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人體的濕、燥、寒、熱與飲食的調理-(2)

論述人體的濕、燥、寒、熱與飲食的調理-(2)(2010-03-01 08:49:39)

轉載

標籤: 保健 養生 濕熱 調理 健康 分類:養生保健

第八集:

從病因方面分析:不論是寒濕症或是濕熱症,都可分為內生與外感的兩方面。內生濕病中,寒濕病多由臟腑的陽氣不足,寒濕內生;而濕熱病多由臟腑功能失調,濕邪內生,郁久化熱所致,或者是濕熱二邪同時產生所致。

其感邪途徑:在自然界中,地面的濕氣在熱氣的作用下,化為水蒸氣,上升到空中,聚合成雲。所以,濕熱之氣的運動途徑是由下而上的,濕熱之氣帶有明顯的上升趨勢。因為濕熱之氣這種上升的特點,使濕熱之邪侵犯人體多從上部開始,由口鼻入侵。是「先傷天氣,次及地氣,經曰:傷於濕,首如裹。又曰:濕上甚為熱是也。」這就是濕熱之邪的感邪途徑。相反,寒濕之邪的特點是,寒邪與濕邪都是陰邪,兩者合邪時,濕邪重濁趨下,所以寒濕之邪多從人體的下部侵犯人體。是 「先傷地氣,後及天氣。」

從病機方面分析:寒濕病在正氣方面是以陽氣受遏或陽氣不足為主,邪氣方面是以陰邪(寒邪)與陰邪(濕邪)共同存在於人體內為主,疾病的性質比較單純,純屬於陰證、寒證。而濕熱病的邪氣方面以陰邪(濕邪)與陽邪(熱邪)共同存在於人體內為特點,是性質不同的兩種邪氣互相糾纏,比較複雜,因為熱邪的陽屬性比濕邪的陰屬性突出,所以濕熱病的總體病性屬陽證、熱證。從正氣方面分析,濕熱病在正氣方面可能有陽氣和津液兩方面的損傷,但由於濕病的本身特點,仍是以陽氣受損為主。

在病位方面分析,濕熱病的病位會比寒濕病廣泛,因為「熱蒸則濕動,寒郁則濕凝」,濕受寒邪,活動力低,所以病位集中;濕受熱邪,熱蒸則濕動,活動力強,因而病位廣泛。這使濕熱病在治療上比寒濕病更為複雜與困難。

在臨床表現上,寒濕病主要是一般濕病的表現與寒象,容易識別,而濕熱病除了有濕病的表現外,還有濕熱邪氣互相糾纏引起的一些錯綜複雜的表現。

在治療方面,寒濕病以溫燥為主,由於濕與寒的性質相同,要同時袪除就比較容易,調補陽氣也是比較容易。而濕熱病以清熱去濕為主,清熱用的是寒涼的藥物,袪濕用的是溫燥的藥物,兩種性質相反的藥物要一起應用,在治療上就比較複雜,而調補正氣也是比較難以進行。

第九集:

人類生活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大自然的所有因素與人息息相關,大自然對人類最大的影響力就是水土與天氣,也就是水的變化。水是生命之源,所有生物不論是低等或是高等,都離不開與水相關。

中醫對水的認識起碼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最早的文獻記載有春秋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關於濕的性質、來源、病因病機、臨床表現、治療法則、預防措施已經有比較祥細和完整的記載。之後歷代醫家繼續研究,不斷加深對濕的認識及提升治濕的方法,中醫在悠久的發展歷史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獨特的治病防病的醫療體系,是人類健康的最有力支柱。

日本民族對水的論述,最早見於日本名醫吉益南涯的「氣血水」學說,他的年代相當於中國的清代,他提出:所有的疾病都是氣毒、血毒、水毒引起的觀點。水毒的定義是:在正常情況下留滯或偏聚在組織和器官中的水份,即非生理的體液。他的觀點與中醫對濕邪的認識相仿。

中醫專家最新的觀點認為,人類的所有疾病的病因都是水的問題,而治療任何疾病最容易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調節人體內的水,使人體內的水保持最適量和最暢通。當今所有的疾病,不論是常見的傷風感冒,或者是複雜的內臟病,或是西醫認為一世都必須服藥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壓,甚至被西醫譽為絕症的癌症,中醫都可以應用治水的方法將疾病治癒(患者曾被西醫治療過將影響療效)。

大自然空氣中存在正常的濕度是濕氣,中醫不稱其為「濕邪」,只有異常高的濕度才被稱為「濕邪」。人體內以生理狀況存在的水分就是津液,也即是體液。中醫並不把津液稱為「濕氣」,而是把體內津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才稱為「內生濕邪」。

津液是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必須具有水分的總稱,廣泛地存在於人體臟腑、形體、官竅等器官的組織、細胞之內,和組織、細胞之間,津液對人體起著很重要的作用:1.滋潤和濡養全身的細胞和組織;2.化生血液;3.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例如體溫;4.運載全身之氣,運載營養物質;5.排泄代謝產物,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等。

第十集:

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是一個涉及多個臟腑和一系列複雜的生理活動。津液的生成主要來源於飲食,是通過脾胃、小腸和大腸消化、吸收飲食中的營養和水分而生成的。

津液的輸布主要依靠脾、肺、肝、腎和三焦等臟腑生理功能的綜合作用完成的。這些臟腑中任何一個出現功能障礙都可能導致「內生濕邪』的產生。

脾主運化,是津液代謝的中樞。肺為水之上源,肺氣的宣發和肅降,將津液分別輸布到人體的體表、腎、膀胱和全身。腎對津液的輸布有主宰的作用,在腎的氣化作用下,津液中清的蒸騰,經三焦上輸於肺,濁者化為尿液注入膀胱,排出體外。肝主疏泄,使三焦氣機調暢,氣行則津液行,促進全身的津液輸布暢順。三焦是津液在體內流注、輸布的空間。

津液的排泄也是依靠脾、肺、肝、腎、三焦等臟腑的綜合工作,通過汗、呼氣、尿、大便等途徑排出體外,它們也是治療濕病時祛濕邪的主要途徑。

第十一集:

要治濕首先要了解水的特性,大自然中水有液態、氣態和固態三種形態,導致水成為不同形態的主要因素就是溫度!溫度很低時水變成固態的冰,冰加熱就會融化成為水;溫度繼續上升就會蒸發,成為水氣;如果加溫到沸點,水就會沸騰而全部變成水蒸氣。流動性的空氣會加速水的蒸發,這是中醫所說的「風勝濕」。影響水的形態還有大自然中的生物和非生物,水在大自然中要正常的運動,從液態變成氣態或固態,並混合在大自然中所有的生物或非生物中,使大自然充滿生命力。但是,大自然中也有邪氣,當不正常的溫度、輻射或磁場等「邪氣」干擾水分,就會產生災害,例如暴風、暴雨、水災、旱災、地震、海嘯、龍捲風、沙塵暴、冰庖等大自然的「疾病」。

存在於人體的水分,也有類似於大自然中水分的變化,吸收進人體的水混合了人體中的營養精華成為人體內的津液,正常的津液在人體中呈不斷流動的液態,在體溫的影響下,一部分變成氣態的津液,流動的津液與氣態的津液共同維持細胞組織的生理活動。與大自然不同的是,活人體內有正常的相對穩定溫度,所以水在人體中沒有固態的冰,但卻仍有固態的或類似固態的水混合物,那就是津液與病理產物的混合物。津液與病理產物混合,就是人體中的濕邪,由濕邪與寒邪或熱邪再混合而成的汗、痰飲、痰、痰核、硬結、腫瘤、癌等,會使人體產生各種疾病,例如炎症、疼痛、麻痹、麻木、內分泌失調、各種急性慢性病等。

在人體內不正常的水混合物,中醫稱為濕邪,濕邪有以下致病的特點:1.濕為陰邪,容易阻滯氣機,損傷陽氣。這是因為濕為有形之邪,阻滯任何部位都影響該處的氣血流通,使功能不利。如阻滯於胸腔,會引起呼吸不暢、胸悶;如阻滯於脾胃,會消化不良、脘痞腹脹、大便不爽等。2.濕性重濁,表現為沉重、重著的特點。臨床上可見周身困重,四肢倦怠,頭重如束,關節重著痹痛,分泌物與排泄物穢濁不清等。3.濕性粘滯,表現為粘膩停滯的特點。例如舌苔粘膩、小便澀滯不通、大便粘膩不爽、病情纏綿難愈等。4.濕性趨下,易襲陰位,濕為水邪,有向下的慣性。濕病易患於人體的下身,例如下肢浮腫、淋濁、泄痢、帶下、下肢潰瘍、下肢靜脈曲張等。

第十二集:

中醫對疾病的診斷方法是「望聞問切」,濕病的診斷同樣從望診開始,觀察患者的精神狀態、面部色澤、形體動態、舌象、皮膚、五官九竅等,其中以舌象更為重要。

望舌對濕病的診斷有較大的價值,因為舌象是人體全身的縮影,舌形、舌質、舌色與舌苔可以直接反映身體中,物質、水分的儲量及分布與能量變化的狀況。舌的大小、寬窄、厚薄、長短、高低、軟硬、潤燥等可以代表人體的氣血的盛衰、物質的多少、含水量的高低、內髒的強弱、循環的阻等。舌質代表細胞內的物質,舌苔代表細胞之間能量運行的狀況。舌苔有無、厚薄是空間能量、水氣盈虧變化的象徵。舌色還可以說明身體內寒熱的情況。

診斷濕病,主要觀察舌苔、舌色與舌的潤燥,正常的舌應該是淡紅色又潤澤的舌質,而舌苔應是薄白均勻,舌中、舌根苔稍厚。不正常的舌包括:黃膩濕苔表示細胞之間濕濁,屬濕熱證;黃燥苔表示細胞之間燥熱,濕邪已化燥傷陰,屬津液受傷之燥熱證;白苔多為表證,白膩苔表示細胞之間寒濕,脾胃受寒濕困阻,屬寒濕表證;白燥苔表示細胞之間乾燥,多屬濕邪中阻,津液不能上承,因寒化燥為寒燥表證,因熱而化燥為燥熱表證;黑濕苔表示細胞之間水多濕重,腎陽虛衰屬寒濕證;黑燥苔表示細胞之間濁而熱極,是熱盛陰傷的熱證;無苔表示細胞運動不利,水分、精微物質缺乏。舌大而且軟表示人體細胞內水分的含量過大。舌的潤燥代表人體細胞之間水分含量的高低,水分含量過低,細胞則無以潤化;水分含量過高,將阻礙人體能量的順利運行。很多傳染性疾病,西醫常將其病因歸結於各種病毒、病菌,中醫則認為是人體中的燥或濕所引起的,若疾病出現在胸膈之上,比如腦部疾病伴隨高熱,多由燥引起的;若疾病出現在膈膜以下,比如腸部疾病伴隨高熱,多由濕所引起的。人體中或濕或燥,都會在舌上有所體現。濕舌表示水分停滯於細胞外部空間,不能進入細胞內補充胞內物質;燥舌表示細胞外部空間含水量較低,患者往往伴有大便乾燥癥狀。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1a98330100gmo0.html) - 論述人體的濕、燥、寒、熱與飲食的調理-(2)_簡易01_新浪博客

第十三集:

望形體,元朝朱丹溪說:「肥人濕多,瘦人火多」,凡內濕壅盛者,多形體壅腫、肥胖。形體肥胖壅腫多見於濕邪內生的患者,而外感濕邪的患者,形體特點表現就不明顯,因為瘦人同樣也可感受外來的濕邪。

濕邪在身體不同的部位,表現的癥狀各不相同:濕邪注於人體下部,則足脛跗腫,肌肉鬆軟如泥,按之凹陷不起,痿軟無力。濕邪壅塞於肌膚則身重腫脹。濕邪阻滯於經絡,氣血運行不暢,筋肉缺乏營養,導致頸項、肢體強直疼痛、活動不利,「諸痙強直,皆屬於濕」。不過,必須留意的是濕病的諸痙項強,與肝風內動的角弓反張、頸項強直完全不同,二者切不可混淆,濕邪所致的諸痙項強,主要表現為頸項、手足等關節強直拘急、重著、活動不利、局部麻木,還伴有頭重如裹、苔膩等濕阻之象;而肝風內動,則表現為關節拘急、肌肉抽搐、震顫等「動搖」之象,還伴有肝風其它的癥狀。

在患者的動態方面,行動屬陽,行動迅速者陽氣充足,行動遲緩者陽氣不足,濕為陰邪容易阻礙陽氣,所以濕病患者在動態方面常見疲乏懶動、身重難行、肢體活動不利、喜卧等狀似陽氣不足之象。但是,由於適當活動可以使氣血運行加快,使血脈比較暢通,因而濕病患者在適當活動後,多數自覺精神振作一些,而且癥狀減輕,雖然患者自覺疲乏,但勞作時氣力並不明顯減少,並且沒有動後氣促、疲乏的表現。與虛證者所表現的疲乏無力、動則氣促是不同的,應該留意區別。

第十四集:

濕邪阻滯經絡容易引起關節疼痛、伸展不利之痹證,臨床上痹證有風、寒、濕之分,但無不夾濕,可謂是「無濕不成痹」。濕邪較重的痹證其特點是患處重著疼痛、固定不移。濕邪也是引起痿病的主要原因,痿病的表現為手足軟弱無力、行動不靈活而無痛,濕邪阻滯於肌肉、經絡之中,阻礙氣血津液對組織的溫養濡潤,導致痿病。

濕邪致病者常見面目浮腫或身體肢體浮腫,但是由內濕、外濕和寒濕、濕熱所引起的腫勢會各有不同。外感濕熱邪氣主要途徑是由口鼻皮毛進入,所以頭面先浮腫;濕熱為陰中之陽邪,所以腫勢也是由頭面先起;內濕多因為脾腎功能失調所致,濕從內生,所以腫勢多從腹部、下肢先起;寒濕是陰中之陰邪,所以腫勢也是由腹部與下肢先起,逐漸波及全身。

如果濕熱壅盛於脾經,可見到眼胞紅腫濕爛、眼皮下垂、開眼困難、鼻頭紅腫潰爛。如果肝膽三焦濕熱,可見到耳朵周圍起瘡疹,或濕爛流黃水,耳朵內經常流黃、白色膿液。如果濕熱聚於口腔的粘膜之下,則容易引起口腔潰瘍。而咽喉漫腫,顏色淡紅,覺得阻塞不適者也多是濕痰凝聚所致。

第十五集:

濕熱病經常會出現各種皮膚病,例如夏季的「痱子」,在人體的頭面、脖頸子、乳房、肩背等多汗部位,出現針頭大小或粟粒狀的紅色丘疹或水庖,是暑濕熏蒸肌膚而成。濕疹也是濕熱浸淫於皮膚而成的常見的病症,可發作於全身每個部位,出現瘙癢的紅栗丘疹,慢性者皮膚增厚經年不愈。由於濕邪重濁其性趨下,容易流注於下肢,引起小腿潰爛流黃水,瘙癢如有蟲行。濕熱病所致的皮膚病有一些共同的表現,患處多起水庖或腫處瀰漫,分泌物多為黃色、量多,呈粘液狀,病程較長。如果下陰部生瘡,腫而熱痛者為肝經濕熱,腫脹不痛者多是水濕下注所致。現代醫學的多種傳播性疾病,例如淋病、梅毒、尖銳濕疣等,中醫辨證多屬於濕熱證,按照去濕清熱解毒治療,多有良效。

濕病患者表現在痰涎方面:凡咳痰量多,白滑易咳出者為濕痰;如咳嗽反覆發作,咳聲重濁,受涼咳甚,痰粘膩或稠厚成塊,痰多易咯,早晨或食後咳甚痰多,進食甘甜油膩食物加重,易胸悶脘痞,嘔惡納少,疲乏便溏,舌淡苔白粘膩,脈濡滑者為寒濕阻肺;如屬濕熱阻肺,則痰量多,並不稠厚,色白或黃膩,咳聲重濁,一般不發熱或僅低熱,同樣有胸悶脘痞、噁心納少、腹脹便溏、不渴、舌苔白膩,脈濡滑等癥狀。涎唾是人體津液的一部分,濕病患者涎唾常有不正常的癥狀,脾陽不足或寒濕內停者多見涎唾清稀量多,伴有疲乏畏寒、舌淡苔白滑;濕熱且偏熱者,多見涎唾粘稠量少,常伴有苦口臭口粘、口舌生瘡,舌偏紅苔黃膩。如果痰濕互結,阻塞津液通道,患者反而會口乾,涎唾粘膩量不多,難以吐出。

濕病患者出汗情況也有異常現象,濕熱病患者容易有汗出,由於濕邪阻滯經絡,在經絡不暢的部位如上半身、頭部、手心足心等常有汗出。一般外感病往往汗出熱退,但是濕熱病患者如有發熱,雖有汗出,但熱勢的減退卻不多。因為汗出可以排出部分濕邪使氣機通暢,所以濕病患者汗出之後常覺得精神比較清爽。還有濕熱病患者汗液會比較粘膩、顏色較深,甚至出黃汗。

寒濕病與濕熱病中濕重於熱的患者,常見口不渴或口渴不多飲並喜溫飲。濕病患者還可見口覺得甘甜、口中粘膩、口苦或口淡、口中酸腐臭味等異常感覺。

第十六集:

由於濕邪困擾脾胃,影響運化功能,所以濕病患者常見納呆或納少。多有明顯的食慾減退,而且厭食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及生泠食物。寒濕病患者常喜吃溫熱和辛香食物,而濕熱病患者則多喜食清淡的食物。

在二便方面:寒濕者大便溏泄,伴有腸鳴腹痛、惡寒;濕熱者便溏不爽、氣味臭穢,便後有難盡感覺;如濕熱下注大腸,則泄瀉稀如蛋湯或黃糜,瀉勢急迫,嚴重者或有膿血、其味腥臭。大腸濕熱者還常見腹痛腹瀉、里急後重、肛門灼熱、大便奇臭、腹痛即瀉、瀉後痛減,伴有身熱口苦、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脾腎陽虛、寒濕內停者,可見黎明前腹痛作泄、泄後則安、腰膝酸泠。一般脾虛困濕患者,多見大便溏泄、腹脹納少、腹痛隱隱。

濕病患者小便常以小便不利為特點,如濕熱下注膀胱,常見尿頻尿急、尿痛短赤,也常見石淋或尿結石。脾腎陽虛者,氣化無力、水濕內停、水走肌膚,可見小便清而短少,臉面或下肢浮腫。

濕病患者還有睡眠異常。失眠多見於濕熱病患者,夜寐不安、多夢易醒,但在曰間則因為衛氣被濕邪所遏,不能外達而昏昏欲睡、精神不振。單純濕證或寒濕患者,則睏倦易睡或嗜睡,伴有頭目昏沉、精神不振、身重脘悶,如兼脾胃氣虛者,還常見飯後神疲睏倦易睡,伴有食少納呆、少氣乏力、形體衰弱。

婦女濕病患者可見帶下異常,脾虛濕盛者常見帶下色白或淡黃、質粘稠、無臭味,伴有面色萎黃、神疲乏力、納少便溏;濕熱病患者常見帶下量多、色黃綠如膿,或夾血液,或帶下渾濁似泔水,味穢臭,陰中瘙癢,小便短赤,舌紅、苔黃厚、膩濁。

第十七集:

濕病的治療──由於濕病最為錯綜複雜,所以歷代醫家特別用心於濕病治法的研究。

袪邪與扶正是中醫治病基本重要法則,也是治療濕病的根本原則,因此濕病治法也是由兩大部分組成:袪除病邪的治法和調理氣機及臟腑功能的治法。

首先是袪除病邪的治法:濕病主要袪除的病邪是濕邪,其次是兼夾的其它病邪,如風邪、寒邪、熱邪、暑邪、燥邪等,和清除病理產物如食滯、痰飲、瘀血等。

治療濕病概括地說:濕輕者宜燥濕;濕重者宜利便;濕在外層肌表宜微汗;濕在內臟宜滲泄;凡風葯可以勝濕;泄小便可以引濕;通大便可以逐濕;吐痰涎可以袪濕;濕兼有熱用苦寒葯燥之;濕兼有寒用辛熱葯除之;濕在上焦宜芳香化濕;濕在中焦宜苦溫燥濕;濕在下焦宜淡滲利濕;濕在大腸可用瀉藥攻下逐濕;脾虛濕困可用風葯昇陽勝濕。不可過服淡滲葯,以防重竭正氣。

具體的治法有:

發汗袪濕法──通過適當的解表發汗,袪除人體肌表的濕邪。此法可用於風濕、寒濕、濕熱困於肌表的患者,癥狀如惡寒或有發熱、頭痛如裹、身重倦怠、口不渴、舌舌薄白滑膩、脈浮緩或濡。所用藥物可選防風、藿香、羌活、香薷、蒼朮、生薑、前胡、麻黃、桂枝等。其中,藿香解表化濕和中;羌活止痛較好;前胡袪濕兼宣肺止咳;麻黃桂枝僅用於寒濕表證。常用的藥方如羌活勝濕湯、麻黃加朮湯、藿朴夏苓湯、麻杏苡甘湯等。使用發汗袪濕法應注意:濕證發汗只可以微微汗出,不可以發汗太過。因為濕性粘著不易速去,只可徐徐微汗而解。發汗太過可能濕去熱留,化燥化熱傷陰。

芳香化濕法──用氣味芳香的化濕藥物宣化人體上部濕邪。應用於濕邪困阻上焦,兼及中焦的病證,癥狀如頭重如裹、身體困重疼痛、胸悶脘痞、納呆、精神困怠、身熱不揚、或神識昏蒙、舌苔白膩、脈濡等。主選藥物有佩蘭、藿香、蘇葉、白豆蔻、鬱金、石菖蒲等。其中,佩蘭解除頭重如裹最好,素稱「醒頭草」;藿香蘇葉除了芳香化濕還可解表和中;白豆蔻是解除上中焦濕困的佳品;鬱金、石菖蒲除濕又具有芳香開竅功能,適用於濕濁之邪蒙蔽心包證,對於精神困怠、頭目昏蒙療效較好。本類藥物都有一定的醒脾功效,對於濕困脾胃引起的納呆脘悶,小量使用效果較好。常用藥方如藿香正氣散、菖蒲鬱金湯。應注意的有:對於濕熱夾痰蒙蔽心竅的患者,忌用藿香、白豆蔻、佩蘭這類芳香化濕葯,以防芳香葯辛竄,會帶濕邪上沖加重病情,應該用芳香開竅的鬱金、石菖蒲。本類藥物溫燥小心勿過量使用,以防化熱傷陰,處方中注意配清熱葯。


推薦閱讀:

成唯識論述記 第八卷
許倬雲新著《華夏論述》·解說
【科學家、偉人對佛教的論述】
對女人的精闢論述
(12)【命理技法】兩神成象法·暗沖法論述

TAG:人體 | 飲食 | 調理 | 論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