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抗戰簡史(一)
07-16
回憶——抗戰簡史(一) 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 ———— 中國國民黨總裁 蔣中正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 ———— 中國共產黨主席 毛澤東⑴ 危亡之秋 中華民族的全面抗日戰爭始於一九三七年的蘆溝橋事變。但日寇企圖亡我中華的侵略戰爭早在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變就已開始,如今整整六十五年了。現在以釣魚台爭端為標誌,日本又重新走上當年的老路。回頭重溫當年的歷史,吸取教訓,防患未然,正是我輩之責任。從本周起,筆者將全面回顧本世紀中國人民經歷的這場最慘烈的戰爭。 日人慾亡我中華久矣!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道出日本帝國稱霸世界的戰略籌劃:「今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如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九一八事變邁出了這一野心勃勃的狂妄計劃的第一步。 日本軍部早在二十年代就加緊了霸佔中國東北的部署。其中最著名的是謀殺張作霖事件。但由於奉天〔今遼寧〕方面秘不發喪,張學良便裝簡從,由灤州前線秘密返沈,主持大局。而後又平息楊常之亂,宣布東北易幟。使日寇乘機占我東北的企圖失敗。張少帥以國家民族為重,不肯依附於日本羽翼之下搞「五色旗在東北」,毅然宣布易幟,使國家統一大業得以完成。功不可沒,青史流芳。 自民二革命以來,南北分裂,軍閥混戰,兵禍連綿,凡十六載,至此方得海內混一。若軍政要人皆如張學良將軍,協力建設國家,則富國強兵,指日可待,何懼日寇武力?!可惜黨國元勛們或爭權奪利,或擁兵自重,致使內戰再起,給日人以可乘之機。 當時在東北的日本關東軍僅兩萬餘人,可以就近增援的朝鮮軍也不過萬人。而東北軍則有三十萬眾,且裝備精良,身經百戰。所以日軍不敢妄動。但關內蔣馮閻大戰,老蔣頂不住馮閻聯軍,急請張學良入關「勤王」。張率東北軍主力進駐平津,威脅馮閻後路。聯軍土崩瓦解,老蔣坐穩天下。但日軍乘張學良大軍入關,後方空虛之際,炮轟北大營。守軍寡不敵眾,傷亡慘重,瀋陽淪陷。是為九一八事變。 一月之內,東三省盡入敵手。幾千萬東北同胞從此陷入日寇鐵蹄之下十四年之久。 內戰不止,外患必至!教訓慘痛,務須銘記。今釣島爭起,兩岸政府唯有攜手抗敵。 過去兩岸敵對尤勝今日,但關係保衛國家主權,仍能配合默契。如國軍駐兵南沙太平島,聯絡補給均須經過共軍控制的東沙、西沙海域,共軍從不中途攔截。而西沙之戰,共軍東海艦隊導彈驅逐艦編隊南下增援,國軍也放行台灣海峽。而今保釣,傳共軍艦隊正駛向釣魚台海域。但台灣介於大陸與釣島之間,共軍飛機艦隊必須經過台灣空域水域。若國軍不僅不予配合,反而如外界所傳,與日軍交換情報,使共軍陷入腹背受敵之局面,豈不是令九一八重演於今日?!但願所傳非實,亦願兩岸聯手,堵住日本南下之路。否則,釣魚台一失,台灣便是下一塊多米諾骨牌。〔附〕九一八事變 關於九一八事變,蒙京人、鬼兄補充不少史實,特此致謝。 「北大營守軍大部戰死」一說可能有誤,現改為「北大營守軍傷亡慘重」。 北大營守軍當時確曾頑強抵抗。 凇滬激戰,雙方投入百萬大軍。戰鬥最殘酷時,我軍傷亡每小時輒以千計,以致令雙方軍政長官慨嘆不已。北大營之戰,我軍僅數千官兵,一小時內傷亡便以數百計〔見鬼兄帖〕,可見戰鬥之激烈殘酷,遠過滬戰。日軍入營後但見屍體層迭,道路阻絕。我東北軍人奮勇殺敵,為國捐軀,實乃可歌可泣也。 另外,張學良入關,東北軍精銳盡去。雖有十餘萬人留守,但多為地方團隊,少有善戰之師。且分守三省各地,瀋陽駐軍,兵不滿萬。使日軍得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京人、鬼兄原帖: ⒈ 九一八之前的東北軍是中國最精良的部隊,即使十幾萬開到關內,關外的軍隊對付關東軍仍然綽綽有餘。關東軍不僅在人數上遠不及東北軍,而且在機械化上也遠不如。東北軍當時在關外東北軍在關外尚有十七萬九千人,關東軍僅兩萬餘人。還有二百多架飛機,包括剛從德國購買的一百餘架先進的容克式飛機。而關東軍根本沒有空軍,在九一八事變時佔領機場後從朝鮮來了一個飛行中隊。 ⒉ 在九一八事變之前,東北局勢已有山雨欲來之勢,日軍頻頻演習,中國政府也從英美得到過警告。但蔣介石當時抱定中國還沒有準備好,如與日本全面開戰則必敗的觀點,並對國聯調解抱有幻想,事先說服張學良不抵抗。日軍在事變前已有數次挑釁行動,蔣數次電張,勸其勿抵抗。七月二十七日則通電全國:「攘外應先安內。」八月十六再電令張學良:「無論日本軍隊如何在東北尋釁,萬勿抵抗,力避衝突。」張按照蔣的訓令轉示東北軍各部嚴格遵守。 ⒊ 九一八事變時,留守關外坐鎮的容珍和張作相嚴令軍隊不抵,駐守北大營的王以哲驚慌失措,也沒有組織抵抗。僅有的抵抗都是自發的,致使瀋陽淪陷。 ⒋ 北大營的守軍不是「大部戰死」,而是大部跑掉。機場上的飛機、東北軍的機械廠、被服廠和兵工廠也盡入敵手。北大營曾抵抗約一小時。日軍十一點半開始進攻北大營,凌晨二時許,參謀長趙鎮藩下令出擊。至三時許傷亡二百九十餘人而撤出。北大營共三個團,二百九十人顯然不是大部。⑵ 不輕言戰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日軍進攻上海之國軍陣地。次日,中國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下令反擊,並頒發全國總動員令,將全國劃為六個戰區。至此,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全面展開。 從九一八事變至八一三抗戰,中間經過一二八凇滬抗戰、長城抗戰、七七事變及華北抗戰,共六個年頭。中央政府的策略基本上是不抵抗〔東北〕或局部抵抗〔長城、上海、華北〕,尋求外交解決。一再地妥協退讓的結果,一方面是日寇之得寸進尺,但另一方面也激起全國人民之同仇敵愾及得到世界各國之同情支持。 兩國交兵,關係社稷安危,民族興衰,國家存亡。非萬不得已,不可輕言戰。此正所謂「兵凶戰危,聖人不得已而用之」也。故兵法有云:上兵伐謀伐交,伐兵攻城為下。是以老蔣致力尋求外交解決,而以武裝抵抗為萬不得已之最後手段。此乃效兵法之常。可惜一來當時中國實力不行,正所謂「弱國無外交」;二來外交策略運用不當。利用「中東路事件」將蘇俄利益擠出東北,失去了制衡日本的力量。親德的外交取向疏遠了英美。而德國在遠東沒有任何直接利益,且與日本結成盟國。所以當時中國外交上幾乎處於孤立無援之境地。老蔣後來回憶說,原計劃以妥協退讓爭取時間,裝備訓練四十個德械師。成軍之後,一舉反攻。但為美國得知後從中阻攔,終未如願。可以說,戰爭的爆發,是由於外交的失敗。但另一方面,戰爭的爆發,也導致外交的轉機。 進入本世紀來,英美的遠東政策是保持中國之「門戶開放」。英美地理上遠離中國,鞭長莫及,所以最擔心與中國接壤萬里的俄國獨霸遠東。又不願看到中國強大。便扶植日本做「亞洲憲兵」。於是從甲午戰爭中暗助日本,到日俄戰爭中公開支持,乃至一次大戰中與日軍聯合作戰,攻取青島。 日軍占我東北,扶植偽「滿洲國」,英美袖手旁觀,也是為了讓日本牽制蘇聯在遠東的力量。但八一三戰起,日寇向中國腹地大舉進攻,其滅亡中國,獨霸遠東的狼子野心暴露無遺。英美的切身利益受到損害,才開始改弦更張,支持中國抗日。這一外交上的轉折,奠定了日後贏得戰爭勝利的基礎。 今釣島爭起,兩岸政府不輕言戰,聲明尋求外交解決。以在下一孔之見,並無不妥。關鍵是採取何種外交手段。愚意以為,首先要兩岸團結,愛國不分黨派,保釣不分統獨。此兵法所謂「上下同欲者勝」也。並有助於爭取美國中立。其次要警告東南亞各國:釣島一失,台灣危矣,日人必乘勢南進,南洋將唇亡齒寒。並提醒韓俄兩國:若容日本得逞,則今日東中國海之事將重演於北日本海。周邊外交成功,乃是使日本不敢妄動之關鍵。另一方面,是加強自身力量。成功的外交必須有強大的實力為後盾。今日本「海上保安廳」雖驅趕進入釣島水域之台灣漁船,但至今不敢動前去勘測的大陸船隻。可見其亦有所忌也。為挫敗日人造成佔有釣島的「既成事實」,大陸船隻應定期進入釣島水域宣示主權。但海軍艦隊現在不宜與日艦直接武裝對峙。在下拙作《海天攻防》中講過,由於中國海軍無航空母艦編隊,只能依靠岸基航空兵提供空中掩護,所以至今停留在「海岸警衛隊」的水平。大型艦隻出海,若駛出岸基航空兵的作戰半徑,將成為敵方轟炸機的靶子。釣魚台列島距大陸究竟太遠。但並不是說一旦不得已而用兵,我方將束手無策。一張可以不依靠航空母艦而遠洋作戰的王牌是核動力潛艇部隊。此牌不必真正打出去。必要時進行一次潛艇攻擊演習即可。但成功的關鍵,在於時機的把握。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也。⑶ 血戰凇滬 八一三凇滬之戰,雙方投入百萬大軍,激戰三月,實為中日戰爭史上最為慘烈的戰役。 蘆溝橋事變後,日本軍部為速戰速決,採取「中央突破」的戰略,以陸軍第十一、第三師團組成上海派遣軍,向我守軍大舉進攻。企圖迅速攻佔上海,威脅南京,逼我就範。 上海地處江海交匯、首都門戶,襟帶六省、總控長江,為遠東金融、中國經濟之中心。若將東南沿海比做一張蓄勢之弓,將萬里長江比做一支待發之箭,上海便是那弦上的箭頭。老蔣深知其戰略地位之重要,所以一二八凇滬抗戰後,就密令在上海外圍及京滬杭三角地帶修築國防工事。並委任一二八抗戰將領〔時任第五軍軍長〕張治中為京滬警備總司令,統一指揮上海、南京間防務。 張文白不負所托,積極備戰。蘆溝橋戰起,張治中即率五師精銳以包圍態勢進駐上海近郊。並於八月一日發表《告凇滬將士書》,曆數甲午以來日寇侵華罪行,號令三軍「誓雪國恥」「注一」。 十四日南京軍委會下達攻擊令後,張部之第九集團軍即向虹口、楊浦之日軍據點猛攻。 日軍大舉增兵。在海軍艦炮配合下,在吳凇、川沙一線登陸,直撲我嘉定、羅店之陣地。妄圖切斷我軍後路。羅店守軍為國軍之精銳十八軍,與日軍反覆爭奪,雙方傷亡慘重。以至日人稱羅店「血肉磨坊」。戰況之激烈,可見一斑。我軍之頑強抵抗,迫使日軍再次增兵三個師團〔第九、十三、及一零一師團,共十餘萬人〕。中國方面的援軍也不斷開到,最多時達五十餘師,包括大部中央軍精銳部隊。蔣介石並親自出任戰區司令長官。 雙方沿蘇州河及長江南岸相持近三月。寸土必爭,血流成河「注二」。日軍傷亡逾六萬人,損失飛機二百餘架、戰艦二十餘艘。其中第十一、第三師團最早登陸的兵員傷亡殆盡,全部換成從日本國內補充的新兵。日軍不得不第三次增兵。以第六、十八、一一四三個師團組成第十軍在杭州灣登陸,對凇滬前線我軍進行遠後方迂迴包圍。並從華北戰場抽調第十六師團加入上海派遣軍序列,增援正面戰場。至此敵軍投入華中方面兵力已達九個師團共三十餘萬大軍。而華北戰場敵軍則減少為八個師團。除其國內尚有近衛、第七兩個師團,敵方統帥部已無兵可調。可惜我軍已將防衛杭州灣北岸的張發奎部〔第八集團軍〕調往前線,致使日軍金山衛登陸成功。我統帥部只好下令全線總退卻。十一月十二日,上海陷落。 凇滬之戰乃我中華民族自一八四零年鴉片戰爭起,百年來英勇抗擊外敵侵略諸役中歷時最久、殺敵最多、影響最大的一次。雙方激戰三月。日軍三易主帥、折兵六萬。而我方陣地巋然不動。只是由於忽略了縱深防守,後路被抄,日軍才得以最後佔領上海。此戰雖說以我軍撤退結束,但沉重地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鼓舞了全民族抗戰的鬥志。最為重要的是,迫使敵方將戰略重心由華北轉到華中,進攻方向由沿平漢路南下轉到溯長江西上。我軍以武漢為中心,實行「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戰略,沿江設防,梯次抵抗。日軍溯江而上,再衰三竭。終於導致後來的戰略相持。「注一」: 文告稱: 「自甲午一役,失地喪師,我同胞忍辱負重,而徒抱復仇雪恥之願者,殆已四十餘年矣。乃敵自此更逞淫威,肆其凶焰,蹂躪我主權,佔領我土地,荼毒我人民。 「本其島國野心,妄標大陸政策,鯨吞蠶食,肆無忌憚。攻城略地,何日無之?因之九一八之血跡未乾,一二八之屠殺頓起,長城之役甫停,察綏之變旋作。忍垢含辱,今已六年;創巨痛深,幾難終日。茲復驅師啟釁,擾我平津,更且大舉動員,圖占冀察。然後揮師南下,侵我中原,躍馬而行,縱橫朔漠,以遂其逐步吞噬之迷夢。我最高統帥所以認為最後關頭,抗戰到底,以求最後之勝利;而舉國人士所以奔走呼號,誓死不能退讓,正在此耳!」「注二」: 是役我軍陣亡將士近十萬人,傷亡總數當在三十萬以上。當時一個步兵師大約五千至一萬人。全線撤退時大部只剩二千至四千人。可見戰況之激烈,傷亡之慘重。李宗仁將軍嘆曰:「凇滬之戰,我軍將士以血肉之軀來入敵人之火海,每小時死傷輒以千計。壯烈的犧牲,在中華民族抵禦外侮的歷史上,鮮有前例。」⑷ 晉北鏖兵 七七事變後,日軍增兵華北,連陷平津。旋以第二軍〔西尾壽造,轄第十、十六、一零九共三個師團〕由天津沿津浦線南下滄州、德州;第一軍〔香月清司,轄第二十、六、十四、一零八共四個師團〕由北平沿平漢線南下保定、石門;並以第五師團〔板垣征四郎〕及獨立第一、二、十五共三個混成旅團沿平綏線西進南口、張垣。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我華北軍民奮起抵抗,於南口、保定一線,擋住日軍的進攻勢頭。南口、居庸關守軍湯恩伯部之十三軍頑強抗擊號稱精銳之板垣師團達十日之久。後日本軍部只好調關東軍察哈爾兵團〔司令官東條英機,後編為第二十六師團〕馳援。東條師團由外長城線襲擊張家口,守軍劉汝明部不戰而退。湯恩伯後路被斷,只好撤退。東條、板垣兩師團夾平綏線向晉北攻擊前進。我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之第六〔楊愛源〕、第七〔傅作義〕、第十八〔朱德〕集團軍奮起迎擊。一場大戰就此展開。 時北路敵軍連陷天鎮、大同,向南威脅雁門關;南路敵軍經廣靈,向靈丘,進逼平型關。我第二戰區主力則沿內長城布防。第十八集團軍之一一五師〔師長林彪〕誓師三原,東渡黃河後,日夜兼程,及時到達前線。九月二十五日,我右翼之第六集團軍〔轄十五、十七、三十三軍〕並十八集團軍一一五師計劃分兵三路,向正面之敵二十一旅團全線出擊。是日,我一一五師主力設伏平型關前,一舉圍殲上千日軍,將敵軍攔腰斬為兩截。捷報傳出,全國振奮「注一」。可惜左中兩路及右路的另外兩個師沒有按原計划出擊,被一一五師截斷後路的那部分敵軍得以突圍。 十八集團軍首戰告捷,擋住了板垣師團的進攻勢頭。但東條師團之右翼部隊突破我內長城防線,迂迴雁門關、平型關一線我軍主力之側後「注二」。我被迫放棄內長城防線,退守忻口。忻口戰役歷時近一月。我二戰區部隊得到中央軍之第十四集團軍〔衛立煌,當時為忻口戰役前敵總指揮〕及由河北戰場退下來的十三軍的增援,與敵兩個精銳師團日夜苦戰。十八集團軍則采外線作戰,深入敵後,襲擊機場、兵站、及交通線。 其一二零師攻克雁門關,伏擊日軍車隊,殲敵逾千,將大同、張家口至忻口前線的日軍運輸線全部切斷。一二九師先頭部隊陳錫聯團奇襲陽明堡機場,將敵前線空軍悉數殲滅。 是役中央軍、晉綏軍、八路軍精誠團結,協同作戰。使得日軍損兵折將,不能越雷池一步,只好從平漢線正面抽調二十、一零九兩師團側擊娘子關。至此華北敵軍已將其主力之半數投入山西前線。由於守軍疏於接合部之防範,敵軍偷襲娘子關成功。忻口前線我軍腹背受敵,只有撤退。太原遂於上海陷落之前一天失守。 太原易手標誌著華北抗戰之正規作戰階段結束。平漢線我軍第一戰區主力退入河南。同浦線我軍第二戰區主力退入晉南中條山區。而八路軍五萬健兒則挺進敵後,在晉察冀綏熱遼魯豫八省建立根據地。華北抗戰從此進入以八路軍為主力的敵後游擊戰爭階段。 上海、太原失陷,日軍取得戰役之勝利。但以此為轉折點,日軍的侵華戰略開始走向失敗。後人評史,多指責我方統帥部指揮不當,兩次都為敵軍抄了後路,致使防線不戰自潰。但少有人論及我軍之英勇抵抗迫使日軍改變主攻方向,以致深陷戰爭泥潭。事實上,如在下前文〔《血戰凇滬》〕所說,日軍將全國戰場的主攻方向轉到華中,沿長江逆流而上,終至再衰三竭。而在華北戰場,日軍不發揮機械化之優勢,橫掃黃淮平原,直下武漢三鎮;卻移兵山西,苦戰於崇山峻岭之間。最致命的錯誤是,日軍進攻山西的行動為八路軍駐馬太行,縱橫華北開闢了道路。 山西是閻錫山的「獨立王國」,自民國以來,任外面天翻地覆,山西卻穩如泰山。只要別人不打上門來,閻錫山閉關而守,不許任何人插足。若日軍不進山西,徑取兩河,閻錫山絕不會主動出擊,反而會拒絕八路軍假道山西進軍華北。八路軍唯有經關中、出河南。如此,一則其後路為胡宗南所控制;二則河南少山嶽之險,不易立足,且北有黃河,難以向華北發展。日軍可得以長驅南下而無後顧之憂。敵方統帥部不見及此,反妄開凇滬戰端而坐失良機於前,頓兵晉北山地而引虎出山於後。蹉跎時日,師老兵疲。終於在戰爭泥潭裡越陷越深。而八路軍得以渡黃河、出山西,依託太行山、背靠陝甘寧,游擊八省、馳騁黃淮,終於發展到百萬大軍,成為日軍心腹之患。「注一」平型關之戰網上曾有專文記述,故不多談。忻口戰役時八路軍尚有一二零師雁門關之戰、一一五師廣陽之戰,殲敵都在上千之數,與平型關之戰相若。所以唯有平型關之戰名揚全國,是因為此戰乃八路軍出兵華北之首戰;且是抗戰以來全國戰場上第一個殲滅戰。由此可見國共兩軍作戰風格之不同:共軍以運動戰、殲滅戰見長,國軍以陣地戰、消耗戰為主。「注二」板垣征四郎素稱名將,其所部亦號稱精銳。卻一挫於南口,再挫於平型關。兩次都靠東條英機援手,方避免了顏面丟盡。之所以東條後來出將入相,板垣始終不過一介武夫,蓋源於此。⑸ 南京屠城 凇滬戰後,日軍分路進犯,直取南京。我軍雖曾在京滬沿線築有國防工事,但倉皇退兵,多棄之不守。以致敵軍連破吳〔興〕福〔山〕、澄〔江陰〕錫〔無錫〕兩道防線。十一月十二日上海淪陷。十二月一日,江陰要塞失守。四日,日軍抵達南京外圍防線。八日,已兵臨南京城下。 當時軍事參議院院長唐生智請纓守城,臨危受命。被委任為南京衛戍司令長官,轄七十四、六十六、八十三軍、第二軍團〔各兩個師〕,七十一、七十二、七十八軍〔各一個師〕,及教導總隊,共十餘萬人。但其中七十四、六十六、八十三軍剛從凇滬前線退下來,損失慘重,不及修整補充。各軍兵力不過六七千人。七十一、七十二、七十八軍系由兩次凇滬抗戰之主力第五軍的三個師〔八十七、八十八、三十六師〕「升級」。滬戰三月,第五軍砥柱中流,傷亡過半。每師只剩兩三千人。老蔣論功行賞,將師長升了軍長,又補充了大批新兵,也不過剛剛湊足第五軍戰前的兵員。但戰力已大不如前。唯有教導總隊〔桂永清〕,雖僅一師編製,但下轄步兵三個旅九個團、特種兵六個團,四萬餘人。全部德國裝備。號稱王牌中的王牌。唐孟瀟依之為金陵長城,命守孝陵衛、紫金山。以七十二軍〔僅有八十八師,軍長兼師長孫元良〕守雨花台、中華門。 由布防兵力配備看,南京守軍以紫金山為核心陣地,雨花台為主支撐點,將主力擺在東、南線,是無可指責的。紫金山俯瞰全城,為南京城垣第一制高點。太平門依山而建,素稱金陵鎖鑰。所謂「鍾阜龍盤,石城虎踞」。從隋滅南陳以來,歷次城陷,都是此門先破。而雨花台隆起城南,屏障中華門,扼京〔寧〕杭國道之咽喉,亦為兵家必爭之地。敵三路圍攻,中、右路之主攻方向即為此兩點。 但我軍處處設防,將十萬軍隊沿長達百里的復廓防線擺開。無預備隊配置。八十八師以八千久疲之兵,當三萬虎狼之眾,浴血抗擊中路敵軍前鋒之第六師團〔谷壽夫〕。兩個旅長及雨花台全部守軍共六千官兵均戰死沙場,陣地於十二日上午易手。該師殘部約兩千餘人堅守中華門至下午二時,亦終為日軍突破。同時敵之十八師團〔牛島〕攻克蕪湖、當塗,截斷我軍陸上退路之後,渡過長江,沿北岸向浦口急進。而敵海軍艦隊已突破烏龍山要塞,溯江而上,將達下關江面。 面臨被四面包圍之險境,衛戍司令長官部被迫下令全軍分路突圍。但唐長官棄城先逃。致使軍心動搖,號令不行。除第二軍團早已在城外失去聯絡外,只有粵軍〔六十六、八十三軍〕服從命令,從正面敵軍間隙突圍成功。其餘中央嫡系部隊均擁擠在下關碼頭奪船逃命。甚至發生七十四軍與三十六師、八十八師火併。正當我軍半渡之際,敵海軍艦隊趕到,掃蕩江面。下關一帶頓成人間地獄。至天明日軍大舉入城之時,除部分官兵到達北岸,十萬守軍大部潰散江邊。 十三日,寇軍入城。敵酋松井石根下令「掃蕩俘虜」。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開始了。四十天內,日寇血腥屠殺我手無寸鐵之和平軍民三十餘萬。屍滿京城,血染大江。 血海深仇,已近六十載。當年之殺人魔王雖已伏法,但至今陰魂不散:祭祀參拜,大有人在;篡改歷史,時而為之;屠城血證,亦常否認。今釣島爭端又起,「帝國」幽靈再現。我華夏子孫,當銘記歷史,同仇敵愾。避免屠城之慘禍重演,不使日人之奸計得售。則民族幸甚,亞洲幸甚,世界幸甚。⑹ 魯南大捷 南京一戰,我軍背水結陣,置十萬大軍於「死地」。唯有血戰到底,擊破當面之敵,方可得「而後生」。可是為將者卻臨危失措,棄城先逃。致使數萬官兵,束手就戮。滿城百姓,慘遭屠殺。唐孟瀟實在是難辭其咎。 敵佔南京之後,即沿津浦鐵路南北對進,企圖攻佔徐、兗,控制華東。然後沿隴海線西進鄭州,取我中原。南線敵軍之十三師團〔荻洲〕渡江北上,連陷蚌埠、臨淮關,強渡淮河。北路敵軍之第五〔板垣〕、十〔磯谷〕兩師團南渡黃河,侵我山東。 我軍以李宗仁為司令長官,組成第五戰區,憑藉黃、淮天塹,與敵周旋。南線桂軍廖磊部奮勇抗擊日軍,終使荻洲師團無功而返。但北線韓復渠棄黃河不守,致使敵軍連克濟南、兗州,前鋒直抵魯南。敵兵分兩路:左路板垣師團取臨沂,右路磯谷師團經滕縣向徐州。我軍張自忠、龐炳勛部死守臨沂,殲敵半萬。日軍精銳板垣師團被「打殘」。而滕縣守軍王銘章師兩千官兵與日軍血戰。終因後援不續,全軍戰死。敵陷滕縣後,兵發台兒庄:直叩徐州大門,且威脅我臨沂守軍之後路。我軍孫連仲之第二集團軍死守台兒庄,與敵反覆爭奪陣地,血戰十一天。待我援軍第二十集團軍〔湯恩伯〕趕到,各軍發起總攻擊,將進犯之敵磯谷師團第三十三旅團萬餘敵軍大部殲滅。 魯南大捷前後殲敵兩萬餘,為我軍抗戰以來第一個大勝利。在京滬兩戰我軍失利之後,台兒庄之戰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鼓舞了我軍將士堅持抗戰的鬥志。 日軍大本營震驚之餘,決定傾全力圍攻我五戰區部隊。共調集華北方面軍之第二軍四個師團、並第一軍之第十四〔土肥原〕師團揮師南下,華中派遣軍之第九、十三、三、六、一零一共五個師團渡淮北上,夾擊我軍。當時我統帥部計劃與日軍決戰徐淮,連調數十萬精銳之師增援五戰區。一時間雙方調兵遣將,總兵力達八十萬眾。但我軍大軍雲集魯南,兩淮空虛。致使南線日軍長驅直入。加之北線敵之土肥原師團迂迴河南,突破黃河天險,截斷隴海鐵路。我數十萬大軍陷入包圍。五戰區長官部勢不得已,指揮各軍突圍。徐州會戰結束。 此役我軍以優勢兵力防守作戰,卻集五十萬大軍於一隅,不思出擊。失去戰役主動。而敵僅三十萬眾,卻取外線包圍之態勢,佔盡上風。但我軍在敵合圍之前及時「轉進」,使敵圍殲我野戰軍之企圖落空,保存了實力。 京滬戰後,敵華中派遣軍兵員、裝備損失極重,急須補充。只有敵十三師團孤軍北上。為鞏固佔領區,華北敵之第一軍及察哈爾派遣兵團全力圍剿深入敵後之八路軍,無暇南顧。只能投入第二軍之第五、十兩師團到魯南前線。說明日寇在占我晉冀、蘇南之後,戰線太長,已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我軍集中兵力,殲其一路。這是台庄大捷的主因。 魯南奏凱,迫使日軍增兵徐淮,重演滬戰故智。以我軍之兵力,當集中一、五兩戰區之精銳,夾擊圍殲中央突破的土肥原師團。則其六路圍攻,自當瓦解。但我軍卻采陣地戰、消耗戰。分兵禦敵,四處設防。終於使敵計得售。但我能從容撤退,實力不損。且得以為武漢會戰爭取了時間。以此次會戰為標誌,敵軍的弱點開始逐步暴露出來。⑺ 大江奔騰 徐州會戰前後歷時五月,是抗戰史上堅持時間最長的一次。為京滬前線撤退下來的我野戰軍主力修整補充贏得了時間。敵占徐淮之後,又集中十四個師團又三個旅團、一個機械化兵團共三十五萬大軍分兵兩路犯我武漢。 武漢三鎮匯長江、漢水,扼平漢、粵漢,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南接嶺表、北帶中原,有九省通衢之稱。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我方統帥部調動百萬大軍,劃分江北、江南為五、九兩大戰區,分路迎敵。江北五戰區〔李宗仁〕依託大別山節節抵抗。江南九戰區〔陳誠〕沿江設防,梯次抗擊。 江北戰場上,敵將華北方面軍之第二軍四個師團劃歸華中派遣軍建制,擔負北路包抄武漢的任務。我五戰區各軍英勇作戰。其中最著名的是富金山阻擊戰。京滬戰場上奮勇殺敵的三十六師再顯神威,血戰八晝夜。直到傷亡殆盡,僅餘數百殘兵,仍做最後之逆襲。後因豫南之第一軍胡宗南部未戰先逃,平漢路正面大門洞開,使日軍得以由我五戰區主力之側後長驅南下。 而南路敵第十一軍〔岡村寧次〕六個師團〔後增至十個師團〕夾江而上。其右翼兵團〔兩個師團〕連克潛山、太湖〔均在安徽省〕。沿江兵團在海軍支援下,連陷安慶、馬當,登陸湖口。其左翼一零一〔伊東〕、一零六〔松浦〕師團趨南〔南昌〕潯〔九江〕線做側翼掩護。我九戰區之第一兵團〔薛岳〕以兩個軍阻擊伊東師團於廬山東南之東、西孤嶺。全殲其精銳飯冢聯隊三千餘人。該兵團之另兩個軍又三個師則將敵松浦師團包圍於萬家嶺山區。我軍以號稱「鐵軍」的第四軍主攻。經晝夜血戰,將敵之一零六師團近兩萬人全部殲滅。是役為我軍八年抗戰中唯一的一次全殲日軍一個師團的戰鬥。 捷報傳出之後,全軍振奮。日軍被迫又增兵四個師團於華中前線。同時以第五、十八、一零四師團組成第二十一軍,登陸大亞灣,攻陷廣州。從南端切斷了粵漢路。當時駐守廣東的粵軍第十二集團軍〔余漢謀〕不戰而棄羊城。日軍入城後縱火焚燒,殺人搶劫。市街被毀四十餘條,大火三晝夜不熄。這是南京大屠殺之後日寇欠下的又一筆血債。 廣州棄守之後,我國海上對外聯繫通道被全部切斷。日軍在長江前線又攻陷我田家鎮要塞。武漢外圍已無險可守。一九三八年十月二十四日,軍委會正式宣布放棄武漢。當晚我軍政機關撤離已成空城的武漢三鎮。十六日敵陷武昌。歷時三月的武漢保衛戰結束。 武漢會戰,雙方在北連中原、南抵洞庭、東起安慶、西至武漢的長江中游五省廣大地區,集傾國之兵,展開了中日兩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會戰。日軍逆流而上,耗時三月,傷亡二十萬。雖最後佔領武漢,但已成強弩之末。無力再發動大規模攻勢。抗日戰爭從此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從抗戰第一年日軍之進攻作戰來看,其最致命的弱點是戰線太長,兵力不足。敵軍前後投入中國戰場〔除東北地區〕總兵力約六十餘萬。我軍約二百多萬。兵力對比約為一比三到一比四之間。而局部戰場上:凇滬會戰,一比二到一比三之間;忻口會戰,一比三;南京會戰,一比一;徐州會戰,一比二;武漢會戰,一比二到一比三之間。除南京會戰之外,基本上日軍兵力是處於劣勢。唯有以其海空、火力優勢,機動性強,及士兵英勇善戰來補足。由於無法擊破我軍正面優勢兵力,每次〔除南京會戰〕都是靠逐次增兵,進行遠後方包抄才達到戰役目的。而這樣戰線必然拉得更長。最後在武漢會戰時,由於陷入山地作戰,這種遠後方奔襲包抄的戰術也不靈了。所以武漢會戰後,日軍再也無力發動大規模攻勢作戰。我軍雖然戰役指揮時有失誤,在戰場上也是節節後退,但統帥部以空間換取時間的總的戰略方針卻終於得以實現。日軍進攻的潮頭衰竭下來。而我軍民之抗戰洪波,卻如大江東去,奔騰入海,任是什麼力量也阻擋不住。⑻ 桂南崑崙 武漢會戰之後,日軍已成強弩之末。又忙於鞏固佔領區,扶植偽政權。無力發動新的攻勢。三九年春夏之間,其機動兵力又用於對蘇蒙聯軍的諾門坎作戰。所以中國戰場上出現了近十個月的相對平靜「注一」。直到一九三九年九月希特勒德國入侵波蘭,歐戰爆發,亞洲戰場才突然又炮火連天。幾乎就在德軍粉碎波蘭軍隊抵抗的同時,日軍突破我新牆河防線,開始第一次長沙會戰「注二」。一個入侵我桂南的密謀也在湘北戰場打響的同一天提出。 武漢會戰後,日軍基本上切斷了我南北交通和海上聯繫。我國堅持抗戰的主要物資運輸只好改道廣西、雲南。其中經廣西鎮南關〔今友誼關〕、龍州、南寧每天進入我境內的戰爭物資就數以百噸計。日本軍部行當年曹操烏巢燒糧之計,妄圖再將我陸上對外交通切斷,「窒息」我大後方,使我軍失去軍需補充的來源,達到其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在向法國施壓,企圖封鎖我與法屬安南〔今越南〕之邊界未逞之後,日軍於三九年十一月中旬以駐廣州之二十一軍司令部指揮第五〔今村〕師團及台灣〔鹽田〕旅團登陸欽州灣,直取南寧。我桂軍留守部隊第十六集團軍〔夏威,轄兩個軍、五個師〕節節抗擊。終因寡不敵眾,防線連續為日軍突破。南寧遂亦失守「注三」。 日軍陷南寧後,再次屠城「注四」:「掃蕩」兩天,血流成河。 敵軍佔領南寧之後,一路北上向崑崙關、賓陽,一路南下取鎮南關、龍州。我軍以副總長白崇禧兼桂林行營主任,並急調徐庭瑤之三十八集團軍與蔡廷楷之二十六集團軍援桂。 徐集團之第五軍乃以裝甲兵團為骨幹新組建的中國第一支機械化戰車部隊。該軍入桂後,即直取南寧門戶崑崙關。敵以第五師團之中村〔二十一〕旅團兩個聯隊固守陣地,以另兩個聯隊〔包括台灣旅團之第一聯隊〕增援。我第五軍〔杜聿明〕擔任主攻。三個師輪番攻擊:榮譽第一師〔鄭洞國〕打殘了二百師〔戴安瀾〕上,二百師打殘了新二十二師〔邱清泉〕上。戰役歷時二十天。在平型關為我軍重創過的日軍二十一旅團遭到殲滅性打擊:旅團長中村正雄及兩個聯隊長戰死,全軍陣亡人數達五千。 崑崙關大捷之後,日軍只有故伎重演,再次增兵〔十八師團及近衛旅團〕。此後雙方在崑崙關、賓陽一線反覆拉鋸數月之久。直至次年六月,歐洲戰局突變,法國投降,日軍利用這一有利時機,進佔法屬安南。我軍則乘敵主力南去,再次發動反攻。終於收復桂南全部失地。但由於越南北部已為日軍佔領,出廣西之國際交通線被切斷。從此滇緬公路成為除蘇聯——西北線之外我國唯一的國際交通線。為保衛這條生命線,我遠征軍曾出國作戰,血灑印緬戰場。其事將在《大國英魂》中詳述。「注一」:除三九年三、五月間,敵為保障長江運輸線及武漢外圍安全發動局部之南昌、隨棗戰役〔我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上將於此役殉國,為抗日戰爭中我軍戰死之最高軍銜將領,全國戰場基本平靜,並無大的戰事。「注二」:日軍從一九三九年九月至一九四四年六月曾先後四次進攻長沙。筆者將在《浴火長沙》及《湘桂崩潰》兩篇中詳述。「注三」:抗戰爆發,桂系將領李宗仁、白崇禧率八桂健兒組成三個集團軍北上抗日,只留數千民團保境安民。廣州失守後,才將這些地方民團編成一個集團軍。不僅兵員不足,而且毫無作戰經驗。「注四」:世人只知南京大屠殺。豈不知早在甲午戰爭時便有旅順屠城。當時旅順口滿城兩萬百姓,慘遭日軍屠殺,無一倖免!至今尚有「萬忠墓」存。墓碑正面刻有「永誌不忘」,銘記其事。南京屠城之後又有廣州、南寧兩個省城人民慘遭屠戮。筆筆血債,不容日人抵賴。⑼ 浴火長沙 武漢會戰時,南路之敵軍第六師團沿江而下,前鋒突破我幕阜山防線,襲取湘北門戶岳州〔今湖南嶽陽市〕。長沙震動。以致軍委會有焚城拒敵,焦土抗戰之密議。可惜敵軍未至,人心先亂。千古名城,付之一炬。成為抗戰史上一大悲劇。但經歷了烈火焚毀的長沙,在強敵面前巍然屹立六年之久。直至湘桂會戰長沙最後淪陷。其間共經歷三次長沙會戰。 第一次長沙會戰始於一八三九年九月。時值歐戰爆發,日軍企圖在中國戰場上也創造諸如德軍閃擊波蘭的「軍事奇蹟」。九月十二日,敵之「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在南京成立,統一指揮除關東軍以外的全部侵華日軍。其華北方面軍〔轄第一、十二軍、駐蒙軍、共十個師團又十一個獨立混成旅團,後又增兵兩個師團又一個獨立混成旅團〕主要對付我堅持華北敵後之八路軍〔朱德,兼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及第一〔衛立煌〕、二〔閻錫山〕、八戰區〔朱紹良〕、冀察戰區〔鹿鍾麟〕部隊。其華南方面軍〔轄六個師團及印度支那派遣軍〕主要對付我兩廣之第四〔張發奎〕、七〔余漢謀〕兩戰區部隊。其總部直屬之第十三軍〔三個師團又四個獨立混成旅團〕主要對付我新四軍〔葉挺〕及第三戰區〔顧祝同〕部隊。而以第十一軍〔七個師團又三個獨立混成旅團〕駐守以武漢為中心的荊襄地區對付我第五〔李宗仁〕、九〔陳誠,薛岳代理司令長官〕兩戰區部隊及新四軍第五師〔李先念〕。為實現戰場上的「中央突破」,打通粵漢線,將其華中、華南佔領區連成一片,敵第十一軍〔岡村寧次〕集中四個主力師團,南下三湘。九月二十三日,日軍強渡新牆河。 長沙會戰打響。 新牆河源於幕阜山,匯入洞庭湖。新牆河之南即為汨羅江。江河平行走向。岳州失守之後,便成為湘北的兩條天然屏障。三次長沙會戰,都以此兩條防線為主戰場。 第一次長沙會戰,日軍分兵三路。左、中兩路直撲我新牆河、汨羅江防線。右路出長江,經洞庭湖在我軍側背登陸。企圖圍殲我九戰區主力於湘北。雙方在新牆河、汨羅江兩岸血戰九晝夜。日軍傷亡逾三萬眾。我軍主力一部退守汨羅江南岸,一部轉移幕阜山區威脅日軍左翼。岡村寧次見殲滅我軍主力之計劃落空,下令收兵。我軍乘勢追擊,恢復原有陣地。這是抗戰以來,敵軍戰役計劃的第一次失敗。會戰結束時又正逢「雙十」節日,所以成為當時舉國歡慶的湘北大捷。 大捷之後,敵軍不敢來犯。雙方隔新牆河對峙兩年之久。直到一九四一年九月,剛剛到武漢履新的軍司令官阿南惟幾雄心勃勃,發動第二次長沙會戰。此次戰役,我軍電報密碼為敵軍破譯。戰區司令長官部的所有作戰部署均為敵所知曉。日軍針對我軍部署,以兩個師團正面進攻我汨羅江防線,另兩個師團由湘贛邊界進行遠後方包抄,企圖將我九戰區主力包圍於撈刀河〔東西走向,在長沙附近匯入湘江〕以北地區。 我軍被迫放棄汨羅江與撈刀河之間所有陣地。並急調七十四軍〔王耀武〕由江西馳援長沙。該軍在長沙外圍與三個師團的優勢敵軍遭遇。血戰一晝夜,陣地被突破。當晚,日軍前鋒入城,長沙陷落。但我軍增援部隊不斷趕到,滯留敵後之各部亦不斷襲擊敵軍後勤車隊。為免孤軍深入,後路被斷,敵決定撤退。十月九日,會戰結束。雙方再次恢復原來態勢。此次會戰,由於我方底牌盡泄,敵軍知己知彼,所以我損失極重,傷亡在七萬以上。而日軍傷亡僅六千餘人。 阿南大勝之後,躊躇滿志。於當年十二月,出動三個師團,再次越過新牆河,開始第三次長沙會戰。這次會戰是太平洋戰爭「注」爆發後中印緬戰區的第一仗。 該年十二月七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八日,英國對日宣戰。日華南方面軍進攻香港。九日中國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並抽調九戰區主力之第四、七十四軍南下攻擊廣州,策應英軍。為牽制九戰區兵力,阿南惟幾再次出兵湘北。 上次的「長沙大捷」使日軍根本不將薛岳的九戰區放在眼裡。三個師團做一字擺開,全線平推。我軍節節抗擊,在新牆河、汨羅江兩防線阻擊日軍達半月之久。此時駐港英軍已向日本投降,日第十一軍之戰略牽製作戰計劃已經完成。驕橫的阿南卻自作主張,下令再占長沙。而我軍已布下天羅地網,正在長沙周圍集結重兵,等著他來鑽。一九四二年元旦,長沙保衛戰打響。我守軍第十軍〔李玉堂〕堅守四日。陣地前日軍屍橫遍野,而我軍防線巋然不動。第十軍因此獲「泰山軍」之美名。在第十軍如磁石一般吸住敵軍之同時,我九戰區大軍分路包抄上來。敵之第三、六兩師團在汨羅江與撈刀河之間陷入我軍重重包圍。阿南惟幾隻好下令突圍。經十餘日激戰,日軍傷亡六萬,僅有幾萬殘兵敗將突出重圍。而我軍傷亡總數不到三萬。當時正是日軍橫掃南洋,勢如破竹,不可一世;美、英、荷、澳盟軍倉皇失措,或潰或降,一敗塗地。我軍的這一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反法西斯盟國軍民。對那些妄稱「日本只是輸給了美國,沒有敗給中國」的人,也是一記響亮的耳光! 在下曾在評論韓戰時說過「勝者易驕,驕兵必敗」〔見拙作《驕兵必敗》〕。凡大捷之後輕敵冒進者,無不損兵折將,大敗而返。阿南惟幾又是一例。 第一、三次長沙會戰,日軍主要採用正面強攻我堅固防守之陣地。大大損耗了兵力。導致最後的失敗。第二次長沙會戰,日軍採用了遠後方包抄的老戰法。我軍只有倉皇退卻。損失慘重。後來湘桂之戰,岡村寧次吸取三次長沙會戰的教訓,從洞庭湖西岸做遠後方包抄,終於再陷長沙。此正所謂「堂堂之陣不可擊,正正之旗不可邀」也!「注」太平洋戰爭初,日軍戰鬥系列為:南方軍,十個師團又三個獨立混成旅團、四十萬人,用以對付東南亞美、英、荷、澳盟軍〔約五十餘萬〕。中國派遣軍,二十一個師團又二十個獨立混成旅團、六十萬人,用以對付中國抗日軍隊〔約二百餘萬人〕。關東軍十三個師團又二十四個獨立混成旅團、七十萬人,用以對付東北抗日聯軍及作為戰略總預備隊。另有朝鮮軍兩個師團五萬人,本土總軍四個師團又四個獨立混成旅團、三十五萬人。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他孤立了整個世界
※703.朝花夕拾80~日本書包
※雨中飄蕩的回憶 (1)
※搬出胡歌請來半個娛樂圈也挽救不了的神劇 竟這麼多回憶殺
※人生 ;總有一些抹不去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