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古典、結合實際——《老子》讀後感
文/房桂花
《老子》,又稱《道德真經》《道德經》《老子五千文》。
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釋者、傳抄者的集合體)所傳寫,是道家《老子》,又稱《道德經》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它是從長沙馬王堆出土的上德下道的版本,不過公認是上道下德)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規律。它表現為幾個方面,一是「易」,也就是變易的意思,道德經第一句就這樣說,「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說出來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第二個方面就是「易」的規律,所謂「易」的規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萬物都是逐步成長,但是「物壯則老」,便要漸漸消減,於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狀態。
讀了《道德經》之後,最大的感受還是來自於心靈深處某處的弦被觸動。「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老子注重人的無為思想,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無為思想用在為人處事的觀點上來看,便是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在我國兩千多年燦爛的文明發展過程中,百家爭鳴,各路思想爭相鬥艷,而其中以老莊為主要代表的道家學派與儒、佛並立,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體系。這三個體系對中國古代甚至近代哲學.宗教,政治,思想等領域形成了極大的影響。先人的智慧發展到今天也被衍生到各個領域,同時也被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去解讀。而《道德經》作為老莊思想的集中體現,老莊思想中「胸懷寬廣,無欲無求,寧靜致遠,博愛」的積極思想在現代生活中仍具有極大的指導意義。
說到胸懷寬廣,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這是告訴人們應該擁有水一樣的品質。一是柔弱,這種柔弱不是指性格上的柔弱,而是像水一樣的柔中帶剛,不為爭強好勝而煩惱。二是甘願身處卑微,這不是告訴人們要降低身份,而是告訴人們行事要低調,如呂蒙正所說「蛟龍未遇,潛身於魚蝦之中」要做到「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像水一樣,看似平靜卻蘊含強大的力量。三是告訴人們要「善利萬物而不爭」,告訴人們默默無聞的無私奉獻自己,這實在是一種胸懷天下的博愛精神。而老子同時很推崇另一種精神,即「無欲無求」,也許很多人在理解這句話的時候喜歡將他理解為老子的一種消極思想。然而我們應當放下平時忙碌的心,靜靜的在午茶之後慢慢咀嚼這種思想的深刻內涵。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即每天不斷的去學習,同時不斷的用「道」來修鍊自己的內心,那麼我們的包容心就會越來越大,思維越來越清凈,做事更專一,全神貫注,這個境界老子叫「無為」。老子說的「無為」並不是「不為」。「無為」是我們的硬實力很強,但硬實力跟我們融在一塊,沒有妄想,沒有偏執,沒有條條框框束縛住我們的思想,這個境界是無為境界。在無為境界下,可以無不為,辦到一般人辦不到的事情所以做一個安樂自在的人,主要是一種心態,是一種智慧和修養,謙沖淡泊,處下不爭。學問和知識也要平衡,不要只有知識沒有智慧,只有技術沒有良知,失去了道德判斷能力。如此看來,老子所謂的「不為」思想更多的是告訴人們要用道德和能力兩隻手去做事,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整個社會的集體成功。
托爾斯泰年輕的時候曾在他的日記里寫到:「沒有孔子和老子,《福音書》就會完全不同了。而沒有《福音書》他們卻可以過得去。」這是西方教育背景下的大思想家對主宰中國社會幾千年的兩個大思想泰斗的客觀評價。從他的話里我們不難看出,《福音書》里缺少的是老子和孔子的思想精髓,而在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會合出卻從沒缺少《福音書》里的任何內容。
學習古典,結合實際,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作一個有利於當今社會的人。
推薦閱讀:
※老子《德道經》完整釋義 72
※《老子》賞析
※老子指微 - 第四章
※老子的處世智慧:和大怨,必有餘怨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孔子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