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論中的境、境界和意境-古代文學-論文網

中國古代文論中的境、境界和意境作者:未知     文章出處:論文網     發布時間:2007-1-29

-中國古代文論中的境、境界和意境境、境界、意境是中國古代文論中的重要範疇,歷來探討甚多。它們在古代文論中的含義,雖不乏聯繫,但並不完全相同。一般理解,每不加分別,這或因王國維《人間詞話》同時加以使用之故;或有所分辨,但解說頗欠貫通。證之以文獻,境主要指文學作品寫出的境地,同時又是指創作之境,某種文體境域,甚至某種藝術造詣;境界也主要指文學作品寫出的境地;意境是文學作品寫出的有意蘊的境地,其意每在人生,或以寫自然山水以見人生。境與境界有時大致等同,境有時包含意境在內,但境界與意境並不就是一回事情。確立意境的基本含義頗為重要,古代又有用意境一詞而言它者。意境僅在作品,境、境界又每在作品之外,甚至文學之外,本文力圖具體辨析討論之。一境這個詞出現很早,最初是疆域的意思。《孟子·梁惠王下》說,「臣始至於境,問國之大禁,然後敢入。」幾乎同時,境又用於指某種精神心態,《莊子·逍遙遊》說,「定乎內外之分,辨乎榮辱之境。」後來境又指某種所處地方,陶淵明《飲酒》詩說,「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1](p89)境界一詞出現稍晚。最初也是指地域疆界。東漢班昭《東征賦》說,「到長垣之境界,察農野之居民。」[2](p366)後來的佛教經籍中也有境界一詞,大致是指精神心智的活動範圍或嚮往區域。如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譯《無量壽經》說,「比丘白佛,斯義宏深,非我境界。」[3](p2)北魏菩提留支譯《入楞伽經》說,「妄覺非境界」[4](p87)。北魏曇摩流支譯有《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5],梁僧伽婆羅等譯有《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5]。宋僧道原《景德傳燈錄》說,「問:若為得證法身?師曰:越盧之境界。」[6](p22)一般言談中,境界也有佛教這種用法。南朝齊梁時期,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兩次用了「境」這個詞。《詮賦》說:「賦也者,受命於詩人,而拓宇於《楚辭》也。於是荀況《禮》、《智》,宋玉《風》、《釣》,爰錫名號,與詩畫境,六義附庸,蔚成大國。」[7](p134)這「境」指文體境域。《論說》說,「宋岱郭象,銳思於幾神之區;夷甫裴wěi@①,交辨於有無之域;並獨步當時,流聲後代。然滯有者,全繫於形用;貴無者,專守於寂寥;徒銳偏解,莫詣正理;動極神源,其般若之絕境乎?」[7](p327)這境指佛學超凡脫俗的境界。唐王昌齡在其《詩格》中說:「詩有三境。一曰物境。欲為山水詩,則張泉石雲峰之境;極麗絕秀者,神之於心,處身於境,視境於心,瑩然掌中,然後用思;瞭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娛樂愁怨,皆張於意而處於身,然後馳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張之於意而思之於心,則得其真矣。」[8](p38-39)王昌齡對詩之境作了重要的劃分,並認為境與象有關,故有「境象」之說。劉勰、王昌齡沒有提到境界,他們(特別是王昌齡)關於境的看法卻是後來的基本觀念。下面分別討論境、境界和意境。二先說境。境主要指文學作品寫出的境地。王昌齡說「詩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境偏於形似,情境偏於表情,意境偏於意蘊。王國維《人間詞話》論境尤多。他認為,文學作品中,「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有我之境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物,何者為我。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為多,然未嘗不寫無我之境。此在豪傑之士能自樹立耳。」[9](p191)「無我之境,人惟於靜中得之;有我之境,於由動之靜時得之。故一優美,一宏壯也。」[7](p192)從王國維舉出的作品例證來看,這「有我之境」,相當於王昌齡所說的情境;「無我之境」,相當於王昌齡所說的意境。換一角度,王國維認為又有所謂「寫境」、「造境」兩大類,當然二者之間有聯繫。他說:「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於自然,所寫之境必鄰於理想故也。」[9](p191)古代又往往聯繫創作來談境。首先,境是自然境地,人生境地,是文學描寫的對象。王昌齡說,有「泉石雲峰之境」,「處身於境」。皎然說,「詩情緣境發」。(《五言秋日遙和盧使君游何峙宿@②上人房論涅pán@③經義》)[10](p781)元代楊載說,「詩不可鑿空強作,待境而生自工。」(《詩法家數》)[11](p735)明祝允明說,「身與事接而境生。」(《送蔡子華還關中序》)[12](p99)董其昌說,「大都詩以山川為境。」(《畫禪室隨筆·評詩》)[12](p148)晚清況周頤說,「無詞境,即無詞心。矯揉而強為之,非合作也。境之窮達,天也。無可如何者也。」[13](p4-5)其次,境又是作者構思時的心中之境。這是自然、人生之境觸發作者心靈後的結果。王昌齡說,「視境於心,瑩然掌中,然後用思」。皎然《詩式》講「取境」說,「夫詩人之思,初發取境偏高,則一首舉體便高;境偏逸,則一首舉體便逸。」[14](p53)「取境之時,須至難至險,始見奇句」[14](p30)。特別是這種心中之境交融著作者主觀之意。舊題白居易《文苑詩格》以詩為例說,「或先境而後入意,或入意而後境。古詩『路遠喜行盡,家貧愁到時』,『家貧』是境,『愁到』是『意』;又詩『殘月生秋水,悲風慘古台』,『月』『台』是境,『生』『慘』是意。」[8](p68)蘇軾《題淵明飲酒詩後》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因採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古人用意深微。」[15](p174)北宋後期,葉夢得《石林詩話》認為,「意與境會,言中其節」[11](p421)。第三,創作出來的作品所達到的藝術造詣也叫境。殷fán@④評說,「王維詩詞秀調雅,意新理愜;在泉為珠,著壁成繪,一字一句,皆出常境。」(《河嶽英靈集》卷上)[16](p58)高仲武評李嘉yòu@⑤詩說,「使許詢更出,孫綽復生,窮極筆力,未到此境。」《中興間氣集》卷上)[16](p271)不易分辨的是,有時文學作品寫出的境地和所達到的藝術造詣兼而指之。高仲武說,李季蘭《寄校書七兄》詩中句,「如『遠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車』,蓋五言之佳境也。」(《中興間氣集》卷下)[16](p292)權德輿《送靈澈上人廬山回歸沃洲序》說:「上人心冥空無而跡寄文字,古語甚夷易,如不出常境,而諸生思慮,終不可至。」[17](p185)這都很難確切說僅指哪一方面。另外,境又有指文體境域的。劉勰早就說到,賦「與詩畫境」。袁枚說,「詩境最寬。」[32](p88)也是指文體境域。三境界一詞出現於文論中大約在南宋時期。李塗《文章精義》說,「作世外文字,須換過境界。《莊子》寓言之類,是空境界文字;靈均《九歌》之類,是鬼境界文字;子瞻《大悲閣記》之類,是佛境界文字;《上清宮辭》之類,是仙境界文字。」[19](p66-67)吳子良《吳氏詩話》評葉適詩說,「至於『因上苕yáo@⑥覽吳越,遂從開闢數羲皇』,此等境界,此等襟度,想像無窮極,則惟子美能之。」[20](p4)這都是指文學作品所寫出的境地。明代陸時雍《詩鏡總論》說,「張正見《賦得秋河曙耿耿》『天河橫秋水,星橋轉夜流』,唐人無此境界。」[21](p1409)祁彪佳《遠山堂劇品》評《真傀儡》說,「境界妙,意致妙,詞曲更妙。正恨元人不見此曲耳。」[22](p143)評《喬斷鬼》說,「本尋常境界,而能宛然逼真。」[22](p147)清代孔尚任《桃花扇》凡例說該劇「排場有起伏轉折,俱獨辟境界;突然而來,倏忽而去,令觀者不能預擬其局面。」[23](p762)葉燮《原詩》說,杜甫詩「《夔州雨濕不得上岸》作『晨鐘雲外濕』,妙悟天開,從至理實事中領悟,乃得此境界也。」[24](p586)這也都是指文學作品寫出的境地。
推薦閱讀:

中國四大名著之:《紅樓夢補》· 卷五(39~48)
汽車界的5大「謊言」,騙了中國人十幾年!
中國製造2025名詞解釋
中國藝術簡史之明代繪畫
外媒:中國精神疾病患者超1億 多數未接受過治療

TAG:論文 | 中國 | 文學 | 古代文學 | 古代 | 境界 | 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