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稚陽期(2~14歲)心理保健

(2011-09-07 10:33:47)標籤:健康1.「純陽」與「稚陰稚陽」稚陽期是指2歲起到14歲左右的人生髮展時期,這個時期是從斷乳到女子以「月事以時下」、男子「精氣溢瀉」為標誌,是個體的心身發展非常迅速的時期。稚陽期還可以分若干階段,《壽世保元》說:「三歲、四歲為孩兒,五歲、六歲為小兒,七八歲為齠齔(音條襯),九歲為童子,十歲為稚子。」《推拿秘訣》也說「三歲四歲幼為名,五六次第言少年。」七、八歲時開始換牙,乳齒換為恆齒,故「齠齔」。《說文解字》說:「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齔,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齔。」齠亦通髫,指「小兒垂結」,童年也。進入了學童期為前人稱「童子」、「稚子」、「少年」。對於個體的心身發展過程,中醫以陰陽學說來說明,認為兒童的形體是「稚陰稚陽」之體,其生長又是「純陽」的特徵,《顱囟經》認為這是「但任陰陽推移」的過程。此時小兒的整個心身是陰陽幼稚的狀態,五臟六腑,「全而未壯」,故古稱小兒為稚子。雖然陰陽都幼稚,但卻處於迅速向上的生長發育,陽生居於主導方面,是為「純陽」。故吳鞠通在《溫病條辨·解兒難》中提出「小兒稚陽未充,稚陰未長者」,所以命名稚陽。因此,此期小兒疾病的特點是發病迅速、傳變快、易寒易熱,易虛易實。因為小兒是稚陰稚陽之體,「肌膚嫩,神氣怯,易於感觸」(《溫病條辨·解兒難》)。這種心身特點是小兒疾病的內在因素。從小兒八綱辨證特點來看,熱證多於寒證,實證多於虛證,陽證多於陰證。《幼科要略》說:「六氣之邪皆從火化,飲食停留,郁而化熱,驚恐內迫五志動極皆陽。」這說明小兒實熱證多,不僅是由於六淫飲食所致,亦可因情志,只是心理病機的特點及心身疾病表現與成人不同。例如;四、五歲兒童沉默,口吃,語言含糊。六、七歲夜怯,自訴睡不著,失眠,頭痛,畏怯,退縮,不肯上學。九、十歲手足躁動不安,分心,不能上課,衝動,失眠,消瘦。十多歲,怕人,恐慌,強烈不安,粗暴,逃學,離家,偷竊等。中醫著眼於證,注意整體調理,治療這類心身疾病有自己的獨到之處。2.心身發展與教育稚子的心身蓬勃發展,故「教子當在幼」。《友漁齋醫話》談到這個時期的心身特點指出「童工純陽好動,一日之中無刻不歇,童子天機活潑」,並「入塾誦讀」。老師更應注意純陽童子的「天機活潑」,有目的地適時地指導學生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這時由家庭的影響逐步轉到以學校教師影響為主體,新的知識不斷地增加,思維能力也不斷地發展起來,漸漸掌握了書面語言,並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這個時期由於陽生陰長十分迅速,應當順其蓬勃的生機,注意心身發展的平衡和協調、心智的合理開發。古代醫家葉天士、陸定圃等人都反對小兒過早讀書,以免泄其天真之氣。他們看到因為小兒「陽常有餘,陰常不足」,陽為生髮、為功能,小兒生機速發,蓬勃生長,顯得「有餘」。而陰為物質,為血為精,需營養精微,相對較之成人為多,故感「不足」,常有陰不配陽之勢。如果不注意這種有餘、不足傾向,智力過早開發,有餘者復加之,不足者更損之,導致陰陽失調,陰陽失調則為疾病。葉天士基於臨床所見指出這種傾向,說:「知識太早,真陰未充,龍火易動。」這種病機是「勞心動陽,陰液日損」(《臨證指南醫案》)。葉天士見解是有一定道理的,雖然人才需早期培養,但宜注意調節心、身的平衡發展。如果只注意兒童智力早開,知識的灌輸,同時加重學習負擔而忽視飲食營養,起居作息,文體活動的配合是有悖於小兒的身心發展的。萬全《育嬰家秘》說小兒臟腑特點是「肝常有餘,脾常不足;腎常虛,心常有餘,肺常不足」。脾不足當注意後天水谷的調養;肺不足應留心生活起居,防外邪侵入;腎常虛,須注意勞逸適當勿過勞耗精傷氣。調理好這三種不足,才能促進身體平衡發展,適時開發心智,促進人才培養。
推薦閱讀:

白茶的養生保健功效
女性更年期保健應從四十開始
運動養生保健 堅守5原則
五穀雜糧是良藥,養生保健不可少!
艾灸保健時間表【周偉話養生】+艾灸送父母 健康添福壽@【周偉話養生】

TAG:心理 | 中醫 | 保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