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方言分類,你的家鄉話屬於哪個語系?
(本文較長,看完需要一定耐心)
中國分為七大方言區:北方方言,吳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贛方言、湘方言。各個方言又分為不同的次方言。例如北方方言,分為華北東北次方言,西北次方言,西南次方言和江淮次方言。
另外,晉語、平話等幾種方言是否構成獨立的大方言區,現在尚有爭議。
北方方言
又稱「官話方言」、北方話。指北方地區、湖北大部、四川、雲南、貴州、湖南北部、江西沿江地區、安徽中北部、江蘇中北部所使用的母語方言。北京話、天津話、東北話、西安話以及南方的成都話等都是北方方言的代表。北方話是現代標準漢語的基礎(大陸稱為普通話,台灣稱為國語)。使用這一方言的人佔中國人口的73%。
北方方言的明顯特點包括:失落了大部分的中古輔音韻尾。中古漢語中的「-p,-t,-k,-m,-n,-ng」現在已經只剩下「-n,-ng」。同時,與其他方言相比,北方話在失去清濁對立的過程中,沒有經過劇烈的聲調分化。因此,北方方言包含了大量的同音字
北方方言分為四個次方言區:
(1)華北方言,通行於京津兩市幾東北三省,河北、山東幾河南六省。其中吉林、遼寧、黑龍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話。其語言特點是,最大特點是不保留入聲;其他還有無全濁音,分平翹舌音、前後鼻音,但是沒有唇鼻音「m」(混入了前鼻音),不能根據古漢語的聲韻書籍推導讀音,和南方漢語聲韻體系差異大。
(2)西北方言,通行於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寧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等六省一區。
(3)西南方言,通行於四川、貴州、雲南三省及湖北大部份。湖南、廣西北部邊沿地區。其語言特點是,平翹舌音、前後鼻音不太分,原來帶有疑「ng」聲母,南部地區甚至有「n,l」不分、「f,h」不分以及「z,c,s」和「j,q,x」不分。
(4)江淮方言,俗稱下江官話,通行於長江中下游,包括安徽、江蘇、江西部份沿江地區。其語言特點是「n,l」不分,帶有入聲,平翹舌音、前後鼻音也未必分。
吳方言
吳方言又稱江浙話或江南話。典型的吳方言過去以蘇州話為代表。其中安徽西南部受贛方言影響,浙江南部保留了較多古代百越話特徵,以至不能和作為典型吳語的太湖片吳語通話。現今隨著上海市的經濟發展,使上海話使用的人口不斷的增多,通曉上海話也逐漸多。因此現今吳方言的代表乃是上海話。通行地域主要是江蘇省長江以南、鎮江以東,南通小部份,上海及浙江大部份地區。使用人數大約為總人口的8.4%。
這種方言的對清濁輔音的區分是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其語言特點是,保留有全濁音、保留入聲,不分平翹舌音、前後鼻音,可以根據古漢語的聲韻書籍推導讀音。
可分為五個片:
(1)以上海話為代表的太湖片,通行地域:上海市、常州地區、杭州地區和寧波地區。
(2)以臨海話為代表的台州片。
(3)以溫州話為代表的東歐片。
(4)以金華話為代表婺州片。
(5)以麗水話為代表的麗衢片。
閩方言
閩方言又稱福建話或福佬話。在福建、海南、廣東東部、菲律賓、台灣、新馬等東南亞國家與其他海外的一些華人中使用。由於閩語的內部分歧比較大,通常分為閩南方言(以廈門話為代表)、閩北方言、閩東方言(以福州話為代表)、莆仙方言和閩中方言。閩語是所有方言中,唯一不完全與中古漢語韻書存在直接對應的方言,其中以閩南語最具影響。
閩方言語言特點是,全濁音清化,但屬於陽類聲調與清音不相混;部分次濁音變為「b、g、dz」三個濁音聲母;入聲有「p,t,k,?」四種促音,鼻音有「m,n,ng和鼻化音」四種韻尾。聲母「f,h」不分。能根據古漢語的聲韻書籍推導讀音。
閩方言內部可分為5個片:
(1)以福州話為代表的閩東片。
(2)以廈門話為代表的閩南片,在閩方言中的閩南片又被分為幾個小片:1、泉漳片以福建廈門話為準。2、潮汕片以廣東汕頭話為準。3、雷州片以海康話為準。4、瓊文片以海南海口話為準。
(3)以建甌話為代表的閩北片。
(4)以永安話為代表的閩中片。
(5)以莆田話為代表的莆仙片。
南洋群島中的華人社區中也有相當多來自閩方言區,但主要是閩南方言。
閩南語:(狹義的,即閩台片閩南話)共有「m,n,ng,p,t,k,?(問號代表『入聲弱化』)」七種輔音韻尾。閩南語是漢語中聲調較複雜的方言之一,泉州音有8個聲調(不含輕聲),漳州音、廈門音、同安音、台灣音通常有七個聲調(不含輕聲)。同時,閩南語也是保留中古漢語最完整的方言之一。泉州音和漳州音是其它支系的母語,閩(南)台片的閩南語內部較為一致。廣義的閩南方言還包括海南話、潮州話、浙南閩語等,使用閩南語的人口大約為總數的4.2%。
粵方言
粵方言又稱粵語或廣東話。以廣州話為代表,在廣東省、香港、澳門和海外華人中被使用。粵方言內部的分歧不大。使用粵方言的人口大約為總數的5%。
粵方言是漢語中聲調最複雜的方言之一,通常有九到十個左右。同時也是保留中古漢語最完整的方言之一。其語言特點是,全濁音清化,但是一般屬於陽類聲調與清音不相混;保留入聲的「p,t,k」三種促音、鼻音的「m,n,ng」三種韻尾。聲母「n,l」不分、「f,h」不分以及「z,c,s」和「j,q,x」不分。能根據古漢語的聲韻書籍推導讀音。
(1)以廣州話為代表的粵海片,通行地域: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粵西地區、粵北地區部份縣市和廣西梧州地區。
(2)以台山話為代表的四邑片,通行地域:廣東江門地區(新會、台山、江門市、開平、恩平和鶴山一部分)。
(3)以韶關粵語為代表的粵北片,通行地域:廣東韶關地區,陽山、佛崗和英德市一部分。
(4)以陽江話為代表的高陽片,通行地域:廣東茂名地區和陽江地區。
(5)以廣西欽州話為代表的欽廉片,通行地域:廣東湛江地區、廣西欽州地區和廣東雷州地區一部分。
(6)以惠州粵語為代表的惠河片(此片曾被棚民學者誤為棚民方言的分支,尤其是廣東河源居民,他們也像棚民研究者誤認了自己是棚民人)。通行地域:廣東惠州地區、河源地區和揭陽地區的普寧、揭西一部分,汕尾地區的陸河縣和梅州地區的五華、興寧一部分。
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又稱棚民方言嘉應話、客家話或流話。在中國南方的客家人中廣泛使用,包括廣東東部、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廣西東南部等地,以廣東梅城話為代表。雖然是一種南方方言,但客家話是在北方移民南下影響中形成的。客家話因而保留了一些中古中原話的特點。使用客家話的人口大約佔總人口的4%。他們集中生活最多的地方是廣東梅州地區。海外華人及華僑中亦有部分說客家話。
客家話是早期北方移民後裔的語言,帶有較多唐代以前北方話特徵。原來全濁音清化,但是全部轉為全清音,並且屬於陽類聲調與全清音不相混;保留入聲;沒有「f」聲母;也沒有翹舌音。
贛方言
贛方言又稱江西話、贛語或溪語。以南昌話為代表,通行於江西省大部份地區以及福建西部、湖南省部份縣市。使用人數約為2.4%。因歷史上多次北方漢人南遷多從江西為中轉,家之地理上與江淮官話、湘方言、客家話區接壤,就使江西省邊緣地區深受其他方言影響,也導致贛方言自身特點被淡化。
其語言特點:全濁音清化,但屬於陽類聲調與清音不相混;保留入聲,不分前後鼻音。聲母「n,l」有時不分。
贛方言內部可分為7個片:
(1)以南昌話為代表的昌靖片,通行於南昌地區、高安地區。
(2)以宜春話為代表的宜瀏片,通行於宜春地區、新餘地區和湖南省
(3)以吉安話為代表的吉茶片,通行於吉安地區、井岡山地區和湖南省的茶陵、攸縣、酃縣。
(4)以撫州話為代表的撫廣片,通行於撫州地區。
(5)以鷹潭話為代表的鷹弋片,通行於鷹潭地區、貴溪地區、樂平地區、景德鎮地區。
(6)以贛縣話為代表的贛南片(又稱贛州片),通行於江西贛南地區。
(7)以長汀話為代表的閩西片,通行於福建西部的汀州地區。
湘方言
在湖南使用。通常被分為老和新兩類。新湘語更接近於北方話。老湘語廣泛流行於湖南中部寧鄉、衡陽等地,新湘語流行於長沙、株州等大中城市中。湘方言以長沙話(新)及雙峰話(老)為代表,使用者約佔總人口的5%。
其語言特點:舌音,後鼻音丟失,及ch/q不分、h/f不分、sh/x不分、ong/eng不分等。
下面的幾種方言是否構成獨立的大方言區,現在尚有爭議。
晉語
晉語的使用人口近5000多萬。在山西絕大部分以及陝西北部、河北西部、河南西北部、內蒙古河套地區等地使用,以太原話為代表。通常被認為是北方方言的一種。晉語的最重要特徵是有入聲,這和北京的官話很不相同,晉語比北京話的語言特點古老很多,有學者戲稱之為「北方話中的山裡話」。推廣普通話後入聲也在趨於消失。
平話
廣西方言之一,使用人口200多萬。名稱古代即有,涵義至今不明,屬漢語何種方言尚無定論。相傳為宋朝時駐守廣西的平南軍講的山東話。通常被認為屬於粵方言。
推薦閱讀:
※如何學會給一種方言標註調型?
※閩南語中的「血」的文讀為什麼會讀成hiat?
※為什麼大部分南方人聽得懂北方話,而大多數北方人聽不懂南方話?
※「猩壞」是什麼意思?
※現在小孩接受教育都能說標準一甲普通話,以致不會說家鄉話了,這樣到底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