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廠貨老瓷」的前世今生

今天壹瓷要給大家介紹一類陶瓷,它幾乎涵蓋之前介紹過的所有品類。出身名門,雖然時間上並不長久,但其工藝和所包含的藝術價值卻很值得收藏。

熟知陶瓷的朋友看到這裡應該知道今天要介紹的是啥了,沒錯,就是「廠貨老瓷」。

中華文明從黃河向長江的過渡,以宋為界,戰亂後大批北方工匠南遷,景德鎮一時間出現「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的盛況。

正是由於這樣的歷史傳承,上個世紀50年代左右,景德鎮一批國營瓷廠集中了國內非常優秀的陶瓷匠人、工藝美術家,製造出了工藝精湛、質量上乘的精美瓷器。

當時景德鎮著名的「十大瓷廠」生產出的陶瓷都是個頂個的有名。這些國營大瓷廠承襲了明清官窯的傳統,各有各的擅長之處。

為民瓷廠

例如:

建國瓷廠擅長高溫和低溫顏色釉、仿古瓷;

藝術瓷廠做釉上粉彩堪稱一絕;

光明瓷廠擅長青花和玲瓏;

宇宙、紅星兩大瓷廠擅長高檔日用餐具;

紅旗瓷廠對生產高溫釉和釉下彩非常擅長。

......

光明瓷廠

而今天景德鎮的一些「廠貨老瓷」就是從這些瓷廠中生產出來的。當時這些瓷廠里的老手藝人手上功夫足,各方協作,即便是當時生產的一些日用陶瓷都是傾多方之力,不惜成本,質量自然高。

這裡有些人就要說了,這些「廠瓷」不就和現在的一些瓷廠生產出來的一樣嗎?哪裡有什麼收藏價值。

如果你把現在的一些陶瓷製品和老廠瓷比,那你是真的不知道其中所蘊含的價值。

在五六十年代,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對於品質的要求是很高的。對於陶瓷生產更是求質不求量,不計成本。廠貨基本上用煤窯燒制,少數沿用以前的柴窯。

而且就燒制工藝而言,隨著一些老匠人的消逝,能夠恢復燒制技藝的可能性也不大。而且在原料方面,老廠人對於原生礦料的選擇和使用都是很有講究的。

在繪畫技藝方面,當時美研室和實驗組的老藝人都代表陶瓷繪畫各個領域頂尖水平,如今由於部分老藝人的離世,有一部分繪瓷技藝幾近失傳。正是因為這些特徵,加之存世時期短暫,存世精品稀少,不難看出廠貨老瓷將來的發展潛力。

更重要的是,當時對於瓷器的要求非常嚴格。當時國家政府宴請瓷具以及作為禮物的陶瓷,都是從這些國營瓷廠生產出來的,其品質都有著非常嚴格的把控。「比如100件(件是瓷器的專有計算單位)的瓷器,我們非常嚴謹,要精確到毫米計算。」

七十年代末開始,當藝術的春天再度來臨,發展經濟成為當時的重心。當時景德鎮的一些瓷廠開始生產外貿陶瓷,銷往香港、東南亞等地區。

外銷陶瓷

一些老瓷廠內生產出的劣質陶瓷,不會作為銷售商品流入市場,要麼打碎,要麼被廠里的員工帶回使用,只有少量的能得以保留。

改革開放以後,公有經濟轉私,老牌大廠紛紛倒閉,有些生產的陶瓷還沒有進入銷售就直接拉到倉庫進行封存。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老藝人們也陸續離世,他們的技藝從此失傳,因此九十年代以前主要用於出口的廠貨老瓷已成為絕唱。

在瓷器收藏熱氣蒸騰的當下,市場對這一批廠貨呈現前所未有的追捧熱潮,愛好者對這一類的陶瓷也越發肯定。

這裡就要給大家敲一敲小黑板,給大家總結一下為啥具有收藏價值了。

1.老師傅的手藝不可比擬,這些老廠貨都是由真正的傳統匠人們細心製作,其中一些工藝到現在都沒辦法複製,確實稀少。

2.用料考究,在當時的製作原料而言,都是景德鎮純正的制瓷原料,胎體,釉料,色料等原始材料存世稀少。

3.好廠瓷值得擁有,60—70年代左右,優質的陶瓷一部分上交國家,一部分遠銷海外,能夠留下來的好東西都值得收藏。

不得不說,今天收藏市場對這一批廠貨老瓷的價值反映,是對當時十多萬陶瓷產業工人和幾十年心血的高度肯定,亦可稱之是這批藝術品真正的春天。


推薦閱讀:

瓷都賞瓷景德鎮
景德鎮陶瓷文化講座
【遊記】景德鎮古窯的人情味兒
景德鎮陶瓷(攝影作品)
景德鎮館藏中外古瓷

TAG:前世今生 | 景德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