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中醫治療法
失眠的類型與治療方法: 1、心脾兩虛:治宜益氣補血,養血安神。方用歸脾湯加減,常用藥:党參、遠志、龍眼肉、茯苓、大棗、當歸、柏子仁、五味子等。若胸悶、苔膩加木香;便溏加白朮;心悸甚者加磁石、丹參。 2、濁阻滯:治宜除痰化濁。方用溫膽湯加減,常用藥:半夏、陳皮、茯苓、枳實、竹茹、遠志、酸棗仁、柏子仁、丹參、夜交藤等。痰多加膽南星、貝母;頭痛加白蒺藜、蒼耳子。 3、肝氣鬱結:治宜舒肝解郁,養心寧心。方用逍遙散加減,常用藥:柴胡、當歸、丹參、白芍、茯苓、酸棗仁、柏子仁、合歡花、夜交藤等。午後低熱、心煩、舌紅者加丹皮、山梔子;脅痛加鬱金;月經不調加益母草。 4、陰虛火旺:治宜滋陰降火,寧心安神。方用酸棗仁湯加減,常用藥:酸棗仁、知母、茯苓、黃連、阿膠、麥冬、夜交藤、柏子仁、珍珠母、丹皮等。低熱者加地骨皮、白薇、生地等;汗多加浮小麥、生牡蠣等。 5、思慮傷脾:治以補益心脾,用蠲夢湯加減:党參、焦棗仁、磁石各30g,生地、山萸肉、夏枯草、龍骨各15g,蘇子、降香、半夏各10g。 6、心腎兩虛:治以交通心腎,安神益肺,用酣眠湯:党參、酸棗仁各30g,茯苓、生地、山萸肉、遠志、麥冬各15g,石菖蒲、當歸各10g,砂仁、肉桂、黃連各3g。 中醫治療失眠的方法 1.梳頭。每天按摩太陽穴,百會穴數次,用保健木梳梳頭5分鐘,從而保持心情舒暢,解除煩惱,消除思想顧慮。 2.方葯。中醫把失眠分為不同的類型,應用不同的方葯治療。 3.足浴。磁石,菊花、黃芩、夜交藤,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熱浸洗雙足15-30分鐘,每晚1次。 4.針灸。治療失眠,所針的穴位包括:內關、神門、安眠、足三里、後溪。 5.敷足。取硃砂,加漿糊適量調勻,置於傷濕止痛膏上,貼敷於腳心湧泉穴上,包紮固定,每晚1次。 6.填臍。取酸棗仁,研為細末,置肚臍中,外用傷濕止痛膏固定,1日1換。 7.耳針。按照失眠者的癥狀,用王不留行籽貼在耳穴的心、腎、神門、皮質下或腦的穴位。失眠情況不嚴重者,可以在家自行用綠豆或鳳仙花籽,以膠布貼在耳後的安眠穴,有助於安眠。 8.喝醋。中醫認為酸甘化陰,即食入酸甜性食物可以轉化為陰氣,從而有效促進睡眠。醋正好為酸味物質,如果體內多攝入食醋,則可穩定情緒,改善失眠癥狀。 失眠的中醫食療 1、百合枸杞雞蛋糖水 百合24克,枸杞18克,雞蛋1個,白糖少量。先將百合、枸杞煲至爛熟,打入雞蛋煮熟,再加白糖調味服食。適用於陰虛火旺型。 2、菊花枯草茶 菊花30克,夏枯草15克,水煎加冰糖調味,作茶飲。適用於肝鬱化火型。 3、党參圓肉燉豬心 党參12克,龍眼肉18克,豬心1個(洗凈),共放燉盅內,加水適量,隔水燉熟,鹽調味服食。適用於心脾兩虛者。 4、蒸食桂圓肉 龍眼肉500克(鮮品更佳),白糖50克,將龍眼肉放碗中,加白糖,反覆蒸、晾3次,使色澤變黑,裝瓶備用。每天服兩次,每次4-5枚。適用於心脾兩虛型。 針對不同類型的失眠,上面這些方法其實是非常有效果的,對於失眠患者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學會放鬆,學會釋放自己的壓力。平時的時候,可以多加的做一些運動,學會勞逸結合。通過中醫方法改善自己的失眠狀況。
推薦閱讀:
※失眠失到早上六點怎麼辦?
※治療失眠,其實可以不吃藥
※手到擒來治失眠
※最簡單的治失眠方法,睡前喝1杯它,一夜睡得安穩
※晚上喝茶, 為啥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