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大豪賭 漫談日俄戰爭往事
講日俄戰爭就得甲午海戰,因為他倆之間的恩怨是從這裡開始的。
1894年,在黃海大東溝海域爆發了影響了我國近代史的甲午海戰,大清苦心積慮幾十年修建的現代西式艦隊被日本一舉殲滅。那場戰爭對大清的影響一會兒說,我們先說日本,日本為了這一仗準備了十多年,可以說把東方民族的舉國體制發揮到了極限,比如人們津津樂道的女孩們賣淫給政府籌錢,不過那都是些感人但沒卵用的事,還沒見哪個國家通過賣淫能強了國。
最重要的是,日本發了1.6億兩白銀的國債,其中日本國內籌了近一半,這已經撐到了極限。另一半怎麼辦?英國人找上門來了,英格蘭銀行投資了近八千萬認購國債,條件就是打完仗,從大清賠款里要兩億兩白銀,存到英格蘭銀行吃利息,英國人要這筆錢有急用。那打輸了呢,反正你別想賴資本家的錢,把你們國家敲骨吸髓也得把八千3萬拿回去,大英帝國橫行世界幾百年,靠的就是有勇有謀沒下限,欠錢不還的事想也別想,除非你是蘇共或者某偉光正的黨。
說個我們現在的人理解起來可能比較困難的事,甲午海戰戰敗,對大清國的影響沒那麼大,因為我國一直注重陸防,很多朝廷重臣根本沒見過北洋水師,老百姓就更不用說了,而且大家都覺得北洋水師是李中堂的水師,私人部隊,關我屁事,大概的感覺是美國的黑水保安公司的巡邏隊在伊拉克被伏擊了,對於西太后來說,打敗日本滅外賊,北洋艦隊輸了滅軍閥,有點像老蔣讓張學良去剿共,不能太划算。如果陸戰能頂住日本人,有沒有北洋水師都無所謂。
問題是怎麼升級到國運之戰的呢?答案是後續的陸戰,海戰之後,清廷陸軍跟日本陸軍展開了一系列的大小戰役,一敗塗地,日本近二十萬的現代陸軍要去北京武裝散步,大清這時候才急眼了,這才有了後來的割地賠款,大清的國運也就徹底被打折了。
我們都知道,甲午戰爭之後大清給了日本兩億兩白銀外搭台灣,不過當時日本最想要的是東北。大清當然不能接受割讓東北,東北是建州女真崛起的龍興之地,皇太極等人還埋遼陽呢,日本人把東北割走了,皇室想去上墳還得去日本大使館辦簽證,那哪行。
所以嚴正拒絕了,東北是底線,不能給!日本人說那我們陸軍去北京,大清官員又急眼了,我去,別啊,東三省是我們的底線,可我們又沒說底線不能調,來,繼續談,於是簽訂了《馬關條約》,交出了東北和台灣外搭兩億兩白銀。
那問題又來了,日本人最終不是沒把東北割走嘛,大清怎麼做到的?李鴻章晚年有個構想,他心知大清已經成了一塊肉,但是列強也不是鐵板一塊,誰都想吃,所以就暗示列強,日本人要獨吞中國,你們想好了,今天你不給大清出手,明天大清就沒有領土讓你下手。這招竟然真頂用了,因為沒過多久俄德法三國跳出來了。
三國中我們先說俄國,這也是個活寶。我們知道,俄國有兩個情節,對土地變態的慾望,和對出海口望眼欲穿的衝動。在18世紀,誰控制了大洋,誰就有殖民地,市場,勞動力,誰就能提前奔小康。所以沙俄兵分兩路,一路向西,一路向東,向西佔領了波羅的海和黑海,向東佔了海參崴,盯上了旅順口,旅順口是整個亞洲最好的不凍港,但俄國東西邊疆隔著一萬公里,跨越七個時區,有點首尾不能兼顧。舉個例子,地上爬條蛇,你踩了下它尾巴,它過了兩分鐘才回過頭來咬你,這反應速度肯定妥妥的被淘汰掉。
假設在東方打起來了,俄國支援部隊從莫斯科出發,每天四十公里,近一年才能到東方,亞洲部隊徹底涼了都等不到支援。所以在1891年沙皇批准了「上帝工程」,開始建西伯利亞大鐵路。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了,要把東北給日本,俄國當然不幹了,日本人來了萬一搶咋整旅順怎麼辦,鐵路還沒通車,所以毛子那種「徒手日熊」的不理性勁就上來了,暗示日本「MLGBD,大清的土地就是沙俄的土地,敢搶大清就是搶沙俄」。
髮國也支持俄國,他倆咋尿一個壺裡的?原來當時法國和俄國一東一西都與德國這個後起流氓接壤,而且他倆都知道德國總參謀部自從普法戰爭之後就在研究怎麼打他倆,你想想啊,你鄰居天天在家研究怎麼打你,還被你知道了,你啥體驗?當然是找個幫手了,所以歐洲最封建的俄國和自稱最民主的髮國結盟了,商量好如果德國敢對任何一人動手,倆人就一起打德國。德國也知道他倆結盟了,於是仔細研究了怎麼同時打他倆(後來的史蒂芬計劃就是同時進攻俄法的一個作戰計劃)。
所以作為盟友法國自然支持俄國,也威脅日本不準搶東北。那德國什麼態度呢?德國希望激化日本和俄國的矛盾,好讓餓國去東方和日本打,所以怎麼能讓日本不爽怎麼來,也在逼日本放棄東北,這就是三國干涉還遼經過。
日本也沒啥好辦法,當時跟大清打虛了,自知不是三國對手,所以把氣咽下去了,換了一幅笑臉,緊咬的牙關中憋出一個字「行」。
日本在「三國干涉還遼」問題上碰了一鼻子灰,心裡更是有苦說不出。其實亞洲國家的崛起過程比歐美要難的多的多。舉個例子,你們家想「階級躍遷」下,該怎麼做?基本也就這幾招:貸款買房,集資做買賣,省吃儉用攢錢,或者出去搶點錢再做買賣,事實上如果你沒錢,你也沒法貸款或者集資,只能是先搶錢或者省吃儉用攢點錢,再考慮買把刀去打劫。
歐美就是先把能搶的殖民地,然後各種回國發展工業,造炮艦,防止別人搶自己。亞洲國家反應過來之後,發現已經沒有殖民地可搶了,所以只能選擇自己攢錢,怎麼攢?無一例外都是搜刮本國底層農民,低價收糧,高價賣工業品。事實上從1960日本明治維新,到1960日本經濟重新復甦,中間日本普通人一直在吃土,大部分時候生活水平還不如中國。原因嘛,日本把大部分錢都拿去造大炮搞產業升級了。
日本發誓要「雪恥」,下一個假想敵定為沙俄。大清向八國銀行團借錢利索地給日本兩億多兩,日本撥款8000萬去搞海軍,目的嘛就是沙俄。不過這點錢對於建設一支能擊敗沙俄的海陸軍還差的遠。事實上,從後來的計算來看,日本總共花銷達到了恐怖的17億!從海外借了8億多。這錢哪來的?英國人借的。
英國人恨沙俄由來已久,沙俄一直在圖謀擴張,英國為了遏制沙俄的西侵,聯合法國在克里米亞戰役一句擊敗沙俄,沙俄又跑東邊擴張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他和髮國一頓折騰,最後從大清搶來了幾個港口,俄國趁火打劫,割走了大清一百多萬平方公里,有三個髮國那麼大的,英國人真是日了吉娃娃了。
這也就罷了,大家都知道印度是英女王皇冠上的寶石,沙俄卻在阿富汗蠢蠢欲動,看地圖就知道阿富汗就在印度腦門上,英國去打又打不過,兩次英阿戰爭都輸得一塌糊塗,看著俄國鬧心又沒啥好辦法,覺得俄國簡直不能再猥瑣。而且俄國還在擴建海軍,未來可能會挑戰英國霸權,讓英國簡直頭疼到死。
三國干涉還遼事件之後,英國人有了個大膽而不切實際的想法,讓日本人去出頭,從東邊捅俄國一刀,而日本人正好在找機會復仇,突然蹦出一個金主開心壞了,就這樣,英日同盟了。
當然沙俄也知道,現在東西兩個鄰居德國和日本都在計劃打他了,他的內心深處真是嗶了狗了。不過準備還是要做的。
正如所有問題都會變成錢的問題,沙俄馬上也碰到錢這堵牆上,他自己沒錢,信用又不好,人緣也不行,還窮,但是花錢地方卻很多,比如西線防德國需要錢,修建世紀工程西伯利亞大鐵路也需要錢,在旅順和海參崴修軍港也需要錢,現在還得防日本。所以俄國一面在抓緊修鐵路,一面繼續造軍艦,但是到底是東邊防日本的多修幾艘還是西邊多修幾艘一直在吵,俄國國內分成幾派吵的不可開交,吵來吵去日俄戰爭爆發了。
這次挑事的是大清,大清在日俄戰爭之後灰頭土臉,沒法向老百姓交代了,只好搞改革,也就是「百日維新」,沒想到「維新派」搞了沒幾天,竟然覺得西太后礙事,想圍園殺後,這不找事嗎,康有為還在玩尿泥的時候,西太后已經操盤「辛酉政變」處決了肅順等一幫權臣,後來的歲月里經歷了平定太平天國,平定捻軍,和新興南方權臣曾國藩等人談笑風生,滿朝握刀把子的都是太后的人,想搞西太后不扯淡嘛。太后怒了把一眾維新派扭到菜市口給剁了,而且六君子中的楊銳,正如張之洞的人,太后態度不能再明確:都特么小心點,包括你們這幫南方封疆大吏。
江湖上傳言光緒帝知道維新派的政變計劃,我猜確實應該知道,不然到時候沒法交代,假設圍園殺後成功之後,康有為走到光緒那裡,跟他說:皇上吉祥,你媽是個壞逼,被我們給殺了,請節哀順變。。。。這肯定不行,所以光緒肯定是知情不報。所以西太后想換了光緒帝。
沒想到列強不同意換皇帝,太后就利用義和團鬧事,1900年庚子國變爆發(八國聯軍侵華),俄國有了正式對清宣戰的理由,於是一反以往逐步蠶食東北的戰略,由沙皇尼古拉二世自任俄軍總司令,徵調13.5萬餘官兵,全東北進行全面入侵,直至1900年10月,佔領整個東北三省全境後,企圖與清政府訂立條約,使其佔領合法化、永久化。這就是妥妥的1900版的「918了」,只不過這次有人跳出來阻止了俄國。
俄國的舉動遭到了列強們的強烈反感,倒也不是正義感爆棚,而且不能接受俄國獨吞東北,於是上演了一出新的「三國干涉還遼」,日本拉上英國,美國,一起警告了俄國,俄國沒理會,日本決定動手,終於在月黑風高的一天,日本艦隊襲擊了俄國旅順艦隊(日本有路徑依賴,甲午海戰,日俄戰爭,918,珍珠港,他每次都搞襲擊)。
戰爭過程礙於篇幅就不講了,總體來說,俄國根本沒有準備,而且俄國的戰略重心移至在歐洲防德國,所以在太平洋這邊局部實力不如日本,而且俄軍將領們很多都是裙帶上去的,腐朽不堪,兩大艦隊全軍覆沒,陸軍陣亡了四萬多,日本人慘了一些,陣亡八萬,傷了十幾萬。戰爭場面異常慘烈,絕對是R級的,少兒不宜,未成年人需要父母在場觀看那種。
在旅順203高地,日軍第一軍發動集團衝鋒,攻一個山頭死了1.7萬人,屍體把整個陣地都給蓋住了,最後山頭被拿下,俄軍也只剩下了一個人。。。博主專門開車去過那個地方,感慨良多。
戰爭打到最後,俄國全部退出東北,不過日本人也沒從俄國人那裡到錢,因為俄國人就一句話:要錢沒有,想打繼續。日本沒著,確實是打不動了,就和俄國算了。
大清很擔心日本這次又把東北搶走了,不過日本這次也學乖了,主動提出只要旅順,因為他知道列強不能接受他獨佔東北,所以穩重了起來。
不過談判結果是要走了旅順和大連(旅順現在很出名的櫻花,就是那個時候日本人種的),並且要派兵保護中東路(哈爾濱到大連那段就是中東路,本來是俄國人的),這支守鐵路的部隊,就是「關東軍」。日本人如願開始在朝鮮和旅順開始挖煤發展重工業,直到二戰結束後,北朝鮮重工業比南朝鮮強了一個數量級。
大清又非常「機智」地保住了東北,這種玩法玩兩次,想來也不容易,一個弱國真是憋屈。
特別有意思的是,我問過日本人,他們怎麼看待日俄戰爭,他們教科書(應該是部分教科書,日本有好幾套)把那場戰爭成為「解放戰爭」,說是去解放東北人和朝鮮人了,哦,好吧,你們開心就好。
我也問過俄國人,俄國人非常興奮,說百萬紅軍,幾天就滅了日本人把你們給解放了,我說哥你冷靜點,我說的是1904年那次,俄國同志非常納悶的說1904年還是沙皇呢,怎麼會跟日本人打,我說算了,我覺得你也不知道。
日俄戰爭最大的受益方無疑是英國,一直躲在背後,既阻止了俄國東擴,又賺了日本的高利貸,開心的像個三百斤的孩子。
日本人賺了個好名聲,從那以後,日本就是響噹噹的世界八強,孫大炮從歐洲回國的時候,船上的阿拉伯船員紛紛向他祝賀,以為他是日本人。不過日本這個財團和武士集團的聯盟越來越瘋狂,26年後終於憋不住,製造了918,然後一步步滑向不歸路。
沙俄由於戰敗,國內的矛盾進一步激化,而且不知悔改,幾年後加入一戰,終於日俄戰爭12年後爆發革命,沙皇全家被槍斃。
大清萌蠢的不得了,在一邊獃獃的看著兩個帝國主義在自己的國土上廝殺,然後等著命運的宣判,看看到時候去祭祖用不用申請簽證。國弱至此,讓人不免唏噓,也感慨我們如今鐵打的國防。日俄戰爭六年後大清被革命推翻,不過大清自己帶著「三北」六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嫁妝嫁入中原,在自己極盛時候先後征服了東蒙古,西蒙古,收復了「漢唐故地」新疆,並且在最虛弱的時候也保住了這些領土,絕大部分留給了本朝,也算是一項仁政。
可以說,日俄戰爭是三個帝國滅亡的催化劑。
推薦閱讀:
※甲午戰爭史82
※士兵打仗的時候,該如何選擇恰當的單兵輕武器?
※火燒圓明園,1860第二次鴉片戰爭法文地圖冊
※托爾斯泰的戰爭
※《太平洋戰爭》第一部之日俄戰爭(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