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密《黃帝內經》人迎寸口脈針法(二)

深度解密《黃帝內經》人迎寸口脈針法(二)

好大點事

2016-01-31 11:05來自QQ空間日誌根據2016年1月29日晚8:00時在成哥內經針法交流群中的講座整理而成。各位老師、各位朋友:晚上好!講課之前幾點申明:一、本群為內經針法交流群,以學習分享和交流為宗旨,禁止相互攻擊!二、本群為技術交流群,群友應真誠友善,務必修改群名片為實名,格式如:達州-施傳成,還沒有修改群名片者請立即修改,否則將被清除。三、本次講座毫無保留系統完整地公開分享本人多年來對《黃帝內經》人迎寸口脈針法的實踐研究成果,有緣者自會珍惜有加。本群已滿,外面還有很多朋友焦急等待加不進來,請加群動機不純者(如:持門戶之見拒絕他人意見,自以為是目中無人,得了寶貝還出言不遜口吐唾沫及竊取成果拒為己有出售或培訓賺錢等)請自行退群,把機會讓給那些真正想學習交流的朋友。上周五給大家分享了《黃帝內經》人迎寸口脈針法的部分內容,今晚講課之前先和大家一起回顧一下,以加深朋友們的理解,同時也更好的銜接下面的內容。因每個問題都要給大家詳細講解,爭取讓所有聽課的朋友都能很好地實戰應用人迎寸口脈針法,佔用的時間比較長,可能今晚講不完,但時間服從效果,講不完的話,下周五繼續。成哥版人迎寸口脈針法的起源:復原《黃帝內經》人迎寸口脈針法歷經艱辛,來之不易,有緣得到者應珍惜!如何理解和處理人迎寸口脈針法與其他療法的關係:人迎寸口脈針法調和陰陽穩定人體內環境,可為其他治療打下良好基礎,可與其他任何治療方法相兼容,結合應用將事半功倍。人迎寸口脈針法的適應症:凡人迎、寸口脈不平者均為人迎寸口脈針法的適應症。人迎寸口脈針法的禁忌症:人迎、寸口脈摸不到或超過正常強度者,禁止使用人迎寸口脈針法。如何應用人迎寸口脈定病變及補瀉經脈:人迎一盛,足少陽實證,瀉足少陽補足厥陰;人迎二盛,足太陽實證,瀉足太陽補足少陰;人迎三盛,足陽明實證,瀉足陽明補足太陰。 寸口一盛,足厥陰實證,瀉足厥陰補足少陽;寸口二盛,足少陰實證,瀉足少陰補足太陽;寸口三盛,足太陰實證,瀉足太陰補足陽明。人迎寸口脈針法取什麼穴位進行補瀉:五輸穴。人迎寸口脈針法補瀉的穴位數:陰經一個,陽經二個。人迎寸口脈針法補瀉的先後順序:先補後瀉。也列舉了部分應用人迎寸口脈針法治療的案例,今晚繼續給大家分享。判定人迎寸口脈療效的標準本節我們會用比較長的篇幅進行細解,因為本節所涉及的概念和道理對於針刺治療來說實在太為重要太為關鍵了。大家都知道,判斷療效的標準不是患者的癥狀是否減輕或消失么?其實不然,患者的主訴是主觀的,時有假象。還有更為客觀的判斷標準:脈象!來看《內經》里的相關論述吧。《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 「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針」。針刺治療時如果沒有「氣至」,就應繼續行針治療,不管行針或針刺的次數。「氣至」了就要起針,不要再留針行針。《靈樞·終始第九》: 「氣和乃止」。氣、脈調平了就起針(停止針刺)。「所謂氣至而有效者,瀉則益虛,虛者,脈大如其故而不堅也;堅如其故者,適雖言故,病未去也。補則益實,實者,脈大如其故而益堅也;夫如其故而不堅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故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病必衰去」。這段經文非常經典,是否正確理解,對針刺治療有著非同尋常的重要意義。《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中的「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經典名句被眾多醫家引用,但真正理解這句話的人少之又少。絕大部分人根本沒有弄明白什麼是「氣至」,大家認為「氣至」就是扎針行針過程中酸麻脹熱等針感傳導至有癥狀的部位,只要「氣至病所」就會取得「風之吹雲」般的療效。這樣的理解表面看很有道理,其實完全錯誤。那麼,什麼才是「氣至」呢?《內經》里講得非常明白,《靈樞·終始第九》對什麼是「氣至而有效」回答得非常清楚:「所謂氣至而有效者。。。。。。補則實、瀉則虛」,通過針刺治療把虛的補上去,把實的降下來,達到「氣和」,「已補而實,已瀉而虛」就是說明「氣至」了。「氣和乃止」、「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針」,「氣至」了就要起針。那麼,我們怎麼才能知道「已補而實,已瀉而虛」、「氣至」了呢?通過診脈!「氣至」就是「已補而實,已瀉而虛」,達到「補則實、瀉則虛」這個標準後的脈象究竟是怎麼樣的呢?先來看「瀉則虛」,「瀉則益虛,虛者,脈大如其故而不堅也;堅如其故者,適雖言故,病未去也」,瀉是把實瀉下來(通過瀉由實轉虛),瀉實達標的脈象是怎樣一種改變呢?「脈大如其故」,脈管的大小(寬度)還是如故(沒有改變,還是那麼大),但由「堅」變成了「不堅」,應指的力度由強變弱了。如果應指力度沒有改變,仍「堅如其故」,「適雖言故」,雖然當時癥狀減輕感到舒服了,但「病未去也」,並不是病真正的好轉了。「補則實」,「補則益實,實者,脈大如其故而益堅也;夫如其故而不堅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補是把虛的補起來(通過補由虛轉實),補實達標的脈象改變,雖「脈大如其故」,脈管的大小(寬度)還是如故(沒有改變,還是那麼大),但應指的力度由弱變強了,由「不堅」變成了「堅」。假如應指力度沒有改變,「堅如其故而不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雖然當時感覺輕鬆舒服了,但病沒有真正好轉。所以,「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病必衰去」,補虛達到目標(轉實)了,瀉實達到目標(轉虛)了,雖然癥狀當時可能沒有隨著起針而減輕,但肯定會慢慢好轉!「病必衰去」,看古人對用針是多麼的自信!《黃帝內經》時代的古人用針可以說是出神入化,他們有那種底氣,並非盲目自信,相反於現代中醫的以葯為主,那時用藥還不能很好的駕馭(整部《黃帝內經》僅記載了十三個比較簡單的藥方)。「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病必衰去」這才是「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去,明乎若見蒼天」的真正含義,朋友,你理解了嗎?!對於這段經文的理解,更應該特別明白的是「脈大如其故」,脈管的大小(指下的寬度)是不變的,補瀉後改變的只是應指的力度由「不堅」轉為「堅」或由「堅」轉為「不堅」。所以,我們診人迎寸口脈時,一定要注意:比較人迎與寸口部脈動的應指力度,排除脈管大小對診脈的干擾,而不是對比脈管的大小(寬度)!有人說,根據現代解剖,人迎在頸動脈,寸口在橈動脈,人迎脈肯定大於寸口脈,說這種話的人主觀主義思想太嚴重,說話只憑主觀想像,根本沒有真正深入臨床仔細對比人迎、寸口。如果真正潛心研讀《內經》並付諸實踐,就會發現古人是多麼的嚴謹,人迎大於寸口的脈象多了去了,古人不欺余也!古人寫作使用的是竹簡,為了節省用簡每每惜字如金,連標點符號都不用,但對「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病必衰去」卻不惜筆墨進行反覆強調,於此可見「氣至而有效」在針刺治療中的重要性。在《靈樞·終始第九》中緊接著又從另一個層面對「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病必衰去」進行了精當的闡述。「凡刺之屬,三刺至谷氣,邪僻妄合,陰陽易居,逆順相反,沉浮異處,四時不得,稽留淫泆須針而去。故一刺則陽邪出,再刺則陰邪出,三刺則谷氣至,谷氣至而止。所謂谷氣至者,已補而實,已瀉而虛,故以知谷氣至也。邪氣獨去者,陰與陽未能調而病知愈也。故曰: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病必衰去矣」。大凡針刺應該注意,通過「三刺」過程「至谷氣」,「邪僻妄合,陰陽易居,逆順相反,沉浮異處,四時不得,稽留淫泆」這些異常均須通過針刺去清除。首先絕皮淺刺,排除表淺的邪氣,再向深刺排除深部的邪氣,再通過留針行針則「谷氣至」,谷氣至了立即起針。「所謂谷氣至」,是指通過補由虛轉實,通過瀉由實轉虛了,從脈象的力度的改變可以知道「谷氣至」了。(保留了正氣)邪氣去了,陰與陽雖然還沒有達到完全調和,但我們已經知道病會慢慢好轉了。從這個層面上來講,還是「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病必衰去矣」!通過這段論述讓我們知道,「氣至」這個概念,實則是「谷氣至」的簡稱,而現代教科書及絕大部分針灸醫生所理解的「氣至」完全是錯誤的,那些毫不自知洋洋洒洒引用《內經》名句「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去,明乎若見蒼天」是多麼大的一個笑話!現在我們總結一下:應用人迎寸口脈針法治療患者時,觀察療效的主要標準並不是我們熟知的患者主訴癥狀的減輕或消失,而是是否「已補而實,已瀉而虛」,即是否達到脈象的"氣至」(脈平)!總結:人迎寸口脈針法的起針標準:脈平即止(起針)。我們先休息下吧,一會接著講。人迎寸口脈針法的針刺治療頻率這個問題其實前面已經講過,據前述經文可知:人迎或寸口一盛(少陽或厥陰):每日一次;人迎或寸口二盛(太陽或少陰):二日一次;人迎或寸口三盛(陽明或太陰):一日二次。這個是根據什麼來確定的呢?古人怕我們不明白,提示我們一句:「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陽主胃,大富於谷氣,故可日二取之也」,根據這段話,我們可知,這個針刺頻率的確定,是根據經脈氣血多少來定的。至簡的定經補瀉從表面看,《靈樞·終始第九》已經把人迎寸口脈針法的各個細節都做系統完善的講解,似乎掌握了《靈樞·終始第九》就可以完美地操作人迎寸口脈針法了,實則並非如此。如果再仔細分析《終始》篇的講解,就會發現,這裡僅僅是比較完善的講解了十二經脈實證的補瀉治療,為什麼不講虛證呢?因為沒有客觀的臨床癥狀,是難以確定是哪條經脈的虛證的,故在講完人迎寸口脈針法整個系統後強調了一句「必先通十二經脈之所生病,而後可得傳於終始矣」,為《靈樞·經脈第十》結合臨床癥狀講解各經實證、虛證的人迎寸口脈針法治療打下伏筆。在《靈樞·經脈第十》中,十二經脈各有其「所生病」,除主症不一樣之外,文章的結構基本一樣,時間關係,我們僅以肺手太陰之脈為例進行詳解。《靈樞·經脈第十》:「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脹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此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氣,喘渴,煩心,胸滿,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 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我們把經文分為幾段來進行分析:「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這段講的是肺手太陰之脈的起始、循行路徑、與其表裡經絡屬及交匯的情況,請注意「肺手太陰之脈。。。。。。下絡大腸。。。。。。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這裡講了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的兩個交匯部位,由此構成肺經與大腸經的小循環,這個意義特別重大,人迎寸口脈針法調的就是陰陽(相表裡)兩經之間這個小循環的平衡,以小循環的平衡帶動大循環(十二經脈及十四經脈)的平衡,從而影響到整個人體。「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脹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此為臂厥」。「是」指的是上面描述的手太陰肺經(古人稱肺手太陰之脈),「動」為變動、變化、不正常之意,「是動則病」就是說這條經脈(手太陰肺經)發生了異常就會出現下面描述的一系列癥狀如「肺脹滿,膨脹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也就是說手太陰肺經能夠治療本經異常所產生的病症。「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氣,喘渴,煩心,胸滿,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是」指的是上面描述的手太陰肺經,「主」為主治,「肺所生病」肺臟失常所產生的病症,如「咳上氣,喘渴,煩心,胸滿,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也就是說,手太陰肺經主治肺所生的病。大家有沒有注意,「是動則病」與「是主所。。。。。。生病」的癥狀基本是相同的,可惜字如金的古人為何不惜筆墨進行重複呢?通過上述分析可以明白,這不是沒有意義的重複,這裡的重複有兩個方面的重要意義:一是強調經脈可以治療本經病症,同時主治與其內連的臟腑病;二是強調的是經脈病與臟腑病要必須分別論治。怎麼分別論治呢?接著就會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這段就講的治療原則,「盛則瀉之,虛則補之」大家都懂,就不講了。「熱則疾之,寒則留之」,屬熱的針刺出針要快,屬寒的則要留針,正如《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所說:「刺諸熱者,如以手探湯;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陷下則灸之」,脈陷下者,用灸的方法,為什麼呢?「陷下者,脈血結於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人迎寸口脈不存在盛虛(脈平)時,就在本經操作治療。如果人迎、寸口脈有盛虛,就要在相表裡的兩條經脈上進行補瀉治療,具體到手太陰肺經「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已經知道了肺臟所生病的癥候,寸口三倍於人迎則為肺經實證,根據《靈樞·終始第九》闡述的原則,治療就瀉手太陰補手陽明,二補一瀉。反之,如果寸口反小於人迎,就是肺經虛證,補手太陰而瀉手陽明,二瀉一補。按《靈樞·終始第九》所論,手太陰肺經應屬「躁取之上」,此處並沒有說三盛而「躁」,這有兩種可能:一是前面講得非常清楚在此省略不提;二是根據癥候就可以定病變經脈,無須有「躁」。通過大量臨床驗證,第二種可能性比較符合臨床實際,即以癥候定病變經脈而無須有「躁」。「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是這個道理,以癥候定病變經脈以後僅需比較人迎、寸口脈強弱定虛實即可,反小於幾倍反而不那麼重要了。其他各經脈所生病的文章結構基本同此,只是各經的癥候及人迎、寸口脈盛倍不一樣,補瀉的經脈不同罷了。由於各經脈病變各有其一組特定的臨床癥狀,可依據患者主訴癥狀直接確定病變經脈,然後再檢查人迎寸口脈的大小,以明確病變所在經脈的虛實,這樣就可以實施補瀉操作治療了。其過程為:收集臨床癥狀→參考各經脈病變「是動病」「是主」部分→確定病變經脈→檢查人迎寸口脈的大小→確定病變經脈的虛實。 接下來就可按照《靈樞·終始第九》的原則進行補瀉操作治療了。對於臨床癥狀比較單純,僅涉及一條經脈者,人迎寸口脈針法治療就會變得如此簡單。而對於癥狀比較複雜不能歸納到一經「所生病」癥候的,則要應用《靈樞·終始第九》闡述的相關法則進行處理,所以,只有把《靈樞·終始第九》與《靈樞·經脈第十》有機結合,才能實施一套完整的人迎寸口脈針法,這也是《靈樞·終始第九》中特彆強調「必先通十二經脈之所生病,而後可得傳於終始矣」重大意義所在。正確把握「人迎」、「寸口」一、「人迎」、「寸口」的位置:《黃帝內經》關於「人迎」的記載,《靈樞·本輸第二》:「任脈之側動脈足陽明也,名曰人迎」。《靈樞·寒熱病第二十一》:「頸側之動脈人迎。人迎,足陽明也,在嬰筋之前。嬰筋之後,手陽明也,名曰扶突」。「人迎」即喉結旁與胸鎖乳突肌之間的頸動脈博動處(平環狀軟骨的頸動脈搏動處為人迎脈)。注意:在實際診人迎脈過程中,女性或部分男性喉結並不明顯,這時可觀察頸部喉結部位的橫紋,一般有兩條皺褶橫紋,上邊那條較深較粗的橫紋嬰筋前搏動的部分就是人迎脈。

寸口,又稱氣口, 《靈樞· 經脈第十》: 「經脈者常不可見也, 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每條經脈均有其氣口,而人迎寸口脈診的寸口,特指手太陰肺經的氣口,《靈樞· 經脈第十》所說: 「手太陰之脈……入寸口,上魚,循魚際」,也就是手腕內側手太陰肺經循行所過的脈動處。「寸口」即橈骨莖突尺側的橈動脈博動處(平橈骨莖突的橈動脈搏動處為寸口脈)。

關於人迎與寸口的位置,在《黃帝內經》中已經講的非常明白無用爭辯,但如今的針灸界對此卻是眾說紛紜,除我們完全以《黃帝內經》所載定位(經過大量臨床驗證甚為可靠)外,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左人迎,右寸口」理論,此論出自於王叔和《脈經》中的《脈法贊》(該篇共有一百零八個字,全文如下:「肝心在左,脾肺出右,腎與命門,俱出尺部,魂魄穀神、皆見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順男、右大順女: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神門決斷,兩在關後,人無二脈,病死不愈。諸經損減,各隨其部,察按陰陽,誰與先後,陰病治官、陽病治府、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審而知之,針人病癒。」),其實踐應用代表為王偉老師(網名王庸醫,著有《撥開迷霧學中醫》),據說臨床效果也不錯。由於其非《黃帝內經》中的人迎、寸口定位,而我們研究的是原汁原味完全忠實於《黃帝內經》完整體系的人迎寸口脈針法,故對於「左人迎,右寸口」的脈法及針法不在此探討。二、診人迎寸口脈的體位與手法:1、體位:患者靜息仰卧或坐位均可(仰卧位最為舒適方便)。注意:頭微微後仰,盡量自然放鬆頸部,既不能前屈(導致摸不到頸動脈搏動)也不能過度後仰(病人會非常難受)。2、手法:比較人迎、寸口部脈動力度以一指法最為簡單而準確,患者的舒適度也最好。與傳統的寸口脈診需要診察寸關尺三部情況不同,人迎寸口脈僅需比較「人迎」、「寸口」部的力度,無需使用三指進行揣摸對比,僅以一指進行感覺對比即可。一指對比不但能讓患者更為舒適,而且干擾更小,對比更客觀準確。指目(指尖與指腹之間的部位)部位的敏感度最高(特別是拇指的指目),所以,最好後雙手的拇指指目去感受同側的人迎、寸口的脈動力度並進行對比(如熟練把握後用其他指目進行對比也沒有問題)。診人迎寸口脈時,醫者最好站在診脈的同側,如果十分熟練的情況下,站在對側也不無不可。注意:人迎、寸口一定是同側對比!

三、診查人迎寸口脈至關重要的客觀化手法:這個技巧特別重要,大家知道《靈樞針灸》的作者王釗老師說過,沒有兩年以上天天摸人迎寸口脈的功夫,不可能把握好人迎寸口脈,而我的帶教僅5-10天甚至於-2天即可讓你準確把握人迎寸口脈,帶教通知一出,很多不明就裡的人大罵騙子。其實,就是因為我解決了這個客觀化手法的問題,讓學習者不會再出現十人摸多個樣的情況,為了這個客觀化手法,我可是吃盡了苦頭。經過無數個晝夜思考和反覆臨床驗證最終解決了這個難題。所以,才能夠讓大家快速準確地把握好人迎寸口脈及其針法,這才是秘中之秘!下面具體講講這個手法技巧。找到人迎、寸口的準確位置後,先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分別找到人迎及寸口脈搏動最強的脈位,再以人迎和寸口部最強脈動脈位的力度進行對比(注意排除脈管寬度或脈管大小的干擾,切忌比較兩處脈管大小!)。最強點比最強點就非常客觀化了,就可大大減少各個診脈者按壓力度不一樣導致的不同結果。注意:診脈的過程中一定要「一其神」,醫者與患者均要靜心等候,不要說話,更不要東張西望,仔細「聽脈」,自會準確。四、 判別盛、倍的步驟:1、是否平脈(及是否平人):何為平人?《靈樞·禁服第四十八》:「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靈樞·終始第九》:「所謂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脈口人迎應四時也,上下相應而俱往來也,六經之脈不結動也,本末之寒溫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氣必相稱也,是謂平人」。以上僅從人迎寸口脈的角度闡述了平人的概念。但平人這個概念還有其他內涵,《黃帝內經》也有論述,如下:《素問·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之人調病人為法」。《素問·調經論篇第六十二》:「夫陰與陽皆有俞會。陽注於陰,陰滿之外,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有人以為,脈象平和(人迎寸口脈、三部九候脈、寸口脈)就是平人。這種理解看似很有道理,其實不然。從以上幾段經文可知,真正的平人,應具備以下幾個條件:(1)、沒有臨床癥狀;(2)、人迎寸口脈、三部九候脈及寸口脈平和,或隨四時氣候微有相應變化;(3)、脈動一息五至左右,不快不慢,沖和無異;(4)、陰陽經脈之脈均無結代;(5)、形肉與血氣協調一致。凡曰平人,以上五個條件缺一不可。2、排除不稱尺寸(弱不可及)及四盛(人迎或寸口四盛,或人迎與寸口均四盛)的不可針刺情況;3、 最後確定一般病態情況:人迎一盛、二盛、三盛或寸口一盛、二盛、三盛。五、比較盛、倍的技巧:這是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很多人卡殼在這裡,到底什麼是一盛,哪樣的脈是二盛,三盛又是怎樣的?其實不難。1、先雙拇指指目搭上人迎、寸口,初步感覺一下其博動力度,然後先把力度強的一邊抬離(否則,可能會因為太強的一邊把弱的一邊完全掩蓋而感覺不到),把力度相對較弱的力度最強脈位找到並固定,然後找到另一側力度最強的脈位進行力度對比,最後確定為幾盛。2、診人迎寸口脈時,除外不稱尺寸及四盛(非常少見)極端情況不能針刺外,常規病態其實就只有三個比較梯度:一盛、二盛、三盛,這就好辦了。一盛:人迎與寸口能感覺出區別;三盛:人迎與寸口力度相差極大,以至於搭上強的一邊後弱的一邊似有似無,幾乎感覺不到弱的一邊;二盛:介於一盛與二盛之間的不就是二盛嗎?!是不是很簡單!!!至於四盛,非常少見,只有危重病人才可能出現,摸多了一、二、三盛,只要手搭上四盛之脈就能感覺出其異常的大,「且大且數」,摸過一次,終生不忘!兩種特殊情況:診脈下壓時力度持續增強而不減怎麼確定最大力度的脈位點?1、下壓過程中力度雖然持續增強而不減,但會出現指下槍擊(或井噴)現象,就取這個臨界點固定脈位時力度與另一端進行對比。2、下壓過程中力度雖然持續增強而不減,但會出現脈管在指下向兩側滑動移開現象,取滑開與不滑開時臨界點力度與另一端進行對比。至此,診人迎寸口脈還難么?近11點,時候不早了,先休息下吧,今晚就到這裡吧,下周五繼續,不見不散!
推薦閱讀:

解密:酸奶霧裡看花幾成真?(圖)
解密:降低血糖的食物的真相
學習《太極解密十三篇》有感
如此這般人彘(zhì),解密史上最毒女人
解密五號理智型的情感密碼

TAG:黃帝 | 解密 | 黃帝內經 | 深度 | 內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