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奶粉和國產奶粉究竟差別在哪裡?·每日商報
進口奶粉市場佔有率超70% 價格貴仍賣得好 |
進口奶粉和國產奶粉究竟差別在哪裡? |
2012-09-04 |
|
據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提供的數據顯示,進口奶粉的市場佔有率已從2008年前的30%左右,躍升到50%以上,在高端奶粉市場,這一數據更是超過70%。近年來不斷曝出的國產奶粉安全事件,使得不少消費者紛紛成為進口奶粉的忠實擁躉。 那麼,進口奶粉與國產奶粉相比,到底孰優孰劣? 奶源地選擇 國內乳企鮮有回應 廣州乳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從奶源角度區分,目前進口的奶粉主要有兩大類:一類為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歐盟進口;另一類是從美國進口。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歐盟國家的飼養方式,基本是以放牧為主。而美國和中國的飼養方式一樣,是以圈養為主。「放牧型的牛奶味道要純正一點。 」王丁棉說。 即使作為美國本土品牌的雅培奶粉,其奶源選擇也多傾向以放牧型養殖為主的產地。雅培中國公共事務高級經理李寧源告訴本報記者:「雅培目前在世界各地有十三個營養品工廠,乳製品的奶源均來自紐西蘭、澳大利亞及歐洲等地。 」而同樣身為美國品牌的惠氏奶粉,也宣稱只採集豐草期的紐西蘭奶源奶作為奶粉的原料。 一直以來,歐盟與紐西蘭的奶源都被宣傳為「全球最佳」,坐擁環境上的優勢——地廣人稀、水草豐茂,為自然放牧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而且,國外的土壤和水質相比國內而言污染較少,這也是個不爭的事實。據美國耶魯大學公布的國際環境測評指數顯示,排名前四位的奶源國家多集中在歐洲,其中瑞士居於首位。 在奶源上,國內乳企的確有些底氣不足。蒙牛、聖元、貝因美(23.38,-0.57,-2.38%)等企業都以旗下奶粉使用「進口奶源」作為賣點。歐洲最大乳企歐世乳品入股蒙牛之後,蒙牛官方網站上對其高端奶粉產品 「白金佳智嬰兒配方奶粉」的描述是「採用100%北歐進口奶源」。聖元的優博系列奶粉則宣稱來自「歐盟純凈牧場」。 就奶源選擇等問題,本報記者於8月9日致電蒙牛副總裁李彤,被要求將問題以電郵方式發送過去,但截至發稿時,仍未得到回復。聖元乳業公關人員則稱,問題已轉給公關部經理張迎玖,之後再無回應。湖南澳優與廣東雅士利同樣婉拒了採訪。 「貝因美的進口奶源主要來自歐洲。」貝因美公關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貝因美在芬蘭、荷蘭、法國、愛爾蘭和美國丹佛等地都有合作的原料供應商。我們在黑龍江省安達市也有自己的奶源基地。」據貝因美提供的資料顯示,其所屬的中高端奶粉系列「愛+」與「金愛+」嬰幼兒配方奶粉,均採用進口原料,而中低端奶粉系列則使用國內奶源。 記者了解到,國內並非沒有好的奶牛飼養地。與國內乳企青睞進口奶源相反,國際知名品牌雀巢食品卻選擇在中國施行奶源本土化戰略。早在1987年,雀巢就開始在黑龍江雙城建設奶區,雙城位於北緯45度,是國際公認的黃金奶源帶。雀巢中國有限公司公關經理何彤告訴本報記者:「雀巢在華銷售的產品中超過90%是在中國生產,乳製品也是如此,只有小部分特殊配方奶粉屬於進口產品。目前,雀巢在中國有三個奶源區,黑龍江雙城、山東萊西和內蒙古額爾古納。 」 飛鶴(甘南)乳品公司總經理張永久稱,飛鶴位於齊齊哈爾市的四個「萬頭牧場」也坐落於北緯47度附近的奶源帶上,這一緯度降水適宜,日照充沛、土地肥沃,集中了多個世界知名畜牧區,在自然資源上並不遜於國外。但張永久也承認,奶牛得靠進口,「四個牧場,每個牧場近萬頭奶牛,全部是從澳大利亞和烏拉圭進口的。 」據了解,近年來我國乳企一直在積極引進國外的純種荷斯坦奶牛等優質牛種。 加工與運輸 多數乳企語焉不詳 在奶粉加工生產過程中,配方奶粉的混合與噴霧乾燥是影響奶粉營養與品質的重要環節。而運輸的過程,則決定了奶粉的安全與新鮮度。在記者所採訪的眾多國內外乳企中,除了飛鶴與雀巢解釋得較為清楚外,其他企業多少都有些語焉不詳。 據張永久介紹,進口大包裝奶粉主要用的是干法混合工藝,將原料奶粉與各種營養素用粉碎、過篩等物理手段混在一起。這種生產工藝容易造成營養成分混合不均,包括國內一些沒有奶源基地的企業也在使用,屬於無奈之舉。而濕法混合則是採用鮮奶為原料,將所有成分溶解後按比例混在一起,於24小時內將鮮奶加工成奶粉,確保奶粉的新鮮度。 「濕混工藝加工出的奶粉,各項營養指標穩定,混合均勻。 」張永久說。 「干混加工的確存在奶粉品質不均勻的現象,具體情況還要看加工廠的工藝要求和管理水平。原則上濕法技術要求高一點,不過干混問題也不大,要求嚴謹一點就是了。原裝進口奶粉用濕法混合加工的還是比較多的。 」王丁棉說。 在噴霧乾燥環節上,王丁棉稱,我國目前還是高溫噴霧加工用得比較多,這種工藝損失了奶粉中的維生素、蛋白質等活性物質,對風味的破壞也比較重。低溫噴粉要求的工藝更加先進,目前在國外更加普及。 從鮮奶到奶粉的流通環節,奶源地在國內的企業顯然更有優勢。何彤告訴記者:「雀巢的鮮奶,在經過檢測後,立即裝入儲奶製冷罐中保存,從奶站到加工廠,這一過程必須在2.5小時內完成。 」張永久則稱,在飛鶴這邊,鮮奶從擠出到送往加工廠,整個過程不超過2小時,7天之後,奶粉就能進入市場銷售。 作為 「純進口」奶粉品牌的代表,美素佳兒奶粉國內總經銷商——富仕蘭食品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美素佳兒奶粉在國內並無加工廠,產品均為荷蘭原裝鐵罐進口。 而記者在北京市內多家物美、家樂福等大賣場中採訪時發現,市場上銷售的惠氏奶粉有兩種,一種為原裝進口,產地顯示為新加坡;另一種則在包裝上註明 「進口奶源」。記者就此致電惠氏奶粉,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稱,註明「進口奶源」的奶粉,使用的也是紐西蘭的奶源。從國外進口大包奶粉之後,再由惠氏位於蘇州的加工廠進行加工分裝。 王丁棉表示:「在新鮮度上,進口的奶粉不如國內的。國內收完牛奶,可以立即加工,馬上上市。國外生產奶粉同樣要那麼多時間,但是多了運輸的環節。 」據了解,進口奶粉都是通過海運進入中國,加上報關、入關等流程,整個過程需花費4-6個月。而大包奶粉在運輸過程中的密封性和安全性都不如鐵罐奶粉。 標準大致相同 價格存在差距 記者了解到,奶粉的生產並非按照前段時間備受爭議的中國乳業新國標,而是遵循聯合國(微博)世界衛生組織和食品與農業組織共同制定的CODEX標準,它在配方奶粉營養成分的組成和含量,衛生學標準如農藥和殺蟲劑的殘留量,致病菌的檢測,以至於包裝和標籤的表述上有嚴格的要求。何彤同樣表示,「以雀巢生產的奶粉來說,都是嚴格遵照國際和國家標準的,從產品質量上講,無論奶源地在國際或者國內,生產出的品質保證是一致的。 」 然而,相同標準的進口奶粉與國產奶粉,境遇卻天差地別,記者發現在大賣場中,擺在最顯眼位置的一般都是國外品牌奶粉,雖然價格貴,買的人卻不少;而偏僻角落中的國產奶粉,價格便宜卻仍然乏人問津。 「國際上牛奶的成本價比中國要便宜,可奶粉價格中國卻是最貴。以前外國的奶價是比中國低的,現在不到一公斤的進口奶粉能賣到500多元。 」魏榮祿說。 在王丁棉看來,這可能是奶粉經銷商的商業炒作。經銷商利用中國市場的特殊情況,抓住國內消費者對國產奶粉信賴度下降的機會,乘虛而入。他認為,進口奶粉的價格是不合理的:「在美國、日本、歐盟、香港、東南亞、甚至是尼泊爾,同樣品牌、同樣容量、同樣包裝的一罐奶粉,價格在120元-150元人民幣之間,而我們國內卻要賣到250元-320元人民幣。 」 據《中國經濟時報》 |
推薦閱讀:
※進口冷鮮奶熱銷 包裝越小越好賣或搶奪幼童奶粉市場·每日商報
※「小瑪莎拉蒂」, 進口車售20萬,開出去比奧迪A4L還有面子!
※***從2017年進口數據看中國的軟肋
※城陵磯獲批「汽車整車進口口岸」 系中部地區首個
※食物過期了還能不能吃?進口貨和國產貨竟然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