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道德四人談
佛教道德四人談(一)--第三屆佛教論壇電視論壇時間:2012年4月27日11:15--12:45地點:香港富豪機場酒店
2012年4月25日至27日於香港隆重舉行;27日於香港閉幕(有關閉幕式報導,請參見5月6日博文)。閉幕式前,舉行了七場電視論壇中的主要兩場;其中一場為「佛教道德四人談──眾善奉行·踐行佛教理念」,主講嘉賓有:美國洛杉磯佛教聯盟主席、菩提寺方丈照初法師,美國法界佛教總會董事會主席恆實法師,中國香港佛教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寬運法師,中國蘇州西園寺戒幢佛學研究所所長濟群法師;四位法師就「佛教的道德觀、因果觀問題」與現場觀眾做了分享和探討。主持人為鳳凰衛視曾瀞漪小姐。現將此場論壇全文刊出,以饗讀者:主持人:歡迎參加由鳳凰衛視承辦的佛教道德四人談電視論壇。我是論壇主持人,鳳凰衛視的主持人曾瀞漪。我們都知道,作為一個佛弟子,要善待我們的父母,要善待我們的師長、親友。還有佛陀教我們,要善待沙門等,那麼在這樣的一個「善待」的人際關係當中,要見證我佛的倫理價值,但是我們可以回想佛陀在世時候的情況;我們如何在現代社會當中體現這種價值?因為我們被教導的是,在這個時代,沒有競爭力,你不可能獲得更高的職位;沒有競爭力,你沒有機會獲得更高的薪水;沒有競爭力,你就不可能獲得投資人的關注。所以,只要是競爭就意味著關係的疏離;在這個時候,佛教的因果觀、道德觀究竟能為我們起到些什麼樣的作用呢?能否幫助我們去理解人,去理解社會,還是我們在這個社會當中往後退?能不能有個積極的方式向前進呢?這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主題。
非常高與的是,今天我們請到四位道行高深的法師為我們解答當中的疑問。首先為大家介紹的是美國洛杉磯佛教聯盟主席、菩提寺方丈照初法師。熱烈掌聲歡迎!接下來是,蘇州西園寺戒幢佛學研究所所長濟群法師,歡迎!香港佛教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寬運法師。美國法界佛教總會董事會主席恆實法師。感謝四位法師的參與!我們剛才談到佛教在現代社會當中的一個疑惑,我們也希望在這疑惑當中獲得理解,並且實行佛教在這社會當中的一些作用。所以,「道德」就特別重要。而道德觀的部份,我們有請濟群法師為我們講解一下,什麼是佛教教義當中的道德內涵?有請濟群法師!濟群法師:我覺得在今天這個社會,我們大家一齊來探討道德,這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很多人對這個「道德」還是會有很多的誤解,那麼可能有人會覺得道德是不能給你帶利益,甚至會認為你實踐道德是一種吃虧的行為,那麼這種對道德的誤解,其實對整個社會的道德,具有很大的傷害性;因為「道德」對整個生命來說,對個體生命的提升以及維護這個社會的和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麼佛教呢,他具有非常雄厚的哲學理論基礎,所以他能對「道德」從哲學上給予一個非常圓滿的陳述。佛教的道德大體上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礎上的。那也就是說,道德事實上它是作為一種行為,而這種行為它是會帶來人生的抉擇。
因為佛教認為每個人的行為都是一種業力,而這種業力它會直接帶來結果,那麼這結果通常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內在的,一個是外在的;內在的是說,因為作為人,我們每個人的生命,生命事實上是一種無盡的積累,也就是說,我們今天每個人都擁有的人格呀,心態呀,性格呀,事實上是我們過去的經驗。如果我們過去的行為是非常低的,它可能會造就我們一種不良的心態。如果我們過去的行為,一向都是比較高尚的行為,那麼它可能會造就我們今天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心態。那麼我們今天的行為也會影響我們未來的生命,所以佛教有「業」的槪念;「業」決定了一切;你的行為決定了你的未來是什麼;而你過去的行為決定了你現在是什麼。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點。主持人:好的,謝謝濟群法師!濟群法師剛剛提到的,我們的生命是一種積累。所以,不能只是短視地只看現在是否有沒有競爭力而已,我們和人的關係不是要「羸過你」。它是個因果的關係,現在看不到,只是時候沒到。好!接下來,我們要請寬運法師說一說,其實我剛剛講的這些話特別明白,因為競爭在香港這個社會中到處都是。但佛教的道德含義及因果觀在香港社會的體現中,到底怎麼樣才能達到教化的作用呢?
寬運法師:我們剛才說了,整個佛教的「道德」是一個因果的觀念,是一個人生的累積。特別是在香港這個地方,其實佛教從唐朝就傳到香港,對香港這個社會影響至深至遠。太虛大師曾說:什麼是「道德」呢?什麼是「佛教的道德」呢?就是佛教的戒律,佛教的慈善。佛教讓我們息災息煩惱,這種精神被世俗合理化地運用,這就是道德。現在的香港,我們無論是清明法會,無論是盂蘭法會,無是重陽法會,大家都在堅守這個道德精神。當然「五戒」、「十善」這都是道德的準繩。香港在以前的時候,一般世俗人見到出家人,都會喊:「大吉利是!」後來經過不斷的融化,人們才慢慢地接受了佛教。我們香港實在是個福地,釋迦佛的舍利前後三次來港;一九九九年佛牙舍利來港;二零零四年佛指舍利來港,今年頂骨舍利又來到香港,這是多麼殊勝的因緣;與此同時,我們又舉行「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這亦是非常難得的盛事。其實佛教的目的志在敷化,它在有形無形之中,給香港所有的信眾予以教化,其實,佛教的所有經典,可以說都是道德經,它都是在潛移默化地敷化我們每一個人。像我們的《地藏經》、《父母恩重難報經》等佛教的「孝經」,除了教示我們孝養父母的重要性外,而且對我們整個的人生都有莫大的裨益。還有我們凈土宗《觀無量壽經》裡面所說的「凈業三福」;第一福即教導我們如何「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這個修福的觀念,教我們不單止善待自己的父母、師長,而且還要善待一切的眾生;讓我們戒殺、茹素、放生;讓我們明白,尊重生命其實就是道德的一個基礎。我們都知道,中國傳統的倫理觀所提倡的是「三綱五常」的「五倫」關係,而佛教《善生經》中所說到的「禮六方法」,則提出:父母、師生、夫妻、親友、主僕、僧俗等「六倫」的關係;這種「六倫」的關係:即父母是東方、老師是南方、妻子是西方、親友是北方、僕人是下方、僧人(沙門)是上方。其中特別是「上方」;「上方」所指的是僧人即「沙門」;為什麼「沙門」是在上方?因為沙門是最值得我們尊敬的;剛才說了,以前香港很多人,由於對佛教不認識,所以對這些沙門大不敬;可是,現在我們見到法師,都會說「法師吉祥」、「佛誕吉祥」,這都是香港佛教這麼多年來不斷地弘揚、教化,所成就的功能。當然,我們還做了很多的慈善、福利事業,如教育、安老、救災、濟貧等等,種種方面都顯示了佛教的社會功能及影響力。在香港,佛教已經和香港的市民分不開了。所以說,佛教對香港社會的教化功能,在現實生活中體現得非常好。
主持人:謝謝寬運法師。香港社會是個中西結合的社會,在好多時候,我們都感受到不管是內地或台灣有風災,香港社會,香港市民付出的那一份助人愛人之心,都是最熱烈的,所以我想在這過程當中,佛教這麼多年來之所以能夠深入到香港的市民心中,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份。這麼多年來,像是剛剛寬運法師所提到的,佛牙舍利、佛指舍利,還有佛頂骨舍利,也都為我們香港市民做了很深的祝福,所以我想這都是賦予作用的。接下來,我們要請恆實法師來回答,就是佛教是東方的文化,宗教的一種代表,而且是很重要的代表之一,但是在西方社會,情況又是怎麼樣?您在西方社會那麼長的時間,不知道佛教在西方社會當中,是否起了些什麼樣的社會教化的功能呢?請為我們介紹一下。恆實法師:其實在美國、在北美洲,包括加拿大,或歐洲在內。因為中國文化是蠻久的,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所以佛教的道德觀、道德倫理,就跟中國文化很密切,是不能分開的;相對而言,西方的文化是比較新的;以美國來說,還沒到三百年的歷史,所以文化的根本,就是有沒有這個道德觀念,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沒有我們中國這個道德倫理那麼清楚,所以佛教到西方來,就帶著這個道德觀,佛教的歷史在美國已經可以說最早的,佛教到美國來就有一百年的歷史。那麼我們的師父上宣下化老和尚,有人給他「旅美高僧宣化上人」的美譽;與此同時,還有其他法師把中國佛教帶到美國來,不過,宣化上人他是把西方人看成是弘揚佛教的對象,所以他就教我們「道德」是最重要的。修行的基礎就在於你明白你的心,你的道德觀念,所以我們在西方以這個口號來實行,「學佛、做人;人道盡,佛道成」。就是說,你不懂得做人,就談不上成佛。所以,「做人」,這個所謂「人道盡」,在西方來說是一個最基本的原則。所以,我們就是辦學校,以教育為弘揚佛法的第一件事。我們的教育當然也就是教學生們學會做人、懂得做人;好比說,我們在北美洲的萬佛勝城,就建立了育良小學、培德中學、法界大學,而學校里第一門課就是孝順父母,因為這個字 「filial piety」在西方是很罕見的,他們聽不到人說應怎麼樣孝順父母;就好像我們年輕人一定要開車子,趕快走開,那個車開走就不回頭了。也就是說,分開了不想回來報父母恩;所以我們宣化上人,在西方弘揚佛法,就是先教我們怎樣做人,然後再慢慢介紹「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道理,就是這樣子的。(未完待續)佛教道德四人談(二)--第三屆佛教論壇電視論壇(接6月4日文)
主持人:聽完了恆實法師的介紹,讓我們知道了在西方社會要介紹佛法,不能完全從佛教的義理直接入手,而是從做人的基本道理先著手,慢慢地再把佛法介紹到西方社會世界當中。我們知道在南傳佛教當中,印度是南傳佛教向南傳播的一個重要部份,而我們照初法師是南傳佛教道行高深的法師,所以今天特別請照初法師來為我們介紹一下,佛教在道德方面,究竟怎麼樣能夠在東南亞這些地方去弘揚呢?佛教道德觀的一些理念,或者是想法、教義,請為我們介紹一下好嗎?照初法師:好的,謝謝!其實我也是從美國來的。就是說,其實在南傳佛教的經典裡頭,有很多的經典都有介紹倫理、道德觀念的。那麼南傳經裡面,當然北傳阿含部裡面也有一部經叫《六方禮經》或叫做《善生經》,這部經是專門講做人的道理,孝順父母或尊敬我們師長、尊重工作的地方的人際關係,統統都介紹得非常清楚;這都是講一個家庭、一般的生活跟社會的道德觀念。而其它很多經典也有介紹,阿含部經典也有很多經是專門談這個人際關係和日常生活的,但當時佛教界比較沒有把這部經拿出來在日常生活中談論,所以很多人也不知道有這部經典。那麼在美國呢,像剛才恆實法師所說的一樣,我們在美國弘法的時候,不管是教化的對象是年紀大或年紀少,我們都先講做人的道理,而不是先講成佛的道理。因為太虛大師說過,成佛要先從做人開始;如果做人的道理都不知道,還談成佛的高階理論,就不是很切實際了。所以,我們常常強調這種如何做人的道理;因為佛是一個人格圓滿的人,所以,我們可以跟他學習或他的弟子學習;怎麼樣做一個人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條件等等,很多東西都可以在佛經裡面學習得到;我們學佛以後,就是要加強這些部份,譬如說,母親節的時候,我們要特別慶祝,在美國,母親節是很流行的日子。
主持人:母親節在美國,在西方社會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有很清楚的表現,像送花呀,寄心意卡之類的。照初法師:那麼我們在洛杉磯開設了一個在母親節慶祝會,第一次我們做的時候,看見很多父母都開始哭了。主持人:開始哭?照初法師:為什麼開始哭呢?就是因為他們的孩子從來沒有在他們面前跪下來。主持人:哦,以前可能就只是送一枝花,或一張心意卡。照初法師:有時只是一句話。主持人:一句話,說:「媽媽我愛你!」但是從來沒有跪下來過。照初法師:或是 「hi, hi!」,你們都知道美國的孩子呀,只會說:媽媽,我買東西給你,買朱古力給你。哦,謝謝。或是說,我請你吃飯。恆實法師:是這樣的子。主持人:Even可能「媽媽」都不喊,只是說「Anne, I love you! 」 that is all.就只是叫媽媽的名字,是不是?照初法師:就是這麼的簡單。恆實法師:現在就變成text message:「 I love you!」主持人:連電話都不打,傳個簡訊就可以了。照初法師:對,所以我們開始做的時候,首先嘗試讓他們和父母親坐在一起,然後再給他一張紙,要他寫寫東西。你怎麼樣愛你的媽媽,不單要說出來,也要寫出來。做一點準備,然後在他媽媽面前念出來。這個時候,母親眞的非常感動。主持人:我們看到恆實法師、照初法師將佛法帶到西方社會,其實不是告訴他們,如何在佛法當中趕快成佛,而是告訴他們,如何先做人。而做人先從孝順父母開始,做一個踏踏實實的人,這樣才能夠進一步地談佛法。剛才談到道德的時候,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好重的題目哦!是不是好像我們都被綁住了,道德是什麼?「道德」是一種意識形態嗎?道德在我們的生活來說,有一種傳統的約定俗成的善惡觀念,在衡量我們在這個社會的價值和行為的善跟惡,但是在佛法中,到底有沒有所謂的一套跟道德有關的教義?或者是佛陀有沒有說「道德」是什麼?他有沒有界定道德的判準是什麼?所以,在佛法中有沒有講清楚這件事情?我們接下來請濟群法師來告訴我們佛法這方面的解釋。謝謝!濟群法師:道德是一種行為準則,那麼道德有兩個相關的槪念,就是「善」和「不善」,或者說是「善」和「惡」。那麼我們如何衡量什麼叫「善」?其實「善」這個槪念在佛教裡頭是有定義的;善的行為要遠離不善的過失;所謂「不善」就是,比如說,殺人、偷盜、不正當的性關係、以及在語言上去欺騙別人等等,遠離這些不善的行為,那麼這個行為就叫「善」。主持人:也就是說,先界定什麼是不善,遠離不善的行為,就是善。
濟群法師:同時這種善的行為,它會給我們每一個生命在生長的過程中會帶來正向的利益和快樂。所以,佛教所講的「善」,是能夠得到快樂的結果;不善會招感痛苦的結果。但這種快樂是一種健康的、正向的,不是不健康的,所以這種快樂還蘊含著一種利益,而不是一種損害。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許會追求很多不健康的快樂,但這種快樂會給我們的生命帶來損害。那麼從道德的這個範疇、內容上來說,其實它包含幾個方面的;第一個,是「止惡」的特點。主持人:止惡?濟群法師:可以阻止不善的行為。就如剛才我講的這些殺、盜、淫、妄都是屬於不善的範疇。第二個,是「善」的特點,要積極地去行善,也就是說,我們不僅僅要不殺生,我們還要愛護動物;我們不僅要不偷盜,還要去布施,去捐獻;我們不僅要不去欺騙別人,而且呢,我們還要去說很多眞實的語言,去說很多有利社會大眾的語言。所以,道德還有善的一面。第三個方面,道德是有凈化心靈的一面,就是說,當我們一個人在不斷地履行道德的行為的過程中,我們的生命會得到提升,我們內心的貪、瞋、痴會不斷地被凈化。第四個方面,道德是具有利他性的,當然這個利他的條件還有一個前題,就是不傷害別人,你的行為不會傷害到別人。然後,其次是這行為會為社會大眾帶來利益,對別人有利,不是有害。總而言之,佛教認為道德具備這四個方面的內容。那麼這個道德的意義,事實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對於我們每個人在行使道德的過程中,生命會得到提升;那麼從這個社會的功用上來說,道德的行為會幫助我們建立一個自他和樂的社會,因為所有的人都能夠遵循著一種道德的行為,他不會傷害別人,那麼我們這個社會就會和諧。(未完待續)佛教道德四人談(三)--第三屆佛教論壇電視論壇(接6月5日文)
主持人:謝謝!剛剛濟群法師,每次他談到「善」可以提升人的心靈的時候,我就要深呼吸一口氣,彷佛聽到這個話,我也跟著開始提升了。我想,「善」對人們可能還是有很大的距離,就是我們可能沒辦法即刻看到它在我們眼前好像買賣股票那樣賺錢,不是這種效果。而是「善」在我們人生當中所起到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們一般人可能看不到,但是它卻是充斥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充斥在我們的個人生活、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美好的生活當中。不知道在這方面,照初法師您是不是有些補充,簡單的補充一下我們剛談到的道德的範疇方面,所謂「善良」和「不善良」。我們尤其應該注意的,雖然說濟群法師剛剛已經講了,佛法當中叫我們不要去做那些不善的事情,事實上便是去做相對善良的事情。但在這個複雜的社會裡面,早已跟佛陀當時的社會不太一樣了。在今日複雜的社會當中,人際關係又是那麼的複雜,我們應該怎麼樣來界定「善」和「不善」呢?照初法師:問題在於我們佛教所講的「善」與「不善」,它和一般的宗教或是社會的一般認識,有些地方可以說是不一樣的,佛教本來不是用「善」跟「惡」這兩個字;本來是巴利文的或梵文,叫做kusala 或者aku?ala,這個翻稱英文叫skillful和unskillful。做表面上看起來是壞的事情,但不一定是惡;而有些事情看起來是好的,但做了不一定是善。比如說,一個子孩子不小心把水倒在地下,不見得是壞的事情,因為他沒有技術,他不是有意,這是在很多因緣和合之下,才發生這件事情,所以他不是一個壞孩子。因此,行為是否善或不善,它的出發點非常重要。主持人:出發點就是判斷這個「善」、「惡」差別的標準,所以出發點特別重要。照初法師:像我們談到布施的時候,(比如)人家以為很多東西送出去,這個、那個的,不是這個意思。一般都以為這布施是善,但是很多時候的布施,要看他們的目的、他們的念頭是怎麼樣?主持人:您說布施的時候?照初法師:對。主持人:不要以為這個行為做了布施就好,最重要是當時的念頭。照初法師:他的念頭很重要,因為有些人要去布施,他可能會有其他的想法,比如想得到某些事情或某些東西,而且他可能還想在裡面得到勢力,或是想從裡面得到名利或權位,這樣的話,他布施的這個意義在哪裡?這講出來會比較複雜一點,也可能需要多一點的時間,所以我在這裡就不詳細說明了。
主持人:謝謝照初法師的補充。剛剛照初法師講的幾點非常值得我們參考。我們在行善的時候,出發點還有念頭都是很重要的。接下來,我們要繼續請另外兩位法師來談談佛教當中的戒律;戒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一般人跟佛教徒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因為佛教徒守持清凈的戒律。這是讓我們對佛教徒非常尊敬的地方。但是這些戒律在現在的社會當中,究竟應該怎麼樣去實行呢?把戒律放到我們現實的社會當中,是不是眞的能起到一些道德教化的功用?我個人覺得如果要把每條戒律放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嘩!這個社會,大槪對我們來講是比較辛苦一點的,會不會是這樣?所以,我們首先要請寬運法師來介紹五戒的部份;到底這個五戒要如何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實踐?寬運法師:太虛大師說:「仰止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眞現實。」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人格的完成,首先必須從五戒做起。「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和不飲酒。而這五戒和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是相呼應的。我們都知道,一人持五戒,一人淳謹;一家持五戒淳謹,一家;一個社會持五戒,一個社會就淳謹;如果我們整個的地球都持五戒,那我們就沒有殺戮,我們就沒有戰爭,我們就沒有這些不和諧,那我們整個世界都會變得非常的和諧。而且,我們要知道,「十法界」(佛、菩薩、聲聞、緣覺、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中,「做人」是其實「九法界」的中轉站。如果你人做好了,也就是五戒修好了,你可以升華,再做十善;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不妄語,不惡口、不綺語、不兩言、不貪、不瞋、不痴)修好了,就可以生天;如果你再進一步升華,就是四聖。若反過來說,就是墮落、輪迴;因為「十善」的反面就是「十惡」,那我們就是「三塗」:地獄、餓鬼、畜生的業因。當然,佛教的終極關懷,或終極目標是什麼呢?就是教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它的目的就是讓你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我們都知道,我們這個世界是由法治來管治的社會,而以道德來提升我們人的質量,但是,所謂「道德治法治之窮,佛教治道德之窮」,我們如何鑒定一個人有沒有道德呢?因為人的內心世界是沒辦法約束的,他今天可能是道貌岸然,但他心裡的活動我們是沒辦法知道的。假如說,像《地藏經》里所講的,「凡夫起心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所以教我們不能起心動念,想一想也是罪過。如果你連一個壞的念頭都不去想;那剛才說了,我們五戒都具備,那你當然就是個完美的人,是一個表裡如一的人;所以,我們可以在修行中不斷自我升華,首先做一個好人,然後是賢人、聖人、羅漢、菩薩,直至到成佛。這是我們的一個終極追求,所以這個五戒是我們修行基礎的基礎;是過去的佛,現在的佛,未來的佛的一個修行正因,三世諸佛他們都是從五戒開始的。由五戒始,然後是八戒、十戒,再到比丘戒、菩薩戒。除了持戒之外,當然還要激發我們內在的大悲心;有了大悲心,我們才能真正體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我們必須以這種菩薩道的精神來要求我們自己。太虛大師曾經說過,他說什麼呢?「不是比丘佛未成,請你稱我為菩薩。」就是讓你先稱我為菩薩,不是因為我未成佛。這是一個菩薩道的延伸,也是從五戒開始的,所以說,我們大家同持五戒,這個社會就會和諧。那我們就會眾緣和合,我們就會同願同行。主持人:謝謝寬運法師!恆實法師:謝謝!我想補充一下寬運法師剛才所講的,這是實實在在的一個故事。在洛杉磯,有兩位警察,他們看到出家人穿著袈裟,剃光頭髮。他們好奇地問,你們到底是做什麼的?問我和另外一位比丘。那我們就說,佛教呀,它是從這個五戒開始的。那什麼叫「五戒」?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和不飲酒。他們說,怎麼呢?你再說一遍。我說: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和不飲酒。他摸摸頭說,唉!如果我們當警察,每一天所遇到的人都這樣做,那我們根本就沒有工作了。主持人:就失業了,是嘛!恆實法師:然後呢,他很有意思。他說,你們做的恐怕太理想了,不實在,我們不會叫所有的人都守五戒的。另外的那位法師說,不是、不是,我們是做同一個工作,可是我們是在下種子,用功夫;而你們警察呢,所見到的是,那種子一開花,就是結果的時候,你們出來收拾、處理了。因為不守五戒,所以殺人呀,偷盜呀,樣樣無所不為。所以,同一個工作,一個是種,一個是果;一個在本,一個在末。So, same job, two differences, one is the seed and one is the fruit.所以,剛剛寬運法師說,如果人人能這樣做,這個社會一下子就變成極樂世界,那是沒有錯的。
主持人:恆實法師,您剛告訴我們的這個洛杉磯的故事是您的親身故事嗎?是不是您親身的故事?Is it a real story?恆實法師:That』s my own experience.是我自己的經驗,對。主持人:我們給恆實法師鼓掌。我們常常在美國片里看到警察都是雄壯威武的,如果按照恆實法師的說法,如果人人都持五戒的話,其實他們都可以不需要存在了;如果對那些作惡或犯罪的人,他們從下種子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給他們灌注所謂的「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和不飲酒,那麼社會就會更加地美好。恆實法師以及我們台上的諸位法師,其實所做的,正就是從種子的培育開始。非常感謝以上的解說!接下來,我們要再探討的就是,在佛教當中因果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份,而因果觀對於我們的佛教信徒來講,或者對於我們華人社會來說,也就是讓我們明白人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這是很重要的一部份。不管你是否了解佛教的法義,但這個「因果觀」在現在的社會當中,應如何去理解?可能有人說,我做了那麼多的好事情,那個人做了這麼多的壞事情,怎麼沒有看到我日子過得比他好呢,而他還在那裡逍遙?別人會告訴你說,這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可是我會問佛陀,我會問法師,什麼是時候呀?到底什麼時候這個果報才會到?我們接下來就要請各位法師們為我們講解一下所謂的佛教因果觀。繼續請恆實法師為我們講解一下。恆實法師:其實我們說佛教的「因果觀」,這不是佛所創的道理。佛己經開悟,他是一個覺悟的人,一個有大智慧的人,他開悟了並證得真實的智慧,看見因果本來如此,這就是宇宙間的定律。他很慈悲地把自己的體悟,拿出來和我們分享,告訴我們原來有這個關係,就是「如是因,如是果」。他說,你用身、口、意三業,所做的一切,怎麼樣呢?等一等,那個果報就要來了。就像種菜一樣,你種豆,就一定會得豆;你種蘋果,就一定會有蘋果。不能說,你種豆就得蘋果,沒有這個道理的。所以說,我們每一個人從自性上說,本來有這種的心地,種殺生種子,就有殺生的果報,所以有智慧的人為什麼要學佛呢?就是依據這個「因果」的定律,用智慧來勤修戒、定、慧,以熄滅貪、瞋、痴。我們要很小心小心地在種種子。有一句話說,一般的凡夫在種下種子的時候,是不管的、是隨意的,可是果報來了,就覺得糟糕了;而有智慧的人,像菩薩,他們在種下種子的時候,就非常小心;然後果報來了,那個果實呀,他們所收穫的果實,就非常的甜美、好吃;所以有智慧的人,在種種子的時候,就特別小心,那就對了。那麼用這個因果觀來看的話,如果一個人,像知識分子或有思想、有頭腦的人,他自然會問,我這個人生為什麼會落到這樣子?為什麼像剛剛所講,惡人做了惡事,但生活還過得很舒服;可是一個善人,做了很多好事,卻處處碰釘呢?為什麼這樣子呢?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到底我的人生是怎麼來的?由誰安排的呢?有的人說是上帝的意願,上帝安排的一切;上帝的眼光看到小麻雀也不會落空,這個答覆很普遍。亦有的人說,等上帝給我們知識,我們才知道,這是一個方法。第是個方法,就完全是僥倖,就是看因緣、條如何組合,就是純僥倖的心理;就好像無形中有一種機器,讓一切自動被安排了。所以,我們有的時候好運,有的時候倒霉。另外一個方法,就說是命運的安排,既然是命運,就沒有辦法了;所以只得怨:哎喲,苦命啊!就是這樣子。那麼這三種方法都是很普遍的。佛教不是這樣的,佛教所說的,是「如是因,如是果」的因果觀,這樣子用智慧來一步一步講話,我們必須注意自己身體的所有動作,連動一個念頭,也要很小心。所以我們要緊記,務必要做到「不害」;像剛才濟群法師講的,就是一個「不害」,我們學佛,就是要有這種的慈悲,跟一切萬物和諧共處,合而為一,不要害人;那這樣子,我就可以安排我的未來。就是說,我可以變成我自己「未來」的一個建築師architect my future.,因為我所種下的都是善因,將來一定會得到善果。(未完待續)佛教道德四人談(四)--第三屆佛教論壇電視論壇(接6月5日文)
主持人:如是因如是果,我們在這個社會中,也許我們不理解過去做了些什麼事情,但我們現在可以說,如是因如是果,先種下好的種子,先種下好的因,將來一定會結出好的果。那麼在這方面,寬運法師您有什麼補充嗎?寬運法師:在佛教裡頭,非常重視因果。所以有句話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當然啦,我們是「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就如剛才所說的,是不種因的,但我們眾生,卻是在果報現前的時候,才知道害怕。因此,若以三世因果的觀念來看的話,就能把我們的生命意義無限延長了。因為我們來無始,去無終,到最終還是會成佛的。那既然會成佛,如果我們過去做得不好,那我們今天就要改善;改善了我們將來就會更好。如果我現在很好,是我過去種下了善因,那我將來還要更好,這樣的話,就給予我們生命一個終極追求和改善的機會,所以佛教的因果觀,對我們現實人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主持人:謝謝寬運法師。接下來我們請照初法師談一談他對佛教的因果觀的看法。照初法師:其實佛教談「緣起」的時候,就是談因果關係。問題就在於我們對因果的觀念有沒有正確的了解,許多時候在我們的心中或解釋有不少誤解的地方,所以當我們遇到不順利的時候,我們就會說,那是前世的因,就好像沒有辦法改變的,就好像還債一樣,這種看法是沒有什麼希望的。而佛教本來是要我們以緣起觀來看這個因果關係,這當然就是佛教的三世因果關係,也就是過去、現在、未來的關係。過去我們沒辦法去改變,但是我們的將來是可以改變的,正如剛才法師所說的一樣,我們修行就是為將來的作準備;就是為了將來作準備,我們就要從現在開始,所以,我們佛教常常強調以智慧來處理事情。主持人:謝謝照初法師!剛剛照初法師提到一個很重要的部份,就是:過去的事情,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未來,我們是可以改變的,改變自己,改變社會,使這個社會更加地和諧;但是要如何改變呢?我們知道在現在的社會當中,有人很有錢,有人很困苦;有人日子過得很幸福,有人糾結在自己的內心世界當中,無法敞開,這些都是需要幫助的。所以,我們看到近這幾年,慈善事業在華語社會當中非常迅速地發展,因為這些慈善事業有了在座各位的幫忙,因為義工們到處都投入他們的時間和工作,所以我們發現慈善事業幫助了越來越多的人。究竟這幾年華人社會當中,慈善事業在佛法的領導之下,究竟發展到什麼樣的地步呢?接下來我們先請濟群法師來為我們介紹一下,有請。濟群法師:現在人對這個慈善的理解,可能是不夠全面的,因為作為我們每一個生命的存在,其實上他是由物質和精神這兩個部份組成的。若是單純給予物質的慈善,其實,並不能讓人活得眞正的快樂。因此,我覺得事實上這個社會最大的問題,應該是人的心態問題,所以,我想當我們講到慈善的時候,事實上它應該包括「心靈的慈善」和「物質的慈善」,這兩個部份。可以說,佛教在兩千五百多年的延續過程當中,它始終在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心靈慈善。中國人在過去,沒有心理學,但在幾千年以來,民眾能夠保有一種健康的心理,事實上這和佛法的傳播是分不開的。而我們現在的弘法,長時間以來,廣泛地接觸信眾,在做的一直都是一種心理輔導。所以,我覺得在心靈慈善,其實是蠻重要的;傳播佛教事實上就是在做心靈慈善。那麼另外一方面呢,就是物質的慈善;物質的慈善其實上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從佛教的角度,它能夠給予慈善非常正確、合理的解釋。比如說,從一個普通因果的層面,佛教是種慈善的行為,它可以告訴我們通過慈善可以幫助我們,就是讓我們現在擁有的物質得到一種可持續發展;否則的話,現在我們擁有的金錢,它可能伴隨著你的死亡而消失;你即便再多的錢,這些錢也就結束了,跟你沒關係了。但如果你把它捐出去的話呢,事實上,你在培植福田,在你的生命中,因為你的善心和愛心,將會得到十倍或是更多的回報。所以,佛教裡面有句話叫做「布施如救火」,布施就像救火災一樣,你的房子要燒起來了,你明知裡面的東西不搬出來,這個火就沒辦法熄滅了;所以,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在未起火的時候,把房子里的東西搬出來。這是布施的一個普通層面的意義。那麼佛法還給布施賦予更高的內涵,就佛教的菩薩道,菩薩道的修行就是講求利他,就是每一個人,他發了菩提心走上菩薩道,那就是他確定要幫助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人,以幫助他們解決痛苦作為他自己的一種責任。那麼在這個布施的過程有一個很核心的內涵就是「慈悲心」,要始終貫穿一種無我利他的精神──不是以自我為中心,而是以社會大眾的利益為中心,然後根據眾生的需要,而給予布施或幫助,當然這個過程還需要有智慧,如果沒有智慧,你的布施會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在做慈善的過程中,智慧很重要。然後,還要不要有功利心,要有無所得的心;你所做的一切只為了對方的好處著想,不要帶著有回報的心。那麼,如果你能以這樣的心去修布施的話,你不僅會讓對方得到利益,同時,你在這個修布施的過程中,你也是在開展智慧和成就慈悲的這樣一個非常好的修行。
主持人:謝謝濟群法師!很重要的是,現在我們對慈善事業的理解不夠,我們看到很多慈善活動最多的一個展現就是捐錢、募款,但這個層次還是太低了。慈善的內容應包括心靈的慈善,物質的慈善。當我們擁有豐富的物質的時候,如果我們能夠以布施的心情去把我們已經足夠物質分享給其他的人,其實這部份只是很少的一部份。剛剛特別提到的是智慧,除了有慈悲心,還要有智慧,對於現在社會行善來說,實在是尤其特別重要的一個層次。所以,慈善事業不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情。寬運法師,您的看法?寬運法師:這個佛教的菩薩道精神,它就是慈悲喜舍,利他利己;利他的同時就是利己,而在利他的過程中,我們說了,我們有有相的布施和無相的布施。無相的布施,我們要做到三輪體空;沒有布施的自己,沒有布施的中間物,亦沒有布施的對象,這個就是功德,功德是可以累積下去的。當然啦,有相的布施,它就是福德。一般來說,我們都是有相的,比如說,捐建一所學校,我們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但雖然是有相,還是很好的。為什麼?因為在布施的時候,資源得以再分配,從中也能體現人生的價值,因為布施之心,都是對弱勢社群的一種關心和關懷。因為整個佛教的慈善事業,都是以大悲心來展開的,菩薩道的實踐是艱辛的,他的目的為求成佛;成佛了,他就是福圓滿,慧圓滿,覺圓滿,他是絕對利他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所以我們從幾千年的佛教傳統來說,也是這樣的,以「慈善」作為手段,它只是一個「表法」。然而,怎麼樣來體現我們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呢?就是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讓我們自己通過慈善來表法,來顯示菩薩道更靠近人群;像我們的九一一地震、汶川地震、日本地震,還有各種的大災難,我們佛教都發起捐錢、捐物、捐資,目的就是為了體現菩薩道的精神,讓我們對弱勢社群,對有需要的人,給予關心、關懷,這也是中國儒家仁、義、禮、智、信的情懷。因為我們都知道「人生無常,國土危脆」;旣然是人生無常,國土危脆,我們就要用我們的智慧,用我們的善意,去幫助別人,去利益別人,做到「身業行慈,語業行慈,意業行慈」,這樣的慈善才是完美的慈善。我們都應該向這方面去發展。主持人:謝謝寬運法師。不知道恆實法師在這方面有沒有補充?在慈善方面有沒有補充?請簡單說一說。
恆實法師:《華嚴經》說,所有的功德當中「法供養為最」;佛法中有三施:有財施、法施和無畏施。所有的供養當中,以佛法的布施為最高的布施。當然,遇到地震、遇到災難時,需要一些質物以維持生命是最重要的。不過,當一切生活都過得可以的話,那麼心靈也有所需要。如果那時候,我們能夠布施佛法,這種慈善才是最重要的。因為話說回來,我們娑婆世界這個地方不是很安全的,就像一個火宅一樣,裡面有生、老、病、死,這些都是苦。所以,佛就告訴我們有一條出路,可以讓我們了生脫死,可以出離這個世間。所以,若能夠布施這個佛法,令眾生可得解脫,送這樣的一種禮物,那是最寶貴的。那麼,話說回來,美國的情形,或西方國家的情形,我們接受佛法是以最基本的道理、原則來接受。我們師父宣化上人,在美國,他白天都會把《孝經》、《四書》、《五經》等儒家的思想,先介紹給我們西方人,晚上才講佛經。所以,學佛做人實在是這樣的。那麼我有一個親自的經驗,在柏克萊那邊有個道場,每天有不同的團體來借用我們的佛堂,因為那是個很好的地方;我們是佛教團體,讓不同的宗教團體來借用我們的地方,他們看到佛像呀,菩薩像呀,就會比較習慣。比如說,星期四,是給一些喜歡打坐的人來打坐的;有一天輪到我來教他們,我說:好呀!你們都想把自己參禪打坐的功夫加深,而且要有更好的定力。好了,現在我有個方法,就是你們回去,在這個禮拜內,要找到一個你們認識的老年人,你們要多多接近他。你的祖父、祖母也好,是個孤獨的鄰居也好,你去跟他問候,你就這樣子跟他們說:我現在學打坐,我知道生命無常,生命很有限,到時候我就會死。你的經驗比我豐富,你可不可以告訴我你做人的經驗?因為我快老了,再不努力就沒有機會了。你問老年人這些問題,他們肯定會說:好!好!然後,你們下個星期回來,我再問你們的經驗。他們都說:好呀!第二個禮拜呢,他們回來了。我說:誰有和老年人談話的經驗要跟我們分享?結果沒有人講話。我說:沒有一個人嗎?他們回答說:法師!根本沒有老年人在我們生命裡頭,我們不認識老年人呀。我說,哦,我猜是這樣子的。難道一個都沒有嗎?其中有一個人舉手。他說:是呀,我跟母親很小的時候就分開了,我母親常常都會騙我,我怎麼樣她都不清楚,然則莫名其妙的她會唱起歌來,然後,突然間,就會對我說,這個不對,那個不對;我受不了,我就搬走了。可是,現在我已經打坐了五、六年的時間,所以我知道不是自己來的,我一定要依靠父母才能來這個人世。所以,法師你剛好給我們這個功課,所以我就想到去找一找我母親的電話號碼,可是卻找不著了,於是我就走路去找她;其實,我母親就住在離我相距十分鐘路程的地方,我就走去敲門。我說:媽媽,你好嗎?她比我記憶中的矮多了。我們說了一會了,然後,她又說:你啦,怎麼好久沒有來看我?我說:媽媽你怎麼這麼可愛,你沒有改變。已經五年了,我們談了一個晚上。他說,你們知道嗎?我已經決定跟我的母親回去一起住了。然後,我那些同事就說,哦!眞的嗎?怎麼會這樣子呢?他說:不過,我跟你們講,我已經和我母親住了一個星期了。我現在打坐,我的胸部,一打坐就會暖和了。真的想不到,我跟我母親分開之後,就變成了一塊冰呀!就冷冷的!和母親住在一起,我的精神都很舒服,每次打坐就很暖和。所以我們就用這個基本的道德觀,從孝順父母中,來領悟佛法,來認識佛法的重要性。佛教提倡戒、定、慧,你如果已經學好了打坐,就是從「定」開始,這是第一步,所以我們應該從最基本的地方開始弘揚佛法。(未完待續)佛教道德四人談(五)--第三屆佛教論壇電視論壇(接6月7日文)
主持人:恆實法師的分享,也許會讓我們想到一件事情,當我們心中有很多疑惑的時候,其實不是去找法師們,是要去找我們的父母,去孝順我們的父母,去想想我們到底在家庭當中的角色所扮演的是不是足夠。法師們可以找到很多他們在佛法上的理論、智慧和經驗以及教導。接下來,我們要開放給現場所有的朋友,我知道很多人是帶著疑問來的,又或者你們沒有疑問,也許只是想提供一些觀點跟法師們交流、探討,這都沒有關係。所以請台下的朋友們,待一會兒想提問的時候,可以到我們現場準備的兩枝麥克風這個地方去提問。請各位提問的時候,把問題盡量簡短,一分鐘之內能夠完成你們的問題是最好的。在各位準備的同時,我現在先提問我自己的問題;如果想提問的朋友,請到那邊去。我想,先從佛法在西方社會的弘揚問起,也就是,佛法在西方社會推行的情形或信眾們學佛的情況。恆實法師和照初法師,從他們剛才的言論當中,彷佛可以看見佛法在西方社會有很大的效果;所以,首先想問一下,我們來評估佛法在西方社會存在的時候,我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方法?需要很多人來進入你們的佛堂嗎?所以西方有很多的佛教徒,作為一個華人常常會說:哎呀,我是西方的佛教徒。這是一種優越感,這是一種成效嗎?照初法師:我們每天都有人來問,有關家庭的,夫妻之間的,父母之間的,以及生活上的種種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就以日常生活的事物來分析,再拿佛教的觀點來解釋。有時候不是叫他去做功德,我們是用方法來讓他自己了解這問題出在哪裡,那麼這時候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我們在學校介紹佛教的時候,我們不談這是佛說,那是佛說,我們只談在日常生活中這個方法有沒有用,叫他自己去實踐,叫他自己去試試看。如果有用,反正不管他是不是佛弟子,也可以幫忙他來多學習佛法。所以,這是弘揚的方式不一樣。恆實法師:我可以來補充一句嗎?主持人:我們請恆實法師來補充孝順父母非常實用的方法,我們有請恆實法師。恆實法師:這是經驗之談,我眞的有這個經驗。其實很多人,在西方我們先教打坐為主,如果你向他們說「道德」,他們會認為,這有什麼關係呢?我就只是喜歡打坐而已。如果我問他們說:你們打坐時有沒有什麼境界呢?他們會說,打坐時妄想紛飛呀。於是我就向他們解釋道德和戒律的重要性:你如果打坐的境界非常的深入、安靜,那你的心靈就是持戒了;如果你殺人,你的頭腦就會混亂;要是偷東西,你的心靈總是不安,你的心就會像大海的波浪一樣,那怎麼可能會定呢?他們說:哦!如果我打坐可以很安靜的話,那麼我就可以持戒了。我就是用這個方法。其實在物質文明的社會,你什麼時候慾念強,你的煩惱也會很強,也會很重。所以我們說:哦!原來佛陀他是沒有煩惱定的!把煩惱化為菩提的一個大抉擇就是智慧。他們說:哦!那我怎麼樣才能減去那些煩惱呢?我說:好,你們要研究道德觀念。
主持人:在我的左手邊是澳大利亞的朋友,有請。問:請問恆實法師在澳洲的大學任教學時,有什麼好的方法把佛教的道德觀融入到大學課程的教授里?謝謝!恆實法師:就像剛才三位所分享的,是沒有兩樣的。道德教育就是從小孩子開始,最重要的是你不能單單拿根指頭,要他們孝順父母,你必須要以身作則。如果你的課程是道德課,你必須要以身作則;出家人最好是持戒。我剛在澳洲的大學教一個學期的佛教哲學;其實哲學就是跟澳大利亞的西方人一樣,就是教他們,佛教本來是「人道盡,佛道成」。主持人:好的,謝謝恆實法師!我想從小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機會難得,我想幾年一次的世界佛教論壇,能夠讓大家聚在這兒也是非常難得的。我們有這一位佛教界的朋友,有請。問:阿彌陀佛。我想請教濟群法師,我們今天的主題是善、行,在「善」裡面,佛法講「世間善」和「出世間善」,那麼旣然是世間善和出世間善,我們佛弟子就應該遵循著「眾善奉行,踐行佛法」,旣然如此,那我想請教濟群法師,如何看待中國現在所面臨的「慈善的冬天」?謝謝!主持人:慈善的冬天,中國現在是「慈善的冬天」?濟群法師:我覺得,現在整個佛教界還是有很多人在積極地做慈善事業,每年不同的地方有著各種的災難,從佛教界來說,我們還是非常積極的參與。當然我們講到「慈善」的時間,事實上它不只是一個慈善的行為,我想它應該包括整個社會的道德建設,當然作為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它一直都承擔著社會的道德建設以及心靈凈化的責任。當然,我想現在政府也意識到國學文化的大發展,發展國學對道德的重視。那作為佛教界來說,這個在過去的年代,在弘法上也顯然還是有些不足的,但是現在有些寺廟也開始逐步意識到這個傳播佛法的重要性,事實上,傳播佛法它就是對這個社會的道德建設,它是一個最好的、最有效的方式。因為道德的建設,它離不開這樣的一種教育,離不開佛教的這樣一種宗教教育,宗教事實上是道德建立的基礎;離開這樣的基礎,這個道德的建立將會成為一個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主持人:謝謝濟群法師,是不是「慈善的冬天」,我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們至少知道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知道做慈善的重要性,不管它的地理、時間是什麼,只要有這個心,只要社會關注這個事情,慈善事業一定慢慢會有更好的發展。那麼在論壇的最後,我們請四位法師為我們簡單用一句話來總結「眾善奉行,踐行佛教」的理念,請恆實法師請說,一句話。恆實法師:一句話?就是說,我們問自己到底我最高的潛能是什麼呢?每一個人問問自己,佛教偉大的地方,也就是它跟其他的宗教不同的地方,就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成佛,每一個人都跟佛一樣有大智慧。其它的宗教,修行人永遠都不能成為上帝;上帝和人的距離,永遠是存在的,所以,這個「眾善奉行」,就是把自己的萬德完全開放,那是佛教最偉大的地方,而「眾善奉行」是第一步。主持人:謝謝。請寬運法師。
寬運法師:以大乘的慈悲喜舍,建立正確的佛教慈善觀。主持人:濟群法師。濟群法師:利人就是利己,害人就是害己。主持人:照初法師。照初法師:佛教的慈善也是要跟著這個時代的做法。多講一句話,做慈善的時候要非常地注意出發點,以及它最後的利益在哪裡。像在幾年前,亞洲海嘯的時候,很多國家拚命地送很多東西和衣服,他們的心很好,但送去的很多東西都沒有用,為什麼?你送個罐頭給人家,人家沒有辦法開這個罐頭,送去的東西是你們自己喜歡吃,但是在那個國家的人不一定喜歡吃那些東西,再送很多的高跟鞋,有什麼用呢?還有把冬天穿的衣服送去斯里蘭卡,可是那裡天天都是很熱的,不能穿,所以變成了廢物。所以,就是拿這個例子來說明,我們要非常注意他所捐的錢或東西適不適合在那個地方使用。所以,以佛教的精神來做慈善事業或護法事業,我們將來才會有一個更好的明天。主持人:謝謝,照初法師!我們談到佛教的「善」對於這個社會起到什麼樣的教化,對我們有什麼樣的教導。我就拿這盤花來作一個比喻,我們每個人都習慣在市場上,在座的都已經看到這是已經開了的花,我們習慣做看花或者是摘花的人,我們很少去思考這棵花在長成之初的那顆種子帶著什麼樣的因緣過來,就像剛才有人提到的關注中國慈善事業,關注到中國在現今的變化當中,在越來越發逹的經濟社會當中,我們怎麼樣可以讓身邊的每個人,都過得越來越好。我們知道這個社會有些不足的地方,我們在批評的同時,就像看到這棵花長出來的結果,因為它是過去的一個因所導致的一個果。我們現在開始為我們中國社會種下一個美好的種子,讓我們一齊來關注這個種子的成長,接下來我們就會看到美好的花朵、美好的果實,出現在我們社會、在我們身邊、在我們周遭。好吧!感謝各位!(全文完)
佛教道德四人談—眾善奉行·踐行佛教理念_菩提書院漳州修學處_新浪播客2 分鐘 - 2012年5月20日佛教道德四人談—眾善奉行·踐行佛教理念. 上傳時間:2012-05-17 18:03:55. 頂. 添加到專 ...TE>video.sina.com.cnTE>
2012-05-06佛教道德四人談眾善奉行 - 鳳凰視頻- 鳳凰網48 分鐘 - 2012年5月6日用戶名; 密 碼. 下次自動登錄找回密碼; 登錄免費註冊. 2012-05-06佛教道德四人談眾 善 ...TE>v.ifeng.comTE>
2012-05-06佛教道德四人談眾善奉行-20120506佛教道德四人談 ...2012年5月11日視頻2012-05-06佛教道德四人談眾善奉行-20120506佛教道德四人談-鳳凰視 ...TE>v.26vv.cnTE>
佛教道德四人談眾善奉行踐行佛教理念_菩提書院漳州修學處_新浪播客- 26視頻2012年5月28日視頻佛教道德四人談眾善奉行踐行佛教理念_菩提書院漳州修學處_ ...TE>v.26vv.cnTE>
佛教道德四人談眾善奉行 - 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30 分鐘 - 2012年5月7日您現在的位置: 首 頁 > 佛教道德四人談電視論壇. 鳳凰衛視:佛教道德四人談眾善 奉行. 發布 ...TE>sara.gov.cnTE>
佛教道德四人談-眾善奉行_在線視頻觀看_土豆網視頻佛教道德48 分鐘 - 2012年5月7日佛教道德四人談-眾善奉行佛教道德教育頻道. ... 永久保存觀看記錄 · 我的點播單(0 ...TE>tudou.comTE>
恆實法師:佛教道德觀教育必須以身作則-20120506佛教道德四人談-鳳凰視 ...1 分鐘 - 2012年5月6日恆實法師:佛教道德觀教育必須以身作則. ... 下一頁. 寬運法師:佛教以慈善為表法 靠近人群 精 ...TE>v.ifeng.comTE>
濟群法師:佛教道德觀從分辨善惡開始-20120506佛教道德四人談-鳳凰視頻 ...4 分鐘 - 2012年5月6日濟群法師:佛教道德觀從分辨善惡開始. ... 下一頁. 照初法師:南傳佛教經典教化信眾 與人為善 ...TE>v.ifeng.comTE>
濟群法師:佛教道德建立在因果觀上-20120506佛教道德四人談-鳳凰視頻 ...4 分鐘 - 2012年5月6日濟群法師:佛教道德建立在因果觀上. ... 鳳凰快博; 騰訊空間;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人 人網 ...TE>v.ifeng.comTE>
照初法師:佛教善惡定義與世俗不盡相同-20120506佛教道德四人談-鳳凰視 ...2 分鐘 - 2012年5月6日照初法師:佛教善惡定義與世俗不盡相同. ... 下一頁. 濟群法師:佛教道德觀從分辨善 惡開始 精 ...TE>v.ifeng.comTE>視頻引用百度視頻隨喜恭請本文轉載新浪寬運法師博客·百度視頻音圖框引用網路古典竹簡日誌邊框Good fun編輯
推薦閱讀:
※2002年宗教禁忌電影《色戒》全解讀(上)
※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國篇中說佛教鄙視個性,棄絕人生,是這樣嗎?
※對「無我」的一些認識,請善知識指點?
※佛教徒如何看待吃雞里的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