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醫學衷中參西錄《十五、十六、十七》

<目錄>一、醫方(十五)治嘔吐方

<篇名>1.鎮逆湯

屬性:治嘔吐,因胃氣上逆,膽火上沖者。

生赭石(六錢,細軋) 青黛(二錢) 清半夏(三錢) 生杭芍(四錢) 龍膽草(三錢) 吳茱萸(一錢)

生薑(二錢) 野台參(二錢)

<目錄>一、醫方(十五)治嘔吐方

<篇名>2.薯蕷半夏粥

屬性:治胃氣上逆,沖氣上沖,以致嘔吐不止,聞葯氣則嘔吐益甚,諸葯皆不能下咽者。

生山藥(一兩,軋細) 清半夏(一兩)

上二味,先將半夏用微溫之水淘洗數次,不使分毫有礬味。用煮菜小鍋(勿用藥瓶)煎取清湯約兩杯半,

去渣調入山藥細末,再煎兩三沸,其粥即成,和白沙糖食之。若上焦有熱者,以柿霜代沙糖,涼者用粥送服干

姜細末半錢許。

吐後口舌乾燥,思飲水者熱也。吐後口舌濕潤,不思飲水者涼也。若嘔吐既久,傷其津液,雖有涼者亦可

作渴,又當細審其脈,滑疾為熱,弦遲為涼。滑而無力,為上盛下虛,上則熱而下或涼。弦而有力,為沖胃氣

逆,脈似熱卻非真熱。又當問其所飲食

者,消化與否,所嘔吐者,改味與否,細心詢問體驗,自能辨其涼熱虛實不誤也。

從來嘔吐之證,多因胃氣沖氣,並而上逆。半夏為降胃安沖之主葯,故《金匱》治嘔吐,有大小半夏湯。

特是嘔者,最忌礬味,而今之坊間鬻者,雖清半夏亦有礬,故必將礬味洗凈,而後以治嘔吐,不至同於抱薪救

火也。其多用至一兩者,誠以半夏味本辛辣,因坊間治法太過,辣味全消,又經數次淘洗,其力愈減,必額外

多用之,始能成降逆止嘔之功也。而必與山藥作粥者,凡嘔吐之人,飲湯則易吐,食粥則借其稠粘留滯之力,

可以略存胃腑,以待藥力之施行。且山藥,在上大能補肺生津,則多用半夏,不慮其燥,在下大能補腎斂沖,

則沖氣得養,自安其位。且與半夏皆無藥味,故用於嘔吐甚劇,不能服藥者尤宜也。

有因「膽倒」而嘔吐不止者,《續名醫類案》載∶許宣治一兒十歲,從戲台倒跌而下,嘔吐苦水,綠如菜

汁。許曰∶此「膽倒」也,膽汁傾盡則死矣。方用溫膽湯,加棗仁、代赭石,正其膽腑。可名正膽湯,一服吐

止。x按∶x此證甚奇異,附載於此,以備參考。

<目錄>一、醫方(十六)治霍亂方

<篇名>1.急救回生丹

屬性:治霍亂吐瀉轉筋,諸般痧證暴病,頭目眩暈,咽喉腫疼,赤痢腹疼,急性淋證。

硃砂(頂高者一錢五分) 冰片(三分) 薄荷冰(二分) 粉甘草(一錢細末)

上藥四味共研細,分作三次服,開水送下,約半點鐘服一次。若吐劇者,宜於甫吐後急服之。若於將吐時

服之,恐葯未暇

展布即吐出。服後溫復得汗即愈。服一次即得汗者,後二次仍宜服之。若服完一劑未全愈者,可接續再服一劑。

若其吐瀉已久,氣息奄奄有將脫之勢,但服此葯恐不能挽回,宜接服後急救回陽湯。

硃砂能解心中竄入之毒,且又重墜,善止嘔吐,俾服藥後不致吐出。此方中冰片,宜用樟腦煉成者。因樟

腦之性,原善振興心臟,通活周身血脈,尤善消除毒菌。特其味稍劣,煉之為冰片,味較清馥,且經煉,而其

力又易上升至腦,以清腦中之毒也。薄荷冰善解虎列拉之毒,西人屢發明之。且其味辛烈香竄,無竅不通,無

微不至,周身之毒皆能掃除。矧與冰片,又同具發表之性,服之能作汗解,使內蘊之邪由汗透出。且與冰片皆

性熱用涼,無論症之因涼因熱,投之咸宜也。粉甘草最善解毒,又能調和中宮,以止吐瀉。且又能調和冰片、

薄荷冰之氣味,使人服之不致過於苛辣也。

霍亂之證,西人所謂虎列拉也。因空氣中有時含有此毒,而地面積穢之處,又釀有毒瓦斯與之混合(觀此證

起點多在大埠不潔之處可知),隨呼吸之氣入肺,由肺傳心胞(即心肺相連之脂膜),由心胞傳三焦(上焦心

下膈膜,中焦包脾連胃脂膜,下焦絡腸包腎脂膜),為手厥陰、少陽臟腑之相傳。然其毒入三焦,其人中氣

充盛,無隙可乘,猶伏而不動。有時或飲食過量,或因寒涼傷其脾胃,將有吐瀉之勢,毒即乘虛內襲,盤據胃

腸,上下不通,遂揮霍撩亂,而吐瀉交作矣。吐瀉不已,其毒可由腸胃而入心,更由心而上竄於腦,致腦髓神

經與心俱病。左心房輸血之力與右心房收血之力,為之頓減,是以周身血脈漸停,而通體皆涼也。其證多發於

秋際者,因此毒瓦斯釀成多在夏令。人當暑熱之時,周身時時有汗,此毒之伏於三焦者,猶得隨汗些些外出。迨

至秋涼汗閉,其毒不得外出,是以蓄極而動,乘脾胃之虛而內攻也。故治此症者,當以解毒之葯為主,以助心

活血之葯為佐,以調陰陽奠中土之葯為使。爰擬此方,名之曰急救回生丹。

x附錄∶x

直隸故城縣袁××來函∶

前次寄來急救回生丹方,不知何以斟酌盡善。初故城鬧疫,按方施藥六十劑,皆隨手輒效。後故城外鎮鄭

家口鬧疫,又施藥二百劑,又莫不全活。

<目錄>一、醫方(十六)治霍亂方

<篇名>2.衛生防疫寶丹

屬性:治霍亂吐瀉轉筋,下痢腹疼,及一切痧症。平素口含化服,能防一切癘疫傳染。

粉甘草(十兩,細末) 細辛(兩半,細末) 香白芷(一兩,細末) 薄荷冰(四錢,細末) 冰片

(二錢,細末) 硃砂(三兩,細末)

先將前五味和勻,用水為丸如桐子大,晾乾(不宜日晒)。再用硃砂為衣,勿令余剩。裝以布袋,雜以琉

珠,來往撞盪,務令光滑堅實。如此日久,可不走氣味。若治霍亂證,宜服八十丸,開水送服。余證宜服四五

十丸。服後均宜溫復取微汗。若平素含化以防疫癘,自一丸至四五丸皆可。此葯又善治頭疼、牙疼(含化),

心下、脅下及周身關節經絡作疼,氣鬱、痰郁、食郁、呃逆、嘔噦。醒腦養神,在上能清,在下能溫,種種利

益,不能悉數。

以上二方,後方較前方多溫葯兩味。前方性微涼,後方則涼熱平均矣。用者斟酌於病因,涼熱之間,分途

施治可也。後方若臨證急用,不暇為丸,可製為散,每服一錢,效更速。

x附錄∶x

直隸鹽山孫××來函∶

一九二四年六月,友人杜××之母得霍亂證,上吐下瀉,轉

筋腹疼,六脈閉塞。生診視後,為開衛生防疫寶丹方,共研作粉,每次服一錢。服第一次,吐瀉稍止。服第二

次,病即痊癒。

斯年初冬,鄧××之兒媳得霍亂證,時已夜半,請為診視。吐瀉轉筋,六脈皆無,心中迷亂,時作譫語。治

以衛生防疫寶丹,初服仍吐,服至二次,脈即徐出而愈。

<目錄>一、醫方(十六)治霍亂方

<篇名>3.急救回陽湯

屬性:治霍亂吐瀉已極,精神昏昏,氣息奄奄,至危之候。

潞党參(八錢) 生山藥(一兩) 生杭芍(五錢) 山萸肉(八錢,去凈核) 炙甘草(三錢) 赭石(四錢,

研細) 硃砂(五分,研細)

先用童便半盅燉熱,送下硃砂,繼服湯藥。

以上二方,皆為治霍亂之要葯矣。然彼以祛邪為主,此以扶正為主。誠以得此證者,往往因治不如法,致

日夜吐瀉不已,虛極將脫,危在目前。病勢至此,其從前之因涼因熱皆不暇深究,惟急宜重用人蔘以回陽,山

葯、芍藥以滋陰,山萸肉以斂肝氣之脫(此證吐瀉之始肝木助邪侮土,吐瀉之極而肝氣轉先脫),炙甘草以和

中氣之漓,此急救回陽湯所以必需也。用赭石者,不但取其能止嘔吐,俾所服之葯不致吐出,誠以吐瀉已久,

陰陽將離,赭石色赤入心,能協同人蔘,助心氣下降。而方中山藥,又能溫固下焦,滋補真陰,協同人蔘以回

腎氣之下趨,使之上行也。用硃砂且又送以童便者,又以此時百脈閉塞,繫心臟為毒瓦斯所傷,將熄其鼓動之機,

故用硃砂直入心以解毒,又引以童便使毒瓦斯從尿道瀉出,而童便之性又能啟發腎中之陽上達,以應心臟也。是

此湯為回陽之劑,實則交心腎和陰陽之劑也。服此湯後,若身溫脈出,覺心中發熱有煩躁之意者,宜急滋其陰分

,若玄參、生芍藥之類,加甘草以和之,煎一大劑,分數次溫飲下。此《傷寒論》太陽篇,先用甘草乾薑湯繼用

甘草芍藥湯之法也。

門人高××,曾治一少婦。吐瀉一晝夜,甚是困憊,濃煎人蔘湯,送服益元散而愈。蓋獨參湯能回陽,益

元散能滋陰,又能和中(滑石甘草能和中以止吐瀉)解毒(甘草硃砂能解毒),且可引毒瓦斯自小便出,是以應

手奏效。此亦拙擬急救回陽湯之意也。

此證之轉筋者,多因吐瀉不已,肝木乘脾氣之虛而侮土。故方書治轉筋多用木瓜,以其酸能斂肝,即所

以平肝也。然平肝之葯,不必定用木瓜。壬寅秋際,霍亂流行,曾單用羚羊角三錢。治癒數人。因羚羊角善解

熱毒,又為平肝之妙藥也。又曾有一人,向愚詢治泄瀉之方。告以酸石榴連皮搗爛,煎湯服之。後值霍亂髮生,

其人用其方治霍亂初起之泄瀉者,服之瀉愈,而霍亂亦愈。由是觀之,石榴亦為斂肝之要葯,而斂肝之法,又

實為治霍亂之要著也。

霍亂之證,有實熱者居多,其真寒涼者,不過百中之一二。即百脈閉塞,周身冰冷,但其不欲復被,思

飲涼水,即不可以涼斷,當先少少與以涼水,若飲後病增重者,其人雖欲復飲,而不至急索者,涼水可勿與也。

若飲後病不增重,須臾不與,有不能忍受之狀,可盡量與之,任其隨飲隨吐,借涼水將內毒換出,亦佳方也。

曾遇有恣飲涼水而愈者,問之,言當病重之時,若一時不飲涼水,即覺不能復活,則涼水之功用可知矣。然涼

水須用新汲井泉水方效,無井泉水處,可以冰水代之,或吞服小冰塊亦佳。

王孟英曰∶雞矢白散,為《金匱》治霍亂轉筋入腹之方。愚仿其意,擬得蠶矢湯,治霍亂轉筋、腹疼、

口渴、煩躁,危急之證甚效。方用晚蠶砂、木瓜各三錢,生薏仁、大豆芽(如無可代以生麥芽)各四錢,川黃

連、炒山梔各二錢,醋炒半夏、酒炒黃芩、吳茱萸各一錢,以陰陽水煎,稍涼,徐徐服之。丁酉八九月間,吾

杭盛行霍

亂轉筋之證。有沈氏婦者,夜深患此,繼即音啞肢寒。比曉,其夫皇皇求為救治。診其脈弦細以澀,兩尺如無,

口極渴而沾飲即吐不已,腓堅硬如石,其時疼楚異常。因擬此方治之,徐徐涼飲,葯入口竟得不吐。外以好燒

酒令人用力摩擦轉筋堅硬之處,擦將一時許,其硬塊始漸軟散,而筋不轉吐瀉亦減。甫時復與前葯半劑,夜間

居然安寐矣。後治相類者多人,悉以是法獲效。

陸九芝曰∶霍亂一證,有寒有熱,熱者居其九,寒者居其一。凡由高樓大廈,乘涼飲冷而得之者,仲景則

有理中、四逆諸方,後世亦有漿水、大順、復元、冷香飲子諸方,病多屬寒,葯則皆宜熱。若夫春分以後,秋

分以前,少陽相火,少陰君火,太陰濕土,三氣合行其令。天之熱氣則下降,地之濕氣則上騰,人在氣交之中,

清氣在陰,濁氣在陽,陰陽反戾,清濁相干,氣亂於中,而上吐下瀉。治此者,宜和陰陽,釐清濁,以定其亂,

亂定即無不愈。此則病非寒也,而亦非盡用寒葯也。即如薷藿、平陳、胃苓等湯慣用之劑,亦皆溫通,特不用

姜附丁萸之大辛大熱者耳。又有不吐不瀉而揮霍撩亂者,則多得之飽食之後。凡夏月猝然冒暑,惟食填太陰,

亦曰飽食填息。此證為病最速,為禍最酷,而人多忽之。即有知者,亦僅以停食為言,絕不信其為閉證之急者。

閉則手足肢冷,六脈俱伏,甚則喜近烈日。此乃邪閉而氣道不宣,其畏寒也正其熱之甚也。此等證,只欠一吐

法耳。自吐法之不講,本屬一吐即愈之病,而竟不知用也。此外更有四肢厥逆,甚至周身如冰,而竟不惡寒,

反有惡熱者,此更是內真熱,外假寒,即厥陰中熱深厥深之象。豈獨不可用四逆、理中,即薑湯、米飲及五苓

散中之桂枝,亦不可用。而且宜苦寒之劑,佐以挑痧、刮痧等法,刺出其惡血以泄熱毒者。同治壬戌,江蘇滬

瀆,時疫盛行,綿延而至癸亥。余嘗以石膏、芩、連,清而愈之者,則暑濕熱之霍亂也。以涼水調膽礬吐而愈

之者,則飽食填息之霍

亂也。其肢皆冷,而其脈皆伏,維時大醫,競用丁萸桂附,日誤數人,而竟不知改圖,豈不深可惜哉。

上所錄二則,皆於霍亂之證,有所發明,故詳志之,以備採擇。

霍亂之證,宜兼用外治之法,以輔藥餌所不逮。而外治之法,當以針灸為最要。至應針之處,若十宣、

中脘、尺澤、足三里、陰陵、承山、太溪、太倉、太沖、公孫等穴(約略舉之,未能悉數),習針灸者大抵皆

知。惟督脈部分,有素 穴,刺同身寸之三分出血,最為治霍亂之要著。凡吐瀉交作,心中撩亂者,刺之皆效。

諸針灸之書,皆未言其能治霍亂。世之能針灸者,間有知刺其處者,而或刺鼻準之尖,或刺鼻柱中間,又多不

能刺其正穴。兩鼻孔中間為鼻柱,《內經》王注,謂此穴在鼻柱之上端,則非鼻準之尖,及鼻柱中間可知。然

刺未中其正穴者,猶恆有效驗,況刺中其正穴乎。蓋此穴通督脈,而鼻通任脈,刺此一處,則督、任二脈,可

互相貫通,而周身之血脈,亦因之可貫通矣。

又宜佐以刮痧之法。蓋此證病劇之時,周身冰冷,回血管之血液凝滯不行。當用細口茶碗,將碗邊一處少

塗香油,兩手執定其無油之處,先刮其貼脊兩旁,脊椎上亦可輕刮,以刮處盡紅為度。蓋以臟腑之系皆連於脊,

而諸臟腑 穴,亦貼脊兩旁,故以刮此處為最要。而刮時,又宜自上而下挨次刮之,可使毒瓦斯下行。次刮其胸

與脅,次刮其四肢曲處(尺澤委中)及腿內外 ,至頭額項肩,亦可用錢刮之。又當兼用放痧之法∶將四肢回

血管之血,用手趕至腿臂曲處,用帶上下紮緊,於尺澤、委中兩旁回血管,用扁針刺出其血,以助其血脈之流

通,且又放出炭氣,俾霍亂之毒菌,從此輕減也。

又宜佐以溫體之法。用滾水煮新磚八個,以熨腋下及四肢曲處,及兩腳湧泉穴。或水煮粗濃之布,乘熱迭

數層,復於轉筋之

處。即不轉筋者,亦可復於少腹及腿肚之上,涼則易之。或以茶壺及水籠袋,滿貯熱水,以熨各處。或醋炒蔥

白(切絲)、或醋炒干艾葉(揉碎)熨之。或用手醮火酒或燒酒,急速擦摩其周身及腿肚發硬之處。種種助暖

之法不一,臨證者隨事制宜可也。

<目錄>一、醫方(十七)治泄瀉方

<篇名>1.益脾餅

屬性:治脾胃濕寒,飲食減少,長作泄瀉,完谷不化。

白朮(四兩) 乾薑(二兩) 雞內金(二兩) 熟棗肉(半斤)

上藥四味,白朮、雞內金皆用生者,每味各自軋細焙熟(先軋細而後焙者,為其焙之易勻也)。再將乾薑

軋細,共和棗肉,同搗如泥,作小餅。木炭火上炙干,空心時,當點心,細嚼咽之。曾為友人制此方,和葯一

料,服之而愈者數人。後屢試此方,無不效驗。

一婦人,年三十許,泄瀉數月。用一切治瀉諸葯皆不效。其脈不涼,亦非完谷不化。遂單用白朮、棗肉,

如法為餅,服之而愈。此證並不用雞內金者,因雞內金雖有助脾胃消食之力,而究與瀉者不宜也。

x附錄∶x

直隸青縣張××來函∶

胞妹××,年四十餘歲,體素瘦弱,久患脾胃濕寒,胃脘時覺疼痛,飲食減少,常作泄瀉,完谷不化。因照

益脾餅原方,為制一料,服之即愈。為善後計,又服一料,永久祓除病根。

<目錄>一、醫方(十七)治泄瀉方

<篇名>2.扶中湯

屬性:治泄瀉久不止,氣血俱虛,身體羸弱,將成勞瘵之候。

於術(一兩,炒) 生山藥(一兩) 龍眼肉(一兩)

小便不利者加椒目(三錢,炒搗)

龍眼肉,味甘能補脾,氣香能醒脾,誠為脾家要葯。且心為脾母,龍眼肉色赤入心,又能補益心臟,俾母

旺自能蔭子也。愚治心虛怔忡,恆俾單購龍眼肉斤許,飯甑蒸熟,徐徐服之,皆大有功效,是能補心之明徵。

又大便下血者,多因脾虛不能統血,亦可單服龍眼肉而愈,是又補脾之明徵也。

一婦人,年四十許。初因心中發熱,氣分不舒,醫者投以清火理氣之劑,遂泄瀉不止。更延他醫,投以溫

補之劑,初服稍輕,久服,則瀉仍不止。一日夜四五次,遷延半載,以為無葯可治。後愚為診視,脈雖濡弱,

而無弦數之象,知猶可治。但瀉久身弱,虛汗淋漓,心中怔忡,飲食減少,躊躇久之,為擬此方,補脾兼補心

腎。數劑瀉止,而汗則加多。遂於方中加龍骨、牡蠣(皆不用 )各六錢,兩劑汗止,又變為漫腫。蓋從前瀉

時,小便短少,瀉止後,小便仍少,水氣下無出路,故蒸為汗,汗止又為漫腫也。斯非分利小便,使水下有出

路不可。特其平素常覺腰際涼甚,利小便之葯,涼者斷不可用。遂用此方,加椒目三錢,連服十劑全愈。

<目錄>一、醫方(十七)治泄瀉方

<篇名>3.薯蕷粥

屬性:治陰虛勞熱,或喘,或嗽,或大便滑瀉,小便不利,一切羸弱虛損之證。

生懷山藥(一斤,軋細過羅)

上藥一味,每服用藥七八錢,或至一兩。和涼水調入鍋內,

置爐上,不住以箸攪之,兩三沸即成粥服之。若小兒服,或少調以白糖亦可。

此粥多服久服間有發悶者,摻以西藥百布聖一瓦同服,則無此弊,且更多進飲食。

門生吳××,年二十一。羸弱發熱,脈象虛數,不能飲食。俾早晚服山藥粥,加百布聖,晌午單服玄參三錢,

煎湯服。如此數日,食量增加,發熱亦愈,自此健壯。

一婦人,年三十餘。泄瀉數月不止,病勢垂危。倩人送信於其父母,其父將往瞻視,詢方於愚。言從前屢

次延醫治療,百葯不效。因授以山藥煮粥方,日服三次,兩日全愈。又服數日,身亦康健。

一娠婦,日發癇風。其脈無受娠滑象,微似弦而兼數。知陰分虧損,血液短少也。亦俾煮山藥粥服之即愈。

又服數次,永不再發。

奉天關氏少婦,素有勞疾,因產後暴虛,喘嗽大作。治以此粥,日服兩次,服至四五日,喘嗽皆愈。又服

數日,其勞疾自此除根。

奉天鄭××之女,年五歲。秋日為風寒所束,心中發熱。醫者不知用辛涼表散,而純投以苦寒之葯,連服

十餘劑,致脾胃受傷,大便滑瀉,月余不止,而上焦之熱益熾。醫者皆辭不治,始求愚為診視,其形狀羸弱已

甚,脈象細微浮數,表裡俱熱,時時噁心,不能飲食,晝夜猶瀉十餘次。治以此粥,俾隨便飲之,日四五次,

一次不過數羹匙,旬日全愈。

農村小兒,於秋夏之交,多得滑瀉證。蓋農家此時多飲涼水,而小兒尤喜飲之。農家此時多食瓜果,而小

兒尤喜食之。生冷之物,皆傷脾胃,脾胃傷,則滑瀉隨之,此自然之理也。而滑瀉之證,在小兒為最難治。蓋

小兒少陽之體,陰分未足,滑瀉不

止,尤易傷陰分。往往患此證者,數日即渾身發熱,津短燥渴,小便不利,乾嘔懶食,唯嗜涼物。當此之際,

欲滋其陰,而脾胃愈泥,欲健其脾,而真陰愈耗,涼潤溫補,皆不對證。而小兒又多苦服藥,病家又多姑息,

以婉隨小兒之意,以致遷延歲月,竟成不治者多矣。惟山藥脾腎雙補,在上能清,在下能固,利小便而止大便,

真良藥也。且又為尋常服食之物,以之作粥,少加沙糖調和,小兒必喜食之。一日兩次煮服,數日必愈。若系

哺乳稚子,不能食粥,即食之亦不能多者,但濃煮生山藥汁,飲之亦可。愚以此方治小兒多矣。志在救人者,

甚勿以為尋常服食之物,而忽之也。

<目錄>一、醫方(十七)治泄瀉方

<篇名>4.薯蕷雞子黃粥

屬性:治泄瀉久,而腸滑不固者。

即前薯蕷粥,加熟雞子黃三枚。

一人,年近五旬。泄瀉半載不愈,羸弱已甚。遣人來詢方,言屢次延醫服藥,皆分毫無效。授以薯蕷粥方,

數日又來言,服之雖有效驗,瀉仍不止。遂俾用雞子數枚煮熟,取其黃捏碎,調粥中服之,兩次而愈。蓋雞子

黃,有固澀大腸之功,且較雞子白,易消化也。以後此方用過數次,皆隨手奏效。

x附錄∶x

直隸青縣張××來函∶

河間劉××,年五十餘歲。漏瘡甚劇,屢治不痊,後兼泄瀉不止,蓋腸滑不固,故醫藥無靈。診其脈甚小弱,

漸已成癆。囑其用薯蕷雞子黃粥。一劑瀉止。三服,精神煥發。十數日後,身體撤消。此後凡遇虛瀉久不愈者,

用之屢收特效。

<目錄>一、醫方(十七)治泄瀉方

<篇名>5.薯蕷苜湯

屬性:治陰虛腎燥,小便不利,大便滑瀉,兼治虛勞有痰作嗽。

生山藥(一兩,軋細) 生車前子(四錢)

上二味,同煮作稠粥服之,一日連服三次,小便自利,大便自固。蓋山藥能固大便,而陰虛小便不利者服

之,又能利小便。車前子能利小便,而性兼滋陰,可為補腎葯之佐使(五子衍宗丸中用之),又能助山藥以止

大便。況二葯皆汁漿稠粘,同作粥服之,大能留戀腸胃,是以效也。治虛勞痰嗽者,車前宜減半。蓋用車前者,

以其能利水,即能利痰,且性兼滋陰,於陰虛有痰者尤宜。而仍不敢多用者,恐水道過利,亦能傷陰分也。

x按∶x車前子能利小便,而驟用之亦無顯然功效。惟將車前子炒熟(此葯須買生者自家經手炒,以微熟為度,

過熟則無力),嚼服少許,須臾又服,約六點鐘服盡一兩,小便必陡然利下,連連不止。此愚實驗而得之方也。

又∶單用車前子兩半,煮稠粥,頓服之,治大便滑瀉亦甚效驗。黃姓媼,大便滑瀉,百葯不效。或語以此

方,一服即愈。然必用生者煮之,始能成粥,若炒熟者,則不能成粥矣。

<目錄>一、醫方(十七)治泄瀉方

<篇名>6.加味天水散

屬性:治暑日泄瀉不止,肌膚燒熱,心中燥渴,小便不利,或兼喘促。小兒尤多此證,用此方更佳。

生山藥(一兩) 滑石(六錢) 粉甘草(三錢) 作湯服

此久下亡陰,又兼暑熱之證也。故方中用天水散以清溽暑之熱。而甘草分量,三倍原方(原方滑石六、甘草

一,故亦名六一散),其至濃之味,與滑石之至淡者相濟,又能清陰虛之熱。又重用山藥之大滋真陰,大固元

氣者,以參贊之。真陰足,則小便自利,元氣固,則泄瀉自止。且其汁漿稠粘,與甘草之甘緩者同用,又能逗

留滑石,不至

速於淡滲。俾其清涼之性由胃輸脾,由脾達肺,水精四布,下通膀胱,則周身之熱與上焦之燥渴喘促,有不倏

然頓除者乎?

小兒少陽之體,最不耐熱,故易傷暑。而飲食起居,喜貪寒涼,故又易泄瀉。瀉久則亡陰作熱,必愈畏暑

氣之熱,病熱循環相因,所以治之甚難也。此方葯止三味,而用意周匝,內傷外感,兼治無遺。一兩劑後,暑熱

漸退,即滑石可以漸減,隨時斟酌用之,未有不應手奏效者。小兒暑月瀉久,虛熱上逆,與暑熱之氣相併,

填塞胃口,恆至噁心嘔吐,不受飲食。此方不但清暑滋陰,和中止瀉,其重墜之性,又能鎮胃安沖,使上逆之

熱與暑氣之熱,徐徐下行,自小便出,而其噁心嘔吐自止。

初定此方時,授門人高××錄之。翌日,高××還里,遇一孺子,泄瀉月余,身熱燥渴,嗜飲涼水,強與飲

食,即噁心嘔吐,多方調治不愈。高××投以此湯,一劑,燥渴與泄瀉即愈其半。又服一劑,能進飲食,諸病皆愈。

<目錄>一、醫方(十七)治泄瀉方

<篇名>7.加味四神丸

屬性:治黎明腹疼泄瀉。

補骨脂(六兩酒炒) 吳茱萸(三兩,鹽炒) 五味子(四兩,炒) 肉豆蔻(四兩,面裹煨)

花椒(一兩微焙) 生硫黃(六錢) 大棗(八十一枚) 生薑(六兩,切片)

先煮姜十餘沸,入棗同煮,至爛熟去姜,余葯為細末,棗肉為丸,桐子大。

人稟天地之氣而生,人身一小天地也。天地之一陽生於子,故人至夜半之時,腎系命門之處,有氣息息萌

動,即人身之陽氣也。至黎明寅時,為三陽之候,人身之陽氣,亦應候上升,自下焦而將達中焦。其人或元陽

之根柢素虛,當臍之處,或兼有凝寒遮蔽,即互相薄激,致少腹作疼。久之陽氣不勝凝寒,上升之機轉為下

降,大便亦即溏下,此黎明作瀉之所由來也。夫下焦之陽氣少火也,即相火也,其火生於命門,而寄於肝膽。

故四神方中,用補骨脂以補命門,吳茱萸以補肝膽,此培火之基也。然瀉者關乎下焦,實又關乎中焦,故又用

肉豆蔻之辛溫者,以暖補脾胃。且其味辛而澀,協同五味之酸收者,又能固澀大腸,攝下焦氣化。且姜棗同煎,

而丸以棗肉,使辛甘化合,自能引下焦之陽,以達於中焦也。然此葯病輕者可愈,病重者服之,間或不愈,以

其補火之力猶微也。故又加花椒、硫黃之大補元陽者以助之,而後藥力始能勝病也。


推薦閱讀:

掌紋醫學第一人 王晨霞 掌紋的秘密(14集,全)
易筋經真能治病!厲害了!武俠小說中第一內功「易筋經」就在這裡——
秋季該如何養生?
唇皰疹:問與答
關於性的研究你知道哪些有趣的知識?

TAG: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