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血壓治驗?蔣治萬
辨治高血壓病臨證體會
對於高血壓,古醫書無此病名,但在黃帝內經中有一句說的是:「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薄厥,氣復還則生,不還則死。」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篇有一段,問曰:「厥陽獨行,何謂也。」師曰:「此為有陽無陰,故稱厥陽。」從這兩面三刀段經文不難辨析高血壓病是腎陰虧於下,肝陽亢於上,按五行之理推斷為「水不養木」。比如做飯,爐內火大,把鍋中水熬干似的。中醫按傳統的觀念以「眩暈、頭痛」來辨治。
近這幾年來,高血壓病的發生髮展,不僅中老年有,同時也涉及到青壯年亦有之,成為上升趨勢,該病危險性大,其發病快,致殘、致死率較高,直接危及人民的健康與生命,不得不引以高度的重視!究其原因不外情緒,飲食,工作疲勞關係密切。比如在今天的市場經濟的競爭中,為了求得生存,或者發家致富,不得不絞盡腦汁,疲於奔命的去參於市場的經濟競爭,但事情並非自己所想像,而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一旦受到挫折便心情不快,雷霆大發,肝鬱化火,練津為痰,痰火上攻犯腦,阻滯腦脈,氣血不能運行,而致本病。其二,為打開外交,廣交朋友,每日酒肉,臨盤飽腹,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趨利弊害,對工作有利,但為類飲食飲用太過,又會變成致病的濕熱之邪,濕熱蘊結中焦,損傷脾胃,脾胃受傷,升降失常,運化失調,濕聚痰生,濁邪不降,與痰上干,逆犯腦絡而致病。其三,腎主骨生髓上注於腦,如冥思苦想太過容易損傷腦髓,「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腰酸眩冒」多表現於頭暈目眩,健忘,耳鳴,腰腿酸軟或痛。人的頭部為元神之府,必得腎之元陰滋養濡潤,除此之外,還需要肝之元陽的溫養和疏泄,才能發揮總指揮的作用。因肝的經脈上達頭頂,主供頭部氣血,肝屬木,性溫主升發疏泄營養,人體的氣血靠肝的疏泄才能灌溉五臟六腑五官九竅四肢百骸,所以說人體的溫度來自於氣血,而氣血的溫度來自於肝,肝之疏泄太過,則肝陰被傷,肝陽偏亢(高),便會發生肝陽眩暈,頭痛,目眩,口苦,咽干,失眠,健忘,好怒;反之,肝之疏泄不及,肝陽受損,陽不升,陰如何獨長呢?也就是說陽生才能陰長,陽不足氣不能運行,就無法推動血的運行,再進一步解釋,即:「氣行則血行,氣停則血滯,血滯則瘀生。此時便會出現頭暈,頭疼,食欲不振,胸脘痞滿,噯氣,乾噦,疲乏無力,少精無神,大便溏薄,腰痛,腿酸,失眠,健忘等症。
肝鬱脾虛,肝陽偏高,腎陰虧損,陽衰陰盛,都可導致高血壓的發生與發展。中醫認為「百病皆由痰作崇」,「無痰不作眩」。痰瘀互結,氣機阻滯,腦中脈絡不暢,則精血不生,清空失養,久之,血管變窄變硬。其臨床表現為:「頭暈,頭疼,目眩,耳鳴,身重,肢體麻木,失眠,健忘,心胸悶脹,疲乏無力,面色青黑,舌質紫暗,苔膩微黃,脈弦滑數或澀。但其病,脈證並非一成不變,根據人體抗病能力強弱而不斷改變,由於病在不斷的演變,治療也是靈活多變的。中醫的精髓就是以辨證來論治。例如肝鬱化火,肝陽上亢者,就用瀉肝降逆化痰活血為法,如肝熱生風,就用熄風平肝活血化痰為法。如肝鬱脾虛,濕熱阻滯中焦升降,就用疏肝理脾,清熱利濕化痰逐瘀為法,如腎陰虧損,水不養木,就用滋陰補腎方法治療。假如主症以麻木,頭暈,就用補陽還五湯加化痰活血為治。很多人得了高血壓,不問青紅黑白,盲目使用降壓藥,結果,今天用,今天降,明天不用,明天血壓又上升,久而久之,一開始的藥量不行了,要加大才能維持幾個小時,甚至一天,幾年後,降壓藥吃的不少,錢也花的不少,病情反而加重了,為什麼?就是只治其標,不治其本。還有一些人得了糖尿病,不用中藥從根本著手治療,而同樣是用降糖靈,消渴丸,幾年後,錢也花的不少,病卻有增無減。近這幾年來,不少高血壓患者,經辨證採取不同的論治,如「清金制木,平肝潛陽,熄風和陽,滋水涵木,扶土抑木,化痰活血,疏肝健脾,柔肝補腎,這其中以中藥為主,以針灸,按摩,點穴為輔,其效果病人高興,醫生滿意。
近年來,社會上的醫藥廣告如雲,有些不法之徒乘機採取各種形形色色的手段,騙取錢財的事並未少聞,希廣大患者增強識別真假的能力,望有識之士從實踐求真理吧!
《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與繼承》
推薦閱讀:
※別靠藥物治療高血壓,靠這些食療小偏方就夠了
※吃多少菜能預防高血壓?這些食物預防心血管病
※也談血壓測量的規範操作
※手上出現兩個癥狀警惕高血壓, 養成這個好習慣一生不得高血壓
※老人高血壓 不吃藥也能降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