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名醫屢效方
高血壓——降壓方(陳真一方)
(組成)扁豆花15g,杜仲10g,枯黃芩10g,懷牛膝10g,白芍10g,生地黃15g,玄參15g,苦參6g,雲茯苓15g,菊花10g,金銀花10g。
(功效主治)平氣逆,清血熱、利二便。用於高血壓。
(方解)一般認為,高血壓所致眩暈應從風、痰、瘀辨證,而陳老認為主要病機應是氣血逆亂。《內經》明確指出:「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反則生,不反則死。」(《素問、調經論》)此為氣血逆亂之重證,相當於高血壓危象甚至腦出血階段。一般病證主要是頭痛,頭暈,目眩,煩躁易怒,失眠多夢等一派陰虛,故本證虛火居多,若從風痰瘀治,而用祛風化痰除瘀、重鎮安神之品,是重傷其氣血,徒耗其真陰。又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氣血逆亂,當以調氣降氣為主,故經言「氣反則生,不反則死。」又便秘是高血壓之大忌,地道不通則迫使氣血上逆而加重病情,故治此證應時時注意二便通暢。根據以上認識,陳老提出平氣逆、清血熱、利二便是高血壓病的治療大法。此方氣味輕清上浮,既能養陰清熱,又能導氣血下行而平氣血之逆亂。既能清利血熱而消瘀,又可使欲動之內風消散於無形之中,俗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正是指此而言。又此方柔潤多汁而不滋膩,既可通暢二便,又無戀邪礙脾之弊。梵谷血壓病,無論有無眩暈,陳老多用此方治療。
(加減)若便秘較重而邪氣實者,加大黃10g;正氣虛者,加當歸10g,淡肉蓯蓉10g。若內風欲動者,則加地龍10g,龍骨15g,牡蠣15g,每多良效。
(按語)劉氏臨證喜用此方,經觀察,對三期高血壓均有效,尤其是第三期高血壓,此方與常規降壓藥合用,常可明顯減輕癥狀,血壓穩定下降,且可減少常規降壓藥的用量,誠為治療高血壓病的良方。
(方源)劉書奎.陳真一老中醫臨證經驗拾零.貴陽中醫學院學報,1991(2):21
高血壓——通脈降壓湯(王多讓方)
(組成)丹參30g,川芎15g,益母草30g,牛膝15g,桑寄生30g,澤瀉15g,夏枯草30g,菊花15g,蟬蛻12g,草決明15g,珍珠母30g(先煎),木香10g。
(功效主治)活血通脈,降壓除眩。用於高血壓。
(方解)本方川芍、丹參、益母草有較強的通行血脈之力,可調整全身血脈的運行,祛除痕阻;配夏枯草、草決明、菊花、蟬蛻等清熱平肝,主頭腦眩暈脹痛;牛膝、桑寄生活血通脈;同時牛膝、澤瀉可引血下行而降壓;「氣行則血行」、「氣為血之帥」,故在活血通脈葯中佐以行氣之木香;配珍珠母鎮靜安神。
(加減)若頭痛明顯者可加全蠍6g,地龍12g;耳鳴者加磁石30g(先煎);若痰濁偏重者加半夏10g,白朮12g;夜寐不安者可加首烏藤30g,酸棗仁30g;手足心熱,腰膝酸軟者加玄參30g,生地黃12g,知母12g,黃柏12g;肢體麻木明顯者加烏蛇30g,威靈仙12g。若中氣不足、清陽不升,伴有氣短乏力、脫肛者,可加黃芪30g,升麻10g,柴胡10g。
(驗案)張某,男,28歲。所遇不遂,半年後經常頭暈、頭脹痛,煩躁失眠,去醫院就診,診斷為高血壓病。近日頭暈腦脹痛,心煩不能眠,口乾。查:面色紅,鞏膜輕微充血,舌質紅,苔薄微黃,脈弦數,測血壓180/100mmHg,證屬心肝火旺,鬱火上炎,用通脈降壓湯加黃芩12g,鉤藤15g,竹葉12g,燈心3g,硃砂3g(包沖服),首烏藤15g,服2劑自覺見好,4劑後血壓開始下降,服10餘劑血壓接近正常,癥狀基本消失,20餘劑,血壓穩定,癥狀消失近3個月,未見反覆。
按:肝乃風木之臟,喜條達,惡抑鬱。肝氣鬱結,失去條達之性,氣機不暢,肝鬱化火,火性炎上,挾氣血上壅於腦,故致頭暈頭痛、腦脹、心煩易怒、寐差、口乾等。故治予通脈降壓湯理氣活血通脈,佐以潛陽清心安神。加入鉤藤意在平肝潛陽,使上逆之氣血下行;黃芩、竹葉、燈心意在清心降火;硃砂、首烏藤安神以除煩躁。
(方源)鄧紅.王多讓從氣血論治高血壓病臨床經驗.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1999,6(2):63
高血壓——變通天麻鉤藤飲(張學文方)
(組成)天麻10g,鉤藤10g,磁石30g(先煎),菊花10g,川牛膝15g,地龍10g,川芎10g,生龍骨30g(先煎),草決明20g,杜仲12g,桑寄生15g,梔子10g,炒麥芽10g。
(功效主治)平肝息風,益腎活血。肝腎不足,肝陽偏亢,肝風上擾,頭痛,眩暈,頭麻,耳鳴,腰酸,肢乏,煩躁易怒,手足腫脹,血壓高,或睡眠不佳,脈弦數者。
(方解)此方為針對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而設。此類病人臨床十分常見。鎮肝熄風湯雖為常用,但其力甚猛,胃弱者不宜。天麻鉤藤飲清肝安神雖優,平肝益腎活血之力不足。故變通此兩方之義,結合現代中藥研究成果而擬成此方。方中用天麻、磁石、生龍骨平肝陽之上亢,鉤藤、菊花、梔子、草決明清泄肝熱,重用草決明還可通便泄熱,杜仲、桑寄生補益肝腎以治本,地龍通經絡而降血壓,川芎、牛膝活血化瘀,引血下行,炒麥芽健脾護胃,防止重鎮葯損傷胃氣。全方具有清肝平肝、益腎活血、通絡降壓之功效。
(按語)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是臨床許多病證時常見發病機制,高血壓病中尤其多見。我們臨床觀察到,此類病人多在中年以後,肝腎日衰時發病,其病主因年老體衰,肝腎不足,肝陽偏亢,但其形成有一個較長的發病過程,且多有肝氣鬱結,腎虛血瘀、便難絡阻等因素綜合作用而成。針對瘀血阻絡、便干腑氣不通、血脂高、動脈硬化等因素,故方中選用草決明、地龍、牛膝等品。據實驗研究三葯均有較平和的降血壓作用,草決明還可降血脂,磁石、杜仲、桑寄生補肝腎之陰而性不滋膩,故可久服以收功。該方經數百人試用,證明療效確著。當然由於體質因素差異,在具體應用時,應該結合病情輕重,體質強弱作相應的加減,以求方證更加貼切,取得更理想的療效。
(方源)《疑難病證治》
推薦閱讀:
※高血壓病食療食材的選擇
※治療高血壓有效的辦法是什麼啊
※如何進行急進型高血壓病的家庭應急處理?(健康守門人的回答,2贊)
※高血壓如何注意飲食最好?預防血壓升高飲食口訣
※金匱腎氣丸治療腎虛型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