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50味葯證》筆記(二)
07-16
附子一、應用1.麻黃湯證或桂枝湯證的惡寒,一般經發汗以後可以,但惡寒不僅不減輕,反而比以前嚴重,這種情況多出現於陽虛證患者,惡寒同時,常常汗漏不止,身體濕冷,精神萎靡,是使用附子的指征。2.大劑量附子多用於痛證。3.附子主治脈沉微與痛證。所主治的二證之中,脈象沉微最為重要。4.「附子脈」(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5.近代名醫惲鐵樵認為「脈硬有汗」是應用附子的特徵之一。6.仲景使用附子:止痛多與細辛同用;溫陽止瀉多與乾薑同用;與白朮茯苓白芍同用則利水;與麻黃芍藥桂枝甘草同用治療身痛;配人蔘治大瀉而脈微不出;配大黃治腹痛而大使不通。7.真武湯乃溫陽利水劑,用該方以後能緩解心悸、氣短、胸悶等癥狀。個人的經驗,宜在真武湯的基礎上加肉桂,甘草更好。二、用量:仲景用附子有2個劑量階段:止痛炮用3-5枚;回陽生用1-2枚。三、使用注意:有毒,須久煎。附子中毒,古時侯用甘草、黃連、肉桂、綠豆、黑豆湯解之。現代多注射阿托品、普魯卡因等。口服濃茶也有解毒作用,目的是沉澱生物鹼。乾薑一、應用1.乾薑主治多涎唾而不渴者。2.「乾薑舌」:舌苔必白厚或膩,或白滑,舌面若罩一層黏液,可稱「乾薑舌」。3.乾薑主治與附子相似,其區別在於:附子多用於心血管系統,脈沉微;乾薑多用於消化系統,舌苔白膩。此外,附子能止痛;乾薑除腹脹滿,二者有內外之別。4.乾薑6g,甘草12g。為甘草乾薑湯,本方為溫中的祖方。5.著者經驗方:乾薑10g,細辛6g,五味子10g,肉桂6g,甘草5g,茯苓20g,大棗12枚。主治: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見咳喘心悸、痰清稀量多起泡沫者。患者體形以瘦弱為宜。6.與生薑的區別:生薑偏於止嘔;乾薑偏於止瀉,二者有上下的不同。細辛一、應用1.治「咳」,配乾薑、五味子;治「寒」,配當歸、桂枝、芍藥、甘草。2.細辛主治「口不渴」一證尤為重要。3.細辛配附子、烏頭等可用於劇痛。4.「細辛舌」:其舌質淡紅,舌苔白滑,上罩一層稀滑黏液,筆者稱為「細辛舌」。5.細辛主治咳逆上氣,多配乾薑、五味子,其痰必清稀;治四肢厥逆,多配桂枝、當歸,其舌必淡紅;治疼痛,多配附子、烏頭、肉桂、乾薑等,其疼痛必劇。6.細辛與附子主治相似:但細辛主治必有水,附子主治必有寒。7.細辛與乾薑均用於不渴而苔滑者,但細辛能止痛,乾薑能止吐利,前者偏於神經系統,後者偏於消化系統。二、用量仲景用細辛,入湯劑宜量大,2-3兩。吳茱萸一、應用:1.仲景書中寒都有痛義,用於「寒」病的方葯大多有止痛作用。2.吳茱萸量越大,大棗用量就越大。柴胡一、應用1.小柴胡湯中加減唯柴胡、甘草不可減,故可視為小柴胡湯的核心。2.所謂往來寒熱,主要指患者的自我感覺,即一種寒熱交替感。或忽而惡風怕冷,肌膚栗起,忽而身熱而煩;或心胸熱而四肢寒,或上部熱而下體寒,或半身寒半身熱。這種寒熱衝鋒槍感還包括對溫度變化的自我感覺過敏,如特別畏風、怕吹空調等。再推而廣之,對濕度、氣壓、光照、氣候、居住環境、音響、氣味的變化過敏乃至心理的過敏可以認為是往來寒熱的延伸。3.筆者將胸脅部、身體的側面、腹股溝等部位稱之為「柴胡帶」。4.筆者經驗用於治療病毒性感冒發熱以及類風濕性關節炎,柴胡用量在20g以上方能顯效。5.四逆散是止痛升壓劑。6.柴胡桂枝幹薑湯是精神疲勞恢復劑。7.筆者經驗,使用逍遙散,除有腹痛等癥狀外,還要看舌,舌體要胖,邊有齒痕,大使不成形,患者常有浮腫,尤其是晨起臉腫。二、用量柴胡用於發熱,用量宜大;用於慢性肝炎,用量宜小。半夏一、應用1.大劑量半夏用於治療嘔吐以及咽喉部癥狀。2.半夏主治「嘔而不渴,兼治咽痛、失音、咽喉異物感、咳喘、心下悸等證」。3.不渴:指口腔無明顯乾燥感,也沒有明顯的口渴感,甚至經常泛吐的清稀的唾液或胃內水液,其舌面也可見濕潤的黏膩的舌苔。黃芪一、應用:1.黃芪主治汗出而腫者。2.黃芪用於體形偏胖、肌肉鬆軟無力者。3.黃芪可與麻黃同用,治療關節疼痛。4.黃芪主治的腫,主要為全身性的浮腫,但以下肢為明顯。5.「黃芪體質」、「黃芪肚」-腹部鬆軟,腹肌萎縮而脂肪堆積,肚臍深陷,按之無抵抗感以及痛脹感。6.麻黃證與黃芪證均治腫,但麻黃為無汗而腫,黃芪為有汗而腫。7.《傷寒論》不用黃芪,《金匱》罕見四逆。8.筆者經驗,治療高血壓浮腫,可重用黃芪30g以上,並配相同劑量的葛根。9.大量使用黃芪的時候必須看體型,有無黃芪體質的存在。二、用量:現代用量:治療浮腫,大量60-120g;治療半身遂、骨質增生疼痛等,可用30-60g;治療上消化道潰瘍,可用15-30g。II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傷寒踐行錄:張仲景祛痰通陽八法
※《張仲景方證化裁全解》之竹葉石膏湯、麥門冬湯
※華佗去逝後,「醫聖」張仲景還在,曹操為什麼不找他醫治頭風呢?
※張仲景治療婦科病(轉載)
※太爽!頸椎腰椎及渾身都疼的病被張仲景這個方子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