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大戰是人類的自我挑戰

人機大戰是人類的自我挑戰 0 收藏

  證券時報記者 張司南

  圍棋,這一東方古老的棋類從未像這幾天一樣,刷爆了朋友圈,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吸引全世界的關注。國內有十餘家媒體平台直播了李世石與谷歌AlphaGo的對弈,YouTube上的關注人數更是接近十萬。無論是圍棋愛好者還是人工智慧發燒友,他們關注的焦點只有一個:機器與人類,誰是贏家?

  經過切磋,五番棋李世石已兩敗。隨之「機器超越人類、機器統治人類」的討論四起,「人工智慧威脅論」被推至風口浪尖。一直以來,人類總夢想著賦予機器智能,甚至期望機器的智能超越人類。在期望與恐懼中,人類與機器的博弈從未停止。1962年IBM[股評]編寫的國際跳棋程序擊敗了人類玩家。1997年,邁克爾·布羅編寫的奧賽羅黑白棋程序擊敗了人類世界冠軍。1997年IBM研發的深藍超級計算機戰勝了國際象棋大師加里·卡斯帕羅夫,這場對弈被視作人機大戰的巔峰。在人類智慧的啟發下,人工智慧也在提升。由人類開發出的各種機器學習速度越來越快,替代能力也越來越強,但是聰明的人類真的會被控制、被超越嗎?人類還有什麼堡壘可以庇護?

  種種的恐懼與喧囂或許是不少人心中的寫照。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雖然機器在邏輯推理計算方面的能力超越人類,但仍然屬於人類研發與控制的工具。AlphaGo在純邏輯分析推算等問題的處理上確實比人類快數倍,但它的「思考」只是被人類大腦啟發的結果,並不能像人類一樣思考。去年,寫稿機器人[股評]誕生,引起不少媒體人的恐慌,不少同行都擔心自己的飯碗被冷冰冰的機器搶走。可事實證明,基於固定的程序模板與大數據積累,寫稿機器人只能進行數據類文章的撰寫,有深度、有溫度的剖析性文章卻無法完成。此外,縱然機器擁有超高的「智商」,但對於人類的藝術、美、愛等情緒的感知卻無法像人類一樣。因此,與其說人機大戰的結果蘊含人工智慧的威脅,倒不如說人工智慧離不開人類智慧的支撐,這只是人類的一次自我挑戰。

  雖然機器的智慧尚無法與人類比擬,但不可否認這場人機大戰是人工智慧的巨大進步。正如美國人工智慧專家巴特塞爾曼所言,人工智慧已經開始對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或許終有一天,重複性、輔助性、技術性的人類勞動將被機器所替代。這個替代過程不僅是人工智慧的進步,更是資本盛宴的開始。從谷歌量子計算機到寫稿機器人,再從無人機到無人駕駛汽車,再到虛擬現實,人工智慧已經滲透各個領域,同時也成為資本的寵兒。正是嗅到了這一巨大的市場,各個大佬紛紛布局。目前國內的互聯網公司如阿里巴巴、百度[股評]、小米等巨頭都在布局機器人、智能汽車、智慧家庭等相關產業。科大訊飛創始人劉慶峰也多次提到「中國腦」將成為技術發展的重點。

  顯然,在風起雲湧的互聯網時代,人工智慧早已經成為IT領域最重要的技術革命,也成為資本市場追逐的熱點。就現階段而言,機器還處於服務階段,人工智慧威脅人類生存的情況還很遙遠。更重要的是,人工智慧替代人類勞動並不值得恐懼,真正讓人思考的是,人類將出於何種目的運用這些技術,如何評估安全性,使人工智慧真正地服務生活,創造驚喜。

推薦閱讀:

注重培養兒童的藝術感覺和自我感覺論文
11、復讀機型【如何在學佛中自我反省與自我改變】
人生規劃:目標自我實現
你會因為哪些小事開心一整天,甚至高興好幾天?
自由不是想幹啥就幹啥,而是自我約束,三種東西需要控制摒棄避免

TAG:人類 | 自我 | 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