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復興運動簡介(維基百科)
07-16
漢服復興,又稱漢服運動,是一系列穿著漢服、宣傳漢族文化的運動。漢服歷史悠久,但因受到滿清剃髮易服的影響,漢服與漢族斷絕近乎三百年。清亡之後漢文化復興的意識開始復甦,但由於戰爭與政治因素,並沒有獲得廣泛關注。而最近的漢服運動興起於2003年,河南鄭州的王樂天是當代以復興漢服為目的穿漢服上街第一人,隨後許多人紛紛仿效。漢服運動主要目的是希望恢復漢服的華夏傳統服飾地位、復興華夏文化。參與者來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國大陸及其他華人地區、海外華人等,以年輕人、知識分子為主。對於目前出現的漢服熱潮,中國媒體與輿論普遍認為是80後展現個性與愛國主義的象徵。質疑者認為其強調漢族特色可能觸發大漢族主義,並可能引起部分敏感的少數民族擔憂自身文化被毀滅;支持者則表示這是對真正的中國傳統及中國文化的弘揚,而且反映中國民間對去滿化同回歸真正的中國傳統及中國文化的嚮往。二十世紀初期至中期的漢服復興1644年清軍入關,佔領北京後並攻伐南明、大順、大西等政權,同時在佔領地全面推行剃髮易服政策,強行命令所有官員、百姓必須改換滿人的髮型、改穿滿人服飾,下令禁止穿著漢式的傳統服飾,不從者在清初順治時期甚至會被處死,然而由於鬥爭持續多年以至法令難以實行,加上伴隨著清朝政權的穩定,剃髮易服的執行力度也有了明顯的放鬆,在康熙年間的江南尚有很多平民穿著明朝的服飾,到了乾隆時期,亦出現了江南地區的一些農民在服飾上依然保留著明朝後期風格的情況。甚至到了辛亥革命時期,有部分地區的人民還穿著明顯地有晚明特徵的服裝。辛亥革命後,>在上海和南京,部份民眾於嘗試自行恢復漢族傳統蓄髮制度以及漢族衣冠,有些人把辮子盤成髮髻於頭頂,並穿上交領右衽的服裝,當時上海各界在知名的公共花園張園舉辦慶祝光復大會時就有一人頭戴方巾,身穿交領大襟袍,但當時大部份人認不出那是漢族傳統服裝而加以嘲笑。不久又有人以戲曲之戲服充作漢服,但當時人們穿漢服沒有依照場合規範服飾類型,而穿戲服更顯得誇張、兒戲,且沒有規範服制,不夠整齊劃一,在浙江餘姚也有一老翁嘗試恢復明代衣冠,卻被當時輿論評為不識時務,並認為應重新設計一種代表漢族的服飾。直至袁世凱以和平的方式逼迫滿清皇帝退位後,中華民國正式成立,當局才參考歷代漢服規制,制定頒布《暫行祭祀冠服制》,恢復了漢服式祭服。錢玄同在辛亥年作《深衣冠服說》,1912年3月他在浙江教育司當科員時玄冠深衣,繫上大帶去上班。1914年8月,政事堂禮制館頒布正式的《祭祀冠服制》。後來袁世凱企圖建立君主立憲制的中華帝國,在中華民國首次祭天儀式上,袁世凱啟用漢服,這是清朝入主中原,迫使漢人剃髮易服後,中國的統治者首次在正式場合里穿上並恢復舊式漢服。然而,漢服在袁世凱稱帝失敗後沒有繼續被國民政府沿用,而是全面引入了西方國家制度和西式服裝,並未恢復漢族服飾文化。但亦有少數人繼續嘗試復興漢服,如夏震武束髮深衣、張大千也寬袍大袖遊歷歐洲。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也未恢復漢服,反而把一些傳統華夏文化定為要打倒的四舊,因此沒有恢復漢服的土壤。1974年,江青仿照唐宋時期武則天等人穿的女式漢服,給全中國女性設計了一種類似男性「中山裝」那樣的女性「國服」,帶有Y字領等漢服特徵,被戲稱為「尼姑服」,指令女幹部帶頭穿,想要最後推廣到廣大中國婦女都要穿這種衣服,但江青服最終在江青被打倒後迅速消失。當代漢服復興參與漢服復興的英國華人2001年APEC會議在中國上海舉行,中國以「唐裝」的名義贈給各與會國元首、為代表中國式樣的服裝,乃由服裝設計師余鶯所設計,最初取名為「新唐裝」。當時所設計的「唐裝」式樣以馬褂為基礎,此後這種式樣的服裝一度在大陸和海外華人中流行,成為新年等節慶時流行的服裝,並出現許多變種。由於APEC會議召開後得在一段時間內,很多人有意或無意將這種服裝稱呼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甚至官方媒體也將其宣傳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引起了許多人的批評,更多的人致力于思考究竟什麼樣的服裝才是漢族真正的傳統服飾,客觀上催發了後來的廣泛而影響深刻的漢服復興運動。21世紀初,中國社會思想逐漸寬鬆與開放,漢服又開始進入現實社會,各地出現漢服活動。有漢復興者建立網站;也有人在網上流傳漢服設計,並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統一使用漢服做學位服。有人[誰?]將此稱為破壞滿清征服漢人的企圖,恢復華夏真正的傳統文化的「文藝復興」現象。他們的行為在社會上也激起了不同聲音。漢服復興者認為,漢服之所以稱為漢服,應表現漢族的特色和文化。漢服為華夏族從上古至明朝漢人所穿著的漢族服飾。現時所謂唐裝實際是滿族的馬褂及旗袍,根本不能夠代表漢族。唐裝一詞被滿族服飾所搶佔令人遺憾,因此有志於向廣大民眾澄清漢服與唐裝的概念。然而在現實情況在主流下,不論是政府機構還是主流學說,例如在「中央政府門戶網站」里有關漢族的簡介、《現代民俗流變》、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志編寫辦公室編寫的《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志》、《中華嫁衣文化調查》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寫的《廣西通志》等官方網站和有關書籍里皆把馬褂及旗袍視為漢族民族服飾。主體參與人群以1970年代至1980年代出生者居多,中堅力量是年輕白領和在校大學生。也有不少受周圍親友影響的兒童及中老年人加入。參與者來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國大陸及其他華人地區、海外華人等,以年輕人、知識分子為主。亦有一些中國少數民族或世界其他民族的人因喜愛漢文化而主動穿漢服、支持漢服運動。漢服運動倡導者宣傳,漢服運動是不分年齡、性別、職業、興趣的。支持者以復興漢民族傳統服飾為切入點來影響大眾進而發揚傳統文化的舉動。其活動場域除組織及討論活動計劃的互聯網外,多為大中型城市所在的高等院校、具傳統意義的事業單位、景點、公園等。各地漢服復興者組織了多次身著漢服的聚會,主要活動形式有:於公眾場所穿著漢服、祭拜先烈、傳統成人禮(笄禮、冠禮)、參加武術比賽、慶祝傳統節日、婚禮、舉辦知識競賽、進行漢服宣傳活動等。有些漢服復興在日常生活中也穿著漢服。近年來,漢服推廣者也以藝術表演的形式將漢服和其他傳統文化結合向大眾推廣,比如2011年漢服春晚 和一些反映漢服復興理念的電視劇等等。漢服運動的重要網上基地是漢網、百度漢服吧等網上論壇。近來由於不少城市實體漢服店或與漢文化相關的文化機構、商業場所的應運而生,漢服運動也開始從網路上的熱議更近一步地邁向公眾的日常生活,不過大眾的接受程度仍然是一大阻礙。官方態度2001年APEC會議結束後的一段時間內,官方曾經將「唐裝」宣傳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隨著越來越多的反對這一稱謂的人表達觀點,近年來,已經鮮見類似的宣傳。文化部長孫家正2006年5月2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的表示。他說:「有些地方有些青年人在提倡穿漢服,但是我到現在都搞不清楚什麼服裝是能夠真正成為代表中國的服裝,這恐怕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最大的困惑。總體上我的觀點是,吃飯也好、飲食也好、穿戴也好,各有所愛,百花齊放,都是他個人的事情。但是我也衷心地希望我們能夠創造出廣受大家歡迎的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服裝。」2008奧運會組委會的態度:官方多次公開表態,以「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為主要理由拒絕「北京奧運禮服應當採用漢服」的要求。然而在北京奧運的開幕式上,仍有多個單元節目由演員穿著漢服表演,可見在民間、藝術層面上,中國政府不會多干預。2008年,中國政府官方網站的「中國56個民族」介紹的服飾,漢族服飾採用漢服女裝的圖片作為代表。主要問題民眾的接受度因為漢服已經從中國消失了三百多年,普通民眾對漢服感到陌生。雖然近年來人們對於漢服的接受度已經有所提高,但對漢服的誤解仍然存在。有人根據「漢服」的名字,望文生義地認為那是漢朝的服飾,支持者認為,參考漢語、漢字的提法,並不存在這樣望文生義的問題。 質疑者認為,漢服是漢朝的服飾。反對相關質疑的人認為,如果漢服是漢朝的服飾,那麼漢語就是漢朝的預言,漢字就是漢朝的文字。有人因為和服源自漢服、與漢服外觀相似,而把漢服誤認作和服。甚至有個別反日本之中國大陸激進人士因誤認為和服而把穿著漢服者身上之服裝脫掉並燒毀。漢服的式樣與配搭因為滿清的剃髮易服強行打斷了漢服的正常傳承,現在對於漢服的穿著並沒有公認的規範。漢服活動中不乏各朝各代甚至原創款式的漢服混合出現的情況。對漢服的式樣與搭配進行研究並使之標準化,是尚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在一些漢服討論區中經常就此出現激烈爭論。有人支持將漢朝皇族的服飾作為漢服的標準式樣,亦有人主張參照《周禮》的款式,也有人認為應繼承明制 。因為受到古裝電影、電視劇的影響,許多不了解漢服形制的人認為古裝影視中的服裝就是正統漢服。亦有人不了解歷史,把古代的一些只能在特定場合穿著的祭服、禮服於其他場合穿著,與傳統漢文化及禮儀不能相宜。至於配以現代鞋子、帽子等其它融入現代元素的作法,亦仍未能有一致的觀點。名稱問題台灣與中國大陸名詞的使用習慣有所不同,台灣將一系列漢名稱冠以「國」字頭,如國字(漢字)、國語(漢語)等。但是,如果在大陸將漢服稱為「國服」,可能引發對於敏感的少數民族問題之擔憂,故此,漢服支持者更樂於稱為「漢服」以突顯漢文化特色,而不稱為「國服」或「中國服」。漢服支持者並不試圖去定義所謂的國服,也明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並不支持國服。民族主義問題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文系的張跣認為,個別漢服愛好者過於激進,排斥其他民族。但是,大部分漢服支持者並不認同極端民族主義,只是希望溫和地復興傳統民族文化,讓漢族人重新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傳統服裝,而不是只能穿他族服裝 。 同時,亦有反對漢服的激進主義者斥漢服運動為納粹主義、種族主義。也有些不支持漢服復興的人認為帶有滿族元素的唐裝已經被漢人接受多年,並且國際上也視之為代表中國的服裝,沒有必要再復興明代或以前的漢服。實用問題在當代,漢服根據其用途,主要分兩種:儀式漢服與家常漢服。顧名思義,儀式漢服是為了展示給公眾,在隆重或喜慶節日的公共儀式中的重要角色而用的,所以通常著重華美繁重,而忽略樸素方便。而家常漢服,又稱便常漢服,其目的是為了在當代人日常室內起居中,將漢服元素充分融入,以取代現在在家居中普遍使用的滿式服裝以及西式睡衣或時裝休閑服等,著重的是樸素、方便、舒適、簡單。。現在日本和服當中的作務衣、甚平、浴衣,朝鮮韓服的部份款式,琉服中的芭蕉布衣,便常使用的功能是十分大的。但是在中國,由於漢服運動是從儀式漢服開始,家常漢服現在才剛剛起步。正宗問題 廣州北京路廣百大廈前,一群年輕人穿著改良漢服漢服復興運動發展初期,民眾對中國文化與體制之認知,乃是華夏文化與體制在經歷蒙元、滿清及西方世界文化陸續洗禮後不少細節經已受程度不一之變型與扭曲而成,然而民眾往往不黯此點,加上種種對傳統華夏文化與體制之臆想與揣測,又或引經據典之深度與範疇不一,導致漢服復興運動者與民眾往往無法正確帶出、領悟華夏文化之確切全貎與精粹,因此常出現各種或大或小之議論。例如現在漢服運動經常出現的某些漢服款式,形式上與歷史上傳統的漢服迥異,尤其是在整體上反映當代審美觀,但仍保留有顯著漢服元素(比如說,在某些關鍵組成部分上沿襲漢服元素而與清式系列服裝及西式服裝迥異)的,稱為改良漢服。漢服復興參與者對於是否接受漢服改良也有不同意見,部份人認為傳統漢服尚未完全復興,不應太早改良,否則會失去傳承的意義。亦有人認為漢服復興應照顧到當代人的審美來設計,才容易推廣,因此只需保留典型漢服元素 。文化意義漢服之復甦主要的意義是在於華夏文化的自我覺醒以及漢民族自信心的恢復,它並非是要走上極端的民族主義。有某些意義上之用意是讓全世界更加了解華夏文化原本面貌;另外為世界所熟悉的日本與韓國兩者的傳統服飾從古代就深深的被中國漢服所薰陶,漢服恢復可以讓西方世界了解東亞傳統服飾文化的源頭。英國的漢服復興運動者合影
--修改:snowfalling FROM 117.74.76.*FROM 117.74.76.*
推薦閱讀:
※厲害了,我的幣!」比特幣「詞條位列2017年維基百科訪問量第九名
※你了解維基百科嗎?
※競爭也是去中心化——對維基百科封鎖BCH文章的隨筆
※星官 -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