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失敗,真的是「原生家庭」的錯嗎?
豆瓣上有個名叫「父母皆禍害」的討論小組,他們的口號是希望衝出父母對自己腐朽、無知等束縛和戕害。他們認為自己之所以沒有成功是因為父母知識不多和見識短淺等問題所致,比如「因為我的父母……,所以我……」、「由於我的原生家庭有問題,我不能……」等等。
這個問題一直存在比較大的爭議,所以給了我們更大的空間去討論和反思。真的如他們所說嗎?其實不盡然,正如錢的多少並不能跟幸福劃等號一樣,即便原生家庭很糟糕,一些人仍然有幸福和快樂的能力,所以關鍵還是要看自己。
著名編劇、作家張強、李康在新近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我的1997》中,就敘述了一些沒有殷實的家底、甚至流落外鄉身無分文,通過自己的努力擺脫了現實的困境的人物形象,值得那些自認為遭受「原生家庭」傷害的人去反思。
小說的男主人公高建國由於意外打傷戀人安慧哥哥,逃到了香港。本來以為可以投靠住在香港的叔叔,但由於嬸嬸的嫌棄與冷漠,無奈開始了艱難打拚的生存之路。為了能夠吃飽肚子,他去碼頭賣苦力。在一次與工友的交流中,無意中聽說做生意可以擺脫此前的困境,於是與一起來港的母親做起了小買賣。在這對母子的共同努力下,餃子攤兒的生意越來越好,但是高建國並沒有就此滿足,而是利用業餘時間苦讀,成功地考上了香港大學。從此他的人生開始有了轉變,最終成了一代商界傳奇。
高建國的原生家庭可以用非常糟糕來形容,他的父母由於政治原因被迫離婚,更不幸的是,由於誤傷戀人的哥哥不得不逃往在香港過起了漂泊不定的生活。但高建國沒有一句怨言,更多地是在想法設法擺脫困境。
女主人公安慧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由於戀人高建國的突然離開,使得她不得不聽從家裡的意願與不喜歡的富家子弟王樂結婚。沒想到,安慧從此陷入了家暴的泥潭。為了擺脫丈夫,安慧毅然拿起書本,通過國家剛剛恢復的高考如願考取大學,隨後與丈夫離婚,主動選擇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難看出,不管是高建國還是安慧,每個人步入社會後,除了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外,還受到自身價值觀、與周圍的人際關係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果將自身失敗的黑鍋讓父母來背,顯然站不住腳。
可以說,完美的家庭是不存在的,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有缺陷,那麼面對家庭的不完美,該如何正確看待呢?
如何正確看待不完美的
「原生家庭」
簡里里
「簡單心理」創始人,心理諮詢師
Q
圍繞原生家庭對人的性格及心理影響,一直有爭議。一種聲音認為我們對原生家庭的認識還遠遠不夠;另外一些聲音則認為我們對原生家庭的影響有過度重視、過度闡釋的傾向。據你的觀察,你認為中國人對「原生家庭」的認識是仍然缺乏還是過度闡釋?
簡里里: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難的地方在於,什麼是「原生家庭」?到底「原生家庭」給人帶來的感受是什麼?以及什麼叫「過度闡釋」?這些概念本身就不太清楚。
當一個人說:我之所以xx,是因為我的父母xx,這種說法一部分可能是真的,另一部分也很有可能不是真的。心理治療的目標不是歸因。把自己遇到的困難或問題,都歸因到父母身上,是不公平的。一個家庭的養育是文化、社會、家族等等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你無法把一個人單獨地從他(她)成長的大環境、小環境里抽離。
心理治療的目標是,希望你能夠看到父母也是他們所處的整個家庭、社會、文化綜合作用下的受害者,他們的教育方式不是個人的問題,是個系統性的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不太同意說「我這樣都是我媽的問題,都是我爸的問題」。這是要整個集體去背的鍋,不應該被甩到個人身上。當你的父母勸告你說「不要離開體制內,不要隨意去冒險」,這看起來像是父母沒有邊界,他們要控制你,「閹割」你。但你回頭去看父母成長的年代,他們得到的信息就是「生活是很危險的,很多話是不能講的」。我們認為的自由在他們看來就是一種不安全,落腳在個體身上就會變成「父母對我特別控制」,但這真的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控制問題嗎?其實不是,這是整個社會、歷史、文化造成的,是需要整個時代一起去消化的東西。
Q
那麼在心理諮詢當中,專業人士如何看待及處理來訪者跟「原生家庭」相關的困擾?
簡里里:我們會把父母跟子女都放到整個系統中去看。這個系統包含:你的小家庭、你的歷史文化背景、你成長過程中的人際關係(老師、同學、朋友等)、你看的書、你個人的成長動力…
在做心理治療的時候,我們的確會去看原生家庭中發生的重大事件。我們會去處理這些事件當中的哀悼、無能為力、憤怒等情緒。來訪者可能會經歷這個階段:「我恨父母這麼做」。但表達過這些憤怒之後,我們不會卡在這個階段,會在某種程度上進入理解的階段。我們會認識到:父母不是完美的,他們也沒有得到過完整的愛和養育,他們當時沒有能力來處理我們的情緒。進入這個階段之後,你的體驗就發生變化,你就有了更多力量。你會看到自己有自我修復、自我成長的能力。
美國曾經有心理學家做過實驗,他們追蹤一群從貧民窟長大的孩子,這些孩子的父母可能是妓女、吸毒者…… 如果原生家庭完蛋,孩子也完蛋,理論上這些孩子心理上、精神上都會非常不健康。但大概20年後他們再去看,這些孩子們很多都有健康穩定的家庭和事業。
「由於我在原生家庭里受到創傷,所以我變得…」,這太容易被人們記住了,這是最容易的歸因方法。但其實不是非黑即白的。一個好的心理諮詢師會讓你看到你跟父母的關係中的確有過很多糟糕體驗,你可以表達憤怒和哀傷,但你不會卡在「這都是爸媽的錯」,卡在這個階段,你就無法往前走了。
Q
在你的來訪者中,遭受「原生家庭」困擾的個案多嗎?
簡里里:如果你要下定義,其實所有的原生家庭都有問題,不存在完美無缺的原生家庭。即便父母做正確的事情,孩子也可能體驗到糟糕的感受,這是不可避免的。你做一個「足夠好」的媽媽就行了,要相信孩子是可以自己成長的。比如說媽媽帶孩子去商場,可能有人過來跟媽媽多講了幾句話,這種情況媽媽沒做錯什麼,但孩子就會感覺自己被忽略了。
這些糟糕的體驗,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孩子需要知道媽媽有時候就是不在的,然後學著去處理它。我們其實都在各種大大小小的創傷中長大,但人有能力在創傷中成長並發展自己,發展出自己的關係、事業和生活。
Q
對於那些想要走出「原生家庭」創傷及困擾的人,你有何建議?
簡里里:首先你不要想著去追求一個完美無缺的原生家庭,這是不存在的。其次不是每一個創傷都需要被修復,試著更多地跟自己的不完美和遺憾相處。心理諮詢只是手段之一,只有當你覺得你情感上特別難過,人際關係出現了明顯問題,或者出現了各種精神類癥狀,影響到你的現實生活,你才需要去求助於心理諮詢。心理諮詢其實是幫助來訪者帶著癥狀繼續去生活。有的創傷能夠被修復,有的創傷則沒法被修復,不存在那種「一個人從此就完美快樂的生活下去」的理想狀態。
心理諮詢最終幫你做到的是,你能夠看到心理運行的機制,然後你可以有更清醒、更自由的選擇。比如說,如果你的父母習慣性地表達不滿和失望,你認識到這一點,就不會再被他們表達的失望困住。你最終可能還是想要讓他們滿意,但你做出這個決定不再是出於未知的恐懼或壓力。你會有更大的自由去做你自己。
所以我會覺得,心理諮詢本質上是為了幫助人們生活得更自由。自由不意味著你沒有情緒,當你受到傷害的時候你還是會難過或憤怒,但你不會被困在裡面。這個過程最終會導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你可以自由選擇如何跟父母相處,同時你也能承擔這些選擇帶來的情緒及責任。
(對話摘自新京報書評周刊,ID:ibookreview)
推薦閱讀:
※劉洲成:每一個家暴的男人都在下跪,然後呢?
※溝通是家庭和睦的金鑰匙
※奧巴馬家庭生活的40個精選瞬間
※38歲蕭亞軒第17任男友曝光!比柯震東還帥!蕭亞軒家庭背景太恐怖
※家庭和睦,再窮都能發家(說得真好) σ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