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治:五苦欲補瀉的比較以及修正
【太素】: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埤,氣味合而服之,以養精益氣。 【藏氣法時論】: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2、五苦(病)所宜:【千金食治】:肝病宜(則)食麻、犬肉、李、韭。(酸)心病宜食麥、羊肉、杏、薤。(苦)脾病宜食稗米、牛肉、棗、葵。(甘)肺病宜食黃黍、雞肉、桃、蔥。(辛)腎病宜食大豆黃卷、豕肉、栗、藿。(咸)【太素 調食】:脾病者,宜食粳米飯、牛肉、棗、葵; 心病者,宜食麥、羊肉、杏、薤;腎病者,宜食大豆黃卷、豬肉、栗、藿; 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黃黍、雞肉、桃、蔥。 五病所宜食,【千金】與【太素】同。3、五病所禁之食:【太素】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腎病禁甘,肺病禁苦。 4、五味陰陽功能:【至真要大論】: 帝曰:善。五味陰陽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藏氣法時論】: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軟。 五味本為六味,無論至真要大論,還是藏氣法時論,均不自覺提到「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軟」六者。而至真要大論直接說「此六者」包括了「辛甘酸苦鹹淡」六味,而兩兩對稱對治。 故五欲之補瀉,兩兩相對,五苦之五病各有其治,而五苦之小疾食治即可。六味變為五味的問題出在甘味上,於是甘味不知所云版本混亂乃是思維混亂所致,其對治法由對治滑向生克所致雙重標準,脾的標準與其餘四臟完全不在一個頻道。 因此六味皆相對:辛散酸收、甘緩(滋)淡急(滲泄);咸軟(潤、濡)苦堅(燥); 修正食治經文: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補之,酸瀉之。肝苦急,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以咸補之,苦瀉之。心苦緩,急食苦以堅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以甘補之,淡瀉之。脾苦濕,急食淡以滲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補之,辛瀉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辛以散之。開腠理以通氣也。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以苦補之,咸瀉之。腎苦燥,急食咸以潤之。至津液生也。
推薦閱讀:
※來,貧道解析怎樣的面相結婚比較晚,並未您解惑
※嚴歌苓和張愛玲比較,誰更勝一籌?
※胸美,腿長,膚白,三選二的話選哪兩個比較值?
※草書近似字型之比較
※命中財多身弱,一生求財會比較辛苦
TAG: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