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也會死嗎?」| 3個方法教你如何與孩子談死亡
主播 | Miss milk
一些關於死亡的故事最近發生的幾件事,讓我想談這個話題:一個月前,有個恐懼的男孩找到我。男孩今年10歲,打球摔傷了胳膊,老師叫了救護車,送去醫院急診各種檢查。疼痛難忍的他看到了一個滿身是血的男人,很多人圍著那男人,亂成一團,都在大喊、哭泣,他們不停喊叫:「壞了!壞了,他快死了,救救他吧大夫!」。男孩只是簡單骨折,沒無大礙,包紮後即可出院,可最近一周常在夜裡驚醒,夢見那個人,渾身冒血,他嚇壞了,不敢自己睡,也不願意上學,飯量減少,會因一點聲響驚恐萬分。還會問媽媽:「那個人怎麼了,死了嗎?」,還會說:「我的病會不會死啊」,媽媽如何解釋也不行,隨即大哭。很明顯,這是創傷後應激反應,並伴有對死亡的模糊恐懼。我採用了遊戲治療,慢慢讓他直面恐懼,目前是第一步,接納孩子所有反應,和他建立關係,最近一次,通過繪畫和殺死死神方式緩解了恐懼,當然,孩子還需要一段時間恢復。另外一件事情,是我自己。老家有個風俗:活著的人可以給自己建「壽墳」,年前我和父母選好了墓地,這幾天忙著找工人修建墳墓。對此,我很觸動,儘管我給學員講過死亡的課,也接待過死亡恐懼的來訪,當面對父母給自己修墳這事,我想了很多。我想起亞隆《直視驕陽》里對死亡的描述:「死亡不但埋葬了我們的未來,更可怕的是淹沒了我們的過去,就像從未來到過人世間一樣,渾噩無邊,所有的未竟之事,所有的美貌才華、名利地位,都灰飛煙滅,留不下一絲痕迹。」第三件事,也是最讓我難受的事,我舅哥四歲女兒查出了白血病。這讓我和妻子悲傷不已,我們第一時間去了省城的醫院,初步診斷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目前正在積極化療中。看到小燕躺在病床,長長睫毛沾滿了淚水和無助,作為心理諮詢師的我,心如刀割,我可以安撫病危的來訪,但面對親人生理性疾病很無奈,這也成了我和自己體驗師談及的重點。清明到了,返鄉祭祖是很多人要做的事,成年人或自己進行,或帶著孩子,或在樓下小區祭拜,但你有沒有想過,孩子心中對於死亡的認識,他們對你這些行為有什麼看法,內心是悲傷的還是疑惑的。無論如何,這是不可避免的,一年一度的清明,孩子面對父母各類祭祀儀式,內心一定有自己想法。事實上,這是個可以和孩子談死亡的好機會,儘管我們都不會把孩子和死亡聯繫在一起,甚至覺得殘忍,其實這是成人自己的擔憂和焦慮,然後會故意迴避,而迴避並不代表孩子什麼都不知道。
孩子了解到「死亡」
的三個途徑
先界定下年齡段,本文針對3-12歲的孩子,12歲後他們有足夠的力量像成人一樣看待死亡。
0-3歲幾乎沒機會接觸死亡,當然,也有特殊,也會面對親人的離世,那是另外範疇,不在今天分享的內容。
首先,孩子會通過故事、大眾媒體、爸媽的「謊言」,知道「死亡」這回事。
他們會從電影、繪本、童話故事中得知,世上原來還有死亡的發生,但裡面內容往往會扭曲死亡本身含義。
童話故事會有「死而復活」、「只有壞人才可以被殺死」、「死後長出翅膀變成天使」、「英雄可以不死」、「死後去另一個世界,那裡更美好」等等。
這並不真實,孩子之所以願意相信,是因為故事情節,而對「死亡」本身,他們並不理解,甚至會扭曲。
小時候,我問奶奶:人死是什麼?奶奶告訴我人死就變成了天上的星星,遠遠望著親人,當時的我對這個答案很奇怪,長大後知道這種欺騙包含深愛,但還是有些怪她。
多年後,在我19歲那年,奶奶去世,當時我並不悲傷,只是眼淚任風吹散,或許我潛意識以為奶奶變成了星星,而不是無邊沉寂,這讓我壓抑了悲傷。
因此,孩子心中的「死亡」,有兩個版本,一個是童話里的,一個是現實的,親人就趟在那裡,冰冷,一動不動。
孩子也會從死亡小動物身上感知死亡。
公路上被壓死的小狗、死了的昆蟲、小鳥,死去的寵物,都會讓孩子感知死亡,以及死亡帶給他們的體驗。
我第一次面對死亡,是家裡養的一隻貓,我們管它叫:小花。
有次上課,妹妹跑來告訴我,「小花」死了。那年我8歲,回家,看到小花躺在那,身上的毛沒了光澤,我很難過,用手去捋它的毛,搖晃它的尾巴,還跑去問母親要藥片,以為「死亡」或許是病了。
最後,母親在後院一顆大梧桐樹下,挖了個坑,掩埋了小花,當土完全埋沒它的那一瞬,我放聲大哭,久久不肯離去,後來,我寫了篇日記,紀念小花,從此,我再也沒養過貓。
而那時,母親並沒有告訴我小花到底怎麼了,只是說它「死了」,我對死亡的概念依舊模糊神秘,同時認為「死亡」是種懲罰,因為要被埋掉,永遠睡在黑暗中,不吃不喝。
有時不可避免的,孩子會直接面對親人死亡。
這點需要更多的專業解釋,不同年齡感受有很大區別,這裡我只說通用兩點:
一個,孩子會從大人們所有行為中得知死亡,家裡會聚集很多人,每個人深情黯淡、愁容滿面、或嚎啕大哭,相擁而泣,而此刻成人會讓孩子離開,或忽略他們。
這都不合適,你無法解釋這樣的反常行動,會讓孩子如臨大敵,而又不知敵人身在何方,也會他們覺得不被重視,是個局外人,一會兒我和你說,如何對待。
而此刻,你需要做的,是要看見孩子,儘管你已悲傷成河。
另外,年幼的孩子並不認為親人已死亡,他們會用習得的經驗說服自己。
認為「爺爺」只不過去了天堂、只不過睡著了、只不過暫時離開,你知道的,這對孩子都是保護,他們很容易將死亡和分離混淆。
如何與孩子談死亡
好,現在我給你提供些原則性建議,如何和孩子談死亡。
1
藉助自然的「道具」
就像當下的清明節,6歲以後都可以帶他們去,有的風俗是12歲才可以,有的18歲才可以,不管如何,這是個很好的契機。
不要把孩子隔絕在外,當然,也不要鄭重其事把孩子拉到面前交談。
最好的時機有兩種:
一種是孩子主動問起,比如:
「爸爸,你在幹嘛呢」、「你要去哪裡啊」、「為什麼每年都要去啊」或者更直接的:「爺爺還回來嗎?」、「死了幹嘛燒紙?」、「他會吃到我們做的飯嗎」、「什麼是死」……
還有是在看電視、新聞、看見死的小動物、聽故事時候,它們都是難得的機會,孩子們也常會問到,這時候,就可以和他談了。
你會問,怎麼談?
2
直接談,誠實、坦率
這是個好方法,即將離世的人有權知道自己的病是癌症,孩子同樣也有權利知道出生和死亡的真相,這方面家長往往誤入歧途。
孩子問你:「我從哪裡來」,你並不直接回答,而是:「從河裡撈的」、「大鳥銜來的」、「從商店買的」、「在路邊撿的」、「在垃圾桶撿的」,當然,地點會千變萬化,就是不告訴孩子是來自媽媽子宮。
死亡則更忌諱,說法更是千奇百怪,現在我告訴你:越簡單、越直接的,傷害越小。
談的時候,要具體不要抽象、要直接但不必細緻,要用生物的、孩子聽懂的,而不是心理的,抽象的。
像這樣說:
死亡就是「心臟停止了跳動」、「不再醒來」、「沒了呼吸、不能吃飯睡覺」、「身體停止了運轉」「醫生也治不好了」、也可以舉例子:「就像鐘錶停了,但永遠沒有電池」、「就像蝴蝶變成了標本」等等。
不需要細緻是因為孩子消化不掉,所有消化不掉的東西都會用幻想彌補。
幻想往往是模糊的,你可以說:「他的心臟停止了跳動,也不能呼吸了,這就是死亡」,而不必詳細說明心臟為什麼停止、癌細胞如何擴散、器官怎樣被感染。
那隻會增加孩子的恐慌,若孩子繼續問為什麼,你只需要回答:「是的,寶貝,就是這樣,這代表結束,沒有為什麼了」
3
避免委婉用詞
「他只是休息了」、「她離開了我們」、「他去了遙遠的地方」、「他去了天堂,得到了永生」,這純粹是大人的擔憂,孩子並不理解,也起不到保護,有的只是猜測,學齡前兒童,並不能解釋死亡和離開的區別。
「躲貓貓」之所以經久不衰,是因為孩子在用自己方式處理分離焦慮,若說是「離開」,孩子會以為他還會回來,現實卻不能回來,就會造成不必要的困惑。
4
表達真實情感
記住,對死者表達哀悼的方式,就是悲傷,孩子並不例外。
有位來訪小時候看到奶奶去世,全家人都在哭泣,媽媽卻不讓她哭,安慰孩子要勇敢,於是她的悲傷被壓抑了,認為自己不可以悲傷。
久而久之,養成了隔離的性格,很難理解他人的痛苦。
如果笑可以代表快樂被提倡,那麼哭就可以代表悲傷被允許。
你可以擁抱孩子,並和他以一起哭,讓他學會哀傷,也讓他知道,他的情緒可以釋放,同時感受到,媽媽和他一起哭,他並不孤單。
5
父母需要處理自己的創傷
父母有些未了的分離體驗,一些關於死亡焦慮的情緒沒恰當處理,一定會投射給孩子,並用「堅強」、「勇敢」的外衣阻隔真實的內心,孩子並沒你想的那麼弱小,很多時候,在面對負面情緒比你更強大。
就像你做不到孩子那樣的破涕為笑,他們哭一場,第二天就會心無芥蒂的繼續生活,成年人往往不會,當然,前提是得到了釋放和接納。
謹以此文,獻給我的奶奶,也獻給所有離我們而去的親人,向他們表達最深的思念。
推薦閱讀:
※8種體質的特徵及調理方法,對號入座,找到適合自己的養生之道!
※稱名的原由和方法
※以果為道的兩種方法 | 貝瑪仁增仁波切開示
※紅砂鹹蛋的加工方法
※中醫治痛經方法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