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非語: 反人性的交易——淺談炒股與佛洛依德自騙機制 開篇 之前先說一些題外話: 最近發現各個回答...

開篇之前先說一些題外話:最近發現各個回答下面噴我的有點多。這也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為我寫文章本就不是給大眾看的。寫文章這種東西,我還是有著最純粹的創作原則(矯情)。就跟很多人批判魯迅「只破不立」,批判三毛太作,批判「初唐四大家」的雄大氣象,批判胡適的白話文運動。等等這些大家之所以被批判,無非都有著一個原因,你不愛看而已。然而你只是你,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我沒資格也沒指望會成為「萬古流」,但我寫文章,不是為了服務於你,我只會寫自己愛寫的東西。套用著名或者非著名武俠作家孫曉的一句我很喜歡的話:老子高興寫「干」,就無人可以將之改為「操」。如果你看的不開心看的氣憤可以隨便噴我,但是讓我改變創作風格我只能說:一開始我是拒絕的,現在和以後也是拒絕的。我不會寫誇你捧你愛撫你的那種雞湯文,也不會寫面向大眾的亂謅一氣的那些所謂技術盤面文。也有另外一種可能,我水平太差,不如您的法眼。但我還是只會寫我想寫的。至於你問我為什麼這麼寫。老子高興寫「干」而已。若你想看我對某日大盤分析,你想看我直接推薦股票,又或者你想看我雲里霧裡的分析技術指標。對不起,請恕在下無法滿足。當然,你可以說我垃圾、廢物,根本不懂股票,所以說不出你想看到的。這些都無所謂,我接受,你開心就好。拿最近一篇「天才散戶在火星,庸人投資者在地球——淺談幾種常見的散戶誤區(一)」下面一些噴我的評論舉例,我覺得其中有些人可能連看都沒看完。大概找出如下幾種觀點:一、作者說的都是廢話,沒舉實例也沒講技術。標題那個(一)是不是被你吃了,至於你問我為什麼不一次寫完,我喜歡。二、沒一點幫助。每個人適合不同口味的菜,可能我水平太次,也有可能微信和QQ的股票廣告哥更適合你。三、裝逼我只有說:哇塞你很棒你太帥了才不是裝逼嗎?四、人身攻擊和諷刺這個你都看出來了?太了不起了!要是攻擊到你了,你在評論下罵我可以緩解你的心靈創傷的話,那就隨便罵吧。五、為了打廣告苦口婆心這麼多作者辛苦了不辛苦,我一天確實挺閑的。打廣告我都是直接打硬廣,公眾號文末也會有,歡迎添加哦么么噠。六、駱非語傻逼嗯,你說傻逼那就傻逼吧,你開心就好。接下來寫正文:反人性的交易——淺談炒股與自騙機制我一直認為股票是一個系統性學科,股票的一些規律和本質,在其他各行各業上都能找到相似之處。今天想說一下股票與心理學的關係,筆者精力有限,可能只能說到一個很小很小的點,還只是片面的,希望能起拋磚引玉之用。交易市場,或者單論股票市場。一天所產生的錯誤數不勝數,在這個概念下,甚至可以說「市場總是錯的」。關於市場總是錯的這個理念,金融大鱷索羅斯有過一段非常精彩的論斷:因為我這麼有批判性,別人經常認為我是反市場派,但是,我對於逆勢而行非常謹慎,我可能慘遭趨勢蹂躪。根據我的趨勢理論,趨勢最初會自我強化,最後會自我毀滅。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趨勢是你的朋友,只有在趨勢變化的轉折點時趨勢追隨者會受到傷害。大部分時間我都是趨勢追隨者,但是,我隨時都警覺自己是群眾的一分子,一直在注意轉折點。凡俗之見認定市場始終是正確的,我的看法正好相反,我假設市場總是錯誤的,即使我的假設偶爾出錯,我還是用它作為操作的假設。這並不是說大家應該總是逆勢而行,正好相反,大部分的時間裡,趨勢會佔優勢,只是偶爾會自行修正錯誤,只有在這種狀況下,大家才應該違反趨勢。這種思考方式引導我尋找每一種投資理論的缺陷,我知道缺陷是什麼時,我的戒心才會得到滿足,這樣不會讓我拋棄這個命題,反而讓我能以更強的信心去運作,因為我知道有什麼地方不對,而市場並不知道。我身在波浪之前,我密切注意趨勢可能衰竭的跡象;如果我認為趨勢走過了頭,我可能嘗試違反趨勢。大部分情況下,我們如果違反趨勢,通常都會遭到懲罰,只有在轉折點時才會得到報償。

中國股市就是人性的試煉爐,對人性的拷問可以說接近極致。你要問我還有沒有更極致的地方,如果你用全身家當做過期貨,炒過外匯,你應該知道「煉獄」是什麼樣的。上一篇我也寫到:當然,下文所說的一些散戶思維,以及我想指出的一些散戶的錯誤心態和認識,我在初入股市的時候也同樣犯過。而我正是依靠自己克服了這些謬誤,從一個小白開始成長到現在。其實如果讓現在的我去面對以前的我,可能我會把自己罵出翔。而事實上就是這樣,我在做股票成長的過程中經常會把自己罵出翔。在股市中,同樣的錯誤,我經常連續犯100次。下面列舉我犯過的一些你們可能不會犯甚至聽都沒聽過的重大謬誤:一、買入一字板跌停。買到以後再連跌4個一字板,最後腰斬清倉。二、當天全倉做T虧損17%。是的,全倉做T相比拿著不動的最大虧損值是20%,即跌停板賣出,漲停板接回來。而我做到了17%。三、明明已經被市場痛擊,仍然要跟趨勢作對,堅信看好股票會漲回來。最後腰斬清倉。四、開盤前填單子掛漲停價卻算錯價格該股票全天一字板,但是開盤前填單子是可以排隊買到的,直接損失50%以上利潤和很多天的研究成果。我自認是一個還算聰明的人,然而在充分了解股市以後,甚至到現在自己做了私募,但只要一做交易,就經常還是會犯一些根本性的錯誤。(所以現在交易基本上都交給操盤手做了,我是看不慣自己犯一點錯的那種人)為什麼會這樣呢?通常人們做事有兩個標準:一、我想做。二、我應該做。在處理通常的事情上,這兩個標準是混合起來的。恰恰做著喜歡做的事情,然而又覺得好像不太對勁,會猶豫,因為自己不應該做。明明做著應該做的事情,但是心裡可能還是會抗拒,會抱怨,因為自己不想做。交易就是交易,股票的漲跌邏輯是純客觀的事實,不由個體的喜好所決定。

金融市場中其實也蘊含著《道德經》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樣的本質哲學。它有著再簡單不過的邏輯:判斷對了,賺錢。判斷錯了,賠錢。在交易中,只有該不該做的事情,沒有想不想。在市場中,我們純理性思考都有可能受限於自己的思維、閱歷、對股市的理解,而產生謬論,更遑論如果夾雜著大量的感性甚至純感性的去思考所能產生的謬誤會多麼可笑了。然而散戶思維鍾最可怕的一點還是:他們通常能把「想不想」轉化為「該不該」。你就是看好這隻股,想買或者已經買了,你就能自己給自己找出100種買入他的邏輯,而對那些邏輯中非常幼稚的漏洞視而不見。然而結果呢,結果是最關鍵的那個漲跌因素並不是由你思維所能控制的,你想你的,它漲/跌他的。就跟有的地方也許上一秒還艷陽高照,下一秒就立刻大雨傾盆,但你能說這是違反科學的嗎?不,其實你也知道其中必然是有科學依據的,只是很違反常識罷了。然而很多散戶的習慣是,先給自己的買入找到了充分的先決條件,買了之後跌了,或者沒有漲到自己期盼的價位,就開始怪莊家、怪股市、怪政府。怪他們嗎?你想怪可以怪,但是你既然來到這個市場了,就表示你接受了這個市場的遊戲規則。如果你想賺錢,但是最後你賠了,就是你自己的錯,打碎了牙也只能自己往肚子里咽。然後在股市中,總有人把常識當作了客觀邏輯。交易這一行真的很不適合玻璃心,做交易的過程就是充滿了與自己人性搏鬥的過程。我要開始「廢話」的科普一下佛洛依德的「心理防禦機制」中的「自騙機制」:概述此類防衛機制含有自欺欺人的成分,也是一種消極性的行為反應。它含有反向作用,走向另一極端,邪派的會扮成極正派的,去瞞過自己和別人。合理化作用的,總會為自己找出些理由來自辯。抵消作用的,同合理化作用相似,但不單獨用理論來自衛,而是加上具體的運用。隔離、理想化及分裂等作用也是運用技巧的方法來欺騙自己或別人。以下六種,也是人們常運用的防衛方法。以下我們詳細闡明,明白了,可以協助我們了解自己或他人行為的背後動機。反向把潛意識中不能被接受的慾望和衝動轉化為意識之中的相反行為。〖例如,有的學生對某位異性同學有好感,但卻在他或她面前表現得若無其事非常冷漠。〗合理化又稱文飾作用。指用一種通過似乎有理的解釋或實際上站不住腳的理由來為其難以接受的情感、行為或動機辨護,以使其可接受。它有兩種表現:一是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東西說成是不好的。〖例如,有學生評不上三好生,就說三好生沒意思〗。二是甜檸檬心理,即把已經接受了的不好的東西說成是好的。〖例如,有的學生成績差就推崇「60分萬歲」。這兩者均是掩蓋其錯誤或失敗,以保持內心的安寧。〗推諉此種自衛機制是指將個人的缺點或失敗,推諉於其他理由,找人擔帶其過錯,個人心靈之平靜。例如,學生考試失敗,不願承認是自己準備不足,而說老師教得不好、老師評卷不公或說考題超出範圍;戰敗的將軍不願承認戰敗是因自己策略運用錯誤,而說是「天亡我也,非戰之過」。打人說是自衛;喜歡應酬、飲酒作樂,說是為了生意或工作在聯絡感情;球賽輸了,說場地不好,裁判不公;老師體罰學生,說「愛之深,責之切。這些都是一種推諉用。有一句台灣俚語:「不會划船說溪窄。」很傳神地表現推諉作用。儀式抵消無論人有意或無意犯錯,都會感到不安,尤其是當事情牽連他人,令他人無辜受傷害和損失時,的確會很內疚和自責,倘若我們用象徵式的事情和行動來嘗試抵消已經發生的不愉快事件,以減輕心理上的罪惡感,這種方式,稱為儀式與抵消。例如:一位有了外遇的丈夫,買轎車、送鑽戒給妻子來消除心中的罪惡感,並且以這個行動來證明他是個盡責的丈夫;又如:一位工作繁忙無暇陪孩子的父親,提供孩子最好的物質來消除心中愧疚感,並目似這個行動來證明他是照顧孩子的。另外新年時節,打破東西說「歲歲平安」也是一樣,都是採用「儀式與抵消」的防衛機制。有些心理疾病,是由此機制的過度使用而造成。有一因自衛不慎殺死人的中年婦人,患有強迫洗手症(每天洗手二十多次,且每次洗手時間長達二十多分鐘,其手部皮膚近乎潰爛)。後經心理治療,發現其強迫洗手症是來自干她的不慎殺人所引發的罪惡感。她認為她的雙手沾滿血腥,是污穢骯髒的,因此,她無法控制自己不斷想洗手的念頭與行為(事實上她想洗去的是自己的內疚),她以洗手來減輕內心的罪惡感。隔離指把事實中的一部分從意識領域分離出去或把它遮掩起來,不讓自己意識到,以免引起不快。通常被隔離的是與事實有關的感覺部分。〖例如,學生常用「去WC」來替代說「上廁所」,就是為了掩蓋由廁所直接聯想到骯髒而產生的不愉快感。又如,人們常用「我爸爸不在了」代替直接說「我爸爸死了」,目的也是為了避免「死了」引起的不愉快,有時甚至用「去見馬克思了」、「謝世」、「升天」等愉快的情緒來掩飾和取代親人死亡時的憂傷。〗理想化在理想化過程中,當事人往往對某些人或某些事與物作了過高的評價。這種高估的態度,很容易將事實的真相扭曲和美化,以致脫離了現實。例如:方老師常常在朋友面前稱讚自己的女朋友盈盈如何貌若天仙,以致大家都渴望早日可以見見他口中的美人。在上周日大伙兒一同去旅行時,方老師手拖著一位又矮又瘦,相貌極為平凡的女士出現了。當他熱烈地向眾人介紹那女士就是盈盈時,每個人都失望了。在這事件中,方老師是將自己的女朋友理想化了。分裂有些人在生活中的行為表現,時常出現矛盾與不協調的情況。且有時在同一時期,在不同的環境或生活範疇,會有十分相反的行為出現。在心理分析中,我們可以說他們是將意識割裂為二,在採用分裂防衛機制。例如:富甲一方的田先生不但是一位社會知名的慈善家,他的妻子和三位早已成材的兒女,都常常在朋友面前稱讚他是一位難得的慈父,品德情操,都令他們景仰。但是,在他的工作中,他對自己的下屬卻十分苛刻,冷酷無情,為此人人都批評他是刻薄成家的。至於在商場上,他更加是投機取巧,唯利是圖,也絕無道義可言。田先生並非虛偽,只是他在生活中採取了分裂保衛機制。同樣的,嫌啰嗦可以不看,但是要是不甚了解的朋友在真正認真看完的話應該能對照到自己身上不少地方。生活中,心理防禦機制體現為面臨挫折或衝突的緊張情境時,在其內部心理活動中具有的自覺或不自覺地解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以恢復心理平衡與穩定的一種適應性傾向。其實是很有利的一種人體機能。但是在股市,以及其他交易中,這種心理防禦機制就會成為災難。比如說:反向:自己就是喜歡追漲殺跌,所以買入了股票乾脆不打開賬戶。結果最後還是忍不住打開賬戶開始追漲殺跌。合理化:一種是酸葡萄心理,別人買到的股票猛漲就是運氣好,就是風險大,他們這麼玩遲早會賠完。第二種是甜檸檬心理,自己買入的股票一直跌,去網上搜集各種消息,看到別人說的利好就興高采烈,有了心理寄託。推諉:股票跌了怪朋友、怪證券分析師、怪證監會、怪政府、怪星星怪月亮。儀式抵消:股災來了,發一條朋友圈:我為國接盤一股不賣。隔離:買入的股票股票大幅下跌,說是莊家打壓股價,洗盤。出了利空,說是「利空出儘是利好」。股災來了自己沒賣,說「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買入的銀行股石油股套牢到現在,說我堅持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想化:XX股票行業龍頭,題材好,業績好,市盈率低,國家扶持未來趨勢,總理大力支持主席發表講話,就是好就是妙就是呱呱叫。實質上都是一些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分裂:平時生活中挺溫和的人,一到股市裡就跟打了雞血似的,一直在虧錢但誰要敢攔著他炒股他就跟誰拚命。以上所舉的這些例子,確實有鄙視諷刺的意思,但是我之前也說過,這些不利於交易的思維和情緒,誰都可能會有,包括現在的我。這些情緒在生活中可能並沒有什麼,人食五穀雜糧,怎能沒有七情六慾。但是在股市中,七情六慾這種東西往往會導致很大的災難。如果配資爆過倉、借錢炒股虧完的人應該會有深刻理解。說了這麼多,怎麼解決呢?首先要認清自己在市場中的哪些行為和思想符合我上述所說的。先破再立。然後再客觀的反思自己。謹記一定不要給自己找借口。過程可能是痛苦的,但是破繭成蝶後的收穫是豐富的。至於具體怎麼做,還沒想好,以後再說吧。股市與心理學之間的一些關係,這篇算是開了個坑,以後填不填再說。今天就先寫到這裡吧。如果你又要說我「只破不立」,沒有具體分解怎麼應對,那回到開篇說的,我高興這麼寫。
推薦閱讀:

國台辦:兩岸溝通機制停擺對兩岸關係影響很大|兩岸關係|張志軍|機制
建立和完善立足於基層的多元化矛盾糾紛解決機制——解決當前基層矛盾糾紛的對策思考
陳先哲:現有學術機制的最大問題在於太過依賴利益刺激
在線互評機制是MOOC成敗的關鍵套件
翡翠皮殼的形成機制

TAG:人性 | 炒股 | 交易 | 發現 | 機制 | 最近 | 回答 | 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