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揚言:只要堅持強硬 中國必會讓步
2013-08-16 07:18:03| 分類: 紅杏網上談兵 | 標籤: |字型大小大中小 訂閱
日本媒體文章,題:安倍危險的「自以為是外交」6月底,首相官邸向外務省傳達了安倍首相關於7月下旬出訪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報道的要求。安倍和官邸希望「報紙和電視台不要在首相出訪時討論『中國包圍網』」。7月下旬出訪的三個國家與日本之間並沒有太多雙邊議題,所以媒體6月底都以罕見的熱度談論「中國包圍網」,這讓官邸十分焦慮。
中國向歐美國家宣傳「日本在亞洲陷入孤立」。因此,官邸希望讓國際社會看到日本重視東盟的姿態,修正外界印象。同時,官邸也認為出訪遠達不到建立「中國包圍網」的程度。一位參與「東盟+3」機制的外交人士說:「在對東盟的影響力上,日本早已被中國所超越。」
官邸擔心,「中國包圍網」這樣的用詞聽上去有勇氣,但並沒有實質動作,反而會對中國造成不必要的刺激,並導致國際社會嘲笑日本的自以為是。但是,由於前一次執政時的「成功經驗」,安倍本人確信「如果堅持強硬,中國就會讓步」。從這一意義上說,正因為「中國包圍網」說中了首相的心事,官邸更不希望這種報道過於泛濫。
資料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安倍的「成功經驗」也就是2007年在德國海利根達姆八國集團峰會期間與中方的會談。當時,日中關係雖然比此前小泉純一郎執政時期有所玫善,但由於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參拜靖國神社等問題再次變得險惡
安倍從此時開始確信其強硬姿態的「正確性」。但是,在安倍的強硬背後,是日本外交官在拚命奔走以保全中國的面子,事情絕不僅僅是「強硬」那麼簡單。而且,自安倍前次辭職至此次重新上台已經過去了6年。在這6年間,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不斷發展,自信心進一步增強。同時,中國剛進行權力交接,政府很難控制在領土和歷史問題上日漸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
如果執拗於過去的成功經驗,就會忽略甚至無視一些眼前的東西。 傲慢必將留下禍根 實際上,即使是現在,在表面上激烈批評日本的背後,中國也在發出態度軟化的信號。6月,內閣官房參事谷內正太郎秘密訪問中國,並與中國外交部官員會談。 在尖閣諸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國有化之後,即便是日本的「親中派」政治家訪華,中國也往往冷淡相對。即使是曾用日語會談的前高官,也只是用中文念出事先準備好的文件,反覆重申官方立場。前駐日官員為了避免被貼上「親日派」的標籤,曾避免接觸日方人士,而且還曾否認與谷內會談。但是相關人士說:「氣氛還是開始有所改變。」 安倍政權在去年眾議院選舉和今年參議院選舉獲得壓倒性勝利,因此頗有迴旋空間。安倍政權可以既不在國家利益問題上妥協,又能夠給中國面子。雖然安倍身邊也有人表示:「改善關係可以留給下一屆政府去做。」但如果讓人誤認為因選舉勝利而更加傲慢,將會給下一屆政權甚至下一代人留下禍根。
中國民眾反日遊行 損害東亞和平穩定 日韓關係也處於類似局面。朴槿惠總統政權基礎的脆弱性,以及無法控制民族主義的情況,都與中國極為類似。朴槿惠雖然熟悉日本,但其父親、前總統朴正熙的親日形象卻成為負遺產,這與中方官員的苦惱是一樣的。即便這樣,在相互對立的情況下,雙方仍然通過政府高官互訪等方式傳遞改善關係的信號。如果安倍願意伸出手,那麼局面應當會有很大改變。 但與對華問題一樣,安倍仍認為只要堅持強硬對方就會妥協,即使是對同樣奉行民主和市場經濟,同樣身為美國盟國的韓國也是如此。如果這就是安倍所說的「有主張的外交」.那將是非常危險的。 近年來,「知日派」在中韓兩國地位明顯下降。在中國,「知美派」勢力擴張。而在韓國的外交部,以前是「日本通」能夠出頭,如今已經是「中國通」更加得勢。 日本政府正在努力實現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與中韓兩國首腦會談。從中韓角度看來,如果會談之後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將會造成中韓大失顏面。因此,安倍在此問題上應十分謹慎。日本政府最高領導人的態度很可能使外交陷於停滯,弱化中韓國內「知日派」的發言力,並使雙邊關係凸顯更多的敵意和憎惡。
中韓兩國對日本的批評很難說是公平的。但是,如果不能拋卻相互憎惡而開展首腦會談,就將損害東亞的和平與穩定。如果安倍將滿足自己的夢想置於比大局更為優先的地位,這一噩夢將成為現實。
推薦閱讀:
※二世祖康熙:打造中國古代最長久的盛世(2)
※中國前9月出口稀土3.22萬噸 對日出口增長167%
※里約奧運中國軍團26金回顧:女排奪冠含金量重
※中國三千年娼妓業的師爺
※20世紀,中國十大著名畫家及其代表作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