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家庭教育中的倫理思想及其現代反思

  • 我國傳統家庭教育中的倫理思想及其現代反思
  • 內容提要:我國富有道德價值的傳統家庭教育倫理思想,主要表現為:德教為本、六親和睦、尊老愛幼、勤儉持家、以身作則等方面。現代家庭教育中的重重困惑,幾乎都可以從前人的精神遺產中找到答案或得到啟迪。

    關鍵詞:傳統家庭教育倫理思想現代反思

    最近的一項由《中國婦女報》組織實施,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策劃並執行的公眾調查顯示;全國家庭中有近6000萬對父母坦言「自己是失敗的父母」,並為孩子的家庭教育感到憂慮。這種失敗感來自對教育現在的孩子沒有任何把握。確切地說沒有掌握必要的教育方法。近20%的家長表示他們缺少教育方法,具體表述為:我不知道如何指導孩子看電視玩遊戲機等;我不知到為孩子推薦什麼樣的兒童報刊和課外書;我不知道從哪裡能獲得教育孩子的知識方法;我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和自己的孩子交流等。

    一部分家長感到與孩子有隔膜。主要表述為:孩子不愛聽我的話;我和孩子沒有什麼共同語言;孩子有話不和我說;我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和自己的孩子交流;我不了解,也搞不懂現在孩子感興趣的事情等;我對孩子的期望與孩子自己的追求不一致。家長選擇這類題目的比例為16.87%。家長們在來信中更詳細地敘述了教育方法方面的困惑。在現代社會,到底用什麼樣的思想教育孩子呢?「再用70年代的道德去教育他們恐怕是不行了。」但「怎麼教他們認識社會、培養適應社會的能力,我感到力不從心,無從下手。」江西一位母親在心中提出了教育思想的「矛盾」:是教育孩子誠實、謙虛、忍讓、友愛、懂得關心和幫助別人呢,還是強調個人奮鬥,適者生存,敗者淘汰呢?儘管家長們都願意孩子有前者的品質,但實際上,更多的家長都卷進了以成績論優劣的旋渦,結果鼓勵孩子不擇手段地競爭好成績。我們應該給孩子生存教育還是傳統教育?兩種教育如何得到協調呢?

    可以說,當今中國無數的父母在尋找教育孩子的「靈丹妙藥」,翻開厚重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家庭教育的思想奇珍遍地。通過對這些思想的解讀,筆者感嘆於先人的智慧,現代家庭教育中的重重困惑,幾乎都可以從前人的精神遺產中找到答案或得到啟迪。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家庭教育始終受到歷代統治者和社會大眾的重視。先秦時代,儒家就指出家庭是國家的基礎。《孟子·離婁上》載:「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因此,儒家強調家庭管理得好壞直接關係國家統治秩序及社會的穩定發展。《大學》中講:「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這就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國家的興衰聯繫起來了,並提出了儒家倫理思想的一個總綱領,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由此,「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家齊而後國治」,便成了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指導原則。

    中國古代家庭,是在宗族血緣關係基礎上形成的,因此家庭教育的內容首先強調祭祀祖先的重要性。《禮記·祭統》說,「祭者,教之本也」,即是說,對先祖的紀念,慎終追遠,不忘先人美譽,不忘先祖的養育之恩,從而戒慎自己的言行,這是家庭道德教化的根本。儒學家們更將孝德作為家庭教化的出發點,《孝經》講:「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經》在「民莫遺其親」的親情之中,教化人們「敬讓不爭」,「好惡知禁」,「謹身節用」。同時,《孝經》把這種孝道推廣到國家政治方面,以尊君、忠君為天經地義,從而達到「以孝治天下」的目的。這種移「孝」作「忠」的說教,逐漸發展成所謂的「名教」,以維護中國社會的秩序。漢代以後,家庭教育更受到普遍的重視,相繼出現了「家訓」、「家范」、「家儀」、「家規」、「治家格言」等家庭教育書籍。這類家庭教育書籍原本為一個家庭代代相傳的教化範本,因其寓「教」於「孝」、「親親」之中,有效地起到了道德教化作用,其中所宣教的「勤儉持家」、「六親和睦」、「尊老愛幼」、「以身作則」等,無疑也成為全社會應效法的美德。因此,在宋明清時期,「家訓」一類的書刻版成書、流布社會亦越來越多,成為中國傳統倫理教育中的重要史料。

    中國古代家庭始終是處在宗法制度和宗法觀念支配下的,因而在家庭教育中所強調的家法,則更多的是體現男性家長的意志和權威。同時,這種家長的權力在歷代又都受到法律的認可和維護。如妻兒違反家規、冒犯教令,除了有庭訓責打,甚至還可「依法決罰」,國家法律承認父祖的懲戒權,這無疑是家庭教育中的糟粕。因此,我們對傳統的家庭教育思想必須做具體的分析,剔除其封建糟粕,吸取其合理的道德價值。我國富有道德價值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表現為德教為本、六親和睦、尊老愛幼、勤儉持家、以身作則等方面。

    1、德教為本

    德教為本,是指家庭教育要以道德教育為根本、為基礎。家庭教育的內容可以是諸多方面的,如德、智、體、美、勞等等。古代人們認為在這多方面的教育中,道德教育為首要的根本的教育。家庭教育首先是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做人,也就是如何處人處事、待人接物和成為社會中的一員,成為有道德、有理想的人,其最高目的在儒家看來,則是為了成賢成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實現其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孟子·梁惠王上》中說:「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而「寶身全行」1,即珍視自己的身體、生命,追求德行完滿又成為孝道的要點。顏之推甚至從胎兒之始就重視道德教育,他十分推崇古者聖王的胎教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2朱熹則從「孩幼而教之以孝悌誠敬之實」直至「少長而博之以詩書禮樂之文,皆所以使之即夫一事一物之間,各有以知其義禮之所在,而致(達到)涵養踐履之功也」。3他們都十分重視道德教育及其道德修養必須從童年抓起。成人之後,方能自然地踐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

    家庭教育應「以德教為本」當是傳統家庭教育思想中的精華。也是現代家庭教育最應該反思之處。

    兒童期的教育在兒童一生中確實是至關重要的,它是人生受教育的起步和基礎階段,一個人在兒童期應當在習慣、言語、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做人的基本要素方面打下很好的根基。倘若在這個時期,根基稍一不穩,將來想要建造健全的人格,也就很難了,甚至不可能了。有位紹興人朱慶潤先生,1916年在廣東省任省長期間,寫了一本書叫《家庭教育》。他在書中說:「小孩子生下來,好似雪白的絲,在家裡養活了6年,好似進第一道染缸;6歲進學堂,好似進第二道染缸;20歲以後出學堂,到世界與同人辦事,好似進第三道染缸。」又說,「關鍵是第一道染缸打上『紅底子』,以後受到好的教育與影響,就會變成『大紅』,『朱紅』,即使受到不良教育與影響,『紅底子』也不會很快變化。如果第一道染缸染上『黑底子』,以後就是受到好的教育與影響,原來的黑底子也很難退去,如果以後再受壞的教育與影響,那就會變成永不褪色的黑青,永不回頭的壞蛋了。」朱老先生以生動的比喻道出了一個重要的規律,即「先入為主」的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一個人從小接受的影響與教育,在他的意識中佔主導地位,逐漸形成某種優勢意識傾向,會對後來的影響進行選擇,接受與其一致的影響,拒絕與其相悖的影響。既然這樣,讓天真無邪的孩子「先入」什麼?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親,第一個學校——家庭要認真思考的大課題。

    家庭是人們的第一個教育者。培養下一代成為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是家庭的重要社會功能之一。德教為本反映了這一要求,應該說是家庭教育的一個普遍的原則,古今皆然。雖然德育的具體內容隨著歷史的變化而有所不同,但以德教為本的這一普遍的原則是不會因具體內容的變化而變化的。當今許多家庭將孩子的學習成績放在首位,家庭成了學校應試教育的第二課堂,家長成了教師的「助教」。孩子在學校承受的壓力在家庭中不僅得不到釋放,反而變本加厲地給孩子增加壓力。導致許多孩子不僅成不了「龍」,反而變成了「蟲」,這樣的教訓值得記取。

    2、六親和睦

    六親和睦,對於家庭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其基本的思想是指家庭親屬之間的和睦相處,中國人一向把它當作家庭建設的理想目標。六親和睦以「和為貴」,標明和睦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強調和睦相處是幸福美滿家庭的基礎。而要做到家庭成員的和睦,則又要以教育成員之間恪守各自的角色規範為前提。「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內平外成。」4顏之推在其《顏氏家訓·兄弟》篇中,對兄弟之間的關係作了淋離盡致、感人至深的分析後指出:「兄弟不睦,則子侄不愛;子侄不愛,則群從疏薄;群從疏薄,則僮僕為仇敵矣。如此,則行路皆其面而蹈其心,誰救之哉?」王夫之對家庭和睦之道也有獨特的見解:「和睦之道,勿以言語之失,禮節之失,心生芥蒂,如有不是,何妨面責,慎勿藏之於心,以積怨恨。天下甚大,天下人甚多富似我者,貧似我者,弱似我者,千千萬萬尚然,弱者不可妒忌強者,強者不可欺陵弱者,何況自己骨肉?有貧弱者,當生憐念,扶助安生;有富強者,當生歡喜心,吾家幸有此人撐持門戶。」5六親和睦的家庭倫理觀念,體現了先人在處理大家庭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方面的道德智慧。筆者並不否認傳統的六親和睦觀念是建立在以血緣為紐帶的封建家長制基礎之上的,正因此它的實現受到了歷史條件的局限。然而和睦的家庭關係一向為人們普遍所嚮往。現代家庭規模普遍偏小,家庭成員關係也相對簡單,但建立在平等觀念之上的家庭和睦,仍是建立現代幸福家庭的必要前提。而家庭成員(特別是父母)之間相處之態度,正是孩子社會化過程中學習的第一個榜樣。由於父母之間感情不和,或者教育子女的方法不當引發家庭精神環境惡化而導致孩子人格異常的個案比比皆是。筆者在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發現幾乎所有患有心理疾病的學生都與家庭和父母有直接關係。因此,建立和睦的家庭人際關係,形成和諧的家庭氛圍,也當成為家庭建設的理想目標。

    3、尊老愛幼

    尊老愛幼,可簡約地歸結為孝與慈這兩種思想。關於孝,在中國全部歷史和人民古往今來的生活中,都佔有極高和極重要的分量。可以說,孝是中國文化最突出的特色,也有人稱中國傳統文化為孝的文化。《孝經》據說是一部孔子述作的孝學專著,自從在漢代重新面世以後,歷經諸朝各代,不僅受到一般社會大眾的高度重視,而且得到歷代統治者的無比青睞,被尊奉為千古聖書。《孝經》的最大的社會價值,在於它能夠通達人性,以德教人,以理曉人,委婉清明,解釋迷誤,啟發心智,進而感化人心、導引人行,成為歷代歷朝最為優良的教民化俗的工具。孔子在《孝經》「開宗明義第一」中說:「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清楚地表達了他對孝的含義的認識:起初是事奉雙親,後來引伸到包括忠君,最後歸結於立身修德。那麼怎樣才算得上孝子事親呢?「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這五個方面都能做到並做好,才能稱得上是孝子事親。事親如何聯繫得上事君呢?因為事親者「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在家裡能夠做到循人倫禮儀,所以延展到官場上到社會上也是會以禮待人的。因此,孔子說:「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但孔子也並不提倡愚忠。他的學生曾子問他,兒子是否只要順從父親的旨意就可以說他是孝順的呢?孔子即刻反詰:「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命,又焉得為孝乎?」意思是說,讓父陷於不義,怎麼能稱得上孝順呢?孔子的孝親思想十分豐富,從以禮治家、孝敬父母始,最終達到忠孝一體、家國同構的政治目的。這也是《孝經》既能為百姓接受在民間廣為流傳、又被歷代統治階級奉為聖經之一的重要原因。

    孔子之後,孟子對「孝」也有諸多論述。如《孟子·離婁下》載,他在就公都子關於匡章這個人孝不孝的問題作答時說:「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從孟子這段對「五不孝」的解釋中,可了解古人的孝學觀點和孝義的基本內涵,何為不孝又何謂孝,亦由此稍明。老子說孝,與儒家有別,涇渭分明。比如《老子》第十八章有云:「六親不和,有孝慈。」又云:「國家昏亂,有忠臣。」其第十九章有云:「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老子這是辯證地看待孝慈忠信意識及其價值意義。當父子、兄弟、夫妻等六親之間發生矛盾、不和不睦之時,當社會上出現拋棄仁義縱行邪惡之際,方見得孝順和慈愛的重要和需要;當國家處於衰跌動亂之秋,才顯得忠臣的必要和緊要。親疏見孝子,國亂識忠臣。這些頗具哲理的論斷,足見老子思想之特色。莊子論孝與老子異曲同調,哲理性極強,思致深刻。《外篇·天運》載:「以敬孝易,以愛孝難。」意思是說,以敬禮行孝是容易做到的,而真正以赤誠的愛心去行孝那就比較難。《外篇·天運》又載:「忘親易,使親忘我難。」這就尖銳指出了人性和世情的未足善的一面。除上列孔子、孟子、老子、莊子之外,歷史上諸多名家,大都有關於孝學孝行的論述和實踐。另外,歷史上大量的蒙學類書籍,如《小學》、《三字經》、《弟子規》、《幼學瓊林》、《小兒語》、《老學究語》、《好人歌》、《幼學詩》、《太平天國三字經》,以及女德女則類書籍如《女誡》、《女論語》、《女訓》、《女二十四孝圖說》、《女三字經》、《女小兒語》、《張氏母訓》等,莫不以大量的篇幅言孝,逐漸深化了人們的孝親心理意識,使之成為一種根深蒂固的國民性。至於「慈」,這是對做父母長者的要求,要求他們能慈愛自己的子女(「愛幼」)。作為父母來說,不僅要供給幼小的子女以衣食,更重要的是要教育他們如何做人,成為有道德的人。

    尊老愛幼,一向是我國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這一思想對於建立現代家庭來說,仍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反思現代家庭,「孝子」的對象已經發生了錯位。對孩子過多的關愛甚至溺愛,對老人的冷漠和忽視,都已形成了社會問題,需要以理性和人性給予糾正。一個和睦的家庭離不開「孝」和「慈」這兩種思想。因此,對於這一傳統的美德應當繼續加以發揚光大。當然,現代家庭是建立在平等思想的基礎之上的,而不同於舊式的家庭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封建家長制的根基之上的。

    4、勤儉持家

    勤儉持家,是中華民族尤其是我國歷代勞動人民的一大美德。勤指勤快,要勤於勞動,反對懶惰;儉指節儉,要生活儉樸,反對奢侈浪費。我國古人深深懂得勤儉兩字為「治生之道」、為「發家致富之本」,而懶惰和奢侈浪費則是敗家破國的禍首。因此,古人十分重視和提倡勤儉持家,以勤儉為美德,以懶惰奢侈為恥辱。在這方面,我國古代留傳下不少有名的格言和佳話,如:《左傳·宣公十二年》中言:「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庄公二十四年》:「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墨子·辭過》:「儉節則昌,淫佚則亡。」《韓非子·顯學》:「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論衡·命祿篇》:「力作不求富,富自到矣。」《齊民要術·序》:「力能勝貧,謹能勝禍。」在《尚書》、《周易》、《論語》、《孝經》等典籍中,都有有關勤儉之論述。大約成書於三千年前的《周易》就提出了貴儉的思想,它把人們對於節儉的態度分為「甘節」、「安節」、「苦節」三種,即甘於節儉、安於節儉和苦於節儉。最好的是「甘節」,就是把節儉當作「甘之如飴」的樂事。這樣的三種態度,必然產生三種不同的結果:「甘節,吉」,即甘於節儉,前途是吉祥美好的;「安節,亨」,即安於節儉,凡事亨通順利;「苦節,貞凶」,即苦於節儉,占卜預測未來將是不幸的。對於後一種態度,《周易》的作者給它下了一個帶有規律性的結論:「不節者,則嗟若。」即是說,若不能節儉,勢必陷於貧困,落到愁眉苦臉,唉聲嘆氣的地步。孔夫子也曾說過:「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對其大弟子顏回生活的艱苦樸素大加讚揚。

    宋代宰相司馬光在《訓儉示康》中提出,「眾人皆以奢糜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程頤也將「節儉樸素」稱為「人之美德」。

    六世紀後期先後為四個王朝效力的顏之推,在晚年為保持家庭的傳統和地位,寫了《顏氏家訓》二十篇,想以自己的經歷和體驗來教訓子孫,鼓勵子孫繼承家業、揚名於世。這部封建時代第一部系統完整的家庭教科書對勤儉持家有豐富的論述。其中,對「儉」與「吝」之間的關係作了辯證闡述。書中說:「然則可儉而不可吝已。儉者,省約為禮之謂也;吝者,窮急不恤之謂也。今有施則奢,儉則吝;如能施而不奢,儉而不吝,可矣。」《顏氏家訓》在中國歷史上有深遠的影響,後人稱之為「古今家訓,以此為祖」,又稱之「篇篇約石,言言龜鑒,凡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冊,奉為明訓。」

    另外還有在民間流傳甚廣的朱用純的《治家格言》,對勤儉持家也有精彩論述:「黎明即起,洒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儉約,燕客切勿流連。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

    所有這些有關勤儉的論說,都是我國勞動人民歷史經驗的總結,不光是為人之道、治家之方,也是興國之策。時至今日雖國力大增,人民富裕,但奢靡浪費,過度消費永遠違背天理人倫,於家、於國、於人類有百害而無一益。如與發展經濟相干,也只是商人的鼠目寸光當予以駁斥。因此「勤儉持家」一說,仍然有著現實的意義,應當大力提倡。

    5、以身作則

    以身作則,這既是對學校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對父母的要求。父母應以其言行風範為子女做榜樣,使其樂於接受教育。如果父母言行不一、表裡相違,對子女的教育就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身教重於言教,學校教育是這樣,家庭教育亦是這樣。顏之推認為,在兒童道德教育方面,重要的不在長篇說教,有效的還是長輩示範。這種成人道德榜樣所發揮的影響,他稱之為「風化」。「夫風化者,自上而行於下者也,自先而施於後者也。」6這是一種自然的仿效,絲毫無需強制。他認為,作為父母,應當教育子弟立志,樹立較高尚的生活理想。他引用齊朝一事例教訓自己的子孫。齊朝一士大夫說:「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7這樣教育子弟,志趣低下,實在可鄙,顏之推對此極為憤慨,嚴戒子孫切勿效之。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古今皆然。現代教育實踐表明,一個人在其一生中,受父母的影響往往是最直接、最持久的,父母的一言一行皆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子女的成長。這種影響包括子女的品行、性格、習氣、興趣乃至處事待人的態度和方法等等,因此在子女身上總保留有父母的影子。由此可見,父母的身教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方法。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而且是永不畢業的學校。也就是說,家庭和父母對子女永遠起著一種教育的作用。有所小學,就孩子的勞動問題做了一個調查,結果發現了一個頗為普遍性的現象。不少孩子在學校中,不論參加班級平時的衛生值日,還是參加各種臨時組織的公益勞動,表現都很出色,常常幹得滿頭大汗,從不喊苦叫累,但是一進家門,卻立刻判若兩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儼然一副闊家少爺、富家小姐的派頭。發生在孩子身上的這種「內外有別」,確實發人深省。

    為什麼在校與在家的反差如此懸殊?問題的癥結又在哪裡?孩子之所以會「內外有別」,主要的因素就在於父母的認同。有的父母甚至就是始作俑者。認為孩子只要在學校積極些,給老師一個好印象就行了,家門之內則另當別論,不必一本正經的。正是這樣的取捨,催生和助長了孩子內外可以有別、表裡不必如一的意識。尤須指出的是,一些父母的處世態度,更是一次次推波助瀾誤導著孩子。比如有的家長,在外面倒是溫文爾雅,彬彬有禮,一進家門就口沒遮攔,髒話連篇。有的家長在外面一派急公好義的形象,回到家中則馬上變成了自私自利的模樣。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朝夕處在這樣的環境里,耳濡目染,必定潛移默化。正是父母的言行對子女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必須為孩子樹立一個積極向上的榜樣。要求子女做到的事,自己必須帶頭身體力行;要求子女不做的事,自己必須努力避之。常見這樣的父母,要求子女要有遠大理想,自己卻胸無大志;要求子女認真學習,自己卻沉湎於麻將電視;要求子女熱愛自己,但自己對父母、對他人卻很冷漠。

    一些研究婦女專家曾在一些小學裡調查孩子們對自己家長的滿意程度,結果發現,居然有90%以上的孩子不滿意自己的媽媽。一個男孩說;「我爸爸整天在單位上忙,雖然顧不上我,但是我尊重他。我媽跟個老母雞似的,我一點兒也不尊重她。」還有一個女孩子說:「我媽還是大學生呢,現在整天也不讀書,不看報,我還沒說她呢,她就說,我還不是為了你,誰讓你為了我呀!」另一個孩子接著說:「媽媽整天就知道望子成龍,望子成龍,也不想想她自己是不是龍母?」

    這樣的父母,就很難在子女心目中確立美好的形象,也難以培養起子女良好的素質。為此,許多有遠見的父母都在積極地進修提高,讀電大、函大、夜大。一次筆者問一位下了班趕去讀夜大的疲乏不堪的母親:「何苦?」這為母親長嘆一聲道:「不為自己,也得為孩子啊!」看來,這位母親已經意識到同孩子之間的差距,正設法提高自己,努力做一個合格的「第一任教師」。這真是一位令人起敬的,明智的母親!從中也可窺見一代學習型的父母正在同孩子們共同成長。

    作者:南京師範大學金陵女子學院 錢煥琦


    推薦閱讀:

    現代中國的夭折
    丁玲(中國現代女作家)—搜狗百科
    現代家居風水 什麼房子陰氣太重,破財敗運,為什麼最好不要住!
    近現代著名演講陳獨秀
    現代化生活為何會引起腰骶椎病?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 倫理 | 家庭 | 思想 | 傳統 | 現代 | 反思 |