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於「顯密圓通禪凈雙修」之正行覺受答疑

修正行很簡單,想著阿彌陀佛的形象,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念一段聖號以後就觀想著阿彌陀佛的形象而禪定,將心安住在阿彌陀佛的形象上。知道面前這尊阿彌陀佛的形象不是外來的,是自己的心顯的,所以它與自己的心是一體的,就是心佛無二,在這種狀態下看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這就是一種證量,有了這種證量就會生起緣起性空的見。

正行的修法很少也很簡單,有些人就不相信,這麼簡單就能證得緣起性空?你不相信,我也沒有辦法。就是釋迦牟尼佛親自這樣來教你修行,你不願意修,也不相信,釋迦牟尼佛也是同樣的沒有辦法,我就更沒有辦法了。所以一切功德建立在信心上,「信為道源功德母」,若沒有信心,生不起解脫的功德。

何謂功德?只有解脫才是功德,其它的都是福德。福德與功德是有區別的,所以六祖在《六祖壇經》上說:「愚人修福不修慧」。修福很積極,修慧不會修,這麼簡單的修慧的方法,他也不願意去修,這就是愚人。

加行比較好修,只念夠數就行。所以我們把加行放在工作中、開車的時候、做家務的時候都可以念。正行必須坐下來認認真真地修,你若不能盤腿,坐在沙發上也可以,坐在椅子上也可以,坐在床上也行。坐的姿勢沒有要求,只是我們的心要有個安住之處,這個要求非常嚴格,也就是要求攝心一處,這也是重點。

這幾天修正行的居士有一些反映。有的說,在座上修的時候覺得挺舒服,感覺有種天地一體的感覺;還有的說,經常看到光,有時候不上座的時候,比如看小孩的時候也能看到光,有過幾次,這些都是一種覺受。

良好的覺受是證悟的緣起。

證悟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得定,第二個階段是覺受,第三個階段是證悟。得定就是明顯感覺心中的妄念少了,心比以前靜很多,心不太散亂了,這就是得定的驗相。一旦得定還有些功德會顯現,就是心中有些透亮感,明顯感覺自己的記憶力比以前好了,心的判斷力、觀察力都比以前強了。在這種覺受下,有時候會看到光,有時候覺得心裡暖融融的,或者感覺天地是一體的,這些都是良好的覺受,還不是功德。經中也有說:「靜極光通達」。看到光了就說明自己的心已經很靜了,在很靜的情況下,不用刻意去看,自然就會顯現這個光。當你知道這個光的時候,你已經出定了,這個光也就看不到了,所以看到光是一種良好的覺受,並不是解脫的功德。還有暖融融的感覺,這也是一種良好的覺受,這種覺受明顯地有種天地一體的感覺,這只是座上的覺受,座下就會沒有了,出現這些良好的覺受應該精進修行。

當修正行顯現功德的時候,有哪些正確的覺受呢?正確的覺受就是明顯地感受到記憶力比以前好了,判斷力比以前準確了,觀察力比以前細緻了,這是心向外用的時候的感覺。我們心向內觀的時候,就能看到自己妄念的來龍去脈,這些都是正確的覺受。當有了這些覺受,真正的證量,很快就會現起來。面前想著阿彌陀佛的形象不動,知道這尊佛是自己心顯的,當下就證得心佛無二。在心佛無二的狀態下,我們再看萬事萬物和一切眾生都是三無差別,當下就證得大平等的功德。有了這種證量,很快就會生起緣起性空的見,一旦證得緣起性空,粗大的煩惱已斷,粗的執著已斷,但細的執著還是存在,那就再修細觀。因為我們的心現在很粗,所以我們就只能修粗觀。

群里也有些密乘弟子,密乘的弟子以修上師瑜伽為主,修法是一樣的。就是把阿彌陀佛想成自己的上師,或把自己的上師想成阿彌陀佛,還有以金剛薩埵、蓮師為本尊的,把面前自己的上師想成是蓮師或金剛薩埵,其修法都是一樣,只是變個所緣境。

在我的教法中著重於實修,我基本都是講一些實修的方法和竅門,卻極少去講一些佛的教理。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大家都知道,我們人人都有個佛性,我們的佛性與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佛性是一體的,也一樣大小。釋迦牟尼佛講三藏十二部經典,顯宗中講了三乘教法,密宗中講了四續部,三乘四續都是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但是這三乘四續的教法全都是從釋迦牟尼佛的自性智慧中流露出來的。所以人生這麼短暫,我們去學佛的教理,學懂了再去修,恐怕我們這一輩子也學不完,也弄不懂。我們通過實修,發現了自己的佛性,一旦發現了自己的佛性,佛說的一些經法,我們也就自然地懂得了,這就是實修的最重要的開示。

正行分作兩步修。第一步叫有相智慧修法,當證悟緣起性空的時候,我們再修第二步無相智慧的修法。正行中就是這兩步修法,除此之外,再也沒得修了。

推薦閱讀:

關於頸椎病的常見問答----【交感神經型之耳鳴】
楊飯: 港股雜談系列4之港股通匯率釋疑 在閱讀本文之前,可先看筆者在雪球關於港股系列... - 雪球
[轉帖]葛兆光:重建關於「中國」的歷史論述
[原創]關於權力
關於范偉

TAG: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