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腹痛發病原因

(一)發病原因

  1.急性腹痛的病因

  (1)腹腔內臟器疾病:

  ①腹腔臟器急性炎症:急性胃腸炎、急性腐蝕性胃炎、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闌尾炎、急性膽管炎等。

  ②腹部臟器穿孔或破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傷寒腸穿孔、肝臟破裂、脾臟破裂、腎破裂、異位妊娠破裂、卵巢破裂等。

  ③腹腔臟器阻塞或擴張:胃黏膜脫垂症、急性腸梗阻、腹股溝疝嵌頓、腸套疊、膽道蛔蟲病、膽石症、腎與輸尿管結石等。

  ④腹腔臟器扭轉:急性胃扭轉、卵巢囊腫扭轉、大網膜扭轉、腸扭轉等。

  ⑤腹腔內血管阻塞:腸系膜動脈急性阻塞,急性門靜脈血栓形成,夾層腹主動脈瘤等。

  (2)腹壁疾病:腹壁挫傷、腹壁膿腫及腹壁帶狀瘡疹等。

  (3)胸腔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心絞痛、肺炎及肺梗死等。

  (4)全身性疾病及其他:風濕熱、尿毒症、急性鉛中毒、血卟啉病、腹型過敏性紫癜、腹型癲癇等。

  2.慢性腹痛的病因

  (1)腹腔內臟器疾病:

  ①慢性炎症: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慢性膽囊炎、慢性胰腺炎、結核性腹膜炎、炎症性腸病等。

  ②胃、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泌素瘤等。

  ③腹腔內臟器的扭轉或梗阻:慢性胃腸扭轉、腸粘連、大網膜粘連綜合征等。

  ④臟器包膜張力增加:肝淤血、肝炎、肝膿腫、肝癌、脾腫大等。

  ⑤胃腸運動功能障礙:胃輕癱、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曲及脾曲綜合征、腸易激綜合征等。

  ⑥腫瘤壓迫及浸潤:胃癌、胰腺癌、大腸癌等。

  (2)中毒及代謝障礙:慢性鉛中毒、尿毒症等。

  (3)胸、腰椎病變:如脊椎結核、膿腫等。

  (4)器質性神經病變:脊髓結核、脊髓腫瘤等。

  (二)發病機制

  任何形式的刺激(物理的或化學的)達到一定的強度,均能引起腹痛。目前認為在炎症、組織壞死、缺血、缺氧等情況下,組織可釋放一些激素或體液物質來激活痛覺受體,引起疼痛。這些物質包括乙醯膽鹼、5-羥色胺、組胺、緩激肽及其同類的多肽類、前列腺素、鉀離子、氫離子以及組織損傷時產生的酸性產物等,其中緩激肽是疼痛的強刺激物。此外,這些化學物質還可能激發局部平滑肌的收縮而引起疼痛。

  1.痛覺受體是遊離的神經末梢,分布於身體的各個組織器官。腹腔內與痛覺有關的受體包括:

  (1)空腔臟器壁內受體或稱張力受體。主要感受張力、牽拉和肌肉強力收縮變化。

  (2)漿膜、腹膜壁層和腹內實質器官包膜內受體和系膜受體。感受伸拉、扭曲等機械刺激。

  (3)黏膜受體。感受化學物質的刺激,如胃酸、腸液等。痛覺受體受刺激後,衝動信號經3個層次的神經元將衝動信號傳遞至大腦皮質。

  Ⅰ級神經元(從腹部器官到脊髓):腹部的傳入神經來自脊髓神經和內臟神經,前者負責腹壁感覺的傳導,後者負責內臟感覺的傳導。腹部組織和器官的痛覺傳入神經纖維經局部內臟神經進入交感神經鏈,上升到一定的脊髓節段,會同來自腹壁的感覺神經纖維將痛覺的信息傳送到位於脊髓背根神經節內的各自神經元。

  Ⅱ級神經元(連接脊髓和腦幹):Ⅰ級神經元的突觸在脊髓后角的灰質內,經過替換神經元(Ⅱ級神經元),將痛覺信息過渡到脊髓對側的白質內,並沿兩條通路:脊髓丘腦束、脊髓網狀束,分別將信息送到丘腦或腦橋及延髓內網狀結構中。

  Ⅲ級神經元(連接腦幹和皮質):丘腦內的一些神經元細胞接受從脊髓丘腦束突觸傳來的信息,並將其傳至大腦皮質的軀體感覺區。網狀結構的神經細胞接受由脊髓網狀束突觸傳遞的信息,並將其傳至額葉及邊緣系統。

  由於上述神經傳導特殊性,腹部及盆腔臟器的疼痛反映到體表,常呈一定的脊髓節段性分布。一般來說,支配腹部皮膚感覺的脊髓節段為胸5到腰1。如食管遠端、胃及十二指腸近端、肝、膽、胰,其傳入神經進入脊髓的胸5~胸9,這些器官引起的腹痛主要在腹中線劍突與臍之間。

  小腸、闌尾、升結腸和橫結腸近段2/3,其傳入脊髓胸8~胸11及腰1,疼痛主要表現在臍周圍。

  另外,腹部多數器官,如胃、小腸、肝、膽、胰的神經分布呈雙側對稱性,其疼痛多在腹中線;而腎、輸尿管、卵巢的神經分布主要在側面,其腹痛也多為一側性。

  2.外周的刺激被感受為疼痛,要受到不同層次調節機制的影響。

  (1)局部刺激的強度需超過受體的閾值。

  (2)脊髓內刺激和抑制因素的交互作用。在脊髓后角的灰質內,有一個脊髓的調控中心,該處的一種神經細胞稱「傳送細胞」(transmission cell,T細胞),T細胞的活動成為控制痛覺傳送的「閥門」,直接影響到痛覺信息傳遞至灰質內;另有一種細胞稱為「中間神經元」(intermediary neuron,Ⅰ細胞),刺激Ⅰ細胞可抑制T細胞的活動而關閉「閥門」,阻止疼痛的傳送;抑制Ⅰ細胞可打開「閥門」,加速疼痛的傳導。

  (3)大腦皮質內部因素:中腦和延腦網狀結構內的一些神經元的神經纖維可下傳到脊髓后角的灰質內,釋放一些神經介質或激素,如釋放內啡肽,激活Ⅰ細胞,抑制疼痛的傳導。這類神經元及其下行的神經纖維稱為痛覺「下行性抑制系統」,這體現了高級神經中樞在痛覺方面對低級神經中樞的調控。

  3.從疼痛的神經機制可將腹痛分為以下3種類型

  (1)內臟性腹痛:疼痛信號經交感神經通路傳入,脊髓神經基本不參與,其疼痛的特點是:

  ①疼痛部位較模糊,通常比較廣泛穿梭近腹中線。

  ②疼痛的感覺多為痙攣、不適、鈍痛或灼痛。

  ③常伴有噁心、嘔吐、出汗等其他自主神經系統興奮的癥狀,而不伴有局部肌緊張和皮膚感覺過敏等。

  (2)體神經性腹痛:又稱「腹膜皮膚反射痛」,只有體神經或脊髓神經而無內臟神經參與的疼痛。疼痛特點:

  ①定位較準確,常出現在受累器官鄰近的腹膜區域,具有明確的脊髓節段性神經分布特點。

  ②程度劇烈而持續。

  ③疼痛可出現在腹部的一側,可因咳嗽或變動體位而加重。

  ④可伴有局部腹肌的強直、壓痛及反跳痛。

  (3)牽涉痛:指腹部器官引起的疼痛出現在離開該器官內臟神經傳導之外的部位,由內臟神經和體神經共同參與此類疼痛機制。疼痛特點:

  ①多為銳痛,程度較劇烈。

  ②位置明確在一側。

  ③局部可有肌緊張或皮膚感覺過敏。


推薦閱讀:

絕育術後腹疼的診斷與處理
腹痛,哪個部位是胃痛?哪些原因引起的?
醫案連載66:腹痛-桂枝加桂湯證
《症因脈治》 > 卷四 腹痛論
轉: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

TAG:原因 | 腹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