁君壁的極不情願,她還是踏上了光彩奪目的人生列車。

  夢,在飛,心中有萬千的憧憬在涌動,一切才剛剛開始,但是風濕性心臟病,心臟二尖瓣閉鎖不全像一支無情的大手般生生扼住房了她的喉嚨,任她哭喊任她撕扯,最後,這美麗的生命沒有完成她夢想的學業,也沒有走上她理想的事業,她在穆斯林的葬禮中永遠的沉睡了。

  我感嘆著她的悲苦,才十八歲的生命,花一樣的年齡,然而當腦中出現了那個較之於她大了六七歲的男人的時候,那個給了她短暫生命至極美麗的男人,又感覺她這一生也算值了,真的值了,雖然她沒有得到的太多太多,但是她卻擁有了最世間最永恆的感情。

  楚雁潮是她的老師,更是一個痴愛她的男人,要不是因為她的生命垂危,要不是因為她的頹廢,他怎樣捨得過早的去表白?他是期望她順利完成她的學業,期望她走上她輝煌的事業的,在他的眼裡她是那麼的優秀,他相信著她的人生必須會繁花錦簇。然而一切來得太太突然,他有什麼理由去顧忌那些道德與世俗,他心中唯一想著的便是挽救她,不惜一切代價。「我扶著你,背著你,拖著你也要朝前走,走出「阿拉斯加」,我們有會有完美的明天「,是他燃起了新月生命的火苗,她勇敢的與她一齊與病魔抗爭著,因為他,她對未來依然充滿了憧憬。

  要不是因為梁君壁用穆斯林的教條去打擊她,告訴她回回不能與身為外族「卡斐爾」的夢雁潮結合,她也許不會那麼快倒下,她那比玻璃還脆弱的心怎樣經得起那般的打擊?楚雁潮是她活在這個世界的生命之源,有時感情就是奇蹟。

  她倒下了,他瘋狂了,看著死去的新月,「他不可遏制地撲上去,吻著她的臉,她的眼睛,她的嘴唇,這和著淚水的吻,是他們的第一次吻,也是最後一次,是初戀的吻,也是訣別的吻」以至所有在場的人也會在這震憾人心的痛苦中僵死。

  新月死去了,所有的穆斯林都來參加她的葬禮,她頭朝正北,臉朝著西方,那是世代穆斯林崇奉的地方阿拉伯的的聖地麥加,朝著有穆罕默德的方向,願死去的靈魂再沒了苦難。

  而最為揪心的最數楚雁潮親手安放新月遺體的時候,穆斯林有親人為死者試墓的規矩,那時,楚雁潮跳下了墓穴,「淚水灑在黃土上,他不能自持,倒了下來躺在新月將長眠的地方,沒有力氣再起來了,不願意再離開那裡了」,「楚雁潮僵立墓穴當中,默默地痴痴的臉上毫無表情,彷彿他的生命已經結束,他的靈魂和肉體都留在新月身邊了,人們中,把黃土傾瀉下來吧,把我們一齊掩埋吧!」那一刻,我想到了梁山伯與祝英台,想到了羅密歐與朱麗葉,想到了泰坦尼克號,那時,我疼了,哭了,心被揪扯得支離破碎。

  一個穆斯林家族,隨著新月的死亡也幾近衰敗,以前紅極北京一時的「玉王」,已沒了當年在玉器行的叱吒風雲,而今但是是一個垂垂暮年的老人,幾十年從繁華到落敗,幾十年,幾代人的愛恨情愁,滿紙的滄桑滿紙的沉思,那字那句無一不透徹著靈魂的撞擊。穆斯林的葬禮,埋葬的何止是一個年輕的生命?殞落的又何止是一個韓新月?

  依然,在沉思,那些鮮活的人物,靈魂……。。。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八):

  很早就聽說過這本書,但一向很遺憾沒有真正認真拜讀過,這次偶然的機會,最後使我幸的一睹其風采。

  昨日,一拿到書,就迫不及待的啃起來。書的序言是由偉大的冰心女士題詞的。開開始閱讀此書的時候,使我大為惑解:作者選用的是一向極為特殊的寫作手法。比如說;作者在彼章寫當今,而後一章又開始著重寫過去。就如此的一環扣一環的。這樣的一種構思方式首先引起了我的強烈興趣,使我開始對小說寫作的一些結構、布局方式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伴隨著對這本書的強烈的感知慾望,使我放下了手頭上正在忙的工作。於是,抽出兩天下午的時光,匆匆的趕完了。

  首先,我被書中美麗的言語和措辭深深的吸引了,不管是對於景物的描述,還是對於環境的襯托,作者運用的詞語都那麼的恰到好處,讓人忍不住拍案叫絕。再有,作者虔誠的宗教情節也深深的感染著我。在這之前,雖然自我對於伊斯蘭教也有過一知半解,卻從來沒有了解有關穆斯林的那種深深的宗教情節,以及更多的有關宗教本身的資料。因此,從這方面來講,我覺得自我又學到了不少知識,增長了見識。

  第三,最令我震撼心靈的是新月與楚雁潮的感情。從一開始的師生情深,發展到最後的心靈盟友,乃至靈魂密友,在閱讀他們兩人的言語和對白的同時,我內心深處也被一種深深的,同時又極為強大的情感震撼著。我不能不承認,我被這種高尚的愛吸引了,完全融入到了故事情節中,隨著主人公的情緒也不禁的隨之變化。說實話,我很羨慕,甚至嚮往他們兩人之間的那種相儒以沫,這樣的感情神話或許也只能發生在小說或者電視劇中吧!但不管怎樣,它給人勇氣和信心去追求自我內心中的感情。即使現實生活中不會擁有如此美麗的巧合,但至少讓人生多一些期望吧!

  第四,楚老師與新月之間那種對文學,對翻譯事業的熱忱也正是我深深嚮往的。基於對文學和英語的共同愛好,這也是我一向夢寐以求的目標和理想。是但是,與他們相比,我自漸形穢。相比之下,自我的水平是多麼低微啊!文學知識的無知,英語水平的局限,都使我一次次的看到了自我的不足和缺陷。北大啊,北大,你的確是人才彙集的寶地啊,你將會是我一生執著的追求!那麼美的拜倫的詩,那麼經典的沙翁的台詞,足可見作者文學素養之不一般!漫步於文學的殿堂里,我還有太多需要追求的東西,古代之浩瀚的文學寶庫的確值得我用一生去探索和挖掘,但願我能夠用一顆不斷汲取的心在文學的道路上步步攀登!

  第五,對於人生的悲哀和對於命運的不可預知,也使我產生了深深的惆悵。整本書中,看到最後,充滿了對於人生痛苦和煩惱的無奈,同時也預示著命運的殘酷和渺茫。儘管每一個人心中都未曾放下過對於愛,對於完美,善良等的追求,但最終卻無法逃脫命運的束縛。任憑人的力量,人的信念一再的抗爭,最後也無法抗衡命運的安排。唯一值得我們慶幸的是,這些苦難的人們,心中還有一個真主安拉,這至少為活著或死去的人都帶給了不小的安慰。真主安拉真的存在嗎?不管事實如何,人生在世,心中擁有一絲信仰和追求未免是一件壞事!

  話外音:在這超多文字的背後,更讓我看到了知識的可貴。姐妹情深的碧玉兩人,皆因為所受的教育不一樣,對於感情,對於人生竟也產生了天壤之別。玉兒對於感情的執著,對於自由的渴望,她的大膽,果敢與無畏,正體現了新時期中國青年的新氣息!而作為老一代婦女的代表,壁兒的迂腐和落後,以及對於感情的盲目和對於生活的依附,又使我不得不為之悲哀……俗話說:「一部偉大的作品能夠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文學對於一個人一生的影響確實是顯而易見的。由此說來說如何讓自我更具文學修養和文學素質,是一個仔細思考的問題了。就當下來看,當然理應從基礎做起,踏踏實實的走好自我此刻的每一步,從而使自我以後的人生走的更加從容和瀟洒!擁有生命,便是人生之最大的樂趣。與書中的主人公比起來,我們不幸福很多嗎?最起碼,我們還活著,還擁有著生存的權利,這樣說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抱怨生活,抱怨命運呢?也許,你的人生之旅正面臨著難以逾越的鴻溝,也許你此刻的人生之路正充滿荊棘,但無論境遇如何,請學會瀟洒一些吧!珍重生命,只要你還呼吸,就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將你打敗!除非,你選取了自我放下或是自我消亡……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九):

  我不喜歡這本書,她太壓抑了,讓我很難受。

  不明白為什麼,在我看來,新月並不是主角,反而是他的父親和兩位母親。我並不喜歡玉兒,我覺得她自私,雖然她和韓子奇的感情是在特殊的戰爭背景下結合的,但她之後確實太不顧自我姐姐的感受,明明白自我姐姐是個沒學識,沒事業追求,只明白以男人為中心的舊式女人,還搶姐姐的丈夫!這不是逼死她姐姐嗎?我看了好多讀後感,沒有一個為君壁說話的,也許在別人眼裡她是個愚昧的壞女人,新月間接死在她手上,但我覺得新月的死卻和冰玉脫不了干係,如果不是冰玉給君壁那麼大的打擊,君壁未必會那麼反對新月和天星的感情。我總覺得君壁那次受的打擊太大了,畢竟是自我愛的丈夫和自我心肝一樣的親妹妹。哪怕放到這天,又有誰能夠理解呢?

  冰玉太自私了,只想自我不想別人,她回國沒錯,但她口口聲聲愛姐姐是怎樣愛的?姐姐問她置自我於何地,她說你是我姐姐,是韓子奇的妻子,但那是以前了,此刻我是他的妻子!她需要親情時,能夠隨時去姐姐那取,不需要時就狠狠在姐姐身上戳刀子!誠然沒有感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但那個年代,被丈夫遺棄是怎樣的下場啊!她是新女性!新女性就能夠自私,不顧別人感受嗎?此刻說姐姐和姐夫沒感情,那以前呢?娶人家的時候不說沒感情了,既然娶了就付職責啊!當初結婚沒人逼他,他也是有自我目的的啊!懦弱的男人毀了兩個女人!

  下方是摘自另外一篇讀後感,十分鄙視,玉兒是大膽,大膽的新女性你能夠去尋找別的愛啊!我就不明白,多少好男人啊,非找自我姐夫!過分強調自由了,借口新青年新文化,借口感情就什麼也不顧了嗎!為什麼為愛的錯誤就都要被諒解!憑什麼啊!為了愛就肆意的傷害別人?感情沒有錯!但我厭惡一些人拿它當自私的擋箭牌!君壁我也不喜歡,但是迂腐落後不是她的錯,當初她父親不讓她讀書,她能怎樣辦?難倒我們借口她無知我們就拋棄她,她就活該被男人拋棄?迂腐無知並不阻擋她的感情啊,她也是真心愛韓子奇的。

  在這超多文字的背後,更讓我看到了知識的可貴,姐妹情深的碧玉兩人,皆因為所受的教育不一樣,對於感情,對人生竟也產生了天壤之別。玉兒對於感情的執著,對於自由的渴望,她的大膽,果敢與無畏,正體現了新時期中國青年的新氣息!而作為一代婦女的代表,碧兒的迂腐和落後,以及對於感情的盲目和對於生活的依附,又是我不得不為之悲哀……

  最後,小號鯊魚大大的名言,很有名!原句記不清了,多情不是錯,錯的是任情而為,明明白後果還一意孤行。我不明白冰玉回國到底怎樣想的,二女侍一夫那不可能,難倒真的讓韓子奇休掉君壁?以愛的名義?還不是一般的狠呢!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十):

  由於我有一次性買多本書的習慣,這本書被擱在床頭那摞高高的書里蓋灰塵,直到那天睡覺時做夢,手一伸碰倒了那摞書,那高高的書堆一下子砸了下來,把我砸了個七暈八素,而那本書也跌到了我跟前,清醒過來後我隨手翻了起來。

  這是描述回族一個穆斯林家庭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的命運浮沉,兩個發生在不一樣時代,有著不一樣的資料卻又交錯扭結的感情杯具,故事的開頭是一個花甲婦人,手提一盒蛋糕,腳步匆匆的往一座北京四合院走去,路上的風景是她所熟悉的,引起了她對往事的感慨,到了四合院門前,她又猶豫了,手抬起了又放下,始終不敢去碰那門錢上被歲月所腐蝕成黑色的銅環,一扇門,隔著兩個世界。

  韓子奇是一個孤兒,機緣巧合被北京一家琢玉匠人梁亦清收做徒弟,梁亦清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梁君壁和小女兒梁冰玉,之後梁亦清因勞累而瘁死,韓子奇為繼承師傅的家業,不惜忍屈受辱,投入到死對頭蒲壽昌門下,專心學習玉器行的經營經驗,三年後重回梁家,娶梁君壁為妻,並在英國商人亨特的幫忙下,重振師傅的家業奇珍齋,十年後,奇珍齋名冠北京玉器行,與此同時,「七七盧溝橋「事變,一場為期八年的血戰在北京展開,韓子奇被迫帶著費盡半生心血收集來的奇珍異寶和師妹梁冰玉遠渡英國,而在英國,希特勒對倫敦進行了瘋狂的轟炸,戰爭中,孤苦無依的韓子奇和梁冰玉結合在一齊,並有了一個女兒韓新月,戰爭過後,韓子奇帶著梁冰玉和女兒回到了故土,梁冰玉不知該如何應對胞姐,選取了離開,三歲的韓新月留在了北京,稱梁君壁為「媽媽」。長大後的韓新月美麗而聰慧,考上了北京清華大學,而一向固守傳統觀念的梁君壁很厭惡她,卻又不得不裝作什麼都不明白。在大學,韓新月愛上了年輕的老師楚雁潮,卻在一次意外中被檢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休學,住院,失望,絕望,求死,這一路都是楚雁潮在默默的支持她,鼓勵她,讓她一次次的振作起來,但人類的力量畢竟有限,美麗的少女最終撒手人寰,留下了無限的遺憾

  這是第一本讓我感覺把「感情」這個抽象詞表達得那麼真實的書,當新月卧病在床,明白自我的病已經不是現代醫學能夠力所能及的時候,她請求楚雁潮放下自我,任自我自生自滅,楚雁潮憤怒了,他向新月解釋:「愛是什麼?愛就是火,火總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燒的是煤炭還是木材,是大樹還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閃耀著同樣的光輝!愛就是愛,它是人類自發的完美情感,我因為你才愛你,此外沒有任何目的,不要用『自我犧牲』這樣的詞來貶低我,我們雙方都不是祭壇上的羔羊,我們付出了愛,也得到了愛,愛得越深,愛得強烈,愛得長久,這就是一切!」

  如此真摯的情感,讓我不得不感動,老天怎樣如此殘忍,去傷害一個被眾人寄予厚望的生命,她這麼美麗,這麼優秀,她是韓子奇暮年時活在世上唯一的希冀,她是哥哥韓天星用心愛護的妹妹,她是楚雁潮最看好的外語人才,但是就是這麼完美的一個女子,偏偏成了當代落後醫學的犧牲品,當她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堅持著斷斷續續的呼吸,就為了見楚雁潮最後一面,但她最終沒能如願,在用儘力氣直呼喊出一個「楚」字後,離開了這個以前讓她輝煌精彩的活了十九年的世界??????

  那裡又順帶了另一段杯具感情,主角是她的哥哥韓天星和她高中時的摯友陳淑彥,韓天星愛上了和他同在一家工廠工作的樸實女孩容桂芳,但是他的母親梁君壁看不起容桂芳的家世,用離間計離間了他和容桂芳,兩個相愛的人因為誤會咫尺天涯,在新月病重的狀況下,韓天星娶了陳淑彥,沒有感情的婚姻,卻也為韓家延續了香火。

  最後一章「玉別」,以一首蘇軾的「水調歌頭」落幕,韓家遭遇了巨變,傾覆了韓子奇「政府公務人員」的地位,抄家,趕人,韓子奇在打擊中死去,懷著對女兒的思念,懷著沒能見上樑冰玉最後一面的遺憾,死不瞑目。!


推薦閱讀:

張國榮死前最後一個電話打給好友劉德華 他卻沒出席葬禮?
永遠的懷念之三:簡樸莊重的葬禮
此人雖位列上將,乾的卻是大將的活,葬禮超過元帥堪稱國葬
鄭少秋為什麼沒有參加沈殿霞葬禮?
元帥資歷評上將,葬禮規格堪比十大元帥,見林彪從不報備!

TAG:讀後感 | 葬禮 | 穆斯林的葬禮 | 穆斯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