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漢家衣裳,興禮儀之邦

漢服,即華夏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總體系,又稱為華服,不能與「唐裝」、「和服」相混淆。其由來可追溯到自炎黃時代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一直到明末(17世紀中葉)以前,以漢族(及漢族的前身華夏族)的民族文化為基礎,在自然的文化發展和民族交融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點的服裝體系。

華夏衣冠有禮服和常服之分。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袴)、「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通裁」制(長衫、外披)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的常服。普通勞動人民一般著短褐(上短襦,下長袴)。

完整的一套衣冠部件有:首服、體衣、足衣、配飾。

男子首服大致可分為冠冕類和巾帽類。冠冕類一般適用正式莊重的場合,配相應的禮服或公服。冠起著官階職別的區分作用。巾帽則搭配常服,多與時尚休閑關係密切。

體衣按裁製方式大致可分為3類:上衣下裳制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服制,為了表示尊重傳統,後世最高級別的禮服一直是衣裳制;上下連裳制也稱為「深衣制」,為了恪守上下分開的服裝制式,特地分開裁然後再連成一體;上下通裁製則是因為在頻繁的社會活動中行動不便,衣制便由衣裳發展到深衣,又發展成了長衫。

足衣亦即襪履。

配飾是以其審美功能和實用功能而存在於人們生活中。如服裝分男女一樣,佩飾上有著明顯的性別區分。女子飾件在頭面方面有笄、簪、釵、花鈿、花冠以及鳳冠;耳飾方面有耳玦、耳璫、耳環以及耳墜;項飾方面有串飾、項鏈、項圈、瓔珞、項鎖以及霞帔;在臂飾方面有鐲、釧、戒指以及護甲。男性通常喜歡一些具有進攻性,危險性的裝飾品,比如容刀、佩劍;而玉帶、鉤絡帶、帶鉤、綬等則是男式服裝的特有裝飾;另外也包括一些中性的飾件,如充耳和玉佩。

漢服的發展對周邊民族服飾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中國的盛唐時期,也即日本的奈良時代,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當時他們還模仿唐制頒布了「衣服令」。和服雖由漢服發展而來,但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已經發展岀自己的民族特色。

唐代時期,朝鮮與唐朝交往甚密,服飾特點幾乎與唐朝無異,朝鮮王朝中期之後韓服吸收了明朝服裝式樣,特別是女服朝高腰襦裙發展,而官服、朝服、宮廷重要禮服亦一直保留漢服制度,並隨漢服變化而變化。

越南在服飾上,尤其是宮廷禮服,皇帝、大臣的朝服,幾乎就是中國漢族王朝宮廷禮服,皇帝、大臣朝服的翻版。

中國又稱「華夏」,這一名稱的由來就與漢服有關。《尚書正義》註:「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左傳正義定公十年》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漢服」一詞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這裡的「漢」主要是指漢朝,是指漢朝的服裝禮儀制度。所謂「漢族」的形成,直接與漢朝有關。正如胡人傳統服飾叫「胡服」,漢人傳統服飾也就有了相對應的名稱「漢服」。所以,後來這個辭彙的基本內涵也固定下來,即漢族傳統服飾。它最初是其他民族對漢人傳統服飾的稱呼,進而成為漢人自我認同的文化象徵。

推薦閱讀:

酒桌禮儀
珞珈山草寇的禮儀
破土遷墳移墳安葬禮儀|破土禮儀咒語
詳圖細解:宴請座次禮儀 宴請座次安排
男士場合著裝禮儀

TAG:禮儀 | 禮儀之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