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腦與健康長壽

魏泉涪

中國從秦漢以來,3088位科學家、藝術家、文學、思想家,平均壽命6 5歲,比解放前我國人口平均壽命35歲高很多。16世紀以來,歐美40 0個傑出的科學家平均壽命6 4歲。用腦最勤奮的科學家平均壽命79歲。愛迪生84歲,伽利略78歲,牛頓85歲,達爾文73歲,愛因斯坦76歲,富蘭克林84歲,米丘林80歲。文化名人作家高壽的也不少,孔子73歲,荀況75歲,孟軻83歲,墨翟92歲,郭沫若87歲;泰戈爾80歲,托爾斯基82歲,蕭伯納94歲。1940年以後,已故諾貝爾獎人中,80歲以上者33人,90歲以上者有6人。

前蘇聯科研人員,對不同國籍已故科學家26855人的調研發現:從事創造性勞動者的平均壽命,都遠超他們一般同齡人的平均壽命;在古代超同齡人平均壽命38.6歲,中世紀超34.7歲,17世紀超34.7歲,18世紀超36歲,19世紀超24.6歲,20世紀超8歲。

加利福尼亞大學心理學家弗萊德曼,在1912年,挑選出600個男人中,只有67%的非科學家活到70歲,而活到70歲的科學家的比率是72%。中華醫學會測定的老人長壽比例:腦力勞動者佔85%,體力勞動者佔39.6%,無職業者佔28%。

柏林科學研究中心社會研究所格特·瓦格納博士,曾對美、英、法和荷蘭等國做的調查表明,不熟練的工人和學徒,同等級公務員之間的預期壽命差8年,前者低。日本厚生省大臣官方統計調查發現,在各種職業中,從事管理工作人員的平均壽命最長;依次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專業技術員,商業工作人員,農漁業工作人員,一般產業人員,其它單純勞動者,礦工。湖南省在1990年人口普查中發現,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死亡率佔3.3%,黨政企事業機構負責人佔3.6%,生產運輸工人佔4.5%,服務性人員佔4.8%,農林牧漁勞動者佔9.6%。也就是說,腦力勞動者死亡率更低一些。

德國波恩大學研究發現,受教育程度高、智商高、身體好的人壽命較長。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因社會保障低、文化素養差、飲食低劣、吸煙飲酒多、過胖活動少或勞動負擔過重等,易致早逝。在德國一段時間,體力勞動者發生心肌梗塞或中風的風險比社會狀況好的人高1~2倍。人智力高、知識面廣,為己創造勞動條件、生活條件的能力也越強。1997年,世衛組織統計表明,因肝炎、糖尿病、結核病、流感、腦血管、冠心病等常見病和多發病而死的比例與有文化素養人成反比。文化程度越高,患這些病的死亡率越低。

挪威學者發現,受教育年數越少者患冠心病的幾率比受教育年數多者高2~3倍。浙江省對全省10%的人抽查發現,不同學歷的人,與同年齡段的人比較,死亡率不同;大學0.85%,高中1.28%,初中1.53%,小學4.75%,文盲半文盲17.7%。還有資料顯示,上過6年學的男性老人,比上過6年以下和文盲的男性老人,從8 4~89歲活到10 0~105歲的比例前者高50 %,女性高103%;從92~97歲活到10 0~105歲的前者男性高36%,女性高95%。

科學家曾對180名修女從18~32歲的思維活動與壽命進行研究發現,那些年輕時考慮問題少、思想簡單的人,平均壽命81.7歲,而思維活躍的為88.5歲,且前者比後者患早老性痴呆症的幾率高出10 倍。美國科學家曾將73人平均81歲的老人分3組:一組勤于思考,二組思維遲鈍,三組受人監督。結果一組的記憶和壽命都達到最佳指標,3年後該組老人都活著,二組已死亡1.25%,三組死亡37.5%。日本學者對20 0 0名20~80歲的健康人對比研究發現:常積極用腦的人,到60歲思考力仍像30歲時那樣敏捷,而那些三四十歲就懶於動腦的人,腦力老化明顯加速。日本崧澤大叔教授對210名從事各種職業的人腦,用X斷層攝影發現,常用腦的人,智力要比懶散人高50%。

專家認為,勤用腦,腦血管會常處於舒展狀態,能供給大腦充足營養,並能使神經在新刺激下萌發新的神經。托馬斯·傑斐遜大學和奧克蘭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給老鼠玩皮球、滾輪等玩具,它們體內衰老損失的腦細胞比普通鼠要少45%。美國心理學家戴爾門德用顯微鏡發現,受到玩具刺激的老鼠與關籠未受刺激的老鼠腦細胞比較,前者長出了許多新的神經細胞,後者則無「再生」現象,腦也存在用進廢退現象。

常用腦能增加腦啡肽化學物質,腦內核糖核酸含量比普通人平均高10 %~2 0 %,它能增強記憶力。日本醫學博士春山茂雄,從大量臨床試驗科研發現,善於思考的人,分泌的腦內嗎啡是自然嗎啡的5~6倍,它不僅改善大腦功能,保持腦細胞的年輕活力,還能增強免疫力。英國神經生物學家科斯塞利斯和米勒的實驗表明,積極思維可使腦內產生一種神經肽的物質,能吞噬人體內的病菌。科學家還解剖發現,愛因斯坦大腦中的膠質細胞比一般人多73%。用腦適當緊張開始得早,持續時間長,腦細胞老化過程也就慢。研究人員在日本、冰島、瑞典、西班牙等地調研發現,大多數從事創造性勞動的人具有健壯型神經,即使耄耋之年也健旺不衰。

積極思維適當用腦有益健康長壽,但長期過度緊張、壓力大的焦慮情況下用腦,又不利於健康長壽。隨著高科技、信息時代、知識經濟社會的到來,高級知識分子用腦過度增加,他們中的健康狀況有下降趨勢。1982年,我國人均壽命為65歲,而知識分子壽命為58.2歲;1990年,北京市人均壽命已達73歲,而中關村和北京大學的12450人的平均壽命為53.34歲,隨後統計還在繼續下降。古代知識分子是在一種休閑和寬鬆的情況下用腦,現代知識分子是在各種壓力下緊張用腦,若勞逸調配不當必將有損健康長壽。研究表明,當信息量超載,超過大腦接受限度或處於疲勞狀態而強迫接受時,會使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功能失調,從而引起體內機能紊亂失調,會出現頭昏腦漲、煩躁易怒、嘔吐厭食等症。此症常見於每天接觸大量文獻資料、反饋信息的科技人員、行政事務人員,一些長時間沉溺於電視、電腦、遊戲機、手機等人群。

美國神經科學家瑞克·霍德勒爾試驗發現,機體長期處於緊張而產生過量荷爾蒙的狀態下,可加速腦細胞退化,過度緊張可導致高齡鼠的腦細胞死亡。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專家研究發現,嚴重超負荷的工作,會使細胞基因中的雜色體端粒縮短,加速人體衰老。美國社會學家威廉斯調研發現,智商較高的多是白髮人。因用腦會刺激毛囊,腦緊張時可使供毛髮的血管攣縮,毛乳頭造黑色素的功能發生障礙,輸入受阻會出現白髮。

法國盧茲老年大學的座右銘:「停止學習之日,即是衰老之時。」英國科學家分析了大量資料後得出結論:只有腦運動才能促腦健康,腦能協調全身功能。用腦時腦血管處於舒張狀態,以供充足氧和營養,從而延緩中樞神經老化,同時也促進血循環,使身體各系統功能協調發展,而促身體健康長壽。

總之,不用腦不好,長期過度緊張用腦也不好,要勞逸結合、合理調配用腦過程;應積極思維、適當用腦,才能有益健康長壽。

推薦閱讀:

用腦過度多吃松子
有時候我們做錯事,是因為該用腦子的時候卻動用了感情
健康:對症吃水果-過度用腦吃香蕉
越聰明用腦越少(10.3.18)
啥星座花錢不會用腦?

TAG:健康 | 長壽 | 用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