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孔慶東語文觀

孔慶東語文觀

(2012-05-27 16:12:27)

轉載

標籤: 孔慶東語文觀教育

的,下午就讀完了,以後跟著老師上課湊合湊合就行了。語文還用那麼學嗎?這是對學生講。如果從老師的角度來講,一本語文書,一個月就應該講完,剩下的時間就該領著學生在文學的海洋里遨遊。(這個構想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是完全可以實驗的,其蓬勃的學習生命力也是可以預期的)不要以為這樣學生成績就不好,考試成績一點都壞不了。當一個學生見的太多了,見到任何題目都覺得很熟悉。如果一個學期領著學生讀了一遍《史記》,那麼還有什麼樣的文言文能難住學生?(如何高效地處理教材?其中精講精學的比例是多少才合適?) 對於中學生,我常說,考試不能超綱,但是教學必須超綱。(精闢) 學好語文其實很容易。(而且還要讓學生覺得考好語文也容易)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作文之外,我還是推薦寫日記。我說的寫日記不是每周交給老師看的日記,寫日記是加強人生修養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它不光是提高語文能力,人的一切能力都能夠在寫日記中體現出來,只要能堅持,就會有成效。我小時候,很多同學都寫日記,我不知道現在學生為什麼覺得寫日記是一個很苦的差事,我覺得老師和家長要引導孩子寫日記,不要交給老師看。你隨便寫,願意記敘,願意抒情,願意議論,願意罵人都可以。每天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你會發現寫日記是會上癮的。學生不知不覺就發現寫作能力提高了,拿寫東西不當回事了,老師在黑板上寫一題目,學生一點都沒有畏難情緒,什麼都能寫。(寫日記的確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最佳途徑,但這裡面有個學習自覺性的問題要解決)現在的學生怵作文,一到作文課,滿臉愁雲,就是因為沒有寫的興趣。家長送孩子去作文班,給孩子買很多優秀作文選看,卻忽略了作文不是學出來的。(好作文不是學出來的,是寫出來的) 毛冰老師的這種實驗,我很贊同。批註是讀書與思考結合的有效方式。本文的批註緊緊抓住了語文問題的核心,有醒悟,有闡發,也有引申和疑問。通過這樣的「心靈對話」,不僅加深了對原文的理解,同時也一步步系統化了自己的語文觀,鞏固了自己的教學姿態。而這樣的閱讀方法,也是可以推廣到學生那裡的。另外,在細緻解讀具體文句的同時,還要注意到原文在不同的語境下的不同敘述策略。其實,整個人生,也是一種批註。 ——孔慶東 2011.12.30 本期博客思考題: 1.「批」和「注」,這兩個字的本意是什麼? 2.有人建議把語文課分為語言課和文學課,你同意嗎? 3.很多糊塗人在無知漢奸的忽悠之下,覺得民國時期語文水平高。但當年朱自清就痛斥過學生的國文程度是「技術惡劣,思路不清」,葉聖陶更是論定「國文教學幾乎沒有成績可說。」為什麼會是這種情形? 孔慶東語文觀

記,要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拿「寫」當酵母,催生「讀」。而且寫自由文,寫心裡話,寫真實情。無拘無束,我手寫我心,先不管章法結構,不管中心思想,不管語言雅俗,把語言寫順寫活寫明白再說。先練「寫話」,再練「寫文」)二、大搞文字遊戲,開玩笑,猜謎語,寫對聯,填詩詞,給所有老師起外號。嬉笑怒罵,激揚文字,把語言玩得山窮水盡。到那時,看語文書上的課文如同老叟戲頑童,老牛吃嫩草,什麼語文考試,作文競賽,簡直不堪一擊。(大搞文字遊戲,其實就是活學活用語文,創造性地使用語文,將知識轉變為能力的途徑)三、進行背字詞、背詩文比賽。(積累是學好語文的不二法門,自古皆然)電腦里存檔的資料多,可調用的東西就多。同理,你多背些古今中外死人活人的東西,不用思索,「語文」就順口而出了。不要死記硬背,要邊背邊用,活背活用,急背急用,立竿見影。(積累了語文知識要現學現用,用過的東西才真正記得住,用過的東西才算是自己的)以肚子里東西多為榮,君子恥一物之不知,連說一百個成語不重樣,假裝深沉是蠢驢……明白了嗎? 語文就是思想,語文就是生活,語文就是你這個人。學習語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靈魂。(學生主要是在語文學習中成熟、成長的,其它學科頂多管到「智商」,語文管的是人的全部)你要明白了這個道理,語文很快就學好了,也就是說,很快就進化到人了。不明白,我再寫十萬字,你還是個猴子。 儒家思想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思想。其最根本一點就是「學以致用」。另外一個思想叫「中和的精神」。語文最後也是中和,就是調節人心靈。 並不玄妙的語文,為何難住了學生?我們要認真的到源頭反思,語文是什麼?語文本來不是那麼玄妙的東西,語文就是說話,寫出來的也是心裡的話,就是自己會說話,能夠聽懂別人說話,就可以了。(不要把語文學習繁瑣化,深奧化,應該讓學生容易接近,喜歡親近,願意把玩,語文能力才會自然而然的生成。語文成績可以逼出來,語文能力是逼不出來的) 我們總結一下,古人是怎麼學語文的,那個時候學語文非常簡單。沒有這麼多的ABCD選擇題,它是一種整體認知。就是你學了一篇課文,把它熟悉了,首先把裡面的字詞都解決了,有不明白的就問,老師解釋,大家議論。沒有不明白的大家就念兩遍。這個念很有作用。我們過去說書聲琅琅,現在校園裡沒有念書的聲音了,因為考試不考,凡是考試不考的學校都不練。你不念書,這書有什麼意思?(誦讀是語文學習的經典方法,偏重對文本的整體認知,而且是通過每個個體心靈和文本的對話來完成。誦讀調動起來的更多是情感,是感性認識,是對文本鮮活生動的印象。就像看一個人覺得她美,好看,卻又說不出到底哪裡好看,可就是橫豎看著賞心悅目。誦讀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根本就不需要講,老師領大家念課文就行了,課文里包含什麼思想,只要學生不問,老師不一定講。(這要因人而異吧?對那些性格內斂,不好問不善問的學生,老師不講他可能一無所獲。當然,培養學生「問」的習慣和能力,本身就是教學的主要內容)我們現在是老師不講也不行,不講老師就顯得沒學問。老師通過這個來證明自己有學問,好評職稱。如果老師上課什麼也不講,只領著學生念課文,人家就說你不負責任,家長也不放心。其實,老師領著學生搖頭晃腦地念課文,是最好的教學。我最拿手的功夫,其實不是講課,而是朗誦和吟詠,乘法口訣我都能朗誦得讓你肝腸寸斷!(這的確是驚風雨泣鬼神的本事。幾人能及?吾輩還是講讀結合吧) 還有寫作文,就寫生活中有意思的事,隨便寫出來就行了,不要去給學生過多的講怎麼寫作文。第一段怎麼寫,第二段怎麼寫。越講就會把學生的頭腦講得越笨,越講他就越不會寫。(還是寫自由文,贊同。寫自由文,才能寫出真性情,寫出不一樣面目,寫出每一個「我」來。某種角度說,)到最後,孩子們寫出的是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人本來是有想像力的,但他一想像你就說他不對,就扼殺了他的想像力。老師總說學生的作文沒有聯繫生活,沒有聯繫實際,何必一定要聯繫生活實際呢?要以文章本身作為它的標準,事事都要聯繫生活實際那不成了框框了嗎? 孔和尚認為,這種教育方法是錯誤的。文章當然可以改,但什麼情況下改?如果說有很多錯別字,有很多病句,要改。作文有明顯的技術性錯誤,老師一指出來,學生豁然開朗,原來這兒寫錯了,改過來之後,文章不更好了嘛。這樣改的結果是老師、學生都高興,就達到目的了。(改多了,刀劈斧削地改,按老師說的作文規矩改,到頭來學生也會無所適從,乾脆擱筆不寫,怕寫) 語文好就能理解天地萬物,理解各種東西之間複雜的關係。天下哪門東西最複雜?語文最複雜。其他東西都是很簡單的。其它東西給你的已知條件恰恰夠你做出答案。(又說語文最複雜,又說語文並不玄妙,到底該怎麼理解語文?) 還是應該培養孩子對語文的樂趣。(這是語文學習的「綱」,有了樂趣,學生自然有學好語文的想法和動力。)怎麼培養樂趣呢?要加強課外閱讀,不要跟著老師一篇一篇學課文。我給學生講座時說:你們一個學期就學20多篇課文,薄薄的一本書,不虧死了嗎?一個學期至少得讀5本長篇小說。語文書當天上午發 毛 冰

註:我在進行「批註式語文教學」的實驗,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外閱讀,都有意識引導學生養成勾畫批註的讀書習慣。我覺得這是古人傳下來的簡便易學且非常個性化的讀書方法。對於孔老師布置的這項作業,我也嘗試用這個方法來完成,不知是否妥當。以下是我從網上下載的孔老師關於語文學習的文章,括弧里的紅字就是我個人的理解和簡要分析。

中學生朋友,總是有人不分羊年馬年地命令我,跟你們談談怎樣學語文,這對我說來,實在是個苦差事,彷彿是叫一個老叛徒給青年人講講革命道理。我的語文的確學得滿好,不敢說打遍天下無敵手,反正從小學到大學各種語文考試永遠第一,到高中階段就已經基本不用聽語文課了,閉著眼睛也能得90分以上。的,下午就讀完了,以後跟著老師上課湊合湊合就行了。語文還用那麼學嗎?這是對學生講。如果從老師的角度來講,一本語文書,一個月就應該講完,剩下的時間就該領著學生在文學的海洋里遨遊。(這個構想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是完全可以實驗的,其蓬勃的學習生命力也是可以預期的)不要以為這樣學生成績就不好,考試成績一點都壞不了。當一個學生見的太多了,見到任何題目都覺得很熟悉。如果一個學期領著學生讀了一遍《史記》,那麼還有什麼樣的文言文能難住學生?(如何高效地處理教材?其中精講精學的比例是多少才合適?) 對於中學生,我常說,考試不能超綱,但是教學必須超綱。(精闢) 學好語文其實很容易。(而且還要讓學生覺得考好語文也容易)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作文之外,我還是推薦寫日記。我說的寫日記不是每周交給老師看的日記,寫日記是加強人生修養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它不光是提高語文能力,人的一切能力都能夠在寫日記中體現出來,只要能堅持,就會有成效。我小時候,很多同學都寫日記,我不知道現在學生為什麼覺得寫日記是一個很苦的差事,我覺得老師和家長要引導孩子寫日記,不要交給老師看。你隨便寫,願意記敘,願意抒情,願意議論,願意罵人都可以。每天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你會發現寫日記是會上癮的。學生不知不覺就發現寫作能力提高了,拿寫東西不當回事了,老師在黑板上寫一題目,學生一點都沒有畏難情緒,什麼都能寫。(寫日記的確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最佳途徑,但這裡面有個學習自覺性的問題要解決)現在的學生怵作文,一到作文課,滿臉愁雲,就是因為沒有寫的興趣。家長送孩子去作文班,給孩子買很多優秀作文選看,卻忽略了作文不是學出來的。(好作文不是學出來的,是寫出來的) 毛冰老師的這種實驗,我很贊同。批註是讀書與思考結合的有效方式。本文的批註緊緊抓住了語文問題的核心,有醒悟,有闡發,也有引申和疑問。通過這樣的「心靈對話」,不僅加深了對原文的理解,同時也一步步系統化了自己的語文觀,鞏固了自己的教學姿態。而這樣的閱讀方法,也是可以推廣到學生那裡的。另外,在細緻解讀具體文句的同時,還要注意到原文在不同的語境下的不同敘述策略。其實,整個人生,也是一種批註。 ——孔慶東 2011.12.30 本期博客思考題: 1.「批」和「注」,這兩個字的本意是什麼? 2.有人建議把語文課分為語言課和文學課,你同意嗎? 3.很多糊塗人在無知漢奸的忽悠之下,覺得民國時期語文水平高。但當年朱自清就痛斥過學生的國文程度是「技術惡劣,思路不清」,葉聖陶更是論定「國文教學幾乎沒有成績可說。」為什麼會是這種情形?(對孔老師這樣的語文超常生,高中語文老師的明智之舉就是放羊)可是我的語文本事主要不是從教科書上得來的,而是「功夫在書外記,要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拿「寫」當酵母,催生「讀」。而且寫自由文,寫心裡話,寫真實情。無拘無束,我手寫我心,先不管章法結構,不管中心思想,不管語言雅俗,把語言寫順寫活寫明白再說。先練「寫話」,再練「寫文」)二、大搞文字遊戲,開玩笑,猜謎語,寫對聯,填詩詞,給所有老師起外號。嬉笑怒罵,激揚文字,把語言玩得山窮水盡。到那時,看語文書上的課文如同老叟戲頑童,老牛吃嫩草,什麼語文考試,作文競賽,簡直不堪一擊。(大搞文字遊戲,其實就是活學活用語文,創造性地使用語文,將知識轉變為能力的途徑)三、進行背字詞、背詩文比賽。(積累是學好語文的不二法門,自古皆然)電腦里存檔的資料多,可調用的東西就多。同理,你多背些古今中外死人活人的東西,不用思索,「語文」就順口而出了。不要死記硬背,要邊背邊用,活背活用,急背急用,立竿見影。(積累了語文知識要現學現用,用過的東西才真正記得住,用過的東西才算是自己的)以肚子里東西多為榮,君子恥一物之不知,連說一百個成語不重樣,假裝深沉是蠢驢……明白了嗎? 語文就是思想,語文就是生活,語文就是你這個人。學習語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靈魂。(學生主要是在語文學習中成熟、成長的,其它學科頂多管到「智商」,語文管的是人的全部)你要明白了這個道理,語文很快就學好了,也就是說,很快就進化到人了。不明白,我再寫十萬字,你還是個猴子。 儒家思想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思想。其最根本一點就是「學以致用」。另外一個思想叫「中和的精神」。語文最後也是中和,就是調節人心靈。 並不玄妙的語文,為何難住了學生?我們要認真的到源頭反思,語文是什麼?語文本來不是那麼玄妙的東西,語文就是說話,寫出來的也是心裡的話,就是自己會說話,能夠聽懂別人說話,就可以了。(不要把語文學習繁瑣化,深奧化,應該讓學生容易接近,喜歡親近,願意把玩,語文能力才會自然而然的生成。語文成績可以逼出來,語文能力是逼不出來的) 我們總結一下,古人是怎麼學語文的,那個時候學語文非常簡單。沒有這麼多的ABCD選擇題,它是一種整體認知。就是你學了一篇課文,把它熟悉了,首先把裡面的字詞都解決了,有不明白的就問,老師解釋,大家議論。沒有不明白的大家就念兩遍。這個念很有作用。我們過去說書聲琅琅,現在校園裡沒有念書的聲音了,因為考試不考,凡是考試不考的學校都不練。你不念書,這書有什麼意思?(誦讀是語文學習的經典方法,偏重對文本的整體認知,而且是通過每個個體心靈和文本的對話來完成。誦讀調動起來的更多是情感,是感性認識,是對文本鮮活生動的印象。就像看一個人覺得她美,好看,卻又說不出到底哪裡好看,可就是橫豎看著賞心悅目。誦讀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根本就不需要講,老師領大家念課文就行了,課文里包含什麼思想,只要學生不問,老師不一定講。(這要因人而異吧?對那些性格內斂,不好問不善問的學生,老師不講他可能一無所獲。當然,培養學生「問」的習慣和能力,本身就是教學的主要內容)我們現在是老師不講也不行,不講老師就顯得沒學問。老師通過這個來證明自己有學問,好評職稱。如果老師上課什麼也不講,只領著學生念課文,人家就說你不負責任,家長也不放心。其實,老師領著學生搖頭晃腦地念課文,是最好的教學。我最拿手的功夫,其實不是講課,而是朗誦和吟詠,乘法口訣我都能朗誦得讓你肝腸寸斷!(這的確是驚風雨泣鬼神的本事。幾人能及?吾輩還是講讀結合吧) 還有寫作文,就寫生活中有意思的事,隨便寫出來就行了,不要去給學生過多的講怎麼寫作文。第一段怎麼寫,第二段怎麼寫。越講就會把學生的頭腦講得越笨,越講他就越不會寫。(還是寫自由文,贊同。寫自由文,才能寫出真性情,寫出不一樣面目,寫出每一個「我」來。某種角度說,)到最後,孩子們寫出的是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人本來是有想像力的,但他一想像你就說他不對,就扼殺了他的想像力。老師總說學生的作文沒有聯繫生活,沒有聯繫實際,何必一定要聯繫生活實際呢?要以文章本身作為它的標準,事事都要聯繫生活實際那不成了框框了嗎? 孔和尚認為,這種教育方法是錯誤的。文章當然可以改,但什麼情況下改?如果說有很多錯別字,有很多病句,要改。作文有明顯的技術性錯誤,老師一指出來,學生豁然開朗,原來這兒寫錯了,改過來之後,文章不更好了嘛。這樣改的結果是老師、學生都高興,就達到目的了。(改多了,刀劈斧削地改,按老師說的作文規矩改,到頭來學生也會無所適從,乾脆擱筆不寫,怕寫) 語文好就能理解天地萬物,理解各種東西之間複雜的關係。天下哪門東西最複雜?語文最複雜。其他東西都是很簡單的。其它東西給你的已知條件恰恰夠你做出答案。(又說語文最複雜,又說語文並不玄妙,到底該怎麼理解語文?) 還是應該培養孩子對語文的樂趣。(這是語文學習的「綱」,有了樂趣,學生自然有學好語文的想法和動力。)怎麼培養樂趣呢?要加強課外閱讀,不要跟著老師一篇一篇學課文。我給學生講座時說:你們一個學期就學20多篇課文,薄薄的一本書,不虧死了嗎?一個學期至少得讀5本長篇小說。語文書當天上午發」。(孔老師奉行的是「大語文」觀,從生活中學語文,廣泛而充實的課外閱讀才是讓語文學習開花結果的厚實土壤。本人就是「大語文」教學觀的忠實踐行者。從生活中學語文,還可以彌補教材時效性、鮮活性、個性化不足的缺陷,引進源頭活水,使語文課堂充滿生機)所以我很怕你們跟我學歪了,我只好把我個人的體會半真半假地告訴你們幾句,希望你們別當真,凡事還是聽老師的沒錯。

的,下午就讀完了,以後跟著老師上課湊合湊合就行了。語文還用那麼學嗎?這是對學生講。如果從老師的角度來講,一本語文書,一個月就應該講完,剩下的時間就該領著學生在文學的海洋里遨遊。(這個構想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是完全可以實驗的,其蓬勃的學習生命力也是可以預期的)不要以為這樣學生成績就不好,考試成績一點都壞不了。當一個學生見的太多了,見到任何題目都覺得很熟悉。如果一個學期領著學生讀了一遍《史記》,那麼還有什麼樣的文言文能難住學生?(如何高效地處理教材?其中精講精學的比例是多少才合適?) 對於中學生,我常說,考試不能超綱,但是教學必須超綱。(精闢) 學好語文其實很容易。(而且還要讓學生覺得考好語文也容易)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作文之外,我還是推薦寫日記。我說的寫日記不是每周交給老師看的日記,寫日記是加強人生修養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它不光是提高語文能力,人的一切能力都能夠在寫日記中體現出來,只要能堅持,就會有成效。我小時候,很多同學都寫日記,我不知道現在學生為什麼覺得寫日記是一個很苦的差事,我覺得老師和家長要引導孩子寫日記,不要交給老師看。你隨便寫,願意記敘,願意抒情,願意議論,願意罵人都可以。每天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你會發現寫日記是會上癮的。學生不知不覺就發現寫作能力提高了,拿寫東西不當回事了,老師在黑板上寫一題目,學生一點都沒有畏難情緒,什麼都能寫。(寫日記的確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最佳途徑,但這裡面有個學習自覺性的問題要解決)現在的學生怵作文,一到作文課,滿臉愁雲,就是因為沒有寫的興趣。家長送孩子去作文班,給孩子買很多優秀作文選看,卻忽略了作文不是學出來的。(好作文不是學出來的,是寫出來的) 毛冰老師的這種實驗,我很贊同。批註是讀書與思考結合的有效方式。本文的批註緊緊抓住了語文問題的核心,有醒悟,有闡發,也有引申和疑問。通過這樣的「心靈對話」,不僅加深了對原文的理解,同時也一步步系統化了自己的語文觀,鞏固了自己的教學姿態。而這樣的閱讀方法,也是可以推廣到學生那裡的。另外,在細緻解讀具體文句的同時,還要注意到原文在不同的語境下的不同敘述策略。其實,整個人生,也是一種批註。 ——孔慶東 2011.12.30 本期博客思考題: 1.「批」和「注」,這兩個字的本意是什麼? 2.有人建議把語文課分為語言課和文學課,你同意嗎? 3.很多糊塗人在無知漢奸的忽悠之下,覺得民國時期語文水平高。但當年朱自清就痛斥過學生的國文程度是「技術惡劣,思路不清」,葉聖陶更是論定「國文教學幾乎沒有成績可說。」為什麼會是這種情形?

要說怎樣學語文,就必須明確你學語文幹什麼。如果你學語文是為了語文考試成績好,那我沒什麼可說的,你們老師已經說得夠好夠多的了。我說也還是那一套。我基本上不反對老師們說的那些,我自己也是按照那些經驗一直保持語文考試的高成績的。(說明提高語文考試成績的方法就那幾條,是通用的,沒什麼秘訣可言,說白了就是些技巧性的東西。如果僅僅是為了應試,教過幾輪畢業班的老師都可以是好的教練,但要想提升學生的整體人文素養,就有必要向孔老師這樣的大家學習)但如果你學語文不是為了考試好,或者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好,那我可能會有幾句另類的話跟你說。當然,這二者並不一定是矛盾的,現在有矛盾,這是我們當前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的僵化所造成的。 孔慶東語文觀 毛 冰 註:我在進行「批註式語文教學」的實驗,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外閱讀,都有意識引導學生養成勾畫批註的讀書習慣。我覺得這是古人傳下來的簡便易學且非常個性化的讀書方法。對於孔老師布置的這項作業,我也嘗試用這個方法來完成,不知是否妥當。以下是我從網上下載的孔老師關於語文學習的文章,括弧里的紅字就是我個人的理解和簡要分析。 中學生朋友,總是有人不分羊年馬年地命令我,跟你們談談怎樣學語文,這對我說來,實在是個苦差事,彷彿是叫一個老叛徒給青年人講講革命道理。我的語文的確學得滿好,不敢說打遍天下無敵手,反正從小學到大學各種語文考試永遠第一,到高中階段就已經基本不用聽語文課了,閉著眼睛也能得90分以上。(對孔老師這樣的語文超常生,高中語文老師的明智之舉就是放羊)可是我的語文本事主要不是從教科書上得來的,而是「功夫在書外」。(孔老師奉行的是「大語文」觀,從生活中學語文,廣泛而充實的課外閱讀才是讓語文學習開花結果的厚實土壤。本人就是「大語文」教學觀的忠實踐行者。從生活中學語文,還可以彌補教材時效性、鮮活性、個性化不足的缺陷,引進源頭活水,使語文課堂充滿生機)所以我很怕你們跟我學歪了,我只好把我個人的體會半真半假地告訴你們幾句,希望你們別當真,凡事還是聽老師的沒錯。 要說怎樣學語文,就必須明確你學語文幹什麼。如果你學語文是為了語文考試成績好,那我沒什麼可說的,你們老師已經說得夠好夠多的了。我說也還是那一套。我基本上不反對老師們說的那些,我自己也是按照那些經驗一直保持語文考試的高成績的。(說明提高語文考試成績的方法就那幾條,是通用的,沒什麼秘訣可言,說白了就是些技巧性的東西。如果僅僅是為了應試,教過幾輪畢業班的老師都可以是好的教練,但要想提升學生的整體人文素養,就有必要向孔老師這樣的大家學習)但如果你學語文不是為了考試好,或者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好,那我可能會有幾句另類的話跟你說。當然,這二者並不一定是矛盾的,現在有矛盾,這是我們當前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的僵化所造成的。(深以為然。僵化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將最有靈性的語文學科逼到了應試的窄路上,將最能體現創造性和愉悅性的寫作和閱讀,變成了機械重複的習題訓練,從而使語文學習整體上變得枯燥乏味。語文學科的考試真的應該大大有別於其它偏重知識技能的學科,考什麼怎麼考,才不至於考死語文,是很值得研究的課題。考試不再成為枷鎖鐐銬了,語文學習的天地就廣闊了)我學語文那時候,老師和課本,都比現在要實在和善良多了。 首先,我唱個高調,學習不是為了考試。你要跟我抬杠,我也不理你。反正我告訴你,專門為了考試而學習的人,考試大都不好。少數考試好了,以後也沒出息。因為在只為了考試的千百次訓練中,他已經把人格訓練壞了,他專門投其所好,沒有獨立思考。他的一生都可能只是個投機取巧的壞人,他對社會只有破壞,沒有創造。而不為了考試,也不一定就能考好。就好象專門想當叛徒的人,人家不一定稀罕要你;立志不當叛徒的人,人家也不一定非得抓你。所以,這是一個人格的選擇,不是方法的選擇。 第二,你要明白語文是什麼。語文不是跟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政治並列的一個學科,你要那樣看待它,那你就一定學不好。要知道,語文是一切,覆蓋一切,穿透一切。語文所訓練的是人對一切文明符號的理解力和創新力。(高屋建瓴。有這樣的理解,才有大語文實踐的理論支撐。三個「一切」,何其「大」哉)語文學好了,幹什麼都摧枯拉朽,勢如破竹。語文學不好,幹什麼都愚昧弱智。你看我們古人一天到晚不就是學「語文」嗎?學完了就什麼都能幹,判案子,修水利,打鬼子,搞經濟,堂堂五千年中華文明不都建立在「語文」上嗎?一切其他學科,不都是用語文表達出來的嗎?離開語文,就如同虎毛離開虎皮,一風吹散,啥價值也沒有。所以,你必須以對待整個人生的態度來對待語文,(如此苛刻的條件和高門檻,其所指向的「學好語文」當然不是指考個好分數好名次那樣的功利目標)才能學好語文。 第三,語文教學體系所教給你的「語文」,是一群中國的弱智人為了他們的飯碗而強加給你們和你們的老師的。他們自己的語文水平很差,沒有幾個思想有水平說話有水平或者寫文章有水平,沒有幾個敢無恥地站出來跟批評他們的好漢比一比。你們每所學校里的語文尖子、作文尖子都比他們強。我這樣說不是貶低他們,我也理解他們工作的辛苦,他們也不是故意毀你們,他們是沒辦法,只能躲在陰暗的角落裡用一顆「善良」的心拚命做野蠻的事。這樣怎麼辦呢?這就需要你自己救自己。你就不要總跟他們過不去了,要尊重他們的勞動,體諒他們的辛苦。好比武松拜了宋江做武術指導,怎麼辦呢?造反是不對的,只好自己另起爐灶吧。這回就該明白,語文乃是在「語文書」以外了。(對語文教材大不認可,而且覺得語文教材的編輯水平沒有改善的希望。教材雖然有諸多局限,但其入選的篇目有不少還是經過時間檢驗的經典,是承載了傳統文化信息的文本,在倡導「大語文」的同時,是否也要重視教材經典文本的學習?) 第四,其實,學好語文很容易。隨手教你幾招,不怕你擴散,就怕你做不到。一、每天寫日(深以為然。僵化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將最有靈性的語文學科逼到了應試的窄路上,將最能體現創造性和愉悅性的寫作和閱讀,變成了機械重複的習題訓練,從而使語文學習整體上變得枯燥乏味。語文學科的考試真的應該大大有別於其它偏重知識技能的學科,考什麼怎麼考,才不至於考死語文,是很值得研究的課題。考試不再成為枷鎖鐐銬了,語文學習的天地就廣闊了)我學語文那時候,老師和課本,都比現在要實在和善良多了。

首先,我唱個高調,學習不是為了考試。你要跟我抬杠,我也不理你。反正我告訴你,專門為了考試而學習的人,考試大都不好。少數考試好了,以後也沒出息。因為在只為了考試的千百次訓練中,他已經把人格訓練壞了,他專門投其所好,沒有獨立思考。他的一生都可能只是個投機取巧的壞人,他對社會只有破壞,沒有創造。而不為了考試,也不一定就能考好。就好象專門想當叛徒的人,人家不一定稀罕要你;立志不當叛徒的人,人家也不一定非得抓你。所以,這是一個人格的選擇,不是方法的選擇。

的,下午就讀完了,以後跟著老師上課湊合湊合就行了。語文還用那麼學嗎?這是對學生講。如果從老師的角度來講,一本語文書,一個月就應該講完,剩下的時間就該領著學生在文學的海洋里遨遊。(這個構想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是完全可以實驗的,其蓬勃的學習生命力也是可以預期的)不要以為這樣學生成績就不好,考試成績一點都壞不了。當一個學生見的太多了,見到任何題目都覺得很熟悉。如果一個學期領著學生讀了一遍《史記》,那麼還有什麼樣的文言文能難住學生?(如何高效地處理教材?其中精講精學的比例是多少才合適?) 對於中學生,我常說,考試不能超綱,但是教學必須超綱。(精闢) 學好語文其實很容易。(而且還要讓學生覺得考好語文也容易)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作文之外,我還是推薦寫日記。我說的寫日記不是每周交給老師看的日記,寫日記是加強人生修養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它不光是提高語文能力,人的一切能力都能夠在寫日記中體現出來,只要能堅持,就會有成效。我小時候,很多同學都寫日記,我不知道現在學生為什麼覺得寫日記是一個很苦的差事,我覺得老師和家長要引導孩子寫日記,不要交給老師看。你隨便寫,願意記敘,願意抒情,願意議論,願意罵人都可以。每天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你會發現寫日記是會上癮的。學生不知不覺就發現寫作能力提高了,拿寫東西不當回事了,老師在黑板上寫一題目,學生一點都沒有畏難情緒,什麼都能寫。(寫日記的確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最佳途徑,但這裡面有個學習自覺性的問題要解決)現在的學生怵作文,一到作文課,滿臉愁雲,就是因為沒有寫的興趣。家長送孩子去作文班,給孩子買很多優秀作文選看,卻忽略了作文不是學出來的。(好作文不是學出來的,是寫出來的) 毛冰老師的這種實驗,我很贊同。批註是讀書與思考結合的有效方式。本文的批註緊緊抓住了語文問題的核心,有醒悟,有闡發,也有引申和疑問。通過這樣的「心靈對話」,不僅加深了對原文的理解,同時也一步步系統化了自己的語文觀,鞏固了自己的教學姿態。而這樣的閱讀方法,也是可以推廣到學生那裡的。另外,在細緻解讀具體文句的同時,還要注意到原文在不同的語境下的不同敘述策略。其實,整個人生,也是一種批註。 ——孔慶東 2011.12.30 本期博客思考題: 1.「批」和「注」,這兩個字的本意是什麼? 2.有人建議把語文課分為語言課和文學課,你同意嗎? 3.很多糊塗人在無知漢奸的忽悠之下,覺得民國時期語文水平高。但當年朱自清就痛斥過學生的國文程度是「技術惡劣,思路不清」,葉聖陶更是論定「國文教學幾乎沒有成績可說。」為什麼會是這種情形?

第二,你要明白語文是什麼。語文不是跟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政治並列的一個學科,你要那樣看待它,那你就一定學不好。要知道,語文是一切,覆蓋一切,穿透一切。語文所訓練的是人對一切文明符號的理解力和創新力。(高屋建瓴。有這樣的理解,才有大語文實踐的理論支撐。三個「一切」,何其「大」哉)語文學好了,幹什麼都摧枯拉朽,勢如破竹。語文學不好,幹什麼都愚昧弱智。你看我們古人一天到晚不就是學的,下午就讀完了,以後跟著老師上課湊合湊合就行了。語文還用那麼學嗎?這是對學生講。如果從老師的角度來講,一本語文書,一個月就應該講完,剩下的時間就該領著學生在文學的海洋里遨遊。(這個構想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是完全可以實驗的,其蓬勃的學習生命力也是可以預期的)不要以為這樣學生成績就不好,考試成績一點都壞不了。當一個學生見的太多了,見到任何題目都覺得很熟悉。如果一個學期領著學生讀了一遍《史記》,那麼還有什麼樣的文言文能難住學生?(如何高效地處理教材?其中精講精學的比例是多少才合適?) 對於中學生,我常說,考試不能超綱,但是教學必須超綱。(精闢) 學好語文其實很容易。(而且還要讓學生覺得考好語文也容易)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作文之外,我還是推薦寫日記。我說的寫日記不是每周交給老師看的日記,寫日記是加強人生修養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它不光是提高語文能力,人的一切能力都能夠在寫日記中體現出來,只要能堅持,就會有成效。我小時候,很多同學都寫日記,我不知道現在學生為什麼覺得寫日記是一個很苦的差事,我覺得老師和家長要引導孩子寫日記,不要交給老師看。你隨便寫,願意記敘,願意抒情,願意議論,願意罵人都可以。每天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你會發現寫日記是會上癮的。學生不知不覺就發現寫作能力提高了,拿寫東西不當回事了,老師在黑板上寫一題目,學生一點都沒有畏難情緒,什麼都能寫。(寫日記的確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最佳途徑,但這裡面有個學習自覺性的問題要解決)現在的學生怵作文,一到作文課,滿臉愁雲,就是因為沒有寫的興趣。家長送孩子去作文班,給孩子買很多優秀作文選看,卻忽略了作文不是學出來的。(好作文不是學出來的,是寫出來的) 毛冰老師的這種實驗,我很贊同。批註是讀書與思考結合的有效方式。本文的批註緊緊抓住了語文問題的核心,有醒悟,有闡發,也有引申和疑問。通過這樣的「心靈對話」,不僅加深了對原文的理解,同時也一步步系統化了自己的語文觀,鞏固了自己的教學姿態。而這樣的閱讀方法,也是可以推廣到學生那裡的。另外,在細緻解讀具體文句的同時,還要注意到原文在不同的語境下的不同敘述策略。其實,整個人生,也是一種批註。 ——孔慶東 2011.12.30 本期博客思考題: 1.「批」和「注」,這兩個字的本意是什麼? 2.有人建議把語文課分為語言課和文學課,你同意嗎? 3.很多糊塗人在無知漢奸的忽悠之下,覺得民國時期語文水平高。但當年朱自清就痛斥過學生的國文程度是「技術惡劣,思路不清」,葉聖陶更是論定「國文教學幾乎沒有成績可說。」為什麼會是這種情形?「語文」的,下午就讀完了,以後跟著老師上課湊合湊合就行了。語文還用那麼學嗎?這是對學生講。如果從老師的角度來講,一本語文書,一個月就應該講完,剩下的時間就該領著學生在文學的海洋里遨遊。(這個構想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是完全可以實驗的,其蓬勃的學習生命力也是可以預期的)不要以為這樣學生成績就不好,考試成績一點都壞不了。當一個學生見的太多了,見到任何題目都覺得很熟悉。如果一個學期領著學生讀了一遍《史記》,那麼還有什麼樣的文言文能難住學生?(如何高效地處理教材?其中精講精學的比例是多少才合適?) 對於中學生,我常說,考試不能超綱,但是教學必須超綱。(精闢) 學好語文其實很容易。(而且還要讓學生覺得考好語文也容易)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作文之外,我還是推薦寫日記。我說的寫日記不是每周交給老師看的日記,寫日記是加強人生修養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它不光是提高語文能力,人的一切能力都能夠在寫日記中體現出來,只要能堅持,就會有成效。我小時候,很多同學都寫日記,我不知道現在學生為什麼覺得寫日記是一個很苦的差事,我覺得老師和家長要引導孩子寫日記,不要交給老師看。你隨便寫,願意記敘,願意抒情,願意議論,願意罵人都可以。每天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你會發現寫日記是會上癮的。學生不知不覺就發現寫作能力提高了,拿寫東西不當回事了,老師在黑板上寫一題目,學生一點都沒有畏難情緒,什麼都能寫。(寫日記的確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最佳途徑,但這裡面有個學習自覺性的問題要解決)現在的學生怵作文,一到作文課,滿臉愁雲,就是因為沒有寫的興趣。家長送孩子去作文班,給孩子買很多優秀作文選看,卻忽略了作文不是學出來的。(好作文不是學出來的,是寫出來的) 毛冰老師的這種實驗,我很贊同。批註是讀書與思考結合的有效方式。本文的批註緊緊抓住了語文問題的核心,有醒悟,有闡發,也有引申和疑問。通過這樣的「心靈對話」,不僅加深了對原文的理解,同時也一步步系統化了自己的語文觀,鞏固了自己的教學姿態。而這樣的閱讀方法,也是可以推廣到學生那裡的。另外,在細緻解讀具體文句的同時,還要注意到原文在不同的語境下的不同敘述策略。其實,整個人生,也是一種批註。 ——孔慶東 2011.12.30 本期博客思考題: 1.「批」和「注」,這兩個字的本意是什麼? 2.有人建議把語文課分為語言課和文學課,你同意嗎? 3.很多糊塗人在無知漢奸的忽悠之下,覺得民國時期語文水平高。但當年朱自清就痛斥過學生的國文程度是「技術惡劣,思路不清」,葉聖陶更是論定「國文教學幾乎沒有成績可說。」為什麼會是這種情形?嗎?學完了就什麼都能幹,判案子,修水利,打鬼子,搞經濟,堂堂五千年中華文明不都建立在「語文的,下午就讀完了,以後跟著老師上課湊合湊合就行了。語文還用那麼學嗎?這是對學生講。如果從老師的角度來講,一本語文書,一個月就應該講完,剩下的時間就該領著學生在文學的海洋里遨遊。(這個構想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是完全可以實驗的,其蓬勃的學習生命力也是可以預期的)不要以為這樣學生成績就不好,考試成績一點都壞不了。當一個學生見的太多了,見到任何題目都覺得很熟悉。如果一個學期領著學生讀了一遍《史記》,那麼還有什麼樣的文言文能難住學生?(如何高效地處理教材?其中精講精學的比例是多少才合適?) 對於中學生,我常說,考試不能超綱,但是教學必須超綱。(精闢) 學好語文其實很容易。(而且還要讓學生覺得考好語文也容易)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作文之外,我還是推薦寫日記。我說的寫日記不是每周交給老師看的日記,寫日記是加強人生修養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它不光是提高語文能力,人的一切能力都能夠在寫日記中體現出來,只要能堅持,就會有成效。我小時候,很多同學都寫日記,我不知道現在學生為什麼覺得寫日記是一個很苦的差事,我覺得老師和家長要引導孩子寫日記,不要交給老師看。你隨便寫,願意記敘,願意抒情,願意議論,願意罵人都可以。每天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你會發現寫日記是會上癮的。學生不知不覺就發現寫作能力提高了,拿寫東西不當回事了,老師在黑板上寫一題目,學生一點都沒有畏難情緒,什麼都能寫。(寫日記的確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最佳途徑,但這裡面有個學習自覺性的問題要解決)現在的學生怵作文,一到作文課,滿臉愁雲,就是因為沒有寫的興趣。家長送孩子去作文班,給孩子買很多優秀作文選看,卻忽略了作文不是學出來的。(好作文不是學出來的,是寫出來的) 毛冰老師的這種實驗,我很贊同。批註是讀書與思考結合的有效方式。本文的批註緊緊抓住了語文問題的核心,有醒悟,有闡發,也有引申和疑問。通過這樣的「心靈對話」,不僅加深了對原文的理解,同時也一步步系統化了自己的語文觀,鞏固了自己的教學姿態。而這樣的閱讀方法,也是可以推廣到學生那裡的。另外,在細緻解讀具體文句的同時,還要注意到原文在不同的語境下的不同敘述策略。其實,整個人生,也是一種批註。 ——孔慶東 2011.12.30 本期博客思考題: 1.「批」和「注」,這兩個字的本意是什麼? 2.有人建議把語文課分為語言課和文學課,你同意嗎? 3.很多糊塗人在無知漢奸的忽悠之下,覺得民國時期語文水平高。但當年朱自清就痛斥過學生的國文程度是「技術惡劣,思路不清」,葉聖陶更是論定「國文教學幾乎沒有成績可說。」為什麼會是這種情形?」上嗎?一切其他學科,不都是用語文表達出來的嗎?離開語文,就如同虎毛離開虎皮,一風吹散,啥價值也沒有。所以,你必須以對待整個人生的態度來對待語文,(如此苛刻的條件和高門檻,其所指向的「學好語文」當然不是指考個好分數好名次那樣的功利目標)才能學好語文。

第三,語文教學體系所教給你的「記,要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拿「寫」當酵母,催生「讀」。而且寫自由文,寫心裡話,寫真實情。無拘無束,我手寫我心,先不管章法結構,不管中心思想,不管語言雅俗,把語言寫順寫活寫明白再說。先練「寫話」,再練「寫文」)二、大搞文字遊戲,開玩笑,猜謎語,寫對聯,填詩詞,給所有老師起外號。嬉笑怒罵,激揚文字,把語言玩得山窮水盡。到那時,看語文書上的課文如同老叟戲頑童,老牛吃嫩草,什麼語文考試,作文競賽,簡直不堪一擊。(大搞文字遊戲,其實就是活學活用語文,創造性地使用語文,將知識轉變為能力的途徑)三、進行背字詞、背詩文比賽。(積累是學好語文的不二法門,自古皆然)電腦里存檔的資料多,可調用的東西就多。同理,你多背些古今中外死人活人的東西,不用思索,「語文」就順口而出了。不要死記硬背,要邊背邊用,活背活用,急背急用,立竿見影。(積累了語文知識要現學現用,用過的東西才真正記得住,用過的東西才算是自己的)以肚子里東西多為榮,君子恥一物之不知,連說一百個成語不重樣,假裝深沉是蠢驢……明白了嗎? 語文就是思想,語文就是生活,語文就是你這個人。學習語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靈魂。(學生主要是在語文學習中成熟、成長的,其它學科頂多管到「智商」,語文管的是人的全部)你要明白了這個道理,語文很快就學好了,也就是說,很快就進化到人了。不明白,我再寫十萬字,你還是個猴子。 儒家思想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思想。其最根本一點就是「學以致用」。另外一個思想叫「中和的精神」。語文最後也是中和,就是調節人心靈。 並不玄妙的語文,為何難住了學生?我們要認真的到源頭反思,語文是什麼?語文本來不是那麼玄妙的東西,語文就是說話,寫出來的也是心裡的話,就是自己會說話,能夠聽懂別人說話,就可以了。(不要把語文學習繁瑣化,深奧化,應該讓學生容易接近,喜歡親近,願意把玩,語文能力才會自然而然的生成。語文成績可以逼出來,語文能力是逼不出來的) 我們總結一下,古人是怎麼學語文的,那個時候學語文非常簡單。沒有這麼多的ABCD選擇題,它是一種整體認知。就是你學了一篇課文,把它熟悉了,首先把裡面的字詞都解決了,有不明白的就問,老師解釋,大家議論。沒有不明白的大家就念兩遍。這個念很有作用。我們過去說書聲琅琅,現在校園裡沒有念書的聲音了,因為考試不考,凡是考試不考的學校都不練。你不念書,這書有什麼意思?(誦讀是語文學習的經典方法,偏重對文本的整體認知,而且是通過每個個體心靈和文本的對話來完成。誦讀調動起來的更多是情感,是感性認識,是對文本鮮活生動的印象。就像看一個人覺得她美,好看,卻又說不出到底哪裡好看,可就是橫豎看著賞心悅目。誦讀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根本就不需要講,老師領大家念課文就行了,課文里包含什麼思想,只要學生不問,老師不一定講。(這要因人而異吧?對那些性格內斂,不好問不善問的學生,老師不講他可能一無所獲。當然,培養學生「問」的習慣和能力,本身就是教學的主要內容)我們現在是老師不講也不行,不講老師就顯得沒學問。老師通過這個來證明自己有學問,好評職稱。如果老師上課什麼也不講,只領著學生念課文,人家就說你不負責任,家長也不放心。其實,老師領著學生搖頭晃腦地念課文,是最好的教學。我最拿手的功夫,其實不是講課,而是朗誦和吟詠,乘法口訣我都能朗誦得讓你肝腸寸斷!(這的確是驚風雨泣鬼神的本事。幾人能及?吾輩還是講讀結合吧) 還有寫作文,就寫生活中有意思的事,隨便寫出來就行了,不要去給學生過多的講怎麼寫作文。第一段怎麼寫,第二段怎麼寫。越講就會把學生的頭腦講得越笨,越講他就越不會寫。(還是寫自由文,贊同。寫自由文,才能寫出真性情,寫出不一樣面目,寫出每一個「我」來。某種角度說,)到最後,孩子們寫出的是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人本來是有想像力的,但他一想像你就說他不對,就扼殺了他的想像力。老師總說學生的作文沒有聯繫生活,沒有聯繫實際,何必一定要聯繫生活實際呢?要以文章本身作為它的標準,事事都要聯繫生活實際那不成了框框了嗎? 孔和尚認為,這種教育方法是錯誤的。文章當然可以改,但什麼情況下改?如果說有很多錯別字,有很多病句,要改。作文有明顯的技術性錯誤,老師一指出來,學生豁然開朗,原來這兒寫錯了,改過來之後,文章不更好了嘛。這樣改的結果是老師、學生都高興,就達到目的了。(改多了,刀劈斧削地改,按老師說的作文規矩改,到頭來學生也會無所適從,乾脆擱筆不寫,怕寫) 語文好就能理解天地萬物,理解各種東西之間複雜的關係。天下哪門東西最複雜?語文最複雜。其他東西都是很簡單的。其它東西給你的已知條件恰恰夠你做出答案。(又說語文最複雜,又說語文並不玄妙,到底該怎麼理解語文?) 還是應該培養孩子對語文的樂趣。(這是語文學習的「綱」,有了樂趣,學生自然有學好語文的想法和動力。)怎麼培養樂趣呢?要加強課外閱讀,不要跟著老師一篇一篇學課文。我給學生講座時說:你們一個學期就學20多篇課文,薄薄的一本書,不虧死了嗎?一個學期至少得讀5本長篇小說。語文書當天上午發語文」,是一群中國的弱智人為了他們的飯碗而強加給你們和你們的老師的。他們自己的語文水平很差,沒有幾個思想有水平說話有水平或者寫文章有水平,沒有幾個敢無恥地站出來跟批評他們的好漢比一比。你們每所學校里的語文尖子、作文尖子都比他們強。我這樣說不是貶低他們,我也理解他們工作的辛苦,他們也不是故意毀你們,他們是沒辦法,只能躲在陰暗的角落裡用一顆「善良」的,下午就讀完了,以後跟著老師上課湊合湊合就行了。語文還用那麼學嗎?這是對學生講。如果從老師的角度來講,一本語文書,一個月就應該講完,剩下的時間就該領著學生在文學的海洋里遨遊。(這個構想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是完全可以實驗的,其蓬勃的學習生命力也是可以預期的)不要以為這樣學生成績就不好,考試成績一點都壞不了。當一個學生見的太多了,見到任何題目都覺得很熟悉。如果一個學期領著學生讀了一遍《史記》,那麼還有什麼樣的文言文能難住學生?(如何高效地處理教材?其中精講精學的比例是多少才合適?) 對於中學生,我常說,考試不能超綱,但是教學必須超綱。(精闢) 學好語文其實很容易。(而且還要讓學生覺得考好語文也容易)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作文之外,我還是推薦寫日記。我說的寫日記不是每周交給老師看的日記,寫日記是加強人生修養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它不光是提高語文能力,人的一切能力都能夠在寫日記中體現出來,只要能堅持,就會有成效。我小時候,很多同學都寫日記,我不知道現在學生為什麼覺得寫日記是一個很苦的差事,我覺得老師和家長要引導孩子寫日記,不要交給老師看。你隨便寫,願意記敘,願意抒情,願意議論,願意罵人都可以。每天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你會發現寫日記是會上癮的。學生不知不覺就發現寫作能力提高了,拿寫東西不當回事了,老師在黑板上寫一題目,學生一點都沒有畏難情緒,什麼都能寫。(寫日記的確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最佳途徑,但這裡面有個學習自覺性的問題要解決)現在的學生怵作文,一到作文課,滿臉愁雲,就是因為沒有寫的興趣。家長送孩子去作文班,給孩子買很多優秀作文選看,卻忽略了作文不是學出來的。(好作文不是學出來的,是寫出來的) 毛冰老師的這種實驗,我很贊同。批註是讀書與思考結合的有效方式。本文的批註緊緊抓住了語文問題的核心,有醒悟,有闡發,也有引申和疑問。通過這樣的「心靈對話」,不僅加深了對原文的理解,同時也一步步系統化了自己的語文觀,鞏固了自己的教學姿態。而這樣的閱讀方法,也是可以推廣到學生那裡的。另外,在細緻解讀具體文句的同時,還要注意到原文在不同的語境下的不同敘述策略。其實,整個人生,也是一種批註。 ——孔慶東 2011.12.30 本期博客思考題: 1.「批」和「注」,這兩個字的本意是什麼? 2.有人建議把語文課分為語言課和文學課,你同意嗎? 3.很多糊塗人在無知漢奸的忽悠之下,覺得民國時期語文水平高。但當年朱自清就痛斥過學生的國文程度是「技術惡劣,思路不清」,葉聖陶更是論定「國文教學幾乎沒有成績可說。」為什麼會是這種情形?的心拚命做野蠻的事。這樣怎麼辦呢?這就需要你自己救自己。你就不要總跟他們過不去了,要尊重他們的勞動,體諒他們的辛苦。好比武松拜了宋江做武術指導,怎麼辦呢?造反是不對的,只好自己另起爐灶吧。這回就該明白,語文乃是在「語文書」以外了。(對語文教材大不認可,而且覺得語文教材的編輯水平沒有改善的希望。教材雖然有諸多局限,但其入選的篇目有不少還是經過時間檢驗的經典,是承載了傳統文化信息的文本,在倡導「大語文」的同時,是否也要重視教材經典文本的學習?)

孔慶東語文觀 毛 冰 註:我在進行「批註式語文教學」的實驗,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外閱讀,都有意識引導學生養成勾畫批註的讀書習慣。我覺得這是古人傳下來的簡便易學且非常個性化的讀書方法。對於孔老師布置的這項作業,我也嘗試用這個方法來完成,不知是否妥當。以下是我從網上下載的孔老師關於語文學習的文章,括弧里的紅字就是我個人的理解和簡要分析。 中學生朋友,總是有人不分羊年馬年地命令我,跟你們談談怎樣學語文,這對我說來,實在是個苦差事,彷彿是叫一個老叛徒給青年人講講革命道理。我的語文的確學得滿好,不敢說打遍天下無敵手,反正從小學到大學各種語文考試永遠第一,到高中階段就已經基本不用聽語文課了,閉著眼睛也能得90分以上。(對孔老師這樣的語文超常生,高中語文老師的明智之舉就是放羊)可是我的語文本事主要不是從教科書上得來的,而是「功夫在書外」。(孔老師奉行的是「大語文」觀,從生活中學語文,廣泛而充實的課外閱讀才是讓語文學習開花結果的厚實土壤。本人就是「大語文」教學觀的忠實踐行者。從生活中學語文,還可以彌補教材時效性、鮮活性、個性化不足的缺陷,引進源頭活水,使語文課堂充滿生機)所以我很怕你們跟我學歪了,我只好把我個人的體會半真半假地告訴你們幾句,希望你們別當真,凡事還是聽老師的沒錯。 要說怎樣學語文,就必須明確你學語文幹什麼。如果你學語文是為了語文考試成績好,那我沒什麼可說的,你們老師已經說得夠好夠多的了。我說也還是那一套。我基本上不反對老師們說的那些,我自己也是按照那些經驗一直保持語文考試的高成績的。(說明提高語文考試成績的方法就那幾條,是通用的,沒什麼秘訣可言,說白了就是些技巧性的東西。如果僅僅是為了應試,教過幾輪畢業班的老師都可以是好的教練,但要想提升學生的整體人文素養,就有必要向孔老師這樣的大家學習)但如果你學語文不是為了考試好,或者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好,那我可能會有幾句另類的話跟你說。當然,這二者並不一定是矛盾的,現在有矛盾,這是我們當前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的僵化所造成的。(深以為然。僵化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將最有靈性的語文學科逼到了應試的窄路上,將最能體現創造性和愉悅性的寫作和閱讀,變成了機械重複的習題訓練,從而使語文學習整體上變得枯燥乏味。語文學科的考試真的應該大大有別於其它偏重知識技能的學科,考什麼怎麼考,才不至於考死語文,是很值得研究的課題。考試不再成為枷鎖鐐銬了,語文學習的天地就廣闊了)我學語文那時候,老師和課本,都比現在要實在和善良多了。 首先,我唱個高調,學習不是為了考試。你要跟我抬杠,我也不理你。反正我告訴你,專門為了考試而學習的人,考試大都不好。少數考試好了,以後也沒出息。因為在只為了考試的千百次訓練中,他已經把人格訓練壞了,他專門投其所好,沒有獨立思考。他的一生都可能只是個投機取巧的壞人,他對社會只有破壞,沒有創造。而不為了考試,也不一定就能考好。就好象專門想當叛徒的人,人家不一定稀罕要你;立志不當叛徒的人,人家也不一定非得抓你。所以,這是一個人格的選擇,不是方法的選擇。 第二,你要明白語文是什麼。語文不是跟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政治並列的一個學科,你要那樣看待它,那你就一定學不好。要知道,語文是一切,覆蓋一切,穿透一切。語文所訓練的是人對一切文明符號的理解力和創新力。(高屋建瓴。有這樣的理解,才有大語文實踐的理論支撐。三個「一切」,何其「大」哉)語文學好了,幹什麼都摧枯拉朽,勢如破竹。語文學不好,幹什麼都愚昧弱智。你看我們古人一天到晚不就是學「語文」嗎?學完了就什麼都能幹,判案子,修水利,打鬼子,搞經濟,堂堂五千年中華文明不都建立在「語文」上嗎?一切其他學科,不都是用語文表達出來的嗎?離開語文,就如同虎毛離開虎皮,一風吹散,啥價值也沒有。所以,你必須以對待整個人生的態度來對待語文,(如此苛刻的條件和高門檻,其所指向的「學好語文」當然不是指考個好分數好名次那樣的功利目標)才能學好語文。 第三,語文教學體系所教給你的「語文」,是一群中國的弱智人為了他們的飯碗而強加給你們和你們的老師的。他們自己的語文水平很差,沒有幾個思想有水平說話有水平或者寫文章有水平,沒有幾個敢無恥地站出來跟批評他們的好漢比一比。你們每所學校里的語文尖子、作文尖子都比他們強。我這樣說不是貶低他們,我也理解他們工作的辛苦,他們也不是故意毀你們,他們是沒辦法,只能躲在陰暗的角落裡用一顆「善良」的心拚命做野蠻的事。這樣怎麼辦呢?這就需要你自己救自己。你就不要總跟他們過不去了,要尊重他們的勞動,體諒他們的辛苦。好比武松拜了宋江做武術指導,怎麼辦呢?造反是不對的,只好自己另起爐灶吧。這回就該明白,語文乃是在「語文書」以外了。(對語文教材大不認可,而且覺得語文教材的編輯水平沒有改善的希望。教材雖然有諸多局限,但其入選的篇目有不少還是經過時間檢驗的經典,是承載了傳統文化信息的文本,在倡導「大語文」的同時,是否也要重視教材經典文本的學習?) 第四,其實,學好語文很容易。隨手教你幾招,不怕你擴散,就怕你做不到。一、每天寫日

第四,其實,學好語文很容易。隨手教你幾招,不怕你擴散,就怕你做不到。一、每天寫日記,要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的,下午就讀完了,以後跟著老師上課湊合湊合就行了。語文還用那麼學嗎?這是對學生講。如果從老師的角度來講,一本語文書,一個月就應該講完,剩下的時間就該領著學生在文學的海洋里遨遊。(這個構想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是完全可以實驗的,其蓬勃的學習生命力也是可以預期的)不要以為這樣學生成績就不好,考試成績一點都壞不了。當一個學生見的太多了,見到任何題目都覺得很熟悉。如果一個學期領著學生讀了一遍《史記》,那麼還有什麼樣的文言文能難住學生?(如何高效地處理教材?其中精講精學的比例是多少才合適?) 對於中學生,我常說,考試不能超綱,但是教學必須超綱。(精闢) 學好語文其實很容易。(而且還要讓學生覺得考好語文也容易)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作文之外,我還是推薦寫日記。我說的寫日記不是每周交給老師看的日記,寫日記是加強人生修養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它不光是提高語文能力,人的一切能力都能夠在寫日記中體現出來,只要能堅持,就會有成效。我小時候,很多同學都寫日記,我不知道現在學生為什麼覺得寫日記是一個很苦的差事,我覺得老師和家長要引導孩子寫日記,不要交給老師看。你隨便寫,願意記敘,願意抒情,願意議論,願意罵人都可以。每天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你會發現寫日記是會上癮的。學生不知不覺就發現寫作能力提高了,拿寫東西不當回事了,老師在黑板上寫一題目,學生一點都沒有畏難情緒,什麼都能寫。(寫日記的確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最佳途徑,但這裡面有個學習自覺性的問題要解決)現在的學生怵作文,一到作文課,滿臉愁雲,就是因為沒有寫的興趣。家長送孩子去作文班,給孩子買很多優秀作文選看,卻忽略了作文不是學出來的。(好作文不是學出來的,是寫出來的) 毛冰老師的這種實驗,我很贊同。批註是讀書與思考結合的有效方式。本文的批註緊緊抓住了語文問題的核心,有醒悟,有闡發,也有引申和疑問。通過這樣的「心靈對話」,不僅加深了對原文的理解,同時也一步步系統化了自己的語文觀,鞏固了自己的教學姿態。而這樣的閱讀方法,也是可以推廣到學生那裡的。另外,在細緻解讀具體文句的同時,還要注意到原文在不同的語境下的不同敘述策略。其實,整個人生,也是一種批註。 ——孔慶東 2011.12.30 本期博客思考題: 1.「批」和「注」,這兩個字的本意是什麼? 2.有人建議把語文課分為語言課和文學課,你同意嗎? 3.很多糊塗人在無知漢奸的忽悠之下,覺得民國時期語文水平高。但當年朱自清就痛斥過學生的國文程度是「技術惡劣,思路不清」,葉聖陶更是論定「國文教學幾乎沒有成績可說。」為什麼會是這種情形?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拿「寫」當酵母,催生「讀」。而且寫自由文,寫心裡話,寫真實情。無拘無束,我手寫我心,先不管章法結構,不管中心思想,不管語言雅俗,把語言寫順寫活寫明白再說。先練「寫話」,再練「寫文」)二、大搞文字遊戲,開玩笑,猜謎語,寫對聯,填詩詞,給所有老師起外號。嬉笑怒罵,激揚文字,把語言玩得山窮水盡。到那時,看語文書上的課文如同老叟戲頑童,老牛吃嫩草,什麼語文考試,作文競賽,簡直不堪一擊。(大搞文字遊戲,其實就是活學活用語文,創造性地使用語文,將知識轉變為能力的途徑)三、進行背字詞、背詩文比賽。 孔慶東語文觀 毛 冰 註:我在進行「批註式語文教學」的實驗,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外閱讀,都有意識引導學生養成勾畫批註的讀書習慣。我覺得這是古人傳下來的簡便易學且非常個性化的讀書方法。對於孔老師布置的這項作業,我也嘗試用這個方法來完成,不知是否妥當。以下是我從網上下載的孔老師關於語文學習的文章,括弧里的紅字就是我個人的理解和簡要分析。 中學生朋友,總是有人不分羊年馬年地命令我,跟你們談談怎樣學語文,這對我說來,實在是個苦差事,彷彿是叫一個老叛徒給青年人講講革命道理。我的語文的確學得滿好,不敢說打遍天下無敵手,反正從小學到大學各種語文考試永遠第一,到高中階段就已經基本不用聽語文課了,閉著眼睛也能得90分以上。(對孔老師這樣的語文超常生,高中語文老師的明智之舉就是放羊)可是我的語文本事主要不是從教科書上得來的,而是「功夫在書外」。(孔老師奉行的是「大語文」觀,從生活中學語文,廣泛而充實的課外閱讀才是讓語文學習開花結果的厚實土壤。本人就是「大語文」教學觀的忠實踐行者。從生活中學語文,還可以彌補教材時效性、鮮活性、個性化不足的缺陷,引進源頭活水,使語文課堂充滿生機)所以我很怕你們跟我學歪了,我只好把我個人的體會半真半假地告訴你們幾句,希望你們別當真,凡事還是聽老師的沒錯。 要說怎樣學語文,就必須明確你學語文幹什麼。如果你學語文是為了語文考試成績好,那我沒什麼可說的,你們老師已經說得夠好夠多的了。我說也還是那一套。我基本上不反對老師們說的那些,我自己也是按照那些經驗一直保持語文考試的高成績的。(說明提高語文考試成績的方法就那幾條,是通用的,沒什麼秘訣可言,說白了就是些技巧性的東西。如果僅僅是為了應試,教過幾輪畢業班的老師都可以是好的教練,但要想提升學生的整體人文素養,就有必要向孔老師這樣的大家學習)但如果你學語文不是為了考試好,或者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好,那我可能會有幾句另類的話跟你說。當然,這二者並不一定是矛盾的,現在有矛盾,這是我們當前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的僵化所造成的。(深以為然。僵化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將最有靈性的語文學科逼到了應試的窄路上,將最能體現創造性和愉悅性的寫作和閱讀,變成了機械重複的習題訓練,從而使語文學習整體上變得枯燥乏味。語文學科的考試真的應該大大有別於其它偏重知識技能的學科,考什麼怎麼考,才不至於考死語文,是很值得研究的課題。考試不再成為枷鎖鐐銬了,語文學習的天地就廣闊了)我學語文那時候,老師和課本,都比現在要實在和善良多了。 首先,我唱個高調,學習不是為了考試。你要跟我抬杠,我也不理你。反正我告訴你,專門為了考試而學習的人,考試大都不好。少數考試好了,以後也沒出息。因為在只為了考試的千百次訓練中,他已經把人格訓練壞了,他專門投其所好,沒有獨立思考。他的一生都可能只是個投機取巧的壞人,他對社會只有破壞,沒有創造。而不為了考試,也不一定就能考好。就好象專門想當叛徒的人,人家不一定稀罕要你;立志不當叛徒的人,人家也不一定非得抓你。所以,這是一個人格的選擇,不是方法的選擇。 第二,你要明白語文是什麼。語文不是跟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政治並列的一個學科,你要那樣看待它,那你就一定學不好。要知道,語文是一切,覆蓋一切,穿透一切。語文所訓練的是人對一切文明符號的理解力和創新力。(高屋建瓴。有這樣的理解,才有大語文實踐的理論支撐。三個「一切」,何其「大」哉)語文學好了,幹什麼都摧枯拉朽,勢如破竹。語文學不好,幹什麼都愚昧弱智。你看我們古人一天到晚不就是學「語文」嗎?學完了就什麼都能幹,判案子,修水利,打鬼子,搞經濟,堂堂五千年中華文明不都建立在「語文」上嗎?一切其他學科,不都是用語文表達出來的嗎?離開語文,就如同虎毛離開虎皮,一風吹散,啥價值也沒有。所以,你必須以對待整個人生的態度來對待語文,(如此苛刻的條件和高門檻,其所指向的「學好語文」當然不是指考個好分數好名次那樣的功利目標)才能學好語文。 第三,語文教學體系所教給你的「語文」,是一群中國的弱智人為了他們的飯碗而強加給你們和你們的老師的。他們自己的語文水平很差,沒有幾個思想有水平說話有水平或者寫文章有水平,沒有幾個敢無恥地站出來跟批評他們的好漢比一比。你們每所學校里的語文尖子、作文尖子都比他們強。我這樣說不是貶低他們,我也理解他們工作的辛苦,他們也不是故意毀你們,他們是沒辦法,只能躲在陰暗的角落裡用一顆「善良」的心拚命做野蠻的事。這樣怎麼辦呢?這就需要你自己救自己。你就不要總跟他們過不去了,要尊重他們的勞動,體諒他們的辛苦。好比武松拜了宋江做武術指導,怎麼辦呢?造反是不對的,只好自己另起爐灶吧。這回就該明白,語文乃是在「語文書」以外了。(對語文教材大不認可,而且覺得語文教材的編輯水平沒有改善的希望。教材雖然有諸多局限,但其入選的篇目有不少還是經過時間檢驗的經典,是承載了傳統文化信息的文本,在倡導「大語文」的同時,是否也要重視教材經典文本的學習?) 第四,其實,學好語文很容易。隨手教你幾招,不怕你擴散,就怕你做不到。一、每天寫日(積累是學好語文的不二法門,自古皆然)電腦里存檔的資料多,可調用的東西就多。同理,你多背些古今中外死人活人的東西,不用思索,「語文」就順口而出了。不要死記硬背,要邊背邊用,活背活用,急背急用,立竿見影。(積累了語文知識要現學現用,用過的東西才真正記得住,用過的東西才算是自己的)以肚子里東西多為榮,君子恥一物之不知,連說一百個成語不重樣,假裝深沉是蠢驢……明白了嗎?

記,要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拿「寫」當酵母,催生「讀」。而且寫自由文,寫心裡話,寫真實情。無拘無束,我手寫我心,先不管章法結構,不管中心思想,不管語言雅俗,把語言寫順寫活寫明白再說。先練「寫話」,再練「寫文」)二、大搞文字遊戲,開玩笑,猜謎語,寫對聯,填詩詞,給所有老師起外號。嬉笑怒罵,激揚文字,把語言玩得山窮水盡。到那時,看語文書上的課文如同老叟戲頑童,老牛吃嫩草,什麼語文考試,作文競賽,簡直不堪一擊。(大搞文字遊戲,其實就是活學活用語文,創造性地使用語文,將知識轉變為能力的途徑)三、進行背字詞、背詩文比賽。(積累是學好語文的不二法門,自古皆然)電腦里存檔的資料多,可調用的東西就多。同理,你多背些古今中外死人活人的東西,不用思索,「語文」就順口而出了。不要死記硬背,要邊背邊用,活背活用,急背急用,立竿見影。(積累了語文知識要現學現用,用過的東西才真正記得住,用過的東西才算是自己的)以肚子里東西多為榮,君子恥一物之不知,連說一百個成語不重樣,假裝深沉是蠢驢……明白了嗎? 語文就是思想,語文就是生活,語文就是你這個人。學習語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靈魂。(學生主要是在語文學習中成熟、成長的,其它學科頂多管到「智商」,語文管的是人的全部)你要明白了這個道理,語文很快就學好了,也就是說,很快就進化到人了。不明白,我再寫十萬字,你還是個猴子。 儒家思想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思想。其最根本一點就是「學以致用」。另外一個思想叫「中和的精神」。語文最後也是中和,就是調節人心靈。 並不玄妙的語文,為何難住了學生?我們要認真的到源頭反思,語文是什麼?語文本來不是那麼玄妙的東西,語文就是說話,寫出來的也是心裡的話,就是自己會說話,能夠聽懂別人說話,就可以了。(不要把語文學習繁瑣化,深奧化,應該讓學生容易接近,喜歡親近,願意把玩,語文能力才會自然而然的生成。語文成績可以逼出來,語文能力是逼不出來的) 我們總結一下,古人是怎麼學語文的,那個時候學語文非常簡單。沒有這麼多的ABCD選擇題,它是一種整體認知。就是你學了一篇課文,把它熟悉了,首先把裡面的字詞都解決了,有不明白的就問,老師解釋,大家議論。沒有不明白的大家就念兩遍。這個念很有作用。我們過去說書聲琅琅,現在校園裡沒有念書的聲音了,因為考試不考,凡是考試不考的學校都不練。你不念書,這書有什麼意思?(誦讀是語文學習的經典方法,偏重對文本的整體認知,而且是通過每個個體心靈和文本的對話來完成。誦讀調動起來的更多是情感,是感性認識,是對文本鮮活生動的印象。就像看一個人覺得她美,好看,卻又說不出到底哪裡好看,可就是橫豎看著賞心悅目。誦讀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根本就不需要講,老師領大家念課文就行了,課文里包含什麼思想,只要學生不問,老師不一定講。(這要因人而異吧?對那些性格內斂,不好問不善問的學生,老師不講他可能一無所獲。當然,培養學生「問」的習慣和能力,本身就是教學的主要內容)我們現在是老師不講也不行,不講老師就顯得沒學問。老師通過這個來證明自己有學問,好評職稱。如果老師上課什麼也不講,只領著學生念課文,人家就說你不負責任,家長也不放心。其實,老師領著學生搖頭晃腦地念課文,是最好的教學。我最拿手的功夫,其實不是講課,而是朗誦和吟詠,乘法口訣我都能朗誦得讓你肝腸寸斷!(這的確是驚風雨泣鬼神的本事。幾人能及?吾輩還是講讀結合吧) 還有寫作文,就寫生活中有意思的事,隨便寫出來就行了,不要去給學生過多的講怎麼寫作文。第一段怎麼寫,第二段怎麼寫。越講就會把學生的頭腦講得越笨,越講他就越不會寫。(還是寫自由文,贊同。寫自由文,才能寫出真性情,寫出不一樣面目,寫出每一個「我」來。某種角度說,)到最後,孩子們寫出的是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人本來是有想像力的,但他一想像你就說他不對,就扼殺了他的想像力。老師總說學生的作文沒有聯繫生活,沒有聯繫實際,何必一定要聯繫生活實際呢?要以文章本身作為它的標準,事事都要聯繫生活實際那不成了框框了嗎? 孔和尚認為,這種教育方法是錯誤的。文章當然可以改,但什麼情況下改?如果說有很多錯別字,有很多病句,要改。作文有明顯的技術性錯誤,老師一指出來,學生豁然開朗,原來這兒寫錯了,改過來之後,文章不更好了嘛。這樣改的結果是老師、學生都高興,就達到目的了。(改多了,刀劈斧削地改,按老師說的作文規矩改,到頭來學生也會無所適從,乾脆擱筆不寫,怕寫) 語文好就能理解天地萬物,理解各種東西之間複雜的關係。天下哪門東西最複雜?語文最複雜。其他東西都是很簡單的。其它東西給你的已知條件恰恰夠你做出答案。(又說語文最複雜,又說語文並不玄妙,到底該怎麼理解語文?) 還是應該培養孩子對語文的樂趣。(這是語文學習的「綱」,有了樂趣,學生自然有學好語文的想法和動力。)怎麼培養樂趣呢?要加強課外閱讀,不要跟著老師一篇一篇學課文。我給學生講座時說:你們一個學期就學20多篇課文,薄薄的一本書,不虧死了嗎?一個學期至少得讀5本長篇小說。語文書當天上午發 語文就是思想,語文就是生活,語文就是你這個人。學習語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靈魂。(學生主要是在語文學習中成熟、成長的,其它學科頂多管到「智商」,語文管的是人的全部)你要明白了這個道理,語文很快就學好了,也就是說,很快就進化到人了。不明白,我再寫十萬字,你還是個猴子。

的,下午就讀完了,以後跟著老師上課湊合湊合就行了。語文還用那麼學嗎?這是對學生講。如果從老師的角度來講,一本語文書,一個月就應該講完,剩下的時間就該領著學生在文學的海洋里遨遊。(這個構想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是完全可以實驗的,其蓬勃的學習生命力也是可以預期的)不要以為這樣學生成績就不好,考試成績一點都壞不了。當一個學生見的太多了,見到任何題目都覺得很熟悉。如果一個學期領著學生讀了一遍《史記》,那麼還有什麼樣的文言文能難住學生?(如何高效地處理教材?其中精講精學的比例是多少才合適?) 對於中學生,我常說,考試不能超綱,但是教學必須超綱。(精闢) 學好語文其實很容易。(而且還要讓學生覺得考好語文也容易)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作文之外,我還是推薦寫日記。我說的寫日記不是每周交給老師看的日記,寫日記是加強人生修養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它不光是提高語文能力,人的一切能力都能夠在寫日記中體現出來,只要能堅持,就會有成效。我小時候,很多同學都寫日記,我不知道現在學生為什麼覺得寫日記是一個很苦的差事,我覺得老師和家長要引導孩子寫日記,不要交給老師看。你隨便寫,願意記敘,願意抒情,願意議論,願意罵人都可以。每天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你會發現寫日記是會上癮的。學生不知不覺就發現寫作能力提高了,拿寫東西不當回事了,老師在黑板上寫一題目,學生一點都沒有畏難情緒,什麼都能寫。(寫日記的確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最佳途徑,但這裡面有個學習自覺性的問題要解決)現在的學生怵作文,一到作文課,滿臉愁雲,就是因為沒有寫的興趣。家長送孩子去作文班,給孩子買很多優秀作文選看,卻忽略了作文不是學出來的。(好作文不是學出來的,是寫出來的) 毛冰老師的這種實驗,我很贊同。批註是讀書與思考結合的有效方式。本文的批註緊緊抓住了語文問題的核心,有醒悟,有闡發,也有引申和疑問。通過這樣的「心靈對話」,不僅加深了對原文的理解,同時也一步步系統化了自己的語文觀,鞏固了自己的教學姿態。而這樣的閱讀方法,也是可以推廣到學生那裡的。另外,在細緻解讀具體文句的同時,還要注意到原文在不同的語境下的不同敘述策略。其實,整個人生,也是一種批註。 ——孔慶東 2011.12.30 本期博客思考題: 1.「批」和「注」,這兩個字的本意是什麼? 2.有人建議把語文課分為語言課和文學課,你同意嗎? 3.很多糊塗人在無知漢奸的忽悠之下,覺得民國時期語文水平高。但當年朱自清就痛斥過學生的國文程度是「技術惡劣,思路不清」,葉聖陶更是論定「國文教學幾乎沒有成績可說。」為什麼會是這種情形? 儒家思想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思想。其最根本一點就是「學以致用的,下午就讀完了,以後跟著老師上課湊合湊合就行了。語文還用那麼學嗎?這是對學生講。如果從老師的角度來講,一本語文書,一個月就應該講完,剩下的時間就該領著學生在文學的海洋里遨遊。(這個構想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是完全可以實驗的,其蓬勃的學習生命力也是可以預期的)不要以為這樣學生成績就不好,考試成績一點都壞不了。當一個學生見的太多了,見到任何題目都覺得很熟悉。如果一個學期領著學生讀了一遍《史記》,那麼還有什麼樣的文言文能難住學生?(如何高效地處理教材?其中精講精學的比例是多少才合適?) 對於中學生,我常說,考試不能超綱,但是教學必須超綱。(精闢) 學好語文其實很容易。(而且還要讓學生覺得考好語文也容易)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作文之外,我還是推薦寫日記。我說的寫日記不是每周交給老師看的日記,寫日記是加強人生修養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它不光是提高語文能力,人的一切能力都能夠在寫日記中體現出來,只要能堅持,就會有成效。我小時候,很多同學都寫日記,我不知道現在學生為什麼覺得寫日記是一個很苦的差事,我覺得老師和家長要引導孩子寫日記,不要交給老師看。你隨便寫,願意記敘,願意抒情,願意議論,願意罵人都可以。每天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你會發現寫日記是會上癮的。學生不知不覺就發現寫作能力提高了,拿寫東西不當回事了,老師在黑板上寫一題目,學生一點都沒有畏難情緒,什麼都能寫。(寫日記的確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最佳途徑,但這裡面有個學習自覺性的問題要解決)現在的學生怵作文,一到作文課,滿臉愁雲,就是因為沒有寫的興趣。家長送孩子去作文班,給孩子買很多優秀作文選看,卻忽略了作文不是學出來的。(好作文不是學出來的,是寫出來的) 毛冰老師的這種實驗,我很贊同。批註是讀書與思考結合的有效方式。本文的批註緊緊抓住了語文問題的核心,有醒悟,有闡發,也有引申和疑問。通過這樣的「心靈對話」,不僅加深了對原文的理解,同時也一步步系統化了自己的語文觀,鞏固了自己的教學姿態。而這樣的閱讀方法,也是可以推廣到學生那裡的。另外,在細緻解讀具體文句的同時,還要注意到原文在不同的語境下的不同敘述策略。其實,整個人生,也是一種批註。 ——孔慶東 2011.12.30 本期博客思考題: 1.「批」和「注」,這兩個字的本意是什麼? 2.有人建議把語文課分為語言課和文學課,你同意嗎? 3.很多糊塗人在無知漢奸的忽悠之下,覺得民國時期語文水平高。但當年朱自清就痛斥過學生的國文程度是「技術惡劣,思路不清」,葉聖陶更是論定「國文教學幾乎沒有成績可說。」為什麼會是這種情形?」。另外一個思想叫「的,下午就讀完了,以後跟著老師上課湊合湊合就行了。語文還用那麼學嗎?這是對學生講。如果從老師的角度來講,一本語文書,一個月就應該講完,剩下的時間就該領著學生在文學的海洋里遨遊。(這個構想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是完全可以實驗的,其蓬勃的學習生命力也是可以預期的)不要以為這樣學生成績就不好,考試成績一點都壞不了。當一個學生見的太多了,見到任何題目都覺得很熟悉。如果一個學期領著學生讀了一遍《史記》,那麼還有什麼樣的文言文能難住學生?(如何高效地處理教材?其中精講精學的比例是多少才合適?) 對於中學生,我常說,考試不能超綱,但是教學必須超綱。(精闢) 學好語文其實很容易。(而且還要讓學生覺得考好語文也容易)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作文之外,我還是推薦寫日記。我說的寫日記不是每周交給老師看的日記,寫日記是加強人生修養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它不光是提高語文能力,人的一切能力都能夠在寫日記中體現出來,只要能堅持,就會有成效。我小時候,很多同學都寫日記,我不知道現在學生為什麼覺得寫日記是一個很苦的差事,我覺得老師和家長要引導孩子寫日記,不要交給老師看。你隨便寫,願意記敘,願意抒情,願意議論,願意罵人都可以。每天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你會發現寫日記是會上癮的。學生不知不覺就發現寫作能力提高了,拿寫東西不當回事了,老師在黑板上寫一題目,學生一點都沒有畏難情緒,什麼都能寫。(寫日記的確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最佳途徑,但這裡面有個學習自覺性的問題要解決)現在的學生怵作文,一到作文課,滿臉愁雲,就是因為沒有寫的興趣。家長送孩子去作文班,給孩子買很多優秀作文選看,卻忽略了作文不是學出來的。(好作文不是學出來的,是寫出來的) 毛冰老師的這種實驗,我很贊同。批註是讀書與思考結合的有效方式。本文的批註緊緊抓住了語文問題的核心,有醒悟,有闡發,也有引申和疑問。通過這樣的「心靈對話」,不僅加深了對原文的理解,同時也一步步系統化了自己的語文觀,鞏固了自己的教學姿態。而這樣的閱讀方法,也是可以推廣到學生那裡的。另外,在細緻解讀具體文句的同時,還要注意到原文在不同的語境下的不同敘述策略。其實,整個人生,也是一種批註。 ——孔慶東 2011.12.30 本期博客思考題: 1.「批」和「注」,這兩個字的本意是什麼? 2.有人建議把語文課分為語言課和文學課,你同意嗎? 3.很多糊塗人在無知漢奸的忽悠之下,覺得民國時期語文水平高。但當年朱自清就痛斥過學生的國文程度是「技術惡劣,思路不清」,葉聖陶更是論定「國文教學幾乎沒有成績可說。」為什麼會是這種情形?中和的精神」。語文最後也是中和,就是調節人心靈。

並不玄妙的語文,為何難住了學生?我們要認真的到源頭反思,語文是什麼?語文本來不是那麼玄妙的東西,語文就是說話,寫出來的也是心裡的話,就是自己會說話,能夠聽懂別人說話,就可以了。(不要把語文學習繁瑣化,深奧化,應該讓學生容易接近,喜歡親近,願意把玩,語文能力才會自然而然的生成。語文成績可以逼出來,語文能力是逼不出來的)

孔慶東語文觀 毛 冰 註:我在進行「批註式語文教學」的實驗,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外閱讀,都有意識引導學生養成勾畫批註的讀書習慣。我覺得這是古人傳下來的簡便易學且非常個性化的讀書方法。對於孔老師布置的這項作業,我也嘗試用這個方法來完成,不知是否妥當。以下是我從網上下載的孔老師關於語文學習的文章,括弧里的紅字就是我個人的理解和簡要分析。 中學生朋友,總是有人不分羊年馬年地命令我,跟你們談談怎樣學語文,這對我說來,實在是個苦差事,彷彿是叫一個老叛徒給青年人講講革命道理。我的語文的確學得滿好,不敢說打遍天下無敵手,反正從小學到大學各種語文考試永遠第一,到高中階段就已經基本不用聽語文課了,閉著眼睛也能得90分以上。(對孔老師這樣的語文超常生,高中語文老師的明智之舉就是放羊)可是我的語文本事主要不是從教科書上得來的,而是「功夫在書外」。(孔老師奉行的是「大語文」觀,從生活中學語文,廣泛而充實的課外閱讀才是讓語文學習開花結果的厚實土壤。本人就是「大語文」教學觀的忠實踐行者。從生活中學語文,還可以彌補教材時效性、鮮活性、個性化不足的缺陷,引進源頭活水,使語文課堂充滿生機)所以我很怕你們跟我學歪了,我只好把我個人的體會半真半假地告訴你們幾句,希望你們別當真,凡事還是聽老師的沒錯。 要說怎樣學語文,就必須明確你學語文幹什麼。如果你學語文是為了語文考試成績好,那我沒什麼可說的,你們老師已經說得夠好夠多的了。我說也還是那一套。我基本上不反對老師們說的那些,我自己也是按照那些經驗一直保持語文考試的高成績的。(說明提高語文考試成績的方法就那幾條,是通用的,沒什麼秘訣可言,說白了就是些技巧性的東西。如果僅僅是為了應試,教過幾輪畢業班的老師都可以是好的教練,但要想提升學生的整體人文素養,就有必要向孔老師這樣的大家學習)但如果你學語文不是為了考試好,或者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好,那我可能會有幾句另類的話跟你說。當然,這二者並不一定是矛盾的,現在有矛盾,這是我們當前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的僵化所造成的。(深以為然。僵化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將最有靈性的語文學科逼到了應試的窄路上,將最能體現創造性和愉悅性的寫作和閱讀,變成了機械重複的習題訓練,從而使語文學習整體上變得枯燥乏味。語文學科的考試真的應該大大有別於其它偏重知識技能的學科,考什麼怎麼考,才不至於考死語文,是很值得研究的課題。考試不再成為枷鎖鐐銬了,語文學習的天地就廣闊了)我學語文那時候,老師和課本,都比現在要實在和善良多了。 首先,我唱個高調,學習不是為了考試。你要跟我抬杠,我也不理你。反正我告訴你,專門為了考試而學習的人,考試大都不好。少數考試好了,以後也沒出息。因為在只為了考試的千百次訓練中,他已經把人格訓練壞了,他專門投其所好,沒有獨立思考。他的一生都可能只是個投機取巧的壞人,他對社會只有破壞,沒有創造。而不為了考試,也不一定就能考好。就好象專門想當叛徒的人,人家不一定稀罕要你;立志不當叛徒的人,人家也不一定非得抓你。所以,這是一個人格的選擇,不是方法的選擇。 第二,你要明白語文是什麼。語文不是跟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政治並列的一個學科,你要那樣看待它,那你就一定學不好。要知道,語文是一切,覆蓋一切,穿透一切。語文所訓練的是人對一切文明符號的理解力和創新力。(高屋建瓴。有這樣的理解,才有大語文實踐的理論支撐。三個「一切」,何其「大」哉)語文學好了,幹什麼都摧枯拉朽,勢如破竹。語文學不好,幹什麼都愚昧弱智。你看我們古人一天到晚不就是學「語文」嗎?學完了就什麼都能幹,判案子,修水利,打鬼子,搞經濟,堂堂五千年中華文明不都建立在「語文」上嗎?一切其他學科,不都是用語文表達出來的嗎?離開語文,就如同虎毛離開虎皮,一風吹散,啥價值也沒有。所以,你必須以對待整個人生的態度來對待語文,(如此苛刻的條件和高門檻,其所指向的「學好語文」當然不是指考個好分數好名次那樣的功利目標)才能學好語文。 第三,語文教學體系所教給你的「語文」,是一群中國的弱智人為了他們的飯碗而強加給你們和你們的老師的。他們自己的語文水平很差,沒有幾個思想有水平說話有水平或者寫文章有水平,沒有幾個敢無恥地站出來跟批評他們的好漢比一比。你們每所學校里的語文尖子、作文尖子都比他們強。我這樣說不是貶低他們,我也理解他們工作的辛苦,他們也不是故意毀你們,他們是沒辦法,只能躲在陰暗的角落裡用一顆「善良」的心拚命做野蠻的事。這樣怎麼辦呢?這就需要你自己救自己。你就不要總跟他們過不去了,要尊重他們的勞動,體諒他們的辛苦。好比武松拜了宋江做武術指導,怎麼辦呢?造反是不對的,只好自己另起爐灶吧。這回就該明白,語文乃是在「語文書」以外了。(對語文教材大不認可,而且覺得語文教材的編輯水平沒有改善的希望。教材雖然有諸多局限,但其入選的篇目有不少還是經過時間檢驗的經典,是承載了傳統文化信息的文本,在倡導「大語文」的同時,是否也要重視教材經典文本的學習?) 第四,其實,學好語文很容易。隨手教你幾招,不怕你擴散,就怕你做不到。一、每天寫日

我們總結一下,古人是怎麼學語文的,那個時候學語文非常簡單。沒有這麼多的ABCD選擇題,它是一種整體認知。就是你學了一篇課文,把它熟悉了,首先把裡面的字詞都解決了,有不明白的就問,老師解釋,大家議論。沒有不明白的大家就念兩遍。這個念很有作用。我們過去說書聲琅琅,現在校園裡沒有念書的聲音了,因為考試不考,凡是考試不考的學校都不練。你不念書,這書有什麼意思?(誦讀是語文學習的經典方法,偏重對文本的整體認知,而且是通過每個個體心靈和文本的對話來完成。誦讀調動起來的更多是情感,是感性認識,是對文本鮮活生動的印象。就像看一個人覺得她美,好看,卻又說不出到底哪裡好看,可就是橫豎看著賞心悅目。誦讀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根本就不需要講,老師領大家念課文就行了,課文里包含什麼思想,只要學生不問,老師不一定講。(這要因人而異吧?對那些性格內斂,不好問不善問的學生,老師不講他可能一無所獲。當然,培養學生「問」的習慣和能力,本身就是教學的主要內容)我們現在是老師不講也不行,不講老師就顯得沒學問。老師通過這個來證明自己有學問,好評職稱。如果老師上課什麼也不講,只領著學生念課文,人家就說你不負責任,家長也不放心。其實,老師領著學生搖頭晃腦地念課文,是最好的教學。我最拿手的功夫,其實不是講課,而是朗誦和吟詠,乘法口訣我都能朗誦得讓你肝腸寸斷!(這的確是驚風雨泣鬼神的本事。幾人能及?吾輩還是講讀結合吧)

還有寫作文,就寫生活中有意思的事,隨便寫出來就行了,不要去給學生過多的講怎麼寫作文。第一段怎麼寫,第二段怎麼寫。越講就會把學生的頭腦講得越笨,越講他就越不會寫。 孔慶東語文觀 毛 冰 註:我在進行「批註式語文教學」的實驗,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外閱讀,都有意識引導學生養成勾畫批註的讀書習慣。我覺得這是古人傳下來的簡便易學且非常個性化的讀書方法。對於孔老師布置的這項作業,我也嘗試用這個方法來完成,不知是否妥當。以下是我從網上下載的孔老師關於語文學習的文章,括弧里的紅字就是我個人的理解和簡要分析。 中學生朋友,總是有人不分羊年馬年地命令我,跟你們談談怎樣學語文,這對我說來,實在是個苦差事,彷彿是叫一個老叛徒給青年人講講革命道理。我的語文的確學得滿好,不敢說打遍天下無敵手,反正從小學到大學各種語文考試永遠第一,到高中階段就已經基本不用聽語文課了,閉著眼睛也能得90分以上。(對孔老師這樣的語文超常生,高中語文老師的明智之舉就是放羊)可是我的語文本事主要不是從教科書上得來的,而是「功夫在書外」。(孔老師奉行的是「大語文」觀,從生活中學語文,廣泛而充實的課外閱讀才是讓語文學習開花結果的厚實土壤。本人就是「大語文」教學觀的忠實踐行者。從生活中學語文,還可以彌補教材時效性、鮮活性、個性化不足的缺陷,引進源頭活水,使語文課堂充滿生機)所以我很怕你們跟我學歪了,我只好把我個人的體會半真半假地告訴你們幾句,希望你們別當真,凡事還是聽老師的沒錯。 要說怎樣學語文,就必須明確你學語文幹什麼。如果你學語文是為了語文考試成績好,那我沒什麼可說的,你們老師已經說得夠好夠多的了。我說也還是那一套。我基本上不反對老師們說的那些,我自己也是按照那些經驗一直保持語文考試的高成績的。(說明提高語文考試成績的方法就那幾條,是通用的,沒什麼秘訣可言,說白了就是些技巧性的東西。如果僅僅是為了應試,教過幾輪畢業班的老師都可以是好的教練,但要想提升學生的整體人文素養,就有必要向孔老師這樣的大家學習)但如果你學語文不是為了考試好,或者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好,那我可能會有幾句另類的話跟你說。當然,這二者並不一定是矛盾的,現在有矛盾,這是我們當前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的僵化所造成的。(深以為然。僵化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將最有靈性的語文學科逼到了應試的窄路上,將最能體現創造性和愉悅性的寫作和閱讀,變成了機械重複的習題訓練,從而使語文學習整體上變得枯燥乏味。語文學科的考試真的應該大大有別於其它偏重知識技能的學科,考什麼怎麼考,才不至於考死語文,是很值得研究的課題。考試不再成為枷鎖鐐銬了,語文學習的天地就廣闊了)我學語文那時候,老師和課本,都比現在要實在和善良多了。 首先,我唱個高調,學習不是為了考試。你要跟我抬杠,我也不理你。反正我告訴你,專門為了考試而學習的人,考試大都不好。少數考試好了,以後也沒出息。因為在只為了考試的千百次訓練中,他已經把人格訓練壞了,他專門投其所好,沒有獨立思考。他的一生都可能只是個投機取巧的壞人,他對社會只有破壞,沒有創造。而不為了考試,也不一定就能考好。就好象專門想當叛徒的人,人家不一定稀罕要你;立志不當叛徒的人,人家也不一定非得抓你。所以,這是一個人格的選擇,不是方法的選擇。 第二,你要明白語文是什麼。語文不是跟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政治並列的一個學科,你要那樣看待它,那你就一定學不好。要知道,語文是一切,覆蓋一切,穿透一切。語文所訓練的是人對一切文明符號的理解力和創新力。(高屋建瓴。有這樣的理解,才有大語文實踐的理論支撐。三個「一切」,何其「大」哉)語文學好了,幹什麼都摧枯拉朽,勢如破竹。語文學不好,幹什麼都愚昧弱智。你看我們古人一天到晚不就是學「語文」嗎?學完了就什麼都能幹,判案子,修水利,打鬼子,搞經濟,堂堂五千年中華文明不都建立在「語文」上嗎?一切其他學科,不都是用語文表達出來的嗎?離開語文,就如同虎毛離開虎皮,一風吹散,啥價值也沒有。所以,你必須以對待整個人生的態度來對待語文,(如此苛刻的條件和高門檻,其所指向的「學好語文」當然不是指考個好分數好名次那樣的功利目標)才能學好語文。 第三,語文教學體系所教給你的「語文」,是一群中國的弱智人為了他們的飯碗而強加給你們和你們的老師的。他們自己的語文水平很差,沒有幾個思想有水平說話有水平或者寫文章有水平,沒有幾個敢無恥地站出來跟批評他們的好漢比一比。你們每所學校里的語文尖子、作文尖子都比他們強。我這樣說不是貶低他們,我也理解他們工作的辛苦,他們也不是故意毀你們,他們是沒辦法,只能躲在陰暗的角落裡用一顆「善良」的心拚命做野蠻的事。這樣怎麼辦呢?這就需要你自己救自己。你就不要總跟他們過不去了,要尊重他們的勞動,體諒他們的辛苦。好比武松拜了宋江做武術指導,怎麼辦呢?造反是不對的,只好自己另起爐灶吧。這回就該明白,語文乃是在「語文書」以外了。(對語文教材大不認可,而且覺得語文教材的編輯水平沒有改善的希望。教材雖然有諸多局限,但其入選的篇目有不少還是經過時間檢驗的經典,是承載了傳統文化信息的文本,在倡導「大語文」的同時,是否也要重視教材經典文本的學習?) 第四,其實,學好語文很容易。隨手教你幾招,不怕你擴散,就怕你做不到。一、每天寫日(還是寫自由文,贊同。寫自由文,才能寫出真性情,寫出不一樣面目,寫出每一個「我」來。某種角度說,)到最後,孩子們寫出的是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人本來是有想像力的,但他一想像你就說他不對,就扼殺了他的想像力。老師總說學生的作文沒有聯繫生活,沒有聯繫實際,何必一定要聯繫生活實際呢?要以文章本身作為它的標準,事事都要聯繫生活實際那不成了框框了嗎?

孔和尚認為,這種教育方法是錯誤的。文章當然可以改,但什麼情況下改?如果說有很多錯別字,有很多病句,要改。作文有明顯的技術性錯誤,老師一指出來,學生豁然開朗,原來這兒寫錯了,改過來之後,文章不更好了嘛。這樣改的結果是老師、學生都高興,就達到目的了。 孔慶東語文觀 毛 冰 註:我在進行「批註式語文教學」的實驗,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外閱讀,都有意識引導學生養成勾畫批註的讀書習慣。我覺得這是古人傳下來的簡便易學且非常個性化的讀書方法。對於孔老師布置的這項作業,我也嘗試用這個方法來完成,不知是否妥當。以下是我從網上下載的孔老師關於語文學習的文章,括弧里的紅字就是我個人的理解和簡要分析。 中學生朋友,總是有人不分羊年馬年地命令我,跟你們談談怎樣學語文,這對我說來,實在是個苦差事,彷彿是叫一個老叛徒給青年人講講革命道理。我的語文的確學得滿好,不敢說打遍天下無敵手,反正從小學到大學各種語文考試永遠第一,到高中階段就已經基本不用聽語文課了,閉著眼睛也能得90分以上。(對孔老師這樣的語文超常生,高中語文老師的明智之舉就是放羊)可是我的語文本事主要不是從教科書上得來的,而是「功夫在書外」。(孔老師奉行的是「大語文」觀,從生活中學語文,廣泛而充實的課外閱讀才是讓語文學習開花結果的厚實土壤。本人就是「大語文」教學觀的忠實踐行者。從生活中學語文,還可以彌補教材時效性、鮮活性、個性化不足的缺陷,引進源頭活水,使語文課堂充滿生機)所以我很怕你們跟我學歪了,我只好把我個人的體會半真半假地告訴你們幾句,希望你們別當真,凡事還是聽老師的沒錯。 要說怎樣學語文,就必須明確你學語文幹什麼。如果你學語文是為了語文考試成績好,那我沒什麼可說的,你們老師已經說得夠好夠多的了。我說也還是那一套。我基本上不反對老師們說的那些,我自己也是按照那些經驗一直保持語文考試的高成績的。(說明提高語文考試成績的方法就那幾條,是通用的,沒什麼秘訣可言,說白了就是些技巧性的東西。如果僅僅是為了應試,教過幾輪畢業班的老師都可以是好的教練,但要想提升學生的整體人文素養,就有必要向孔老師這樣的大家學習)但如果你學語文不是為了考試好,或者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好,那我可能會有幾句另類的話跟你說。當然,這二者並不一定是矛盾的,現在有矛盾,這是我們當前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的僵化所造成的。(深以為然。僵化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將最有靈性的語文學科逼到了應試的窄路上,將最能體現創造性和愉悅性的寫作和閱讀,變成了機械重複的習題訓練,從而使語文學習整體上變得枯燥乏味。語文學科的考試真的應該大大有別於其它偏重知識技能的學科,考什麼怎麼考,才不至於考死語文,是很值得研究的課題。考試不再成為枷鎖鐐銬了,語文學習的天地就廣闊了)我學語文那時候,老師和課本,都比現在要實在和善良多了。 首先,我唱個高調,學習不是為了考試。你要跟我抬杠,我也不理你。反正我告訴你,專門為了考試而學習的人,考試大都不好。少數考試好了,以後也沒出息。因為在只為了考試的千百次訓練中,他已經把人格訓練壞了,他專門投其所好,沒有獨立思考。他的一生都可能只是個投機取巧的壞人,他對社會只有破壞,沒有創造。而不為了考試,也不一定就能考好。就好象專門想當叛徒的人,人家不一定稀罕要你;立志不當叛徒的人,人家也不一定非得抓你。所以,這是一個人格的選擇,不是方法的選擇。 第二,你要明白語文是什麼。語文不是跟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政治並列的一個學科,你要那樣看待它,那你就一定學不好。要知道,語文是一切,覆蓋一切,穿透一切。語文所訓練的是人對一切文明符號的理解力和創新力。(高屋建瓴。有這樣的理解,才有大語文實踐的理論支撐。三個「一切」,何其「大」哉)語文學好了,幹什麼都摧枯拉朽,勢如破竹。語文學不好,幹什麼都愚昧弱智。你看我們古人一天到晚不就是學「語文」嗎?學完了就什麼都能幹,判案子,修水利,打鬼子,搞經濟,堂堂五千年中華文明不都建立在「語文」上嗎?一切其他學科,不都是用語文表達出來的嗎?離開語文,就如同虎毛離開虎皮,一風吹散,啥價值也沒有。所以,你必須以對待整個人生的態度來對待語文,(如此苛刻的條件和高門檻,其所指向的「學好語文」當然不是指考個好分數好名次那樣的功利目標)才能學好語文。 第三,語文教學體系所教給你的「語文」,是一群中國的弱智人為了他們的飯碗而強加給你們和你們的老師的。他們自己的語文水平很差,沒有幾個思想有水平說話有水平或者寫文章有水平,沒有幾個敢無恥地站出來跟批評他們的好漢比一比。你們每所學校里的語文尖子、作文尖子都比他們強。我這樣說不是貶低他們,我也理解他們工作的辛苦,他們也不是故意毀你們,他們是沒辦法,只能躲在陰暗的角落裡用一顆「善良」的心拚命做野蠻的事。這樣怎麼辦呢?這就需要你自己救自己。你就不要總跟他們過不去了,要尊重他們的勞動,體諒他們的辛苦。好比武松拜了宋江做武術指導,怎麼辦呢?造反是不對的,只好自己另起爐灶吧。這回就該明白,語文乃是在「語文書」以外了。(對語文教材大不認可,而且覺得語文教材的編輯水平沒有改善的希望。教材雖然有諸多局限,但其入選的篇目有不少還是經過時間檢驗的經典,是承載了傳統文化信息的文本,在倡導「大語文」的同時,是否也要重視教材經典文本的學習?) 第四,其實,學好語文很容易。隨手教你幾招,不怕你擴散,就怕你做不到。一、每天寫日(改多了,刀劈斧削地改,按老師說的作文規矩改,到頭來學生也會無所適從,乾脆擱筆不寫,怕寫)

語文好就能理解天地萬物,理解各種東西之間複雜的關係。天下哪門東西最複雜?語文最複雜。其他東西都是很簡單的。其它東西給你的已知條件恰恰夠你做出答案。 孔慶東語文觀 毛 冰 註:我在進行「批註式語文教學」的實驗,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外閱讀,都有意識引導學生養成勾畫批註的讀書習慣。我覺得這是古人傳下來的簡便易學且非常個性化的讀書方法。對於孔老師布置的這項作業,我也嘗試用這個方法來完成,不知是否妥當。以下是我從網上下載的孔老師關於語文學習的文章,括弧里的紅字就是我個人的理解和簡要分析。 中學生朋友,總是有人不分羊年馬年地命令我,跟你們談談怎樣學語文,這對我說來,實在是個苦差事,彷彿是叫一個老叛徒給青年人講講革命道理。我的語文的確學得滿好,不敢說打遍天下無敵手,反正從小學到大學各種語文考試永遠第一,到高中階段就已經基本不用聽語文課了,閉著眼睛也能得90分以上。(對孔老師這樣的語文超常生,高中語文老師的明智之舉就是放羊)可是我的語文本事主要不是從教科書上得來的,而是「功夫在書外」。(孔老師奉行的是「大語文」觀,從生活中學語文,廣泛而充實的課外閱讀才是讓語文學習開花結果的厚實土壤。本人就是「大語文」教學觀的忠實踐行者。從生活中學語文,還可以彌補教材時效性、鮮活性、個性化不足的缺陷,引進源頭活水,使語文課堂充滿生機)所以我很怕你們跟我學歪了,我只好把我個人的體會半真半假地告訴你們幾句,希望你們別當真,凡事還是聽老師的沒錯。 要說怎樣學語文,就必須明確你學語文幹什麼。如果你學語文是為了語文考試成績好,那我沒什麼可說的,你們老師已經說得夠好夠多的了。我說也還是那一套。我基本上不反對老師們說的那些,我自己也是按照那些經驗一直保持語文考試的高成績的。(說明提高語文考試成績的方法就那幾條,是通用的,沒什麼秘訣可言,說白了就是些技巧性的東西。如果僅僅是為了應試,教過幾輪畢業班的老師都可以是好的教練,但要想提升學生的整體人文素養,就有必要向孔老師這樣的大家學習)但如果你學語文不是為了考試好,或者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好,那我可能會有幾句另類的話跟你說。當然,這二者並不一定是矛盾的,現在有矛盾,這是我們當前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的僵化所造成的。(深以為然。僵化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將最有靈性的語文學科逼到了應試的窄路上,將最能體現創造性和愉悅性的寫作和閱讀,變成了機械重複的習題訓練,從而使語文學習整體上變得枯燥乏味。語文學科的考試真的應該大大有別於其它偏重知識技能的學科,考什麼怎麼考,才不至於考死語文,是很值得研究的課題。考試不再成為枷鎖鐐銬了,語文學習的天地就廣闊了)我學語文那時候,老師和課本,都比現在要實在和善良多了。 首先,我唱個高調,學習不是為了考試。你要跟我抬杠,我也不理你。反正我告訴你,專門為了考試而學習的人,考試大都不好。少數考試好了,以後也沒出息。因為在只為了考試的千百次訓練中,他已經把人格訓練壞了,他專門投其所好,沒有獨立思考。他的一生都可能只是個投機取巧的壞人,他對社會只有破壞,沒有創造。而不為了考試,也不一定就能考好。就好象專門想當叛徒的人,人家不一定稀罕要你;立志不當叛徒的人,人家也不一定非得抓你。所以,這是一個人格的選擇,不是方法的選擇。 第二,你要明白語文是什麼。語文不是跟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政治並列的一個學科,你要那樣看待它,那你就一定學不好。要知道,語文是一切,覆蓋一切,穿透一切。語文所訓練的是人對一切文明符號的理解力和創新力。(高屋建瓴。有這樣的理解,才有大語文實踐的理論支撐。三個「一切」,何其「大」哉)語文學好了,幹什麼都摧枯拉朽,勢如破竹。語文學不好,幹什麼都愚昧弱智。你看我們古人一天到晚不就是學「語文」嗎?學完了就什麼都能幹,判案子,修水利,打鬼子,搞經濟,堂堂五千年中華文明不都建立在「語文」上嗎?一切其他學科,不都是用語文表達出來的嗎?離開語文,就如同虎毛離開虎皮,一風吹散,啥價值也沒有。所以,你必須以對待整個人生的態度來對待語文,(如此苛刻的條件和高門檻,其所指向的「學好語文」當然不是指考個好分數好名次那樣的功利目標)才能學好語文。 第三,語文教學體系所教給你的「語文」,是一群中國的弱智人為了他們的飯碗而強加給你們和你們的老師的。他們自己的語文水平很差,沒有幾個思想有水平說話有水平或者寫文章有水平,沒有幾個敢無恥地站出來跟批評他們的好漢比一比。你們每所學校里的語文尖子、作文尖子都比他們強。我這樣說不是貶低他們,我也理解他們工作的辛苦,他們也不是故意毀你們,他們是沒辦法,只能躲在陰暗的角落裡用一顆「善良」的心拚命做野蠻的事。這樣怎麼辦呢?這就需要你自己救自己。你就不要總跟他們過不去了,要尊重他們的勞動,體諒他們的辛苦。好比武松拜了宋江做武術指導,怎麼辦呢?造反是不對的,只好自己另起爐灶吧。這回就該明白,語文乃是在「語文書」以外了。(對語文教材大不認可,而且覺得語文教材的編輯水平沒有改善的希望。教材雖然有諸多局限,但其入選的篇目有不少還是經過時間檢驗的經典,是承載了傳統文化信息的文本,在倡導「大語文」的同時,是否也要重視教材經典文本的學習?) 第四,其實,學好語文很容易。隨手教你幾招,不怕你擴散,就怕你做不到。一、每天寫日(又說語文最複雜,又說語文並不玄妙,到底該怎麼理解語文?)

還是應該培養孩子對語文的樂趣。(這是語文學習的「綱」,有了樂趣,學生自然有學好語文的想法和動力。)怎麼培養樂趣呢?要加強課外閱讀,不要跟著老師一篇一篇學課文。我給學生講座時說:你們一個學期就學20多篇課文,薄薄的一本書,不虧死了嗎?一個學期至少得讀5本長篇小說。語文書當天上午發的,下午就讀完了,以後跟著老師上課湊合湊合就行了。語文還用那麼學嗎?這是對學生講。如果從老師的角度來講,一本語文書,一個月就應該講完,剩下的時間就該領著學生在文學的海洋里遨遊。(這個構想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是完全可以實驗的,其蓬勃的學習生命力也是可以預期的)不要以為這樣學生成績就不好,考試成績一點都壞不了。當一個學生見的太多了,見到任何題目都覺得很熟悉。如果一個學期領著學生讀了一遍《史記》,那麼還有什麼樣的文言文能難住學生?(如何高效地處理教材?其中精講精學的比例是多少才合適?)

的,下午就讀完了,以後跟著老師上課湊合湊合就行了。語文還用那麼學嗎?這是對學生講。如果從老師的角度來講,一本語文書,一個月就應該講完,剩下的時間就該領著學生在文學的海洋里遨遊。(這個構想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是完全可以實驗的,其蓬勃的學習生命力也是可以預期的)不要以為這樣學生成績就不好,考試成績一點都壞不了。當一個學生見的太多了,見到任何題目都覺得很熟悉。如果一個學期領著學生讀了一遍《史記》,那麼還有什麼樣的文言文能難住學生?(如何高效地處理教材?其中精講精學的比例是多少才合適?) 對於中學生,我常說,考試不能超綱,但是教學必須超綱。(精闢) 學好語文其實很容易。(而且還要讓學生覺得考好語文也容易)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作文之外,我還是推薦寫日記。我說的寫日記不是每周交給老師看的日記,寫日記是加強人生修養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它不光是提高語文能力,人的一切能力都能夠在寫日記中體現出來,只要能堅持,就會有成效。我小時候,很多同學都寫日記,我不知道現在學生為什麼覺得寫日記是一個很苦的差事,我覺得老師和家長要引導孩子寫日記,不要交給老師看。你隨便寫,願意記敘,願意抒情,願意議論,願意罵人都可以。每天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你會發現寫日記是會上癮的。學生不知不覺就發現寫作能力提高了,拿寫東西不當回事了,老師在黑板上寫一題目,學生一點都沒有畏難情緒,什麼都能寫。(寫日記的確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最佳途徑,但這裡面有個學習自覺性的問題要解決)現在的學生怵作文,一到作文課,滿臉愁雲,就是因為沒有寫的興趣。家長送孩子去作文班,給孩子買很多優秀作文選看,卻忽略了作文不是學出來的。(好作文不是學出來的,是寫出來的) 毛冰老師的這種實驗,我很贊同。批註是讀書與思考結合的有效方式。本文的批註緊緊抓住了語文問題的核心,有醒悟,有闡發,也有引申和疑問。通過這樣的「心靈對話」,不僅加深了對原文的理解,同時也一步步系統化了自己的語文觀,鞏固了自己的教學姿態。而這樣的閱讀方法,也是可以推廣到學生那裡的。另外,在細緻解讀具體文句的同時,還要注意到原文在不同的語境下的不同敘述策略。其實,整個人生,也是一種批註。 ——孔慶東 2011.12.30 本期博客思考題: 1.「批」和「注」,這兩個字的本意是什麼? 2.有人建議把語文課分為語言課和文學課,你同意嗎? 3.很多糊塗人在無知漢奸的忽悠之下,覺得民國時期語文水平高。但當年朱自清就痛斥過學生的國文程度是「技術惡劣,思路不清」,葉聖陶更是論定「國文教學幾乎沒有成績可說。」為什麼會是這種情形?

對於中學生,我常說,考試不能超綱,但是教學必須超綱。(精闢)

的,下午就讀完了,以後跟著老師上課湊合湊合就行了。語文還用那麼學嗎?這是對學生講。如果從老師的角度來講,一本語文書,一個月就應該講完,剩下的時間就該領著學生在文學的海洋里遨遊。(這個構想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是完全可以實驗的,其蓬勃的學習生命力也是可以預期的)不要以為這樣學生成績就不好,考試成績一點都壞不了。當一個學生見的太多了,見到任何題目都覺得很熟悉。如果一個學期領著學生讀了一遍《史記》,那麼還有什麼樣的文言文能難住學生?(如何高效地處理教材?其中精講精學的比例是多少才合適?) 對於中學生,我常說,考試不能超綱,但是教學必須超綱。(精闢) 學好語文其實很容易。(而且還要讓學生覺得考好語文也容易)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作文之外,我還是推薦寫日記。我說的寫日記不是每周交給老師看的日記,寫日記是加強人生修養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它不光是提高語文能力,人的一切能力都能夠在寫日記中體現出來,只要能堅持,就會有成效。我小時候,很多同學都寫日記,我不知道現在學生為什麼覺得寫日記是一個很苦的差事,我覺得老師和家長要引導孩子寫日記,不要交給老師看。你隨便寫,願意記敘,願意抒情,願意議論,願意罵人都可以。每天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你會發現寫日記是會上癮的。學生不知不覺就發現寫作能力提高了,拿寫東西不當回事了,老師在黑板上寫一題目,學生一點都沒有畏難情緒,什麼都能寫。(寫日記的確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最佳途徑,但這裡面有個學習自覺性的問題要解決)現在的學生怵作文,一到作文課,滿臉愁雲,就是因為沒有寫的興趣。家長送孩子去作文班,給孩子買很多優秀作文選看,卻忽略了作文不是學出來的。(好作文不是學出來的,是寫出來的) 毛冰老師的這種實驗,我很贊同。批註是讀書與思考結合的有效方式。本文的批註緊緊抓住了語文問題的核心,有醒悟,有闡發,也有引申和疑問。通過這樣的「心靈對話」,不僅加深了對原文的理解,同時也一步步系統化了自己的語文觀,鞏固了自己的教學姿態。而這樣的閱讀方法,也是可以推廣到學生那裡的。另外,在細緻解讀具體文句的同時,還要注意到原文在不同的語境下的不同敘述策略。其實,整個人生,也是一種批註。 ——孔慶東 2011.12.30 本期博客思考題: 1.「批」和「注」,這兩個字的本意是什麼? 2.有人建議把語文課分為語言課和文學課,你同意嗎? 3.很多糊塗人在無知漢奸的忽悠之下,覺得民國時期語文水平高。但當年朱自清就痛斥過學生的國文程度是「技術惡劣,思路不清」,葉聖陶更是論定「國文教學幾乎沒有成績可說。」為什麼會是這種情形?

學好語文其實很容易。(而且還要讓學生覺得考好語文也容易)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作文之外,我還是推薦寫日記。我說的寫日記不是每周交給老師看的日記,寫日記是加強人生修養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它不光是提高語文能力,人的一切能力都能夠在寫日記中體現出來,只要能堅持,就會有成效。我小時候,很多同學都寫日記,我不知道現在學生為什麼覺得寫日記是一個很苦的差事,我覺得老師和家長要引導孩子寫日記,不要交給老師看。你隨便寫,願意記敘,願意抒情,願意議論,願意罵人都可以。每天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你會發現寫日記是會上癮的。學生不知不覺就發現寫作能力提高了,拿寫東西不當回事了,老師在黑板上寫一題目,學生一點都沒有畏難情緒,什麼都能寫。(寫日記的確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最佳途徑,但這裡面有個學習自覺性的問題要解決)現在的學生怵作文,一到作文課,滿臉愁雲,就是因為沒有寫的興趣。家長送孩子去作文班,給孩子買很多優秀作文選看,卻忽略了作文不是學出來的。記,要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拿「寫」當酵母,催生「讀」。而且寫自由文,寫心裡話,寫真實情。無拘無束,我手寫我心,先不管章法結構,不管中心思想,不管語言雅俗,把語言寫順寫活寫明白再說。先練「寫話」,再練「寫文」)二、大搞文字遊戲,開玩笑,猜謎語,寫對聯,填詩詞,給所有老師起外號。嬉笑怒罵,激揚文字,把語言玩得山窮水盡。到那時,看語文書上的課文如同老叟戲頑童,老牛吃嫩草,什麼語文考試,作文競賽,簡直不堪一擊。(大搞文字遊戲,其實就是活學活用語文,創造性地使用語文,將知識轉變為能力的途徑)三、進行背字詞、背詩文比賽。(積累是學好語文的不二法門,自古皆然)電腦里存檔的資料多,可調用的東西就多。同理,你多背些古今中外死人活人的東西,不用思索,「語文」就順口而出了。不要死記硬背,要邊背邊用,活背活用,急背急用,立竿見影。(積累了語文知識要現學現用,用過的東西才真正記得住,用過的東西才算是自己的)以肚子里東西多為榮,君子恥一物之不知,連說一百個成語不重樣,假裝深沉是蠢驢……明白了嗎? 語文就是思想,語文就是生活,語文就是你這個人。學習語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靈魂。(學生主要是在語文學習中成熟、成長的,其它學科頂多管到「智商」,語文管的是人的全部)你要明白了這個道理,語文很快就學好了,也就是說,很快就進化到人了。不明白,我再寫十萬字,你還是個猴子。 儒家思想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思想。其最根本一點就是「學以致用」。另外一個思想叫「中和的精神」。語文最後也是中和,就是調節人心靈。 並不玄妙的語文,為何難住了學生?我們要認真的到源頭反思,語文是什麼?語文本來不是那麼玄妙的東西,語文就是說話,寫出來的也是心裡的話,就是自己會說話,能夠聽懂別人說話,就可以了。(不要把語文學習繁瑣化,深奧化,應該讓學生容易接近,喜歡親近,願意把玩,語文能力才會自然而然的生成。語文成績可以逼出來,語文能力是逼不出來的) 我們總結一下,古人是怎麼學語文的,那個時候學語文非常簡單。沒有這麼多的ABCD選擇題,它是一種整體認知。就是你學了一篇課文,把它熟悉了,首先把裡面的字詞都解決了,有不明白的就問,老師解釋,大家議論。沒有不明白的大家就念兩遍。這個念很有作用。我們過去說書聲琅琅,現在校園裡沒有念書的聲音了,因為考試不考,凡是考試不考的學校都不練。你不念書,這書有什麼意思?(誦讀是語文學習的經典方法,偏重對文本的整體認知,而且是通過每個個體心靈和文本的對話來完成。誦讀調動起來的更多是情感,是感性認識,是對文本鮮活生動的印象。就像看一個人覺得她美,好看,卻又說不出到底哪裡好看,可就是橫豎看著賞心悅目。誦讀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根本就不需要講,老師領大家念課文就行了,課文里包含什麼思想,只要學生不問,老師不一定講。(這要因人而異吧?對那些性格內斂,不好問不善問的學生,老師不講他可能一無所獲。當然,培養學生「問」的習慣和能力,本身就是教學的主要內容)我們現在是老師不講也不行,不講老師就顯得沒學問。老師通過這個來證明自己有學問,好評職稱。如果老師上課什麼也不講,只領著學生念課文,人家就說你不負責任,家長也不放心。其實,老師領著學生搖頭晃腦地念課文,是最好的教學。我最拿手的功夫,其實不是講課,而是朗誦和吟詠,乘法口訣我都能朗誦得讓你肝腸寸斷!(這的確是驚風雨泣鬼神的本事。幾人能及?吾輩還是講讀結合吧) 還有寫作文,就寫生活中有意思的事,隨便寫出來就行了,不要去給學生過多的講怎麼寫作文。第一段怎麼寫,第二段怎麼寫。越講就會把學生的頭腦講得越笨,越講他就越不會寫。(還是寫自由文,贊同。寫自由文,才能寫出真性情,寫出不一樣面目,寫出每一個「我」來。某種角度說,)到最後,孩子們寫出的是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人本來是有想像力的,但他一想像你就說他不對,就扼殺了他的想像力。老師總說學生的作文沒有聯繫生活,沒有聯繫實際,何必一定要聯繫生活實際呢?要以文章本身作為它的標準,事事都要聯繫生活實際那不成了框框了嗎? 孔和尚認為,這種教育方法是錯誤的。文章當然可以改,但什麼情況下改?如果說有很多錯別字,有很多病句,要改。作文有明顯的技術性錯誤,老師一指出來,學生豁然開朗,原來這兒寫錯了,改過來之後,文章不更好了嘛。這樣改的結果是老師、學生都高興,就達到目的了。(改多了,刀劈斧削地改,按老師說的作文規矩改,到頭來學生也會無所適從,乾脆擱筆不寫,怕寫) 語文好就能理解天地萬物,理解各種東西之間複雜的關係。天下哪門東西最複雜?語文最複雜。其他東西都是很簡單的。其它東西給你的已知條件恰恰夠你做出答案。(又說語文最複雜,又說語文並不玄妙,到底該怎麼理解語文?) 還是應該培養孩子對語文的樂趣。(這是語文學習的「綱」,有了樂趣,學生自然有學好語文的想法和動力。)怎麼培養樂趣呢?要加強課外閱讀,不要跟著老師一篇一篇學課文。我給學生講座時說:你們一個學期就學20多篇課文,薄薄的一本書,不虧死了嗎?一個學期至少得讀5本長篇小說。語文書當天上午發(好作文不是學出來的,是寫出來的)

孔慶東語文觀 毛 冰 註:我在進行「批註式語文教學」的實驗,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外閱讀,都有意識引導學生養成勾畫批註的讀書習慣。我覺得這是古人傳下來的簡便易學且非常個性化的讀書方法。對於孔老師布置的這項作業,我也嘗試用這個方法來完成,不知是否妥當。以下是我從網上下載的孔老師關於語文學習的文章,括弧里的紅字就是我個人的理解和簡要分析。 中學生朋友,總是有人不分羊年馬年地命令我,跟你們談談怎樣學語文,這對我說來,實在是個苦差事,彷彿是叫一個老叛徒給青年人講講革命道理。我的語文的確學得滿好,不敢說打遍天下無敵手,反正從小學到大學各種語文考試永遠第一,到高中階段就已經基本不用聽語文課了,閉著眼睛也能得90分以上。(對孔老師這樣的語文超常生,高中語文老師的明智之舉就是放羊)可是我的語文本事主要不是從教科書上得來的,而是「功夫在書外」。(孔老師奉行的是「大語文」觀,從生活中學語文,廣泛而充實的課外閱讀才是讓語文學習開花結果的厚實土壤。本人就是「大語文」教學觀的忠實踐行者。從生活中學語文,還可以彌補教材時效性、鮮活性、個性化不足的缺陷,引進源頭活水,使語文課堂充滿生機)所以我很怕你們跟我學歪了,我只好把我個人的體會半真半假地告訴你們幾句,希望你們別當真,凡事還是聽老師的沒錯。 要說怎樣學語文,就必須明確你學語文幹什麼。如果你學語文是為了語文考試成績好,那我沒什麼可說的,你們老師已經說得夠好夠多的了。我說也還是那一套。我基本上不反對老師們說的那些,我自己也是按照那些經驗一直保持語文考試的高成績的。(說明提高語文考試成績的方法就那幾條,是通用的,沒什麼秘訣可言,說白了就是些技巧性的東西。如果僅僅是為了應試,教過幾輪畢業班的老師都可以是好的教練,但要想提升學生的整體人文素養,就有必要向孔老師這樣的大家學習)但如果你學語文不是為了考試好,或者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好,那我可能會有幾句另類的話跟你說。當然,這二者並不一定是矛盾的,現在有矛盾,這是我們當前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的僵化所造成的。(深以為然。僵化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將最有靈性的語文學科逼到了應試的窄路上,將最能體現創造性和愉悅性的寫作和閱讀,變成了機械重複的習題訓練,從而使語文學習整體上變得枯燥乏味。語文學科的考試真的應該大大有別於其它偏重知識技能的學科,考什麼怎麼考,才不至於考死語文,是很值得研究的課題。考試不再成為枷鎖鐐銬了,語文學習的天地就廣闊了)我學語文那時候,老師和課本,都比現在要實在和善良多了。 首先,我唱個高調,學習不是為了考試。你要跟我抬杠,我也不理你。反正我告訴你,專門為了考試而學習的人,考試大都不好。少數考試好了,以後也沒出息。因為在只為了考試的千百次訓練中,他已經把人格訓練壞了,他專門投其所好,沒有獨立思考。他的一生都可能只是個投機取巧的壞人,他對社會只有破壞,沒有創造。而不為了考試,也不一定就能考好。就好象專門想當叛徒的人,人家不一定稀罕要你;立志不當叛徒的人,人家也不一定非得抓你。所以,這是一個人格的選擇,不是方法的選擇。 第二,你要明白語文是什麼。語文不是跟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政治並列的一個學科,你要那樣看待它,那你就一定學不好。要知道,語文是一切,覆蓋一切,穿透一切。語文所訓練的是人對一切文明符號的理解力和創新力。(高屋建瓴。有這樣的理解,才有大語文實踐的理論支撐。三個「一切」,何其「大」哉)語文學好了,幹什麼都摧枯拉朽,勢如破竹。語文學不好,幹什麼都愚昧弱智。你看我們古人一天到晚不就是學「語文」嗎?學完了就什麼都能幹,判案子,修水利,打鬼子,搞經濟,堂堂五千年中華文明不都建立在「語文」上嗎?一切其他學科,不都是用語文表達出來的嗎?離開語文,就如同虎毛離開虎皮,一風吹散,啥價值也沒有。所以,你必須以對待整個人生的態度來對待語文,(如此苛刻的條件和高門檻,其所指向的「學好語文」當然不是指考個好分數好名次那樣的功利目標)才能學好語文。 第三,語文教學體系所教給你的「語文」,是一群中國的弱智人為了他們的飯碗而強加給你們和你們的老師的。他們自己的語文水平很差,沒有幾個思想有水平說話有水平或者寫文章有水平,沒有幾個敢無恥地站出來跟批評他們的好漢比一比。你們每所學校里的語文尖子、作文尖子都比他們強。我這樣說不是貶低他們,我也理解他們工作的辛苦,他們也不是故意毀你們,他們是沒辦法,只能躲在陰暗的角落裡用一顆「善良」的心拚命做野蠻的事。這樣怎麼辦呢?這就需要你自己救自己。你就不要總跟他們過不去了,要尊重他們的勞動,體諒他們的辛苦。好比武松拜了宋江做武術指導,怎麼辦呢?造反是不對的,只好自己另起爐灶吧。這回就該明白,語文乃是在「語文書」以外了。(對語文教材大不認可,而且覺得語文教材的編輯水平沒有改善的希望。教材雖然有諸多局限,但其入選的篇目有不少還是經過時間檢驗的經典,是承載了傳統文化信息的文本,在倡導「大語文」的同時,是否也要重視教材經典文本的學習?) 第四,其實,學好語文很容易。隨手教你幾招,不怕你擴散,就怕你做不到。一、每天寫日

毛冰老師的這種實驗,我很贊同。批註是讀書與思考結合的有效方式。本文的批註緊緊抓住了語文問題的核心,有醒悟,有闡發,也有引申和疑問。通過這樣的「心靈對話」,不僅加深了對原文的理解,同時也一步步系統化了自己的語文觀,鞏固了自己的教學姿態。而這樣的閱讀方法,也是可以推廣到學生那裡的。另外,在細緻解讀具體文句的同時,還要注意到原文在不同的語境下的不同敘述策略。其實,整個人生,也是一種批註。

記,要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拿「寫」當酵母,催生「讀」。而且寫自由文,寫心裡話,寫真實情。無拘無束,我手寫我心,先不管章法結構,不管中心思想,不管語言雅俗,把語言寫順寫活寫明白再說。先練「寫話」,再練「寫文」)二、大搞文字遊戲,開玩笑,猜謎語,寫對聯,填詩詞,給所有老師起外號。嬉笑怒罵,激揚文字,把語言玩得山窮水盡。到那時,看語文書上的課文如同老叟戲頑童,老牛吃嫩草,什麼語文考試,作文競賽,簡直不堪一擊。(大搞文字遊戲,其實就是活學活用語文,創造性地使用語文,將知識轉變為能力的途徑)三、進行背字詞、背詩文比賽。(積累是學好語文的不二法門,自古皆然)電腦里存檔的資料多,可調用的東西就多。同理,你多背些古今中外死人活人的東西,不用思索,「語文」就順口而出了。不要死記硬背,要邊背邊用,活背活用,急背急用,立竿見影。(積累了語文知識要現學現用,用過的東西才真正記得住,用過的東西才算是自己的)以肚子里東西多為榮,君子恥一物之不知,連說一百個成語不重樣,假裝深沉是蠢驢……明白了嗎? 語文就是思想,語文就是生活,語文就是你這個人。學習語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靈魂。(學生主要是在語文學習中成熟、成長的,其它學科頂多管到「智商」,語文管的是人的全部)你要明白了這個道理,語文很快就學好了,也就是說,很快就進化到人了。不明白,我再寫十萬字,你還是個猴子。 儒家思想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思想。其最根本一點就是「學以致用」。另外一個思想叫「中和的精神」。語文最後也是中和,就是調節人心靈。 並不玄妙的語文,為何難住了學生?我們要認真的到源頭反思,語文是什麼?語文本來不是那麼玄妙的東西,語文就是說話,寫出來的也是心裡的話,就是自己會說話,能夠聽懂別人說話,就可以了。(不要把語文學習繁瑣化,深奧化,應該讓學生容易接近,喜歡親近,願意把玩,語文能力才會自然而然的生成。語文成績可以逼出來,語文能力是逼不出來的) 我們總結一下,古人是怎麼學語文的,那個時候學語文非常簡單。沒有這麼多的ABCD選擇題,它是一種整體認知。就是你學了一篇課文,把它熟悉了,首先把裡面的字詞都解決了,有不明白的就問,老師解釋,大家議論。沒有不明白的大家就念兩遍。這個念很有作用。我們過去說書聲琅琅,現在校園裡沒有念書的聲音了,因為考試不考,凡是考試不考的學校都不練。你不念書,這書有什麼意思?(誦讀是語文學習的經典方法,偏重對文本的整體認知,而且是通過每個個體心靈和文本的對話來完成。誦讀調動起來的更多是情感,是感性認識,是對文本鮮活生動的印象。就像看一個人覺得她美,好看,卻又說不出到底哪裡好看,可就是橫豎看著賞心悅目。誦讀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根本就不需要講,老師領大家念課文就行了,課文里包含什麼思想,只要學生不問,老師不一定講。(這要因人而異吧?對那些性格內斂,不好問不善問的學生,老師不講他可能一無所獲。當然,培養學生「問」的習慣和能力,本身就是教學的主要內容)我們現在是老師不講也不行,不講老師就顯得沒學問。老師通過這個來證明自己有學問,好評職稱。如果老師上課什麼也不講,只領著學生念課文,人家就說你不負責任,家長也不放心。其實,老師領著學生搖頭晃腦地念課文,是最好的教學。我最拿手的功夫,其實不是講課,而是朗誦和吟詠,乘法口訣我都能朗誦得讓你肝腸寸斷!(這的確是驚風雨泣鬼神的本事。幾人能及?吾輩還是講讀結合吧) 還有寫作文,就寫生活中有意思的事,隨便寫出來就行了,不要去給學生過多的講怎麼寫作文。第一段怎麼寫,第二段怎麼寫。越講就會把學生的頭腦講得越笨,越講他就越不會寫。(還是寫自由文,贊同。寫自由文,才能寫出真性情,寫出不一樣面目,寫出每一個「我」來。某種角度說,)到最後,孩子們寫出的是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人本來是有想像力的,但他一想像你就說他不對,就扼殺了他的想像力。老師總說學生的作文沒有聯繫生活,沒有聯繫實際,何必一定要聯繫生活實際呢?要以文章本身作為它的標準,事事都要聯繫生活實際那不成了框框了嗎? 孔和尚認為,這種教育方法是錯誤的。文章當然可以改,但什麼情況下改?如果說有很多錯別字,有很多病句,要改。作文有明顯的技術性錯誤,老師一指出來,學生豁然開朗,原來這兒寫錯了,改過來之後,文章不更好了嘛。這樣改的結果是老師、學生都高興,就達到目的了。(改多了,刀劈斧削地改,按老師說的作文規矩改,到頭來學生也會無所適從,乾脆擱筆不寫,怕寫) 語文好就能理解天地萬物,理解各種東西之間複雜的關係。天下哪門東西最複雜?語文最複雜。其他東西都是很簡單的。其它東西給你的已知條件恰恰夠你做出答案。(又說語文最複雜,又說語文並不玄妙,到底該怎麼理解語文?) 還是應該培養孩子對語文的樂趣。(這是語文學習的「綱」,有了樂趣,學生自然有學好語文的想法和動力。)怎麼培養樂趣呢?要加強課外閱讀,不要跟著老師一篇一篇學課文。我給學生講座時說:你們一個學期就學20多篇課文,薄薄的一本書,不虧死了嗎?一個學期至少得讀5本長篇小說。語文書當天上午發 ——孔慶東的,下午就讀完了,以後跟著老師上課湊合湊合就行了。語文還用那麼學嗎?這是對學生講。如果從老師的角度來講,一本語文書,一個月就應該講完,剩下的時間就該領著學生在文學的海洋里遨遊。(這個構想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是完全可以實驗的,其蓬勃的學習生命力也是可以預期的)不要以為這樣學生成績就不好,考試成績一點都壞不了。當一個學生見的太多了,見到任何題目都覺得很熟悉。如果一個學期領著學生讀了一遍《史記》,那麼還有什麼樣的文言文能難住學生?(如何高效地處理教材?其中精講精學的比例是多少才合適?) 對於中學生,我常說,考試不能超綱,但是教學必須超綱。(精闢) 學好語文其實很容易。(而且還要讓學生覺得考好語文也容易)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作文之外,我還是推薦寫日記。我說的寫日記不是每周交給老師看的日記,寫日記是加強人生修養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它不光是提高語文能力,人的一切能力都能夠在寫日記中體現出來,只要能堅持,就會有成效。我小時候,很多同學都寫日記,我不知道現在學生為什麼覺得寫日記是一個很苦的差事,我覺得老師和家長要引導孩子寫日記,不要交給老師看。你隨便寫,願意記敘,願意抒情,願意議論,願意罵人都可以。每天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你會發現寫日記是會上癮的。學生不知不覺就發現寫作能力提高了,拿寫東西不當回事了,老師在黑板上寫一題目,學生一點都沒有畏難情緒,什麼都能寫。(寫日記的確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最佳途徑,但這裡面有個學習自覺性的問題要解決)現在的學生怵作文,一到作文課,滿臉愁雲,就是因為沒有寫的興趣。家長送孩子去作文班,給孩子買很多優秀作文選看,卻忽略了作文不是學出來的。(好作文不是學出來的,是寫出來的) 毛冰老師的這種實驗,我很贊同。批註是讀書與思考結合的有效方式。本文的批註緊緊抓住了語文問題的核心,有醒悟,有闡發,也有引申和疑問。通過這樣的「心靈對話」,不僅加深了對原文的理解,同時也一步步系統化了自己的語文觀,鞏固了自己的教學姿態。而這樣的閱讀方法,也是可以推廣到學生那裡的。另外,在細緻解讀具體文句的同時,還要注意到原文在不同的語境下的不同敘述策略。其實,整個人生,也是一種批註。 ——孔慶東 2011.12.30 本期博客思考題: 1.「批」和「注」,這兩個字的本意是什麼? 2.有人建議把語文課分為語言課和文學課,你同意嗎? 3.很多糊塗人在無知漢奸的忽悠之下,覺得民國時期語文水平高。但當年朱自清就痛斥過學生的國文程度是「技術惡劣,思路不清」,葉聖陶更是論定「國文教學幾乎沒有成績可說。」為什麼會是這種情形? 2011.12.30

孔慶東語文觀 毛 冰 註:我在進行「批註式語文教學」的實驗,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外閱讀,都有意識引導學生養成勾畫批註的讀書習慣。我覺得這是古人傳下來的簡便易學且非常個性化的讀書方法。對於孔老師布置的這項作業,我也嘗試用這個方法來完成,不知是否妥當。以下是我從網上下載的孔老師關於語文學習的文章,括弧里的紅字就是我個人的理解和簡要分析。 中學生朋友,總是有人不分羊年馬年地命令我,跟你們談談怎樣學語文,這對我說來,實在是個苦差事,彷彿是叫一個老叛徒給青年人講講革命道理。我的語文的確學得滿好,不敢說打遍天下無敵手,反正從小學到大學各種語文考試永遠第一,到高中階段就已經基本不用聽語文課了,閉著眼睛也能得90分以上。(對孔老師這樣的語文超常生,高中語文老師的明智之舉就是放羊)可是我的語文本事主要不是從教科書上得來的,而是「功夫在書外」。(孔老師奉行的是「大語文」觀,從生活中學語文,廣泛而充實的課外閱讀才是讓語文學習開花結果的厚實土壤。本人就是「大語文」教學觀的忠實踐行者。從生活中學語文,還可以彌補教材時效性、鮮活性、個性化不足的缺陷,引進源頭活水,使語文課堂充滿生機)所以我很怕你們跟我學歪了,我只好把我個人的體會半真半假地告訴你們幾句,希望你們別當真,凡事還是聽老師的沒錯。 要說怎樣學語文,就必須明確你學語文幹什麼。如果你學語文是為了語文考試成績好,那我沒什麼可說的,你們老師已經說得夠好夠多的了。我說也還是那一套。我基本上不反對老師們說的那些,我自己也是按照那些經驗一直保持語文考試的高成績的。(說明提高語文考試成績的方法就那幾條,是通用的,沒什麼秘訣可言,說白了就是些技巧性的東西。如果僅僅是為了應試,教過幾輪畢業班的老師都可以是好的教練,但要想提升學生的整體人文素養,就有必要向孔老師這樣的大家學習)但如果你學語文不是為了考試好,或者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好,那我可能會有幾句另類的話跟你說。當然,這二者並不一定是矛盾的,現在有矛盾,這是我們當前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的僵化所造成的。(深以為然。僵化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將最有靈性的語文學科逼到了應試的窄路上,將最能體現創造性和愉悅性的寫作和閱讀,變成了機械重複的習題訓練,從而使語文學習整體上變得枯燥乏味。語文學科的考試真的應該大大有別於其它偏重知識技能的學科,考什麼怎麼考,才不至於考死語文,是很值得研究的課題。考試不再成為枷鎖鐐銬了,語文學習的天地就廣闊了)我學語文那時候,老師和課本,都比現在要實在和善良多了。 首先,我唱個高調,學習不是為了考試。你要跟我抬杠,我也不理你。反正我告訴你,專門為了考試而學習的人,考試大都不好。少數考試好了,以後也沒出息。因為在只為了考試的千百次訓練中,他已經把人格訓練壞了,他專門投其所好,沒有獨立思考。他的一生都可能只是個投機取巧的壞人,他對社會只有破壞,沒有創造。而不為了考試,也不一定就能考好。就好象專門想當叛徒的人,人家不一定稀罕要你;立志不當叛徒的人,人家也不一定非得抓你。所以,這是一個人格的選擇,不是方法的選擇。 第二,你要明白語文是什麼。語文不是跟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政治並列的一個學科,你要那樣看待它,那你就一定學不好。要知道,語文是一切,覆蓋一切,穿透一切。語文所訓練的是人對一切文明符號的理解力和創新力。(高屋建瓴。有這樣的理解,才有大語文實踐的理論支撐。三個「一切」,何其「大」哉)語文學好了,幹什麼都摧枯拉朽,勢如破竹。語文學不好,幹什麼都愚昧弱智。你看我們古人一天到晚不就是學「語文」嗎?學完了就什麼都能幹,判案子,修水利,打鬼子,搞經濟,堂堂五千年中華文明不都建立在「語文」上嗎?一切其他學科,不都是用語文表達出來的嗎?離開語文,就如同虎毛離開虎皮,一風吹散,啥價值也沒有。所以,你必須以對待整個人生的態度來對待語文,(如此苛刻的條件和高門檻,其所指向的「學好語文」當然不是指考個好分數好名次那樣的功利目標)才能學好語文。 第三,語文教學體系所教給你的「語文」,是一群中國的弱智人為了他們的飯碗而強加給你們和你們的老師的。他們自己的語文水平很差,沒有幾個思想有水平說話有水平或者寫文章有水平,沒有幾個敢無恥地站出來跟批評他們的好漢比一比。你們每所學校里的語文尖子、作文尖子都比他們強。我這樣說不是貶低他們,我也理解他們工作的辛苦,他們也不是故意毀你們,他們是沒辦法,只能躲在陰暗的角落裡用一顆「善良」的心拚命做野蠻的事。這樣怎麼辦呢?這就需要你自己救自己。你就不要總跟他們過不去了,要尊重他們的勞動,體諒他們的辛苦。好比武松拜了宋江做武術指導,怎麼辦呢?造反是不對的,只好自己另起爐灶吧。這回就該明白,語文乃是在「語文書」以外了。(對語文教材大不認可,而且覺得語文教材的編輯水平沒有改善的希望。教材雖然有諸多局限,但其入選的篇目有不少還是經過時間檢驗的經典,是承載了傳統文化信息的文本,在倡導「大語文」的同時,是否也要重視教材經典文本的學習?) 第四,其實,學好語文很容易。隨手教你幾招,不怕你擴散,就怕你做不到。一、每天寫日

本期博客思考題:的,下午就讀完了,以後跟著老師上課湊合湊合就行了。語文還用那麼學嗎?這是對學生講。如果從老師的角度來講,一本語文書,一個月就應該講完,剩下的時間就該領著學生在文學的海洋里遨遊。(這個構想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是完全可以實驗的,其蓬勃的學習生命力也是可以預期的)不要以為這樣學生成績就不好,考試成績一點都壞不了。當一個學生見的太多了,見到任何題目都覺得很熟悉。如果一個學期領著學生讀了一遍《史記》,那麼還有什麼樣的文言文能難住學生?(如何高效地處理教材?其中精講精學的比例是多少才合適?) 對於中學生,我常說,考試不能超綱,但是教學必須超綱。(精闢) 學好語文其實很容易。(而且還要讓學生覺得考好語文也容易)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作文之外,我還是推薦寫日記。我說的寫日記不是每周交給老師看的日記,寫日記是加強人生修養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它不光是提高語文能力,人的一切能力都能夠在寫日記中體現出來,只要能堅持,就會有成效。我小時候,很多同學都寫日記,我不知道現在學生為什麼覺得寫日記是一個很苦的差事,我覺得老師和家長要引導孩子寫日記,不要交給老師看。你隨便寫,願意記敘,願意抒情,願意議論,願意罵人都可以。每天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你會發現寫日記是會上癮的。學生不知不覺就發現寫作能力提高了,拿寫東西不當回事了,老師在黑板上寫一題目,學生一點都沒有畏難情緒,什麼都能寫。(寫日記的確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最佳途徑,但這裡面有個學習自覺性的問題要解決)現在的學生怵作文,一到作文課,滿臉愁雲,就是因為沒有寫的興趣。家長送孩子去作文班,給孩子買很多優秀作文選看,卻忽略了作文不是學出來的。(好作文不是學出來的,是寫出來的) 毛冰老師的這種實驗,我很贊同。批註是讀書與思考結合的有效方式。本文的批註緊緊抓住了語文問題的核心,有醒悟,有闡發,也有引申和疑問。通過這樣的「心靈對話」,不僅加深了對原文的理解,同時也一步步系統化了自己的語文觀,鞏固了自己的教學姿態。而這樣的閱讀方法,也是可以推廣到學生那裡的。另外,在細緻解讀具體文句的同時,還要注意到原文在不同的語境下的不同敘述策略。其實,整個人生,也是一種批註。 ——孔慶東 2011.12.30 本期博客思考題: 1.「批」和「注」,這兩個字的本意是什麼? 2.有人建議把語文課分為語言課和文學課,你同意嗎? 3.很多糊塗人在無知漢奸的忽悠之下,覺得民國時期語文水平高。但當年朱自清就痛斥過學生的國文程度是「技術惡劣,思路不清」,葉聖陶更是論定「國文教學幾乎沒有成績可說。」為什麼會是這種情形?

1.「批」和「注」,這兩個字的本意是什麼?

2.有人建議把語文課分為語言課和文學課,你同意嗎?

3.很多糊塗人在無知漢奸的忽悠之下,覺得民國時期語文水平高。但當年朱自清就痛斥過學生的國文程度是「技術惡劣,思路不清」,葉聖陶更是論定「國文教學幾乎沒有成績可說。」為什麼會是這種情形?


推薦閱讀:

摩羅孔慶東談中國人的國民劣根性
孔慶東徹底熊了 發四千字網志大贊港人
就孔慶東與香港朋友們談傲慢及偏見
民主與狗:孔慶東不懂的事
以公共語言討論公共事件 ——評孔慶東「香港人,很多,是狗!」

TAG:語文 | 孔慶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