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歌會 白馬藏人的文化圖騰
07-16
日期:2014-03-31 11:05 作者: 來源:蘭州晚報點擊:89平武縣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東緣地帶、涪江的上游地區,是綿陽市轄境內最北端的一個縣,是我國34個有大熊貓的縣中擁有大熊貓種群最大、數量最多的縣。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經有大批先人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平武縣建縣已經2000多年了,在古代一直是邊關要塞,現在仍為陝西、甘肅、四川三省的交匯處,是九寨溝、黃龍寺的門戶。在平武縣東北的深山裡,住著另一支古老而能歌善舞的民族:白馬藏族。白馬藏族又稱白馬人,分散後仍在川甘交界的平武、南坪、文縣一帶,總人口三干四百多人。這是一支具有獨特語言、服飾和信仰的民族。特別是居住生活在平武境內的白馬地區的白馬人,保留著獨特而濃郁的少數民族傳統習俗和民族風情。白馬藏人在四川省平武縣西北部的白馬、木座、木皮、黃羊關和甘肅文縣一帶的部分藏族鄉鎮里,至今居住著一支古老的民族,他們的服飾十分獨特。不論男女,頭上都戴一頂盤形、圓頂、荷葉邊、由羊毛壓模後製成的白色氈帽,並在帽頂側面插上一隻或幾隻白色雄雞的尾羽作飾物。當地人習慣上叫他們白馬藏族(也有部分專家學者認為是氐族,系古代白馬氏的後裔)。文縣文化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白馬人不論男女都穿著中間開縫的白色麻布長袍和白色麻布長褲,腳蹬皮靴,腰纏腰帶。婦女喜歡在胸前掛魚骨牌抹胸,腰間纏古銅錢幣為飾。和我國西部地區很多少數民族一樣,白馬藏族也是一個有語言沒有文字的民族。他們認識藏文,其語言與藏語相近但卻不相同,是一種獨特的語言。白馬藏族不信佛教而信奉自然神,其中最崇信的是稱為「葉西納蒙」(意即「白馬老爺」)的一座神山,最重要的宗教活動是每年農曆正月初一到十五的跳「曹蓋」。白馬藏族住房為「杉板房」,依山而建,屋頂呈「人」字形,上蓋青瓦,房屋均為三層,下層圈養牛、羊、豬、雞等畜禽,中層住人,上層堆放糧食和作祭祀場所。白馬藏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聲調、舞姿均有突出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文化。有專家認為:民族文化反映該民族歷史發展的水平。對於白馬人而言,獨特的民族風俗和多元的歌舞元素構成了白馬藏族一部鮮活的發展史。據資料記載,白馬人居住在高寒河谷地帶,房屋沿山而建,木板木樓,一寨一村。解放初,整個白馬藏人不足兩千,尚處在刀耕火種男耕女織的原始自然的農耕社會,其農業以種植青稞、蕎麥、土豆、玉米為主,兼以畜牧、狩獵;婦女種麻紡線,攢氈織布。原始的生產生活方式形成了白馬人對自然的崇拜,對山川的頂禮,也造就他們勤勞勇敢的性格,孕育了白馬人原始、古樸的民族民間文化。據文縣文化局研究人員介紹,白馬藏人能歌善舞,他們傳統的文化活動在漢區的春節期間舉行。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新文化的傳入,白馬藏人有了自己的民族節日。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開始,四川省平武縣文化部門因勢利導,在尊重民族習慣、順應民族願望的前提下,依靠藏區的黨、政領導和村、寨文藝積極分子,從1982年開始,在每年清明節期間舉行一屆「山寨歌會」,並逐漸形成了白馬藏人約定俗成的民間節日。據文縣文化局工作人員介紹,1982年在四川平武縣舉辦的首屆山寨歌會上,來自平武縣、南坪縣和甘肅省文縣的白馬藏人身著節日服裝,帶著樂器和道具彙集到承辦鄉的大壩子,圍起大圓圈,唱起傳統的酒歌、勞動歌、愛情歌,跳起古老的圈圈舞、貓貓舞、曹蓋舞。男女老幼聚集在村寨上,唱起熱情的「酒歌」歡迎觀光的客人,跳起歡樂的舞蹈,展現民族的風貌。入夜後燃起熊熊的篝火,當地白馬人與遊客手拉手,跳起「圈圈舞」,歌聲此起彼伏,山寨徹夜不眠。載歌載舞,一派歌舞昇平的景象。歌舞之鄉辛勤的勞動,簡樸的生活之餘,產生了白馬人獨具特色的民族民間歌舞。據文縣文化局研究人員介紹,白馬人的歌舞源於他們的勞動、生活,表達了他們對自然的崇拜,對勞動的讚美,對美的事物追求的執著情感。他們有表現團聚歡樂的「圈圈舞」;表現男女愛情嬉戲的「貓貓舞」;表現驅惡避邪,祈求平安的「曹蓋舞」;表現慶賀、迎送、友誼的「酒歌」,以及內容豐富的大量民歌、山歌。每逢節假、歲末,白馬人為婚喪嫁娶,豐收喜慶,都要聚於寨中,或飲或餐,載歌載舞,通宵達旦。有研究者認為,白馬人崇拜自然,敬奉山神,歷史上長期處於封閉落後的生產狀態,這是白馬文化保留了原始、古樸特色的客觀因素。白馬藏人能歌善舞,其宗教、文化和民俗活動總是以歌舞為載體,「無時不歌,無處不舞」是白馬藏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白馬藏人的民族文化活動在漢區春節期間舉行,內容和形式卻與漢族春節大相徑庭。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白馬藏人的市場經濟意識不斷增強。平武山寨歌會已不再是單純的民族文化活動了,它成了民族經濟交流、技術協作、商品貿易的盛會。縣、區經濟部門和其他客商來到山寨收購農副土特產品,銷售生產、生活用品,轉讓技術,洽談貿易,拓寬了歌會的內涵,有力地促進了白馬藏區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縐舞」有研究者認為,白馬人是古氐族的遺後。其歌舞中有很多屬於原始氐族文化的元素。「縐舞」(白馬藏人面具舞)是白馬藏族祭祀和喜慶節日跳的一種神秘驚心的面具舞。大約形成於公元十六世紀前,盛行於清朝和民國年間。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的一些山寨。臨近的甘肅省文縣和綿陽市平武縣境內也有少量分布。根據有關研究者的調查,白馬藏族系氐、羌、藏族人的後裔,兼有氐、羌、藏三個民族的血統,有類似於藏語又不完全等同於藏語的語言(他們自己稱為白馬語,卻沒有文字作為有力的證據),並且信奉萬物有靈(這點很象藏族苯波教的原始信仰,也有學者認為白馬人信的就是苯波教,白馬人就是藏族的一個分支)。據史料記載,每年的正月(很奇怪,是農曆的正月,而不是藏曆),白馬藏族人都要舉行祭祀自然諸神的活動,其中「縐」的祭祀儀式尤為重要。此外,在喜慶節日時,白馬藏族也跳「縐舞」。據研究人員介紹,「縐舞」的舞步大致分為「躍縐」、「甘縐」、「措縐」等三大類42種舞步跳法。文縣文化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跳「縐舞」時,必須帶特製的面具。面具分為兩類,一類是動物面具,主要有鳳凰、獅、虎等。據說以前有一百多種,流傳下來的有三、四十種,目前各鄉山寨跳「縐」常用的不超過13種。另一類是鬼神類,兩種共四個面具,樣式可以不一,但名字卻完全一致,它們是虎星宿「酬蓋」(或曹格)和他的妻子「酬孟」(或曹姆),二者一起出場,漢族人見其面形恐怖,稱之為「大鬼」。火把節火把節是我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尤其是在彝族中,火把節不僅盛況空前,而且被視為新年的開始。白馬藏族與彝族、羌族等民族相處一地,因此其節日文化中的火把節獨具一格,被視為藏族年節中的重要一支。在每年正月十五晚上,白馬山寨里的男女老少排著火把的長龍,一路高呼著,彎彎曲曲地穿過山寨,走遍田野地角,他們要用火把驅除邪氣,祈求吉祥和幸福。在白馬山寨,點燃第一支火把很有講究,要依照農曆年號屬相,推舉最年長的阿尼(爺爺——白馬藏語)承擔。屆時,老阿尼最先點燃火把,緊跟著,眾人一邊跑,一邊高喊著:「喔一把」。若是兩寨相鄰,兩隊火把往往向中間靠攏,並行揉雜,然後旋成一圈兒,人們就在中間載歌載舞,歡呼雀躍。(本文相關資料由綿陽市平武縣委宣傳部及隴南市文縣縣委宣傳部提供)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你用來涮火鍋的羊 在古代竟曾被奉為神明圖騰
※蛇是華夏民族最早的圖騰
※車圖騰
※20個瑪雅圖騰
※《狼圖騰》首映 新鮮出爐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