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走進畫家李多木的花鳥世界

?

藝術簡介

李多木,1941年生於四川內江市資中縣。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電力美術家協會主席、陝西書畫研究會會長、中國三百書畫研究院陝西分院常務院長、西北書畫院名譽院長、西安市書畫藝術研究院顧問、中國國畫家協會培訓中心教授,西安外事學院、陝西藝術職業學院客座教授。學文並涉獵多元繪畫,主攻花鳥畫卓有成就。其作品有傳統、有創新,展現出真善美的人民性和「詩情畫意」的東方審美情趣。

作品曾獲陝西省科技興陝「十五」輝煌藝術成果展金獎、在全國和省級書畫展中也多次獲得金獎。毛主席紀念堂、張大千紀念館、吳昌碩紀念館、泰王國國家美術館等收藏有他的作品。1992年《初陽雅韻》《晴雪》等作品入選紐約「中國中青年知名畫家作品展」。在張大千紀念館、陝西美術館、大連藝術展覽館、西安亮寶樓展覽館舉辦個人畫展都廣受好評。

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福建美術出版社、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社,分別出版《李多木畫集》《李多木寫意牡丹》《李多木花鳥畫作品集》《李多木寫意珍禽》等作品專集及中國畫技法叢書:《筆墨紙硯》《孔雀》《題款與鈐印》《牡丹》《玉蘭花》《枇杷》《牡丹畫法》等十多種發行全國。陝西省人民廣播電台錄製《浪漫神采詩情畫意——訪著名畫家李多木》多次播出。西安電視台錄製播出《鳥語花香——李多木和他的花鳥畫》專題節目。作品收錄於《中國繪畫年鑒》《陝西書畫名家作品集》《全國著名畫家作品集》《中國收藏》《國畫家》《中國畫家》《畫院》等典籍書刊。

李多木畫展

「得魚忘筌」妙造自然

——讀李多木的花鳥畫

自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在中國這塊大地上,文化藝術的確進入了令人欣慰的春天。中國畫領域,在東西方藝術思想、藝術風格、藝術技巧交融、碰撞、同化、異化的過程中,藝術家在向自己民族藝術傳統回歸的進程中,在藝術家從各自不同的起點,各自不同的感悟中尋找自我風格的沉靜與焦躁中,在對五花十色的社會生活的理解與表現中,在瞬間激起的藝術靈感的燃燒、捕捉、把握與物化中,數以千萬計的藝術愛好者、藝術家都在努力實現弄潮兒的自我價值。

如意圖 68×133cm 2017年

但我們深知,一個真正有水平的畫家,既不是突擊出來的,也不是炒作出來的。一個真正有修養的畫家總是努力遠離那些廉價的炒作。他們總是以一顆平靜的心,靜靜地、頑強地、不停息地走自己的藝術之路。「神童」往往是瞬息即逝的彗星,除極少數「天才」之外,「大器晚成」才是被許多藝術家實踐驗證過的永恆的真理。我的好朋友,當代長安畫壇上極有影響的花鳥畫家李多木就像「庾信文章老更成」一樣是「晚成」的「大器」。

雙珍 68×138cm 2017年

多木生於天府之國四川。蜀中山川的雄秀、深厚的巴蜀文化積澱與藝術世家的熏陶,是他青少年時代直接耳濡目染的藝術滋養。有趣的很,我和多木一樣都是先學文學的,也都喜歡花鳥畫。只可惜我半途而廢,愧對師授;多木筆耕不輟,由技入道,成了真正的花鳥畫大家。人們常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沿著古代中國畫家的藝術道路,首先從傳統線描入手,由工而寫,認真研究物象的基本結構與本質特徵。

柿柿如意 46×69cm 2017年

鍛煉心、手、眼之相應。打下了堅實的造型基礎。進入不惑之年後,他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對花鳥畫的研究、探索與創作中。他對於非暗的莊重,陳之佛的典雅,石濤的率真、吳昌碩的筆法,齊白石的墨韻,王雪濤的清新都能心領神會。成千幅內容豐富、筆墨精到、色彩豐富、氣韻生動的作品,是多木為自己建造的絢麗的藝術之宮。

清音 68×138cm 2005年

賞讀他的國畫創作,你首先會被他作品所表達的詩情詩境所感動。《月夜》、《月照新綠》等作品的寧靜、安逸、祥和、清麗本身就是一首優美的抒情詩。他追求完美,美得令人神往,令人陶醉,令人有回歸自然的愜意。《野山踏雪》一類的畫,在冷暖的對比中洋溢著生命的活力,花與鳥的潔凈、鮮活、靈動成了美的頌歌。《紫藤春燕》、《朝霞滿天》、《爭艷圖》、《清香》、《新裝》、《春雪》在春風送暖萬物蘇醒百花爭艷令人心曠神怡的季節,留住美,留住春意,留住春潮、留住春光,這是花鳥畫家永恆的主題,多木的作品體現著他的情思與用心。

蘭香 68×138cm 2012年

嫻熟的筆墨技巧,豐富的絢麗色彩成了他留住五彩美夢的藝術語言。《風雪奔氂》是他從西藏寫生歸來的一幅創作。在雲低雪飛的蒼穹之下,從廣袤無垠的草原上,奔突出一群巨大的黑色精靈。作者顯然是被這種黑色精靈所掀起的陽剛之氣深深地感動了。他用飽含激情的筆,留住這一激動人心的瞬間,成了詩意的永恆。這時中國畫與西畫的種種技法也都融在一起,融得和諧、自然,了無痕迹。

風雪奔氂 98×180cm 2006年

在他的筆下,由技入道,得魚忘筌,我們能看到的是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升華,是激情詩境的表達,即使是尺幅小品,也是大手筆、大境界。令人感動的美的形式沁透了作者的不俗的情懷。雅俗共賞的藝術表現手法,更體現著作者執著的平民意識和用藝術服務於普通百姓的在形神兼備中為花鳥傳神的審美追求。時下,一些畫人探索藝術新形式,一些「素人」、「百工之人」闖入畫壇,對於繁榮藝術未嘗不是一件可喜可賀的好事。

《明月欲待花睡去》68×138cm 2005年

但擯棄中華民族認同的審美觀念,擯棄傳統的藝術技巧,不講筆墨,不講藝術形象的形式美,甚至顛倒美醜,以丑為美,不能不說是中國畫藝術發展中不能令人產生美感的異化。當然,世界是多元的,人的審美心理也是多元的,有人「美比你不過,我與你比丑」,用不是中國畫的中國畫擠入中國畫壇,用不是中國書法的所謂「書法」發泄發泄不可名狀的鬱悶與煩惱也無可厚非。

春雪初飄 69×136cm 2015年

但多數人在大多情況下需要和諧,需要美,需要賞心悅目的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畫佳作進入自己的生存環境、生活環境。多木的花鳥畫正是這樣的佳作。評論家在批評個性風格強烈的藝術家和藝術作品時總喜歡挑點毛病,一方面顯示自己的高瞻遠矚,居高臨下;一方面避免胡亂吹捧之嫌。我不是說藝術家本身不需要批評,特別是對個性風格逐漸形成的青年畫家,需要更多的關愛與引導。但這一切只能是參考。否則在意見各異的批評家包圍之中,畫家恐怕連筆都拿不動了。

金牡丹 68×138cm 2003年

我看,這和吃菜吃飯吸取營養一樣,按自己的胃口、審美觀念去選吧!有些莫明其妙的批評只能當作耳邊風隨他去,笑笑算了。對已經形成了自己藝術風格的老藝術家,人家能「老年變法」很好!人家在中國藝術史上已經寫下了自己的一頁,不再變了,也很好,苛求什麼!變不變是人家的事,我們大家只要發現美,欣賞美。因為真正美的藝術品有超越時空的永恆魅力。

山泉清清 68×138cm 2001年

焦葉梅雀圖 68×68cm 2014年

至於年愈花甲的多木,我在他畫中看到了傳統,看到了創新,感到了詩情,體味到了美韻,見到了他的自我完善的個人風格。他未來的畫會怎麼畫,我既不預測,也沒有本事吹毛求疵地給他指出什麼缺點。藝術沒有止境,也沒有盡善盡美,有隻能是不懈的追求。我只想不斷讀到他的屬於自己民族的雅俗共賞的國畫新作。我相信多木兄在不斷否定舊我,完善新我中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奉獻給這個紛繁多彩的世界和追求完美藝術的自己。

鍾明善(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牡丹小鳥 68×138cm 2016年

山珍 68×69cm 2017年

名家點評

李青(西安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青):

李多木先生之花鳥畫有著鮮明的個性特色,他將巴山蜀水的靈秀風情與長安畫派之曠放筆墨有機地融為一體。在追求傳統與時代、自然與藝術、個性與流派的和諧發展之過程中,達到了一個妙趣天成的境地。

他的作品既有寫生寫實的造型功力,又有寫意遷想的浪漫神采,形成了造型生動、色彩采豐富,墨韻華滋,意境雋永的藝術風格。其作品既有風花雪月的清純、又有濃艷富貴的熱烈,精微之處寫真傳神、瀟洒之間恣肆無羈,氣韻生動乃是唯一貫之。其作品可謂花鳥世界之禮讚。

初冬的太陽 68×138cm 2001年

空谷幽蘭 68×68cm 2002年

《中國收藏雜誌》:

李先生所繪花鳥清新雋永,別具一格。牡丹雍容亮麗,卻不顯艷俗之狀;孔雀高貴華美,卻未見塵俗之氣。其作品在強調真實細緻的同時,更保有一種文雅的內在氣韻,筆墨間跳躍著情趣,色線中蘊涵著深沉。

《高端品鑒》雜誌品鑒詞:

李多木的作品無論工筆、寫意,處處洋溢著一種濃濃的詩情韻致。人生積澱與豐富學養相交,巴蜀文化與三秦文化相融,以永恆詩意美的追求,去探求中國花鳥畫意境三維空間的力行。山水元素的和諧植入,彰顯出他獨有的語言語境表現力。


推薦閱讀:

畫家筆下的晚秋
川無停流--畫家鄭路迅
書畫名家經典課堂:著名花鳥畫家阮克敏教授講畫牡丹之一(花瓣、花頭的畫法)
誰說中國沒有科普畫家

TAG:世界 | 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