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給老師送禮誰之負擔誰之累

來源:檢察日報 發布日期:2009-09-10

近年來,學生家長逢年過節給老師送禮已成了一種習慣。雖然教育部門三令五申不許教師收禮,但送與收的行為仍普遍存在,而且價碼也在不斷攀升。對此,當事各方各有各的煩惱,各有各的說法。老師A:一個班往往五六十人,老師能給予的關照很有限,最多也就是給學生調調座位、嚴格管理和多創造發言機會。B:收禮並非老師主動要求的,如果拒收,又不近人情。家長A:送吧,希望孩子得到老師的關照,但心裡十分不情願。不送吧,又擔心會對孩子造成不利影響。B:給老師送禮,就是想讓老師不要放棄孩子,哪怕是給個好臉色也行。學生我們並不要求老師都是道德楷模。可是,最讓我們擔心的是,老師收禮後,是否會將學生分成三六九等,區別對待。送與不送家長們的煩心事教師節前,一年級小學生小鳳回家告訴媽媽,老師讓家長送給她100條祝福。本來,小鳳的媽媽和爸爸正在為要不要給老師送禮物而發愁。送吧,希望孩子得到老師的關照,但心裡十分不情願,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不送吧,又擔心會對孩子造成不利影響。總聽人家說,誰給老師送禮,老師不一定能記住,但是誰沒送禮,老師都會清楚地記得。從孩子上幼兒園起,在某媒體工作的劉女士就和大多數家長一樣一直被一個難題困擾著:到底該不該給老師送禮?在給老師送禮的問題上,劉女士每年都要煩惱一段時間。說心裡話,看到老師那麼辛苦地工作,作為家長,她確實想通過送禮來表示感謝。但令她為難的是,如何把握分寸才不至於讓老師誤解為有求於他?很多家長認為,老師非常辛苦,尤其是初、高中老師。在教師節時適當表達心意,作為對老師辛勤付出的一種肯定,是應該的。也有家長說,給老師送禮是必須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讓自己的孩子多得到一些關注,多得到一些輔導。除非是沒有經濟能力,現在不送禮的家長實在太少了。一位楊姓家長說:「上學期期末,孩子在學校違規使用手機,班級被扣了分,我們感覺很對不起班主任。正好趁著教師節給老師送點禮,一方面替孩子謝罪,另一方面希望老師多加照顧。聽孩子說,班裡大部分同學都給老師送過禮,我們不送就顯得很另類,我們又不是拿不出這點錢,更重要的是別讓老師誤會,以為我們對他有意見。這年頭,得罪誰也不能得罪老師。」然而,李家長則認為,老師不會因為家長沒送禮就不好好對待孩子。孩子犯錯,老師批評他無可非議。家長不應因此給老師送禮,這樣,還有可能讓孩子產生自己沒有犯錯的誤解。更為重要的是,老師如果堅守職業道德,你不送,他也會照看、教導孩子。相反,家長送得多,老師拿得多,還有可能讓老師養成了壞習慣。在某機關當處長的狄先生說,自從孩子上學,自己基本成了孩子老師的專職司機,隨叫隨到。此外,還要幫老師發論文,幫老師計算機考試過關,等等。狄先生不無抱怨地說,這應該算是另一種形式的送禮吧。在採訪中記者發現,想讓孩子得到特殊關照是大多數家長送禮的出發點。給老師送禮的大多是中等生和差生的家長。尤其對差生來說,送禮就更被家長認為是尋求老師關注的唯一辦法。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因為學習習慣不好而被老師放棄。比如,把孩子座位安排在邊邊角角,對孩子說一些挫傷自尊心的話,等等。這些都容易造成孩子不專心聽課或自我放縱,現在都是一個孩子,一旦這樣惡性循環下去誰家受得了。家長祁女士說:「送禮,就是想讓老師不要放棄我家孩子,哪怕是給個好臉色也行。」祁女士當初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女兒送到瀋陽市某重點中學借讀。孩子高一讀理科,這讓本來基礎就差的女兒在一年裡的歷次考試中,沒得到過一次令人滿意的分數。孩子著急,家長更急。沒有滿意的分數也就意味著在班級里沒有尊嚴,在老師面前更抬不起頭,孩子變得敏感起來。有時,班主任不經意的一句話,都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孩子想在高二時轉到文科班學習,但聽老師說,理科學不好的人,文科也一樣學不好。但是理科學不好的只能上文科班,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孩子聽老師這麼一說,有好長一段時間都精神恍惚,甚至對學習失去了信心。祁女士嘆了口氣說,看來,我必須送禮了,至少讓老師別這麼刺激孩子。家長給老師送禮,大體有兩種心態。一種是發自內心,藉此表達感恩的,情為主、禮為次。無論送什麼,無所顧慮、輕鬆愜意;另一種則是形勢所「逼」,身不由己,只為老師在普遍「有禮」的情形下不至於怠慢自己的孩子,禮為主、情為次,還擔心老師對禮物不中意,這使家長誠惶誠恐。據記者了解,目前,學生家長在年節時特別是教師節前給老師送禮已成了一種習慣。雖然教育部門三令五申不許教師收禮,但送與收的行為仍然普遍存在,而且價碼也在不斷攀升。給老師送禮作用究竟有多大在長春某機關工作的王女士,從孩子上小學起逢年過節就給老師送禮,除班主任外,主要科目的老師都送。孩子在市屬重點高中上高三時,由於班風不正,孩子學習興趣不高。聽說老家縣城高中管理嚴格,就託人把孩子送到這所高中借讀。把孩子送到學校的第一天,王女士就偷偷給每位任課教師送了一張500元的商場購物卡。其實此時,科任教師還沒見過孩子。在孩子借讀的半年裡,王女士不僅請老師吃飯,而且還給班主任的手機里打了1000元電話費,以方便經常向班主任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今年高考,王女士的孩子考了296分,遠遠低於當地大專的錄取控制分數線。王女士一再感嘆,孩子不爭氣,送老師一座金山也沒用!但在瀋陽一位潘姓家長眼裡,送不送禮還真不一樣:「我給老師送了兩件名牌內衣後,老師平時非常關照孩子的考試、發言和作業情況。」這位家長說:「現在,我逢節必送,除了教師節,還有「五一」、「十一」、元旦、春節,甚至元宵節。不用送太貴重的,一般二三百元就打點了。孩子的班主任都和我成為朋友了,還經常主動打電話向我通報孩子在校的表現。」瀋陽某初中教導主任杜老師說,其實,學生學習有好有差是正常的。現在父母普遍較忙,不夠關心孩子的學習,只一味地把希望寄托在老師身上。孩子成績下降了,就怨老師沒教好,就想著送點禮物給老師。我覺得家長這樣做,只是在心理上尋求一些安慰。孩子的教育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光靠老師是不夠的。杜老師還說,中小學生面臨的升學壓力很大,而且自控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都較差,這就需要老師常常提醒、督促,但是一個班往往五六十人,不少班主任還要兼其他班的課程,有時實在難以顧及。家長希望老師多關照自己孩子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但方式可以改變一下,送禮完全沒有必要,直接打電話或找老師表達你的想法,多和老師溝通孩子的近況就行,因為沒有哪個老師不希望把自己的學生教好的。在重點高中當班主任的郭老師坦率地說,禮尚往來,這是人之常情。但老師能給予的關照是有限的,最多也就是給學生調調座位、嚴格管理和多創造發言機會等。這種看似簡單的關照,確實對學生特別是對學習習慣差的學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老師平時多給一些鼓勵,或者多給孩子幾次發言機會,可能會對學生產生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據了解,作為班主任或任課老師,可以關照學生的絕不只這些。比如說在高中階段,現在上大學的途徑不只是6月高考一條路,依靠其他途徑,比如保送、自主招生、小語種、藝術特長等,要比參加6月高考來得輕鬆得多。但很多家長並不知道如何去爭取這些特殊高考應具備的條件,或者很多家長並不一定有這種想法。班主任老師如果適時指點或「因材施教」,從某種意義上說,可能會改變一個學生的命運。收與不收都是一種負擔其實,送禮是一把雙刃劍。「送還是不送」令家長們煩惱,「收還是不收」同樣也讓老師們背上了不小的負擔。在瀋陽某小學工作了14年的翟老師說,逢年過節都會有家長送禮,過去是送掛曆、海鮮、水果等,現在常常是請客吃飯,送美容券、購物卡等,而且事後家長都有一定的「請求」。翟老師說,她非常不希望家長這樣做。因為,作為教師,會照顧、關心每一個學生,請客送禮不僅浪費家長的金錢,也使老師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在某重點中學當班主任的黃老師說:「其實我們心裡清楚,雖然家長送的時候都說是表示對老師的感謝,但背後都是希望得到老師的格外關照。更可悲的是,可能在家長送你禮物的時候,他們的心裡積滿了對你的怨恨和不屑。」有著8年教齡的齊老師是瀋陽市優秀教師,每到年節前,她都會三令五申地禁止學生和家長送禮,她只收學生寫滿祝福的賀卡,對家長和學生送來的比較貴重的禮物她都一一退回。但說心裡話,過教師節時如果手裡沒有一件學生送的禮物,似乎也會感到有點失落。對於瀋陽某初中的劉老師來說,收禮和赴家長宴請成了一個不小的負擔:「如果你當面拒絕家長,家長可能通過學生、班主任甚至其他領導請你。有時,家長吃飯叫上學校領導,你怎能不去應付呢?除了班主任,其實對於科任老師來講,吃飯之前常常連學生名字和本人都對不上號。」另一位班主任張老師說,收禮並非老師主動要求的,多數情況下是家長主動送來的,如果不收,讓家長退回去,似乎又不近人情。而且,有些家長往往不光給你一個人送禮,也給校領導送。如果你不收,家長就會起疑心,擔心老師是不是對孩子有什麼意見,進而會要求學校領導換老師。弄到最後,自己可能因為拒收禮物而被孤立起來。張老師坦言,他不想因為收了家長的禮而作繭自縛,更不願意因此而敗壞名聲。所以,就多次把家長送的禮物退回去。可是當因為某件事對其孩子要求嚴一些時,家長就會揣度「是不是上次送的禮太少了,老師沒看上」,於是,下次就想方設法在禮物上「增值」。一位李姓老師說,我能理解家長送禮的心理,希望我對他的孩子更加照顧,我曾經誠懇地告訴給我送禮的家長:「收了你的禮,我會不知如何面對你的孩子,該批評時不敢批評,反而害了孩子。」李老師的話可以代表大部分老師的心聲:「教書是我的工作,我已經拿到了我應得的報酬。所以,我沒必要接受家長任何形式的禮物。作為教師,我付出的是心血,不管家長送什麼樣的禮,都無法與我的付出等價。如果真是出於感激,就在您的心底給我留一份尊重,我就滿足了。」很多老師都表示,最願意收到的禮物是祝福簡訊或賀卡:「感覺很溫馨,又不會有負擔。」相對於禮物來說,大多數老師更看重來自家長的尊重。正如李老師所說,拒絕禮物會令家長心裡沒底,但是不要緊,只要我一如既往地照顧他的孩子,等以後他會給我一份我想要的東西---尊重。據記者了解,雖然很多老師對家長送禮持否定態度,但當面拒絕的並不多。一位老師說得十分坦誠:「我們不是非得要那點禮物,我們也不是很想吃那一頓飯。但是從這裡可以看出家長對自己小孩是否重視,也可以看出對老師是否尊重。」事實上,無論教師收禮是如何不得已,但只要收下家長們的禮物,就有可能遭致家長和社會的非議,而且還可能背上師德低下的罵名。儘管社會上對老師收禮一再詬病,但教師收禮現象卻屢禁不止,原因何在?一位退休老教師將教師收禮的心態歸納為三類:情非得已類,本心是不願收的,但往往礙不過情面,勉強收了;來者不拒類,沒有過重的道德負擔,認為你既然送,我就收,我平常為你孩子付出的也很多,拿你一點東西也是應該的;正中下懷類,這是少數,這種教師好占點小便宜,一到年節,就盼著家長送禮品,個別沉不住氣的,甚至還會暗示學生。這位老教師認為,教師是堅決不能收家長禮物的。因為收禮的弊端太大。在家長和學生看來,老師吃的是「皇糧」,被尊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思想素質、文化修養和思想境界應該比常人略高一籌。因此每個給教師送禮的家長心裡其實都認為老師不該收禮。於是這份禮品,潛意識中成了家長檢驗教師品格的試金石。當老師接過禮品時,絕大多數家長會在內心悄悄地給老師打分。而教師本人,則會有「拿人手短」的感覺。收禮還會使老師與家長的關係複雜化。往往家長送禮,有所求者居多:送禮之後,必觀其效。久不見效,必生怨恨。在某些因素的激發下,往往還可能會演變成矛盾。此外,老師收禮還給學生做了壞榜樣。送禮常常讓人聯想到行賄、受賄。現在的學生,對於家長送禮和老師收禮,既認為正常又心存鄙薄。長此以往,就可能誤導孩子,使他們認為學習無用,只要搞好關係就行。遼寧省農村實驗中學校長、全國優秀校長、遼寧省特級教師馮振飛說:「世風不純,並不意味著教師就可以隨波逐流,教師固然清貧,但一定要從我做起,抵制歪風,絕不能帶頭擊碎道德底線。想發不義財,就別當教師。」「禮」字背後心理煎熬還是感情傳遞若不是媽媽說漏嘴,可能俞天(化名)至今都不知道,高中時,家裡一直背著她給老師送禮。她恍然大悟,怪不得高中時總覺得老師對自己照顧有加,還一直以為是自己特別討老師喜歡。得知此事後,班主任老師的形象在俞天的心中轟然坍塌。如果當初知道老師的關照是「買」來的,自己一定不能接受。馬上就要去上大學了,俞天嚴厲地告訴家人,再也不許給老師送禮。「給老師送禮,這太正常了。」瀋陽某重點高中高三學生洋洋對此見怪不怪。洋洋的父母是做買賣的,家庭富裕,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洋洋都是花錢擇校入學的。入學後,家長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給老師送禮。洋洋說,有時爸爸媽媽忙,就讓我把禮物直接給老師送去。洋洋嘻嘻地笑著說,一到教師節,我和同學就打賭,猜哪個老師收的禮最多。放學時,我們會故意在校門口磨蹭,一邊跟老師問好,一邊瞅著老師手中的大包小裹。當被問及是否贊成給老師送禮時,洋洋說:「這沒什麼,我爸媽給別人送的都是錢,給我們老師只送禮物。」洋洋又笑著說:「犯點小錯誤沒關係,讓家長給老師送點禮就可以擺平嘍!」而這正是許多老師所擔憂的。「尊」源於「道」,「信」源於「法」。瀋陽某小學二年級班主任王老師說:「如果學生知道老師收了他父母的禮物,還怎麼尊敬、信任老師?如果孩子都不信任老師,老師怎樣教書育人?」記者在瀋陽某重點中學採訪了一些學生,有個男同學說:「我聽說有的老師吃差生家的飯,拿差生家的禮物,還拉著差生家長打麻將哩!」「90後」的學生們對老師似乎比較寬容:作為學生,我們並不要求老師都是道德楷模。可是,老師收禮,確實會使我們疑惑:今天的社會,還有誰可以信任?難道連老師的關心都能摺合成人民幣?真正讓我們擔心的是,老師收禮後,是否會將學生分成三六九等,區別對待。同樣是這所學校的高一班主任楊老師說,師生情誼是師生在朝夕相處過程中的情感積澱,不能用單純的物質來衡量。要想受到老師的重視,首先應該在學習上下功夫。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沒有老師不愛的。羅老師在一所高中教語文,默默當了10年科任教師。去年秋季開學起,她接任班主任。此後,她的生活便不再平靜,不僅學生對她另眼相看,家長更對她關注有加,送禮、請吃飯的事情也漸漸多起來。離中秋節至少還有半個月,一個家長就提著兩盒月餅來找她,正好羅老師不在家,家長就在外面等,直至很晚。家長一見面就拉住羅老師的手,讓羅老師談談孩子的學習情況。儘管羅老師對家長的這種過分熱情一時還難以適應,但她明白,很多時候,家長是想借送禮這個機會,和老師溝通。羅老師感嘆道,如果老師主動找家長反饋學生的動態,可能家長就不會使那麼多「邪勁兒」了。也許,這正是問題的癥結所在。遼寧省海城市望台鎮新興小學有位教師叫孟麗平,她患糖尿病20多年,每天需注射兩針胰島素。由於孟麗平深受學生和家長喜愛,因此學生和家長們主動幫她搜集了很多治療糖尿病的藥方。聽說西紅柿、黃瓜對治療糖尿病有好處,家長們就一筐筐地往她家裡送。學校規定學生不能帶零食,但孩子們卻偷偷地在兜里放上幾塊糖,悄悄擱在老師辦公桌上,希望孟老師能吃上自己的糖。孟老師之所以受到家長和學生的喜愛,是因為她對學生付出了無私的愛,她不僅愛品學兼優的學生,也同樣愛淘氣的學生。對於這樣的老師,當你看到她家裡家長們送來的一筐筐西紅柿、黃瓜,看到她的辦公桌上一堆堆的糖果時,你是否會為這種真摯情感的傳遞而動容?【鏈接】國外如何尊師重教美國:老師不能接受學生的吃請美國教師節始於1971年,參議院和眾議院投票通過,將每年的9月28日確立為法定教師節,這一天恰好是中國著名教育家孔子的誕辰紀念日。在教師節這一天,美國學生也會爭先恐後地給老師送禮物。不過,由於大多數美國學校都定下規章制度:老師不能接受學生的吃請和正式禮物,否則一經曝光,他們就面臨被辭退的命運。所以學生送出的禮物基本上也都是些普通的小東西,比如一張自製的賀卡、一張寫有感謝話語的照片,或是自製的小點心,最多也不過是價值幾美元的小紀念品。儘管禮物本身的價錢不貴,但學生在贈送給老師之前都會精心包裝一番。他們到商店去購買漂亮的禮品盒、包裝紙和緞帶,然後大花心思把小禮物包起來。雖然禮品盒裡面裝的可能只是幾塊自家烘烤的餅乾,但是包裝出來的漂亮造型卻幾乎讓人以為盒裡藏著價值連城的珍寶。英國:中文教師精神的盛宴雖然教師在英國是受人尊重的工作,但是一直以來,這個國家卻沒有專門為教師設定的節日。2000年,在英國中文教育促進會和中文學校聯合會的共同努力下,經英國各個城市的中文學校校長商議,每年10月的第三個星期天定為中文教師節,這樣,在英國各地普及中華民族語言文化的中文教師們有了自己的節日。中文教師節這一天,英國各地中文學校的教師代表會在倫敦舉行盛大聚會,他們一起回顧過去一年中文教育的狀況,商討未來的教育策略,為年度優秀教師頒發獎狀和獎金。此外,教師們還會編排文藝節目,進行大聯歡,而中國駐英國大使、總領事及倫敦僑領代表也會到會祝賀,每次,他們都要給教師們送上鮮花、禮品和真誠的問候。印度:讓學生體驗老師甘苦9月5日是印度的教師節。這一天是前印度總統薩瓦帕利·拉達克里希南的生日,他本人也是一位教育家。在印度,教師節這天不叫節假日而是慶祝日。老師和學生照常到校,但學校的教學工作被感謝和送賀卡等慶祝活動所代替。這一天,有些學校為表達對老師的敬意,教學任務被高年級的學生包下來,由他們給低年級的同學上課,體驗教師工作的辛苦與偉大。校方也會根據這些學生「老師」的表現給他們打分,評出最佳學生「老師」。韓國:舉行謝恩活動韓國保持著東方儒家文明尊師重教的傳統,將教師節安排在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月份——5月的最中間,5月15日。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旨在提倡尊重教師權利、鼓舞教師士氣、提高教師地位。每逢教師節這一天,政府表彰為教育事業作出傑出貢獻的教育工作者,學校里舉辦各種文藝活動、運動會、茶話會,學生給老師們佩戴康乃馨、贈送禮物,去看望退休或病中的老師、贈送慰問品等,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表達對老師的尊敬、愛戴與謝意
推薦閱讀:

這是一份以分手為目的的七夕送禮指南
只送對的,不送貴的!送禮這件事兒,其實沒你想得那麼難!
茶葉送禮都有哪些講究?
送禮經濟學 重新調整我們的送禮習慣
送禮必知: 哪12種東西不能送人?

TAG:送禮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