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表明我國每10人中至少1人有心理障礙

  在為期四天的中德心理治療大會上,中國、德國、瑞士、美國等近千名心理學專家和心理治療領域的從業者,以「心理治療的回應」為主題,共舉辦了近百場小規模專場討論會。大會還邀請了作家余華和中央電視台主持人崔永元到會,進行了一場名為《40年來中國人的心理變化》的訪談。

  每10人至少有1人有心理障礙

  大會公布了一組來自我國衛生部的數據:我國13億人口中,患有嚴重精神和心理障礙疾病的患者達1600多萬。患有不同程度精神或心理障礙需要專業人員干預的人數則更多,估計達到1.9億人,也就是說,每10人中至少有1人存在心理問題,需要心理輔導。

  調查顯示,我國17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有3.4億人,約3000萬人深受心理障礙困擾。此外,婦女、老人、自然或人為災害的受災群體等特定人群的精神和心理障礙問題也呈逐年上升趨勢。

  近十幾年來,中國人群的疾病譜發生了重大變化———營養性疾病、傳統的感染性疾病比重下降,與生活方式相關的疾病大幅增加,與神經系統、心理素質及環境變化相關的代謝性疾病、心神疾病、神經精神障礙等成了大量消耗醫療資源的疾病。目前,我國用於神經精神疾病方面的費用約佔我國疾病總負擔的1/5,排名居首位。衛生部預測,到2020年,這一比例將上升到1/4。

  中德友好醫院籌備組組長、同濟大學教授趙旭東因為治好了央視主持人崔永元的抑鬱症而進入公眾視野。他在大會上發表的主題報告中說,中國近幾十年來的社會生態急速變化,這是導致不少人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他說:我們正在經歷持續變動的「多樣性」,如全球化、城市化、數字化等,這些變化無不牽動人們的喜怒哀樂,觸動人的神經。在這個地理意義上很大但心理意義上卻很小的世界,我們因為競爭不得不以鄰為壑;我們擁有的越來越多,但是生活的意義、目的卻漸漸不清楚了。

  每百萬人只有2.4個心理諮詢工作者

  最近,南京市衛生系統有關部門對南京市一家三甲醫院的心理諮詢門診和3所大學的心理諮詢服務中心的來訪者及部分市民進行了一項調查,近半被調查者認為現在尋求心理諮詢很不方便。

  患者求醫不方便的主要原因是心理治療領域從業人員的嚴重匱乏。保守估計,我國目前有1.9億人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而國內從事心理諮詢和治療的專業人員卻只有幾千名,每百萬人只有2.4個心理諮詢工作者,而在美國是550個,德國更多。我國從事心理諮詢和治療的專業人員,95%以上集中在醫院和學校。而在心理治療發展比較成熟的國家,心理諮詢和治療廣泛分布在社區、企業、政府機關、司法、軍隊和警察系統等各個領域,且多數是受過嚴格訓練的專業人員。

  此外,我國心理治療從業者的培養也後繼乏力。我國的1010所大學中,開設心理學系的只有20所;學歷教育體系中,心理諮詢專業仍為空白。

  現有的心理諮詢和治療機構中,存在管理混亂的問題。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院長肖澤萍在發言中說,以發展較好的上海為例,100家心理諮詢機構中,營利性的3家,非營利性的97家,只有40家經過登記註冊,並處於衛生行政部門或教育行政部門的監管之下。

  崔永元對話余華

  央視主持人崔永元自稱是「目前中國最著名的抑鬱症患者」。2005年,崔永元首次在一檔電視節目中向公眾袒露自己患抑鬱症並治療的經過。作家余華的小說《活著》、《兄弟》等,描寫人在社會巨變中的生活,引起眾多德國心理學家的興趣。

  中德心理治療大會期間,組委會邀請崔永元和余華到場,進行了一場對話。

  每個人都可能發生心理障礙

  崔永元:我很高興自己能夠很坦然地說起抑鬱症,說起心理障礙。如果沒有我自己的那段痛苦經歷,我不會理解,為什麼有人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而選擇自殺?為什麼有人一輩子不願意走出屋子與人交往?我把自己的經歷一次次地說出來,是為了讓人們理解,心理疾病也是一種病,一種無關道德、需要治療的疾病。

  余華:生活在人群中,沒有一個人在心理上是完全健康的,至少沒有一個人能一輩子都心理健康。我的生命有兩個角色,一個是現實生活中的余華,一個是作家余華。寫作時,我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不能也不敢表達的情緒、思想盡情地表達出來,我覺得這對維持我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好處。

  網路暴力影響人的心理健康

  崔永元:我每次看網路論壇的留言版,都覺得很害怕,許多人用各種匪夷所思的惡毒的話,毫無顧忌地謾罵、詛咒,怎麼有人會說出這樣的話?白天上街,我看見周圍的人都彬彬有禮,心裡又覺得害怕,那些在網路上「施暴」的人,難道就藏在這些正常人中間?

  余華:現在的網路世界,某種程度上已經成了人們某種情緒的真實窗口,充滿了刻毒和怨恨。當人在虛擬世界中發泄各樣具有攻擊性的情緒而不用承擔任何責任時,人們的確很容易忘記:自由是有邊界的,那個邊界就是道德。 

(責任編輯:何波) [我來說兩句(2條)]
推薦閱讀:

心理彈性——應對人生變故
我們痛苦的根源多潛藏在童年經歷當中
經常出醜是什麼原理?
為何總有人明知故作的作死?
專家解構男女性心理:男人「出軌」女人「出牆」

TAG:心理 | 數據 | 心理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