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入門必知:三種印章格式

今天的標題有點強化,就是那兩個「必知」的字眼,這是因為,這三種印章格式,做為一個初學者,不知道,就不能在篆刻的學習中理清思路,甚至有可能不知從何學起,因此,必知!!

這裡所指的三種印章格式,並不是指印章的風格,所有印章格式都有可能有傳統意義上的猛利型、平和型和典雅型。今天說的這三種印章格式,是指印章的不同入印文字以及其構成的三種印章表現形式。

三種印章格式分別是:

1、以大篆為入印文字的古璽印章格式;

2、以小篆為入印文字的宋元朱文印章格式;

3、以漢篆為入印文字的漢印印章格式。

分別拆細說一下:

一、以大篆為入印文字的古璽印章格式

這裡的大篆是指廣義上的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文字,這些文字在秦代都被稱為大篆。

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甲骨文記錄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經濟情況,主要指中國商朝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吉凶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內容一般是占卜所問之事或者是所得結果。中國的文字在甲骨文時期已經是較為嚴格的文字系統,我們談過的六書造字法,在甲骨文里基本都能找到對照字。目前甲骨文的識別情況是在總共10餘萬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圖形,其中已經識別的約有2800多字。

(甲骨文)

金文是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周朝把銅也叫金,所以銅器上的銘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為這類銅器以鐘鼎上的字數最多,所以過去又叫作「鐘鼎文」。金文應用的年代,上自西周早期,下至秦滅六國,約800多年。金文的字數,據容庚《金文編》記載,共計3722個, 其中可以識別的字有2420個。

(金文:散氏盤銘文)

石鼓文,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發現於唐初,共十枚,高約三尺,徑約二尺,分別刻有大篆四言詩一首,共十首,計七百一十八字。內容最早被認為是記敘周宣王出獵的場面,故又稱「獵碣」。石鼓文比金文規範、嚴正,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金文的特徵,它是從金文向小篆發展的一種過渡性書體。傳說在石鼓文之前,周宣王太史籀曾經對金文進行改造和整理,著有大篆十五篇,故大篆又稱「籀文」。

以上是三種代表意義的文字,以這些文字入印的印章,我們大致稱為古璽格式的印章,古璽格式的印章,在章法上最大的特徵是參差錯落,例如那方有名的「日庚都萃車馬」,熊伯齊老師的稱考證過,應念唐都萃車馬,我暫時保留自己的意見,總之還是這一方印:

我寫過一篇專門的文章介紹這方印,這裡不再多講,只記得它的文字排列是參差錯落的,再看一方如:

(庸陽魯師璽)

用古璽格式刻印的現代創作者們,也大都繼承了古璽的參差錯落的章法,用上面所講的甲骨文、金文、鐘鼎文即大篆入印,因為這種文字是最早的中國漢字,因此,格式上也是最樸實,最憨態可掬和稚趣濃厚的。比如這方易大廠的華西詞草:

雖然章法上也基本各佔地位,但總體還是錯落參差的,並不限定在四方格內,現代的印人,用大篆入印,但入印時要注意採用古璽章法,而不是用規整的漢印章法和典雅的元朱文章法,那樣出來的印章,很有可能是不倫不類的。

總結一句,古璽格式大致是:大篆入印,章法參差錯落。

二、以小篆為入印文字的宋元朱文印章格式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統一全國文字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製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這種文字更規整,更雅緻,更美觀,中國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包括字的輪廓、筆劃、結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減少了書寫和認讀方面的混淆和困難,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地規範文字的產物。

小篆的代表作品《嶧山刻石碑》等:

但小篆在秦代入印時,並沒有按照我們書寫的小篆入印,而是又專門規定了另外的摹印篆,摹印篆是專門用於印章的文字,至漢代又進一步發展成為漢繆篆,成為專門的印章字體,這個在下面的漢印段落再說。

小篆在實用印章發展到宋元時期時,被吾丘衍、趙孟頫等文人們發掘出來應用於篆刻,並由此開創了另外一種印章格式,即元朱文的印章格式,元朱文印章為什麼叫元朱文,我也有專文討論過了,這裡只舉例說說元朱文。元朱文的入印文字是小篆,風格是勻整圓潤,例如:

(趙孟頫的松雪齋)

(陳巨來的大風堂珍藏印)

也總結一句:元朱文印的特徵是線條勻稱,小篆入印,朱文細線、文字連邊,章法勻整圓潤。

三、以漢篆為入印文字的漢印印章格式

所謂的漢篆,並不是發祥於漢代,而是秦代的小篆向後來的隸書發展的一種字體,小篆的字體稍稍由瘦長轉為方正,轉折慢慢由圓轉變為方折,代表性的漢篆如《袁安碑》等。

(《袁安碑》局部)

但我們在談篆刻時談到的漢篆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漢篆,而是由秦代「摹印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篆書,前面說過,秦「摹印篆」略異於周時的金文和石刻文字,它在田字格或日字格之內,把字形適應具體的格式加以變化,有時甚至採取挪移的方法安排筆畫適應印面,到了西漢初期的印章文字基本上繼承了這一體勢,並且日益向結構勻稱和線條圓轉方面發展,達到雖沒有格子限制,但大小整齊劃一,字體綢繆屈曲,筆劃飽滿,到了新莽時,冠以「繆篆」之名,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漢繆篆。

換成白話,就是漢代用於摹印的篆體字。

我們現在所說的漢印文字,多是繆篆文字。比如這些:

(新西河左伯長)

(假司馬印)

漢印裡面白文居多,這是當時的歷史條件限制導致的。但於白文印方面做了長期的積累,使白文印在漢代發展的又成熟又穩定。我們平常所說的漢印,也大都指漢白文印。

也總結一句,漢印格式的印章特徵是漢篆入印,白文居多,章法是平正方直。

理清了上面這三種格式在一般意義上的差別,我們在創作時,就會找到很清晰的思路,比如,我們打算刻一方印,就可以先考慮,是刻白文印,還是朱文印,是用三種格式里的那一種格式,確定格式之後,再分別到不同的字典(查不同的字的字典再說一遍:《說文解字》查小篆,《漢印分韻》查繆篆,《古璽文編》查古璽,具體詳細的介紹見我的公眾號:三個小布丁,有專文介紹。)里去找正確的字(或者,記下來的字),然後,依照不同格式的印章特徵去謀劃章法,再寫稿上石奏刀。

再把上面要緊的地方重複匯總一下:

三種印章格式分別是:

古璽格式大致是:大篆入印,章法參差錯落;元朱文印的小篆入印,朱文細線、文字連邊,章法勻整圓潤;漢印格式的漢篆入印,白文居多,章法是平正方直。

這樣的過程,我們很容易地就繞過了找字不準、格式不古、字法不對、章法不合等大坑,很快使自己的篆刻學習走上正確的道路。至於鄧石如以後的清晚期和民國期的印章格式,則在「印中求印」的格局之外新開了大路,更多適合於新入門者欣賞和擴展視野,但臨摹,我的建議還是漢印開始,原因講了很多遍了。那些鄧石如以後的流派印,過段時間再臨摹、仿作會更好。

這樣做,至少,可以避免走好多彎路。

(【老李刻堂】之68,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excel常用函數格式
墓碑的格式及碑文書寫
文言書信格式舉要
葦海拾貝後期:不同拍攝格式,不同後期軟體,不同圖像效果(一)
擔保書格式及範本

TAG:篆刻 | 印章 | 格式 | 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