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讀:如何讓手機不分孩子的心
使用手機已不再是成人的專利。遙想白紙黑字鴻雁傳書的年代,如今的孩子們無疑是更為幸福的——有了手機,方便和樂趣何止多了一絲半點?無限未來似乎都盡在「掌」中。但當手機簡訊如潮水般肆虐校園,又將多少孩子們本應用在學習之上的寶貴時間席捲而去?身為家長,怎樣既使孩子充分享受現代通訊帶給他們的快樂,又不沉溺其中以致耽誤學習呢?
給孩子買最便宜的手機
「兒子在去年升初中的時候,向我提出了要一部手機的要求。」北京師範大學附屬第二中學學生家長李國強告訴記者,兒子除了做功課讀書讓他操心外,其他一切都是很好的,上課下課自己背著重重的書包去,吃飯洗澡無論父母在不在家他自己都能搞定。
去年開學頭一天,兒子吱吱唔唔提出要求,說開學了,要一部手機。爸爸李先生吃驚地問「你要手機做什麼?媽媽不是給你零花錢買早點、坐車,有急事你不是可以用學校的公用電話嗎?」他只說了一句「小學時我們班上只有兩名同學沒手機,其中就有我。沒手機很沒面子的。」這句話讓李先生一時無語,他從沒想過一個剛上初中的學生要手機有什麼用處,難道兒子沒手機在同學中就沒面子了嗎?他不知道學生使用手機已經普遍到這種地步,本想到了高中再給孩子買手機的,這下李先生沒了主意,他不希望兒子在學校讓人笑話,但是給他買了手機又一點用也沒有,就等著兒子哪天回家告訴自己手機丟了、壞了、電話費打爆了、上課玩手機遊戲……
面對孩子是否需要配備一部手機,李先生考慮過很多方面,於是他請兒子面對面地坐下,探討一下手機的功能問題。最後爺倆得出共同的結論:
一、通話。這是手機最基本的功能,外出的時候,固定電話不能隨時帶在手邊,有個手機方便了很多。
這個功能對兒子有很大作用嗎?如果給他配備一個手機,父母能知道他已經安全到了學校,能知道他確切地到家時間,如此看來,配備一個手機還有些必要。
二、發信息。這是最耗時間的一個功能。也是很多人常用的一個功能,時常能看到車上、路上、甚至單位里,不少人低頭編寫著簡訊。這個功能讓人們很多不方便當面說的話說出來了,也是很多人打發時間的一個方式。
這個功能,孩子應該不太需要。他還在上學,時間對他來說是寶貴的,把本來應該用於學習的時間用在發信息上,那太可惜了。
三、娛樂。聽聽音樂,玩玩遊戲,也是手機的另一塊功能。
不反對孩子在學習中休息,想休息可以到戶外轉轉,想聽音樂可以到音樂廳陶冶一下情操。但是手機的這個娛樂功能是孩子不需要的,會讓學習中的孩子分心。
四、其他附屬功能。比如說拍照等。
如果孩子喜歡攝影,家裡有各種款式的相機,可以做為他的興趣愛好,但是用手機拍照只能做為娛樂,從質量和技術要求上都達不到專業標準。
因此,經過這番討論,朱先生和兒子的意見達成一致,需要一部手機,但是功能就局限在通話。當天父子倆去物美超市花了300塊錢,買了一款最便宜的手機。而且,朱先生要求兒子到校後必須關機,只有放學後方便和家長聯繫時才可以開機。這一點朱先生隨時可查。如果違約當然要收回手機了。孩子很高興地同意了。
嚴格控制話費加強監管
劉女士的女兒今年上初中二年級,對女兒使用手機,表面上她雖然表現得很開明,但實際上也是非常「緊張」的。
「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就聽老師說過,班上有男女同學互相發一些愛慕的簡訊。」劉女士也很擔心自己的女兒會這麼做。她曾經兩次借口自己的手機忘在單位了,將女兒的手機「借用半天」,以此來查看女兒手機里的簡訊,也確實看到過幾條男同學發給女兒的「那樣的簡訊」。不過想想也能理解,作為青春期的孩子,對異性有好感、好奇都是正常的行為,偶爾收到或發出幾條讚美異性同學的簡訊也是正常的,只要他們不要將這種行為升級為早戀就可以。
對於女兒手機中出現曖昧簡訊的事情劉女士一直放在心上。通過平時與女兒聊天兒,劉女士了解到女兒喜歡班上的英語老師,於是劉女士找到英語老師,向她說明了來意,並請她抽時間給孩子上一堂男女同學交往的課。
為了加強對女兒使用手機的監管,劉女士規定女兒白天上學的時候不能帶手機去,只有上晚自習和周末能夠帶手機出門,並且每月只能用20元話費。由劉女士每月1號存入,如果女兒提前用完話費,就意味著那個月剩下的時間都無法使用手機了。同時,為了防止女兒用零花錢自己去存手機費,劉女士還嚴格控制女兒的零花錢,由於女兒讀的初中不是住宿的,除了正常學校要交納的資料費外,劉女士只給女兒每月10元零花錢,平時女兒吃的、用的劉女士都提前在家裡備齊,讓女兒沒有消費的機會。
制度制約中學生用手機
北京39中學的盧老師告訴記者,現在中學生用手機十分普遍,他曾在班上做過調查,全班45名學生,有38名學生有手機,只有7名同學因為家庭經濟條件不好,沒有手機。學生用手機,肯定是弊大於利的,盧老師堅定地說。
學生用手機,能夠方便與家長的聯繫,也體現了社會的進步,這是好的方面,但壞的方面就更多了。
首先,由於學生的自控能力差,用手機上網、聊QQ,玩遊戲的非常多,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有些同學會躺在床上玩手機至深夜,導致第二天上課沒精打採的。還有少部分學生,成績比較差,學習吃力,上課聽不懂老師講課,就會拿出手機來玩、發簡訊等。其次,由於初中生正處於青春期,渴望與異性交往,許多學生與自己談得來的異性同學互發簡訊,有的簡訊內容會涉及到早戀的問題。第三,由於手機的功能繁多、價格也相差很大,學生們在使用手機的時候不自覺地就會進行攀比,手機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學生的攀比之風。由於學生用手機弊大於利,學校對學生用手機的態度是不提倡、不禁止,但在允許學生使用手機的同時,加大了監管的力度。比如,發現學生在課堂上或睡覺時間玩手機,老師就會代他保管到中考結束;為了不讓同學們在學校用電引發危險,學校不允許學生在學校給手機充電,這樣做的同時,也讓那些喜歡玩手機的同學望「電」興嘆;同時,學校為了監管學生使用手機,規定學生只能在一天的兩個時段開機:中午12:00—1:00、下午17:15—19:00。但是對學生什麼時候開機的監管,只能由家長來做,由家長打電話來查詢。此外,盧老師還建議家長,加強對孩子手機費用的控制,也能起到監管孩子用手機的作用。不鼓勵+引導+硬性規定
華師一附中高級教師周文濤(從事班主任工作三十餘年):
對於中學生用手機,我的態度是:不鼓勵+引導+硬性規定。
中學生用手機多少會影響到學習的,如在課上忘了關機,暗自查看或發送短消息等,都會令學生分心。再則,現在有一些不健康的簡訊通過手機四處流傳,這對中學生的學習和身心健康都不利。所以,對學生而言,用手機弊大於利,我不鼓勵使用。
其實,現在的溝通方式已經很便捷,學生利用家居電話、公用電話、直接說或是在作業本上交流都是可以的;不在同一學校的好朋友間的交流,簡訊反而不如直接通電話或信件來往更真切。
對於手機,中學生不到萬不得已盡量不用。使用手機的學生要有較強的自控力,將負面影響降至最低點。學校和家長也最好做一些硬性規定,如學校禁止學生將手機帶入教學樓內;家長控制每月的話費,視其學習情況來決定孩子是否繼續使用手機。
手機分心重在引導
南京中醫藥大學心理系主任杜文東教授:
手機是社會進步的產物,使用手機本身沒有對錯。但中小學生個性未完全成熟,好奇心強,容易被外界吸引,因此使用手機客觀上容易影響孩子學習。
在長期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過程中,杜文東教授發現,有時候手機不僅不能增加孩子和家長、同學間的溝通,反而易養成孩子孤僻的性格。「有些孩子被手機遊戲、上網吸引,一下課就拿出來玩,沉溺其中,不利於和他人的正常交往。」此外,由於孩子缺乏辨別力,還容易受到不良簡訊、垃圾簡訊的影響。
江蘇省家庭教育研究會理事、南京師範大學教科院講師殷飛認為,從本質上來說,中小學生是否能在校使用手機是個管理問題。「一味『堵』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因為即使沒有手機,那些因手機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會在其他方面得到體現。」殷飛表示,「中小學生使用手機給學校管理帶來了新挑戰,學校和老師應積極面對,加強引導,提高學生對手機的適應、判斷和選擇能力。」
推薦閱讀:
※為了這一抹堅持的白色——堅果Pro2
※OPPO R9青雲志定製版和平凡版有什麼區別?
※鄧超在片場睡著引娘娘心疼,特此安慰,可是手機型號暴露了他!
※葉秋評測就是個毫無專業性,胡說八道的鬧劇
※對比國際大廠 2016年國內手機廠商有何創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