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延年益壽,這些營養學知識當然得知道!

食物營養成分決定了食物的營養價值,飲食營養是影響人體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每個人來說,進行科學飲食,主動地、自覺地控制和調節進食的質量和數量,對保持健康,延年益壽十分重要,今天小編為大家總結了食物營養成分對我們身體的影響,想要保持健康,延年益壽的就趕緊往下戳。人們進食的真正目的並不是為了單純地填飽肚子,而是為了從外界攝取人體正常生理活動所需要的營養素。食物營養價值大小取決於食物營養成分(即營養素)的多少。這些營養素主要包含蛋白質、糖、脂類、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等6大類物質。每一個人每天都要從攝取的食物中獲得各種必需的營養素,以保證身體健康的需要。所攝取的營養素不僅要種類齊全,而且數量也要充足,相互之間的比例又要適當,否則,將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接下來一起去看看食物營養成分對人體的影響在哪兒吧。一、食物營養成分:水水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的含水量占身體總重量的60%以上。兒童體內的含水量更高,約佔80%。這些水分在人體內的分布並不相同,肌肉中水分佔75%,血液、淚水、汗等水含量達90%,骨骼內的含水量也不少,約佔22%。1、水在人體中的作用:(1)水是人體細胞組織中最重要的成分,也是構成細胞不可缺少的物質,對保持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解剖形態起重要作用。(2)人體的很多生理活動,如消化、吸收、分泌、排泄,都一定要在有水的情況下才能進行。(3)維持人體的內環境穩定,參與體溫的調節。(4)作為器官、關節及肌肉的潤滑劑。2、人體所需水分通常來源於以下3種途徑:(1)飲水。這是供給體內水需要的主要途徑。每日水的攝入量應與體水排出量保持動態平衡。(2)食物水。這部分水的來源隨所進食物種類不同而各異。一般認為,蔬菜含水量約70%~90%,肉類約40%~70%,穀類約8%~10%,蛋類約75%。(3)內生水。即人體攝入產熱能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後在人體內氧化代謝所產生的水。100克碳水化合物能產生55毫升水,100克脂肪產生107毫升水,100克蛋白質可產生41毫升水。

二、食物營養成分:無機鹽無機鹽又稱礦物質,是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成分之一。約佔成年人體重的4%左右。包括了除碳、氫、氧、氮以外的其他各種元素。其中含量較多的有鈣、磷、鎂、鉀、鈉、氯、硫等,稱為常量元素。還有一些含量極少的元素,如鐵、錳、銅、碘、鋅、鈷、鉬、硒、氟、鉻等,被稱作微量元素。下面介紹幾種重要的無機鹽:1、鈣。人體中的鈣99%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是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能促進骨、牙的正常成長。對於一般軟組織,鈣也是基本的組成成分,並且是維持它們正常機能所不可缺少的物質。鈣還是凝血的重要因素之一,幫助血液凝固。機體的許多酶系統需要鈣來激活。人體缺鈣,會患佝僂病和軟骨病。血漿中含鈣量若低於正常量的10%,即會引起心跳加快、心率不齊,神經肌肉應激性加強,產生手足搐搦症等。來源:食物中以蝦皮、海帶及乳製品含鈣量最豐富,並且吸收率也高。植物性食物的綠葉菜和豆類也是鈣的重要來源。動物性的來源較植物性的來源容易被身體利用,其中又以乳類為最佳。2、鉀。鉀是生命所必需的物質之一,它能維持細胞內滲透壓及酸鹼平衡,促使糖原及蛋白質合成,並能維持神經、肌肉,特別是心肌的功能。還有一定的降壓作用,所以有些早期較輕的高血壓可進食含鉀豐富的香蕉、桔子等就可不用服藥而有效控制血壓。鉀廣泛存在於各類食物中,如水果和蔬菜類、肉類、魚類等。正常膳食者不易發生缺鉀現象。3、鎂。鎂在人體內的含量為體重的0.05%,其中約60%的鎂以磷酸鹽和碳酸鹽的形式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所以鎂是骨骼和牙齒的重要組成成分。鎂還是體內多種酶的激活劑,激活多種酶從而參與機體新陳代謝。鎂也是心血管系統的保護因子,維持正常心肌功能。人體內的鎂與鈣相互制約,從而保證了神經、肌肉興奮與抑制的協調。人體缺鎂,會產生慢性呼吸障礙症候群、急性腹瀉、慢性腎功能衰竭和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出現情緒不安、手足搐搦、心跳過速和心律不齊等癥狀。來源:富含鎂的食物有蝦米、紫菜、冬菜、蘑菇、燕麥及多種豆類。4、鐵。成年人體內含鐵量約為3~5克,其中約70%存在於血紅蛋白中,其餘貯存於肝、脾及骨髓中。儘管人體內鐵的含量很少,但它是人體極為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成分,又是細胞色素酶系統的組成成分。它參與主要的組織呼吸及生物氧化過程,幫助體內氧的運輸。人體內的鐵含量不宜過多,若攝入過多,則會發生組織損壞、肝和脾功能障礙、皮膚色素沉著等病症。若人體長期缺鐵或鐵的吸收受到限制,又會產生缺鐵性貧血。來源:動物肝臟、動物全血、肉類、魚類和某些綠葉蔬菜如白菜、菠菜、雪裡蕻、油菜等。

三、食物營養成分:維生素維生素是一種低分子有機化合物,在維持身體正常生長及調節機體生理機能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多數維生素是機體內酶系統中輔酶的組成部分。維生素大多數不能在體內合成,又不能在體內充分貯存,故必須不斷由食物供給。它的需要量也不大,每日僅需要以毫克或微克計算就能滿足機體的生理需要。1、維生素A。維生素A是脂溶性維生素,它包括動物性食物中的維生素A和植物性食物中的維生素A原--類胡蘿蔔素,類胡蘿蔔素在人體小腸粘膜內能變成維生素A。維生素A的生理功能有以下幾方面:(1)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維生素A是維持正常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如果食物中缺乏維生素A,則會致使兒童發育遲緩,智力低下。(2)參與視網膜內視紫質的合成,維持正常視覺功能,防止夜盲症。(3)維持上皮組織的健康,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維生素A缺乏會出現上皮組織萎縮,皮膚乾燥、脫屑,毛囊角化,形成棘狀丘疹,皮膚變得粗糙。還可以使眼結膜上層角化,產生於眼症,甚至發生角膜軟化、潰瘍穿孔而失明。(4)促進骨齒健康。維生素A有幫助骨骼鈣化的作用,還能促進牙齒釉質的發育,保持它的堅固。(5)抗癌作用。維生素A缺乏時會增加對化學致癌物的易感性,因此攝取足夠的維生素A是預防癌症發生的好方法,它能夠防止上皮組織發生腫瘤,並可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分化。(6)維持正常的生殖功能。動物實驗證明,食物中缺乏維生素A,生殖能力明顯降低,精子停止產生。孕婦膳食中如缺乏維生素A,可能會導致先兆流產。來源:維生素A的主要來源是動物性食物,如動物的肝臟、蛋黃、牛奶、奶油、魚肝油等;胡蘿蔔素的最主要來源是有色蔬菜和部分水果,如油菜、薺菜、雪裡蕻、胡蘿蔔、番茄、豌豆苗、金針菜等。胡蘿蔔素在體內可以轉變成維生素A。2、維生素D。維生素D主要包括維生素D2及D3。維生素D2是由酵母菌、藻類植物中的麥角固醇經紫外線照射後轉變而成的。維生素D3是人體皮膚內的7-脫氫膽固醇經日光紫外線照射後轉變成的。一般成年人經常接觸太陽光,在保證日常膳食的條件下是不會缺乏維生素D的。維生素D能促進身體吸收和利用鈣和磷來構成健全的骨骼和牙齒。如果維生素D不足,腸道吸收鈣磷能力降低,兒童會發生佝僂病,孕婦和乳母則易患骨軟化症或骨質疏鬆症。所以維生素D又被稱作「抗佝僂病維生素」。來源:維生素D含量最豐富的食物是魚肝油、動物肝臟和蛋黃。夏季動物奶中的含量也較為豐富。3、維生素K。維生素也屬於脂溶性維生素,有耐熱性,正常的烹調過程損失很少,但對光和鹼很敏感,需避光保存。維生素K是肝臟凝血酶原形成的必需物質,並與肝中其它凝血因子的合成有關。缺乏維生素K會使凝血過程發生障礙,使凝血時間延長,容易出血。來源:新鮮綠葉蔬菜、肝、蛋類中都含有維生素K,體內腸道菌也能合成維生素K。4、維生素B1。維生素B1又稱硫胺素,易溶於水,不溶於脂溶性溶劑,是水溶性維生素。它在酸性環境中較穩定,在中性和鹼性溶液中遇熱很易被破壞。維生素B1在體內主要是構成脫羧酶的輔酶,參與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氨基酸產能代謝作用,維生素B1可維持神經、肌肉和循環系統的功能;還可以促進乙酸膽鹼合成,並能抑制其分解,維持胃腸道的正常蠕動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維生素B1的缺乏症是腳氣病,最初的癥狀是易感疲乏、下肢無力、肌肉酸痛、頭痛、失眠、煩躁、食慾減退,以後逐漸出現對稱性周圍神經炎。維生素B1嚴重缺乏,還會出現腳氣病性心臟病,有心悸、氣急、胸悶等症,治療不及時,會致水腫、心臟擴大,從而引起急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來源:穀類、豆類和硬果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穀類的維生素B1主要存在於穀皮和谷胚內,因而吃粗製的糙米和帶麩皮的麵粉能攝入較多的維生素B1。瘦豬肉與動物肝臟的維生素B1含量也較為豐富,不失為維生素B1的良好來源。5、維生素B2。維生素B2也稱核黃素,有苦味,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對熱穩定,在鹼性溶液中加熱後會破壞,還易被光特別是紫外線所破壞。維生素B2是機體內許多重要輔酶的組成成分,參與生物氧化過程,對氨基酸、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代謝起著重要作用,促進能量釋放,以供細胞利用。還能促進生長發育,潤澤皮膚,維持皮膚和粘膜的完整性。人體一旦缺乏維生素B2會發生代謝紊亂,出現口角炎、舌炎、唇炎和陰囊炎(俗稱繡球風)等一系列癥狀。來源:維生素B2主要來源於動物食物,尤以內臟、蛋類、奶類等含量豐富;其次是豆類和新鮮蔬菜。啤酒是唯一含核黃素較多的飲料。6、葉酸。葉酸是水溶性維生素,在酸性環境中不耐熱,在中性或鹼性環境中耐熱,易被日光破壞。葉酸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進正常紅細胞的再生。缺乏葉酸會出現核巨紅細胞貧血、白細胞減少症及舌炎、腹瀉、食欲不振等。來源:葉酸存在於動物肝、腎及酵母和綠葉蔬菜中,人體腸道細菌也能合成。

四、食物營養成分: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也叫糖類,是人體熱能的主要來源。一般分為單糖、多糖、雙糖三類。單糖易為人體吸收,主要包括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雙糖類包括蔗糖、麥芽糖以及乳糖。多糖類是由較多葡萄糖分子組成的碳水化合物,不溶於水,包括有澱粉、糊精、糖元(即動物澱粉)、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類等。碳水化合物在人體內的主要功能有:1、供給熱能。碳水化合物是生命的燃料,成人每日所需的總熱量約有70%~80%來自碳水化合物。2、組成人體細胞組織。所有神經組織及細胞核中都含有碳水化合物。3、參與肝臟對毒物的解毒作用。肝臟中糖元貯存充裕時,能提高對酒精、四氯化碳、砷等有毒化學物質的解毒能力,從而有利於保護肝臟免受有害物質的損害。同時還能提高對各種細菌感染引起的毒血症的解毒作用。4、防止酸中毒。如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不足,或身體不能利用碳水化合物時(如患糖尿病),身體所需熱能將大部分依賴脂肪供給。脂肪氧化不全時即產生酮體,多餘的酮體積存在血液及組織中,即可發生酮症酸中毒。5、提供食物纖維。食物纖維包括有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和果膠等。人體不能吸收纖維素,但它能促進腸道蠕動,增進消化腺的分泌,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排泄,減少糞便在大腸停留的時間,從而減少中毒症和腸癌的發生。6、保護大腦,維持大腦正常功能。大腦內貯存的葡萄糖和糖元極少,腦功能活動複雜、頻繁,需要的能量特別多,它完全依靠循環血液隨時供給葡萄糖,以維持大腦正常機能。碳水化合物的來源主要靠植物性食物供給,動物性食物含量甚少。含碳水化合物最多的食物來源:有各種糖和糖果、藕粉、菱粉等澱粉類以及穀類,如小米、高粱米等。干豆類(如紅豆、綠豆等)、根莖類(如馬鈴薯、紅薯等)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較為豐富。

五、食物營養成分:脂類脂類是脂肪和類脂的總稱。脂肪是甘油和脂肪酸的化合物--甘油三酯。類脂是磷脂、糖脂、膽固醇等的總稱。脂類在人體內有以下幾種生理功能:1、供給熱能。脂肪是產生熱量最高的一種能源物質,1克脂肪在體內可產生37.656千焦耳(9千卡)熱能,是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的2.25倍。積存的體脂是機體的「燃料倉庫」,為能量的一種貯存形式。2、供給必需脂肪酸。脂肪中有幾種不飽和脂肪酸在體內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取,稱為必需脂肪酸,主要有亞油酸、亞麻酸和花生四烯酸3種。必需脂肪酸是人體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它是構成體內組織細胞的成分,能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增強微血管壁的完整性,減少血小板的粘附性,防止血栓形成。與精子形成、前列腺素的合成有密切關係;有保護皮膚的作用,防止放射線照射引起的皮膚損害;與膽固醇的代謝有密切關係,有助於防止冠心病的發生。3、構成身體組織。磷脂、膽固醇等類脂質是構成細胞的重要成分。4、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維生素A、D、E、K等不溶於水而溶於脂肪,當人體攝取脂肪時,食物中的脂溶性維生素也一同被吸收。5、維持體溫和保護器官。皮下脂肪能防止體溫大量向外排散,同時可以保護神經末梢、血管、內部器官,以及防止外界輻射熱的侵入。此外,脂肪組織能支撐內部各器官,使其保持一定的位置。6、增加食慾。脂肪能增加食物的香味,同時能增加飽足功用,使食物在胃中停留時間較久,延緩飢餓的時間。但如果食入過多的脂肪,會使消化減慢,影響食慾,引起消化不良。如果體內儲存脂肪過多,還能增加心臟與其他器官的負擔,誘發冠心病、高血脂症等疾病。各種食物中都含有不同量的脂肪。來源:人們日常食用的動物性脂肪主要是動物體內儲存的油脂,如豬油、牛油、羊油、肥肉等,還有乳汁、魚肝油、蛋黃等。食用的植物性脂肪主要是植物的種子,如芝麻、棉籽、菜籽等,以及硬果(如花生、核桃、杏仁等)和豆類(如黃豆、黑豆等)之中。在上述脂肪來源中,以乳類及蛋類的脂肪最好,因為這些脂肪易於消化,且含有維生素A及維生素D,營養價值甚高。一般植物油含有一種對人體有益的脂肪酸,這個特點是動物性脂肪所沒有的,所以烹調用油最好用植物油。

六、食物營養成分: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重要原料,正常成人體中蛋白質約佔17.5%。蛋白質的基本構成單位是氨基酸,已發現的有20餘種,其中有8種是人體本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快,不能滿足機體需要,只能由食物蛋白質提供的,這8種氨基酸被稱做「必需氨基酸」。其餘氨基酸可以在人體內自己合成,稱為「非必需氨基酸」。分類見下表:必需氨基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蘇氨酸、纈氨酸、苯丙氨酸非必需氨基酸:甘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羥脯氨酸、谷氨酸、天門冬氨酸、精氨酸、酪氨酸、胱氨酸、組氨酸、絲氨酸、半胱氨酸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蛋白質的主要生理功能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蛋白質是人體的重要構成物質,為機體提供生長發育和組織修復的材料。如軟骨、韌帶、肌腱、皮膚等結締組織都以蛋白質作為主要成分。機體在生長發育期間需要增加許多新的細胞,這要靠蛋白質來組成新的細胞及新的組織。同時,身體各部分的舊細胞及組織,在不斷地消耗和破壞,需要蛋白質隨時修補。傷口的癒合與修復也需要蛋白質的參與。2、蛋白質參與體內重要生物活性物質的形成。人體內的各種化學反應幾乎都是在生物活性物質--酶的參與下進行的。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質。還有一部分激素,如生長激素、胰島素、促甲狀腺激素等,也都是由蛋白質或其衍生物構成的。3、供給能量。這並不是蛋白質在人體內的主要功能,只有當身體內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給的熱量不足時,蛋白質才可能提供或釋放部分熱能以供身體所需。這種作用亦被稱作「庇護作用」。人體每日所需的熱能約有10%~15%來自蛋白質。4、其他。蛋白質還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調節滲透壓、維持血液正常酸鹼度等功能。來源:能夠供給人體必需氨基酸(即蛋白質)的食物主要來源於瘦豬肉、牛肉、魚、蝦、奶、蛋、禽類等動物性食物,以及豆類、穀類和硬果(如花生、核桃)等植物性食物。了解食物營養成分就能知道食物對人體的作用,各種營養知識有助於我們更好的養生,想要身體健康的朋友就一定要均衡營養,建議大家不要挑食,養成合理的飲食結構,那麼各種營養素就都能吸收,延年益壽當然很簡單啦。
推薦閱讀:

描寫季節的作品,除了維瓦爾第《四季》你還知道哪些?
名著《海底兩萬里》中那些你應該知道的考點
最容易弄錯的十條茶知識,知道五條以上就是資深茶友!
還有25條世間趣聞,你可能也不知道……
新手小白必須知道的10個化妝技巧!

TAG:營養學 | 營養 | 知識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