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撥教學法的若干基本問題

蔡澄清

什麼是「點撥」教學法?我認為,所謂點撥,就是教師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知識障礙與心理障礙,用畫龍點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啟發學生開動腦筋,自己進行思考與研究,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以達到掌握知識並發展能力的目的。所謂「點」,就是點要害,抓重點;所謂「撥」,就是撥疑難,排障礙。這種點撥,是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特點及其活動規律,適應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實際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需要,因勢利導,啟發思維,排除疑難,教給方法,發展能力。這是運用啟發式引導學生自學的一種方法。

我們知道,啟發式是同注入式相對立的。在教育學上,啟發式不只是一種教學方式,更重要的是一條教學原則,是一種教學指導思想。貫徹啟發式的原則,可以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點撥法就是其中的一種。實行啟發式的目的,主要在於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引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進行創造性的學習,並在學習上掌握學習方法,懂得如何去學習。運用點撥法,同樣是為了做到這一點,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這裡所說的「啟」與「發」和「舉一反三」,實際上就是一種點撥。葉聖陶同志說:「教師之教,不在於全盤講授,而在於相機誘導。」所謂「相機誘導」,也就是適時點撥。因此,啟發式與點撥法既有聯繫又有區別,點撥法正是貫徹啟發式的一種較好的教學方法,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更是如此。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究竟如何運用「點撥」教學法呢?這裡,結合教改實例談幾點做法。

一是點撥學生的思想,打開他們的思路,激發他們的感情,把他們引入到課文中去,去接受感染,陶冶性情,培養品德,提高認識。受到課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去獨立思考,展開分析,進行比較,把握課文的內容、結構、寫作和語言的特點,從閱讀和寫作上接受啟發,吸取營養。我曾組織過一次單元課文教學實驗,把三篇思想內容和語言風格各不相同,但都是寫人的回憶性記敘散文放到一起教。這三篇文章是《母親的回憶》、《難忘的一次航行》、《一面》。前兩篇是實驗教材,後一篇是統編教材。我先印發了一張三篇課文的主題、題材、人物及其精神品質、段落提綱,結構特點、表現方法、語言風格等內容比較分析總表,要求學生根據這張總表上列的內容,自已去閱讀三篇文章,獨立消化課文,填寫這張分析總表,以此打開他們的思路,引導他們自學課文。這是一種點撥。在學生完成了上述任務後,我在課堂上找了幾名學生朗讀課文,朗讀自己表上填寫的內容,而後請同學們評議,發表意見。遇上學生無法回答或回答不準的地方,我適當加以指點,再請同學們課後修改自己填寫的內容。這又是一種點撥。最後,我和學生一樣,也填寫了一張根據自己的理解所作的答案,印發給學生參考,也同時作為教學總結。這還是在進行點撥。這個單元三篇課文的教學,總共用了四教時,課後,學生分別作了三個結合課文的小型寫作練習。在引導學生比較作品所寫的人物精神品質時,我要求他們比較母親對朱德、周總理對小揚眉、魯迅對貧苦工人的態度,從課文中找出那些充分體現感情的語句來分析說明人物的崇高精神境界,激發學生對人物的崇敬的感情,以便受到教育和感染;同時結合朗讀,學習作品的語言。這也是一種點撥。總之,教師只作少量點撥,不作大量分析,著重啟發學生自己去消化課文。這既節省了課堂教學時間,又保證了學生在文與道兩個方面都有所收穫。

二是點撥學習疑難,啟發學生思考,引導他們主動探索;在探索過程中相機引導,適時指點,幫助學生逾越障礙,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自覺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我們知道,興趣是學習知識,探尋疑難的原動力。巴甫洛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實驗證明:積極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動(無論是體力活動還是腦力活動)的強有力的鼓舞者和發動者。相反,消極的情感則阻礙壓抑它的工作。教育家斯卡特金說:「如果我們能夠做到百分之百地使孩子們興緻勃勃地學習,那麼我們的成績率就是全優的了。興緻勃勃的學習,不僅是孩子的幸福,而且也是教師們的幸福。」點撥法就是要激起學生求知慾望與學習興趣,把他們引入「興緻勃勃的學習」境界,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學習的過程,又是一個不斷發展的認識運動過程,它往往要經歷一個無疑──生疑──解疑──領會的過程。傳統的教學是教師唱獨角戲,將這個過程變為教師嚼爛知識送進學生嘴裡的簡單的包辦代替的形式,導致的結果是學生的思維變得呆板機械。點撥法教學則著重於點撥學生自己在無疑中生疑、解疑,或者當學生實在生不出疑難時,教師獻疑,讓學生活躍起來,攻克疑難,逾越障礙。點撥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積極地思考。高明的點撥還不能僅僅停留在教師對學生的單向引導上,而且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智力,讓他們學會「點撥」自己。學生能「點撥」自己是必不可少的「點撥」。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如果把掌握知識的過程比喻為建造一幢大房屋,那麼,教師應該提供給學生的只是建築材料──磚頭、灰漿等,把這一切砌壘起來的工作應當由學生去做。經常看到,正是由於教師不讓學生去干這種笨重的建築工作,才使得學生變得不夠機靈,理解力下降的。只有讓學生去實際地干,他才會真正開始掌握知識。我們曾在班級的「語文學習園地」里開闢「疑難問題徵答」專欄,發動學生提出學習中發現的疑難問題,大家集思廣益,相互作答,並且歡迎一題多解,展開討論。這充分調動了他們深入鑽研的積極性。如有一個學生學過《桃花源記》問:「『彷彿若有光』中的『彷彿』、『若』都是好像的意思嗎?如果是,那是否重複了?」課本上沒有注釋,教師也忽略而過。一個學生藉助老版《辭海》解決了這個疑難問題:「彷彿,視不是也。《字林》:彷彿,見不審也。」有個學生補充說:「見不審,就是看不清楚的意思,這一句可譯為:「看不清楚,隱隱約約,好像有光亮。」還有《一月的哀思》中,作者怎麼用了那麼多的破折號?《故鄉》中,又為什麼用了那麼多省略號?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不一而足。在教師點撥下,學生查檢資料,基本上都能解決問題。至於課堂教學中,教師相機提出疑難,或引發學生生疑,然後發動大家答疑使學生處於昂揚奮進的學習情緒中,這則是我們常用的一種點撥法,就不必贅述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對差學生點撥疑難,激發興趣,尤其重要。比如寫議論文,差生沒有不皺眉頭的。經過兩三年的輾轉反覆,他們還是不能寫出一篇像樣的文章,原因當然很多,但關鍵的一點是教師忽視了「過渡期」,使學生情緒處於被動的抑制狀態。我們運用點撥法,讓差生走上議論文寫作的第一台階,首先強調第一步:先放後收,打破框框,消除顧慮,讓學生進行漫步式的練筆,所謂漫步式的練筆。就是放開膽量,漫無邊際地寫,讓他們自選題材,自立文意,放手練習一事一議,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激發那些視寫作為畏途的差生的寫作興趣,讓他們充滿信心地邁開第二步。寫作內容如:有的同學上課穿拖鞋,排隊買飯擁擠爭吵,還有課本人物,一字一詞等,總之是山川、草木、花鳥、蟲魚、人事等,無所不包。這樣不加限制地引導,能使差生無拘無束,為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造成良好的心理環境。久而久之,就逾越了障礙,感到:「寫作,原來如此。」當然,「放」過之後,便是循序漸進,由易入難,開始做「收」的訓練。這顯然也是一種點撥。

三是點撥知識重點與難點,啟發學生比較分析,舉一反三。點撥法最忌面面俱到的教學,眉毛鬍子一把抓。點撥,特別重視對學習內容的輕與重、主與次的分辨,只有抓住牛鼻子,點撥才能獲取最高的效益。點撥學習重點,導入攻關要塞,按葉聖陶先生的意思就是要處理好「綱領」與「纖屑」的關係。在學習課文時,就表現在選定「突破點」上面。所謂「突破點」,一是指教材中的點,一是指教法上的點。前者指的是課文內容的重點、關鍵點,後者指的是教學過程中的引爆點、窺豹點、釋疑點和傳技點。教師要善於點撥學生把這兩方面的「點」有機地結合起來,引導他們抓什麼,如何抓,從而達到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

在引導學生學習各種不同類型的課文時,教師也要善於抓住文章中的某些重點進行點撥,幫助學生領會課文內容,學習寫作技巧,掌握分析、評價、鑒賞作品的方法,提高讀寫能力。例如學習長文《制台見洋人》,教師點撥學生從字詞句這一「點」上來突破:「他接過手摺,順手往桌上一撂……」他「索性把手摺往地上一摔。」巡捕報告「有客來拜」,因制台正準備吃飯,於是「只見拍的一聲響,那巡捕臉上,早被大帥打了一個耳刮子」。當制台知道是「洋人」來見時,「又打了巡捕一個耳刮子」,並且還踢了兩腳。全文至此寫了三件事。這裡的「一撂、一摔、兩掌、兩腳」充分表現了制台其人驕橫恣戾、欺壓下屬的「橫()」像。又例:制台見「領事氣憤憤地」質問自己。「當下想了一想,說道:貴領事可是來問我兄弟殺的那個親兵?」於是討好一番。可領事再次逼問「何必要一定殺在我的公館旁邊呢?」「制台想了一想道:有個緣故……」於是加倍地討好賣乘。領事走了,制台說:「我可被他駭得我一身大汗了!」作者復用「想了一想」生動傳神地表現了制台想矇混過關,竭盡討好獻媚之能事的懼怕心理,畫出了一副「駭」像。再例:「洋人」回國,制台說「很好!他這一去,至少一年半載。我們現在事情,過一天是一天。」當淮安府告訴制台「地方上的百姓動了公憤」時,制台說:「糟了!一定是把外國人打死了!中國人死了一百個也不要緊!」當淮安府說「洋人」在中國人面前徹底「服軟」了,制台說「咦!這也奇了,我只知曉中國人出錢給外國人,是出慣了的,哪裡見過外國人出錢給中國人?」以上寫制台與淮安府的對話,突出一個「昏」字,活畫出制台沒有骨氣,崇洋媚外的「昏」像。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抓住「橫」、「駭」、「昏」這三字的含義,對文章藝術特色及制台形象就能一清二楚。再如一年級我教《漢語知識》,講到句子成分分析與詞性變化的關係時,學生對動詞與賓語和介詞與介詞結構在句中的變化搞不清楚。這是一個難點。當時,我沒有進行大量的語法理論講述,只是利用學生已經學過的關於詞類和句子成分的知識,引導他們做了分析對比下面幾個句子的練習:

1.我[在]看書。(「在」,用在動詞之前,表示「正在」,是副詞,作動詞「看」的狀語。)

2.我在教室里。(「在」用在名詞之前,表示「存在」,是動詞,帶賓詞,做謂做。)

3.我[在教室里]看書。(句中有主要動詞「看」做謂語,「在」變成了介詞,「在教室里」是介詞結構,在動詞前作狀語。)

4.我坐[在教室里]。(句中有主要動詞「坐」做謂語,「在」變成了介詞,「在教室里」是介詞結構,在動詞後作補語。)

5.我坐[在教室里]看書。(句中有「坐」和「看」兩個動詞作謂語,是連謂式,「在教室里」也是介詞結構,在動詞「坐」後作補語。)

在完成上述練習的基礎上,我提問學生:「在」有哪幾種詞性?在什麼情況下是動詞?在什麼情況下是介詞?在什麼情況下是副詞?「在」組成介詞結構,在動詞前是什麼成分?在動詞後是什麼成分?「在」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做句子的主要成分?在什麼情況下只能做句子的連帶成分?當句子成分起了變化時,「在」的詞性就會起怎樣的變化?當學生把這些問題回答清楚了,他們要學的語法知識也就掌握了。我認為這也是一種「點撥式」教學。

四是點撥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懂得如何去觀察理解,去閱讀分析,去寫作運用,在自學中培養和發展自己的聽、讀、說、寫的能力。我教《寫作》,講到動態物的描寫,我用了一節課的時間講授寫作知識和進行作文指導,另一節課讓學生練習寫一篇描寫動態物的文章。寫作知識怎麼講呢?我沒有先講理論,而是首先提問學生:最近,時令已經入秋了,常能聽到蟋蟀在彈琴吟唱。你們誰能說說蟋蟀是個什麼樣子?誰逮過蟋蟀?怎樣才能逮住它?初二學生聽了這些問題,渾身是勁,個個躍躍欲試想回答。我請了兩個學生講,結果講得都不全,描述也不夠生動。於是我請一個學生朗讀了葉紹鈞的《童年》中一段描寫兒童捉蟋蟀的文字,讓大家欣賞一下著名作家是怎樣寫兒童捉蟋蟀的,再和自己想講的比較一下,看誰的好。葉老的這段文章,對蟋蟀的外形、生活習性、動作,以及兒童捉蟋蟀時的神態動作等,都作了淋漓盡致的描繪,學生聽起來十分有趣。聽了朗讀之後,我又提問學生:描寫逮蟋蟀這樣的動態物要注意些什麼?他們都回答出要描繪形態、動作、神情以及生活習性等等。這樣,有關動態物描寫的寫作知識也就學到手了,比教師灌輸空頭理論,效果好得多。在此基礎上,我接著又引導學生複習剛剛學過的課文《麻雀》(屠格涅夫),和朗讀列·托爾期泰的《布爾加》這篇描寫狗的短文。讀完後,要求他們口頭說說這兩篇文章中寫的動物有什麼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的?我們從中可以受到哪些有關描寫動態物的啟發?在學生討論回答的基礎上,最後我簡要地提出三點:(1)觀察要細緻;(2)要抓住特徵寫;(3)描繪要具體。然後要求學生根據這三點,再閱讀《梧桐樹下的「小鄰居」》等範文,自選題材,寫一篇描寫動態物的文章,題目自擬。結果學生寫來的作文,內容豐富多彩,描寫也較具體生動。這樣教寫作課,我的意圖也是進行點撥:引導學生從範文中受到啟發,領會知識,接受自學鍛煉,然後進行模仿,由模仿進而發展到創造。總之,這是點撥他們自己主動地進行學習,努力掌握進行觀察和思考的方法,提高自己聽、讀、說、寫的本領,從而全面培養和發展自己的語文能力。

語文教學中的點撥,內容極其豐富,方式十分靈活,它隨著教學實踐的擴展而拓展,不可能進行僵死的沿習,它始終在隨著地點、時間、人事、教材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概括說,「點」就是要「畫龍點睛」或「點石成金」,它可以是:點課文的精彩處,點知識的重點與難點,點學習中的疑點,點學法上的佳妙處,點學生容易忽視或出錯的地方,等等。撥,就是撥除故障,使學生開竅,漸入佳境,它可以是:撥亂反正,撥疑為悟,撥難為易,撥暗為明,撥死為活,等等。「點」與「撥」有時是緊密相聯,結為一體的。總的目的就是要抓住要害,排除學生學習中的心理障礙與知識障礙,引導他們積極地、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運用點撥法,在戰略上十分注重讓學生了解自己,掌握自己,做到「知已知彼」,同時也要了解教師的要求與學習的內容;在戰術上則注意由「點」突破,延伸兩條線:集中式思維線和輻射式思維線。教師注重啟發學生思維的相互交流,追求教學上的「畫龍點睛」的藝術境界。這就是點撥法的特點與要求。上面所談,只是教學實踐中的幾個舉例,而不是點撥內容與方式的齊全羅列。我們只能說,像這些做法就是點撥,而不能說,點撥法僅限於此。

推薦閱讀:

淺談家庭教育問題
基督教講章:問題在哪裡呢?(四)
注意指甲上的月牙白,身體有什麼問題從中就可以看出來
中方駁斥卡特南海問題言論 外媒熱議中國副總長演講
凈空法師:《無量壽經》會集的問題,最近我看到國內一份資料,《幻住答問》解釋得非常清楚

TAG:教學 | 問題 | 教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