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木工機械廠到德國名片,從小鎮到遍布176個國家,這家公司靠什麼百年不衰!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智東西。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歷經近百年而不衰,Festo靠的是行業大勢的把握、對前沿科技的持續投入並不斷應用到新產品以及對人才的持續關注和投入。

智東西 文 | 若愚

  在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一家名為Festo的老牌德國自動化企業的卻意外地比各類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展位更加受人歡迎。在小編千辛萬苦擠進里三層外三層的圍觀人群後,終於明白了是為什麼。

  只見一隻狀如蜻蜓的機器人撲扇著四隻薄如蟬翼的機械翅膀,在空中時而極速飛行,時而驟停轉向,甚至偶爾倒退飛行,花樣百出,「出盡風頭」。蜻蜓機器人的一旁則是一隻漂浮著的的巨型仿生水母機器人,它長有觸角,體內充滿了氦氣,在空中飄浮時就好像水中浮動的水母一樣。

  (Festo仿生水母機器人)

  不過,雖然Festo的各類酷炫仿生機器人為它吸了不少「睛」,但仿生機器人並不是它的主營業務。

  一、一家近百年歷史傳承的企業

  說出來不要太驚訝哦,這家如此時髦的企業竟然比全球很多知名大公司歷史都悠久,已經有92年歷史了。它的主營業務包括氣動和電驅動技術、運動控制和工業培訓等等,目前旗下擁有超過3萬種產品,業務遍及176個國家,有超過1萬8千多名員工,是德國工業4.0革命的名片之一,德國總理在每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期間帶領全球政要參觀Festo展台已成其固定項目。

(德國總理默克爾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參觀Festo展台)

  怎麼樣?現在再看它的那些可愛酷炫的仿生機器人,是不是有種德高望重的老爺爺在向你賣萌的感覺?

  其實,1925年成立之初的Festo最早只是一間小小的木工機械廠,由Gottlieb Stoll和Albert Fezer共同創立(仔細看看兩個人的姓,合起來就是Festo)而在Fezer先生逐漸退出管理層後,公司主要由Stoll家族管理和經營,一直延續到如今已經有了近百年的歷史。

  (中間兩位為Festo第二代接班人Kurt Stoll博士和Wilfried Stoll博士)二、一家德國總理為之」代言「的企業

  上文提到,Festo的主營業務包括氣動和電驅動技術、運動控制和工業培訓等等,目前旗下擁有超過3萬種產品,2900項世界級專利,還有一系列仿生機器「黑科技」。在這每一個領域,他們都擁有亮瞎眼的成績,同時還是工業4.0的名片,是德國總理最常給國外政要推介的企業之一。

  1)電動、氣動技術世界領先

  早在1955年,Festo就生產出了德國第一台氣缸,隨後又在1957年設立了第一個氣動培訓室。1975年,Festo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套標準化氣缸DSN系列。而在1980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Festo自主設計的全球第一台可編程式控制制器FPC606問世,開啟了電驅動探索……

(閥島)

  最為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Festo研製出世界第一款電氣一體化智能控制元件「閥島」,首次實現了氣動常規接線和空氣配管的連接。在隨後的工業發展進程中,閥島成為實現自控系統的網路化、模塊化的重要技術手段,被廣泛應用在各種氣動、電動機電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中。

(Festo團隊獲紅點獎)

  作為全球氣動行業第一家通過ISO9001和DQS質量認證的公司,Festo產品不僅非常「有用」——被廣泛應用於工業領域,還非常「美」(換種說法就是顏值高~)——曾經多次獲得德國紅點設計獎Best of the best、iF產品設計獎、德國科學和創新類別最高獎項-未來獎等等。

  2)對培訓和教育長期投入

  除了為企業提供氣動電驅技術外,Festo還於1955年創立了Festo教學培訓體系,為客戶提供工業技術培訓服務。目前,Festo教育培訓部(Festo Didactic)已經為全球4萬客戶提供了工程培訓課程。

  這個「全球4萬客戶」自然少不了中國。

  智東西此前去Festo位於上海的產品與方案體驗中心參觀體驗時就看見了Festo推出的針對工業4.0的培訓設備- CP培訓工廠。CP 培訓工廠為滿足工業4.0對於數字化、靈活和高效的需要而開發,模擬生產的各個領域,如生產控制和計劃、精益生產、物流、質量控制及數據處理等。

  此外,在中國,Festo還與同濟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重慶大學等國內重點大學展開密切合作,包括設立獎學金、資助學科人才培養和發展、投資合作大學基礎設施等。自2004年起,Festo還在同濟大學設立了中德學院應用自動化技術基金教席。

(Festo第二屆學徒畢業照)

  除了支持中國的工業自動化教育外,Festo也長期在全球範圍內資助教育事業。2012年,企業的所有者Stoll兄弟也因此榮獲了當年的歐洲教育Leonardo獎。

  3)10年持續研究「仿生學習網路」

  2006年,Festo與眾多知名大學、研究所、機構和研發公司共同發起「仿生學習網路」項目,旨在通過仿生學的應用,設計新型的技術平台和產品。

(Festo仿生蝴蝶機器人)

  上文已經提到了仿生水母、仿生蜻蜓,其實Festo還推出了一系列仿生機器人,如海鷗、章魚、袋鼠、螞蟻、蝴蝶等等。其中,「仿生抓取助手」是以大象鼻子為原型研發的柔性輔助系統。由輕質塑料製成,重量只有1.5kg,由壓縮空氣驅動,使用智能控制技術進行調節,曾獲「2010年德國未來獎(Deutscher Zukunftspreis)」。

(BionicMotionRobot)

  它的後續升級版BionicMotionRobot,從象鼻和章魚觸鬚的運動中獲得啟發,採用了柔性氣動波紋管結構和相應的閥和控制技術,能毫不費力地模仿這兩種原型的動作。氣動輕型機器人擁有十二個自由度,這種仿生手臂的負載能力為三公斤 與本身重量相當,且敏感、柔和、強大。

  最新的仿生助手3.0版已經能夠識別、檢測並跟蹤目標物體,最後在恰當的時間發出抓取命令,獨立抓取物體,無需編程或手動操作。

  4)成德國工業4.0名片

  「工業4.0」這個概念大家都很熟悉了,它由德國政府在2013年4月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目的是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佔領先機,使德國保持世界製造裝備領域領頭羊地位。而Festo正是「工業4.0」平台的管理董事會和指導委員會成員。

  在與工業4.0主題相關的各種組織中, Festo加入了獨立於製造商的SmartFactory計劃,將新技術和概念集成至工廠自動化環境中,並與其他企業共同測試和開發不同製造商生產的智能元件之間的協同合作。

  此外,Festo還參與了工業4.0中眾多項重要合作科研項目,如:OPAK項目,使複雜系統的開發更為簡便、快捷且成本低廉。ESIMA項目,通過無線感測器來簡化設備能耗的檢測,並在生產環境中通過移動設備傳輸數據。以及由聯邦教育和研究部資助的MetamoFab智能網路化工廠項目,由Festo與西門子、英飛凌、弗勞恩霍夫(Fraunhofer)生產系統和設計技術研究所 (IPK) 等合作。

  而在工業4.0的落地方面,人機和諧共處則是重要的方向。在Festo的德國Scharnhausen工廠中,我們看到了裝配機器人和工人和諧相處的場景,見下圖。

  據工廠工作人員透露,這個機器人名叫USCHI,在德文中,USCHI是一個女性,表示慢慢吞吞的意思。名字雖然很慢,但在實際工作中,它並不慢,只有當人距離它5cm的時候,就變慢了,太近則會完全停止。

  據透露,這是一套由Kuka(負責提供機器人)、MRK(負責安全)、Fetso(自動化控制)以及M üKO(設備集成商)四方協作的產物。

(德國總理默克爾帶領政要參觀)

  正是Festo這樣亮眼的成績,在每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期間,德國總理默克爾都會帶全球政要參觀Festo的展台,向他們介紹Festo的各類創新科技。

  三、一家歷經家族三代而不衰的企業

  在亮眼成績的背後,這家企業在92年間是如何從一家小鎮上的木工器械廠發展到年銷售額近30億歐元的國際自動化技術領導企業?又是如何成為德國工業4.0代表企業,又是如何在浮沉近百年間保持公司發展壯大、基業長青的呢?Festo的秘訣是什麼呢?

  1)從未錯過每一次科技變革

  Festo是歐洲第一家意識到氣動對工業自動化重要性的公司。20世紀50年代,隨著自動控制技術的發展和現代工業水平的不斷提高,脫胎於液壓元件的氣動元件和氣動系統有了廣闊的應用空間和發展潛力。Festo第二代接班人Kurt Stoll博士和Wilfried Stoll博士敏銳地發現並順應了這一潮流,領導Festo在此領域內不斷發展壯大。1955年,Festo正式投入到氣動產品的研製和銷售之中。

  近年來,工業界的數字化已成重要趨勢。在這樣的大背景下,Festo今年正式發布全新的數字化戰略,通過硬體軟體化、硬體數字化、數據云端化以及客戶溝通數據化等方式,全面擁抱物聯網和數字化。

  同時,Festo在今年四月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發布了新產品VTEM數字控制終端,這是一款硬體軟體化的產品,該產品集成了超過50多種單個元器件的功能,僅僅通過軟體修改參數,即可實現完全不一樣的功能,真正實現柔性生產。

(2017年4月,Festo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發布了新產品VTEM數字控制終端)

  此外,Festo又發起「仿生學習網路」項目,不斷從自然界中汲取靈感,將自然界中的高效策略轉化成自動化技術。

  從木工機械到氣動控制技術、電動控制技術、到數字化、再到向仿生學學習靈感,基業長青來源於對行業變革的敏銳捕捉和快速行動。

  2)研發高投入,緊跟技術發展趨勢

  在戰略層面把握時代變革機遇,在戰術層面,則通過高研發投入以及緊跟技術發展趨勢來保證產品的不斷革新和競爭力。

  據了解,Festo將每年營業額的8%用於新產品與新技術研究開發——這遠高於一般世界知名企業。這一點從每年不斷增加的世界級專利產品中可見一斑。目前,Festo擁有2900項世界級專利產品,每年誕生上百個創新產品。

  另外,Festo還與全球科技公司一起進行最新技術的測試研究與應用。

  前不久,Festo和華為聯合在德國對5G雲化機器人進行測試,雙方將對眾多工業環境中的應用場景進行測試,驗證5G網路是否是未來智能生產中的基本技術。

  因為對於全自主機器人來說,必須將機器人的基本功能與高性能的計算系統進行解耦來應對系統計算能力的擴展和能耗的增加,將軟體應用程序進行模塊化並選擇部分從機器人端遷移到製造雲,然後通過5G網路進行通訊。而在網路中斷的情況下,計算機必須確保機器人能夠繼續執行必要的安全操作。

  (Festo和華為合作測試的代表性產品平衡球平台,一個由Festo仿生機械臂Robotino搭載五軸機械手臂、電阻觸摸屏、製造雲組成的機器人系統)

  3)強化員工的創造力培養

  研發投入的同時,Festo也非常注重員工創造力的培養與激勵。每年,Festo用於員工培訓和發展的費用佔到公司營業額的1.5%,而且從2008年開始,Festo第二代接班人Kurt Stoll博士就設立並贊助了年度「員工發明獎(Invention Award)」,以表彰公司內部湧現的發明貢獻,鼓勵創新文化(300336,股吧)。

  以2017年為例,今年的員工發明獎設立了10項最佳專利獎,還有1項特別獎。

(2017年獲獎員工合影)四、德國的Festo,中國的Festo,世界的Festo

  在德國,Festo是工業4.0的名片,是德國總理的座上賓;在中國,Festo擁有其全球第二大的子公司,是各級領導關心的重點企業,建有兩個全球生產中心和一個亞太技術中心;在全球,Festo的公司分部到了全球61個國家,有250多家分公司,同時在其他40多個國家設有授權代理機構,服務遍及176個國家的客戶。

  從一家微不足道的木工機械廠,到歷經近百年而不衰的跨國家族企業,Festo靠的正是行業大勢的把握、對前沿科技的持續投入並不斷應用到新產品以及對人才的持續關注和投入。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智東西

(責任編輯:婁在霞 )
推薦閱讀:

「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2017)」評委會獎
落地鍾修理體會心得:落地鍾及機械鐘簡單故障排除
機械手錶的內部迷人構造設計——來自法國攝影師 Guido Mocafico
機械錶復興簡史:1989-2000
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多系統啟動問題的研究

TAG:公司 | 國家 | 機械 | 德國 | 木工 | 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