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弗洛伊德及其後繼者——現代精神分析思想史》
來自專欄精神分析房間15 人贊了文章
在弗洛伊德的年輕時代,催眠術已經很流行,當時一些著名的神經學家已經開始嘗試運用催眠來解決一些傳統醫學無法解釋的疾病和臨床現象。比如,手套樣麻痹和癔症。如果患者的神經出現問題,那麼麻痹的感覺不可能僅僅局限在手部,這是神經學無法解釋的。由此推斷,一些疾病的原因並不是神經或者軀體層面的疾病,而是一個人的「心理」出現了問題。同時,沙可等人發現通過催眠,癔症病人的癥狀可以在催眠狀態下暫時性的消除,病人醒來後對此卻完全不知情。
這些臨床的現象所反映出,人類心靈確實存在我們未知的部分,並且這個未知的部分同時還通過疾病癥狀呈現出一些功能。
布洛伊爾進一步的臨床觀察顯示,癥狀最初出現的時刻呈現一定的規律,通常都是和一些不愉快的、令人痛苦和困擾的經歷有關,通過談話交流釋放這部分的情緒能夠減輕癥狀。布洛伊爾和弗洛伊德嘗試解釋其原因。
為什麼像癔症這樣的疾病會產生?病人似乎將自己經歷的痛苦遺忘和壓抑了,只有在催眠中這些痛苦才得以呈現,是什麼阻礙了這些痛苦在病人清醒的時候被覺察到?為什麼在催眠中談論那些被遺忘的痛苦可以緩解癥狀?
發現心靈的隱秘地帶——地形模型
弗洛伊德的假設是:心靈主動地將一些無法接納的困擾和痛苦排除在意識之外,也就是說,心靈的意識之外,還存在一個未知的領域和空間——由此提出了地形模型,人類心靈的構成包括三個部分,無意識,潛意識,和意識。雖然進入催眠的談話可以緩解癥狀,但似乎效果十分有限,當病人清醒過來以後,那些痛苦體驗無法被覺察,癥狀還在繼續,這似乎說明,清醒中的心靈具有一種將痛苦排除在外的能力,這種能力被稱之為「防禦」——不讓痛苦被意識到。
病人在躺椅上的自由聯想是一種近似催眠的狀態,這顯然是弗洛伊德的發明和嘗試,自由聯想的狀態下意識保持覺察但同時十分放鬆,弗洛伊德似乎在尋找一種既能讓病人有意識,又能讓防禦降低的方法。
阻抗、移情和性本能
阻抗(對自由聯想的干擾)和移情是弗洛伊德在病人身上觀察到的臨床現象。為什麼有阻抗,弗洛伊德假設人的心靈存在防禦機制,但是為什麼會有移情?這一點不清楚。移情是一種重複和再現,移情是病人此時此地的真實感受,是病人內心衝突的樣本。
弗洛伊德的臨床觀察進一步發現,病人的痛苦經歷往往總是和童年早期的創傷經歷有關,而這些經歷往往又都與「性」有關。這些有關性的經歷通常不是真實發生的,而是病人的幻想和錯誤的記憶,只是心理現實。由此弗洛伊德假設:兒童的心靈也存在對「性」的渴望和衝動,「性」似乎是本能,在性本能的驅動下,人類的心靈才得以產生並形成一定的結構、功能和機制,這顯然是受達爾文進化論的影響。這幾乎就是在嘗試回答一個哲學問題:心靈(意識)是如何產生的?
不難發現,病人防禦的不僅是痛苦,而是與性有關的痛苦。為什麼與性有關的痛苦經歷要被防禦?因為禁忌,禁忌意味著在廣泛和普遍的意義上不被接納。被防禦和阻隔的不僅僅是痛苦,而是無法被接納的痛苦。防禦不僅僅是因為經歷了痛苦,而是因為此種痛苦經歷是無法被接納,如果是「合情理」的痛苦則似乎不需要防禦,比如年老的父母壽終正寢而子女感到痛苦悲傷,這似乎不需要被防禦和壓抑。
人類是由天生的性驅力支配的,性驅力又在人類的文明中被視為禁忌(對性的禁忌和文明本身也是進化的結果具有生物學的意義),這是最基礎的衝突。心靈的功能在於調和本能與文明之間的衝突,文明本身是心靈的一部分——超我,本能也是心靈的一部分——本我,為了調和二者的衝突和矛盾,心靈發展出第三個部分——自我。心靈在本我的驅動下和超我的禁忌之間,主動尋找一種即被適當滿足又不違反禁忌的狀態,自我本身就是妥協形成的產物。「人格的基本材料是由衝動和防禦編織而成的。」
原始慾望與文明之間的衝突本質上是不可調和的,而這本身正如同一事物矛盾對立的兩面,共同構成了人的屬性。
推薦閱讀:
※《終極演算法》——一切真的都能化繁為簡嗎?
※《人類簡史》:人類甚至能創造神,卻難以創造快樂
※《自控力》讀書筆記 (評論: 自控力)
※《短線交易大師》讀書筆記
※《改革政府》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